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9
绿色化学与现代生活稿本
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化学,它强调使用环保、低毒、可再生和高效的化学物质,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现代
生活中,绿色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的日常清洁用品正是绿色化学的应用之一。
传统的清
洁剂中通常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有害物质,其使用不
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潜在威胁。
而绿
色清洁剂则采用了天然的材料,如柠檬酸、醋等,不仅可以达到清洁
效果,还能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其次,绿色化学还应用到了食品产业中。
传统的食品生产中,常
使用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或者改善外观
等方面。
但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在食品中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反之,采用绿色生产工艺,使用天然材料制作食品,可以保证食品的
健康、安全和营养。
此外,绿色化学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太阳能电池
采用新型材料制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着高效、稳定的
特点。
绿色化学还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加高效的化石能源,从而减
少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总之,绿色化学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它为我们创造了更加清洁、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
极采用绿色化学,为保护环境和促进人类健康发挥我们的力量。
《绿色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分: 2学时: 36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开课学院:物理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一、课程简介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是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当今国际化学化工研究的前沿,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绿色化学研究的目标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实现化学工业的“绿色化”,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出现十余年来,起源于化学工业的绿色化学已带来了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环境、食品、医药、农业等现代工业的革命性变化。
绿色化学和技术相关概念,如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产品设计、制造及生产制造技术、清洁型生产等已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人们把绿色化学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绿色与可持续化学”(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以强调化学化工不仅涉及环境,而且直接与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相关.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以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要素的一体化为其特征,绿色与可持续化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可持续发展大框架之下,无疑对经济、资源、环境,乃至构筑循环经济这一良性经济发展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从源头上阻止对环境污染的化学,从根本上确保清洁生产,从而使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是解决2l世纪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必将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流。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绿色化学是使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设计研制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全、生态环境无害的化学品及其工艺,它是在化学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全新观念,“绿色化学”的提出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关注的必然产物。
它是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化学,其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其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
《化学与生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801051B中文名称:化学与生活英文名称:Chemistry and Life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开设系部:应用化学系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化学与生活》课程从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出发,展开各种主题讨论,如新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化学与人体健康、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等,并在其中讲解有关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内容。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系统教学,讲授能源、环境、健康、新型材料以及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等相关学科,要求学生在分析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时,能对其中的化学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许多原先知其然的问题,提高到知其所以然或防患于未然。
同时,对化学的前沿发展的一些概况和名词有所了解,使化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从而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文理渗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后作业等。
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使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对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相关化学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其知识面,而且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1、课堂讲授:采用板书辅助多媒体教学结合课题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本课程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并定期及时进行批改,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化学与能源(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能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熟悉石油、煤等能源的基本知识;3、理解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4、了解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石油、煤等能源的基本知识;2、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绿色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绿色化学(I)(双语)-1(Green Chemistry(I)_1)课程号(代码):203067020课程类别:类级平台课学时:36 学分:2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绿色化学”是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总学时数36学时,一学期完成。
绿色化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循环经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掌握“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前置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系统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并能在今后的科研及生产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基本原理、设计安全有效目标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安全有效目标化合物的应用实例、绿色化学方法、绿色化学的应用实例、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简介等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课、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演算习题、自学和学生自主命题小论文等教学环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讲授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核冬天的威胁,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和大气污染,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破坏,荒漠化第二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其他资源问题第三节健康问题第四节可持续发展问题本章基本要求①了解绿色化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产生的背景。
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规律。
②弄清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资源和环境的挑战及其化学本质。
③掌握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绿色化学(7学时)第一节什么是绿色化学第二节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绿色化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尽量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反应的选择性第四节原子经济性与环境效益第五节绿色化学的任务设计安全有效的目标分子,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寻找安全有效的合成路线,寻找新的转化方法,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条件第六节绿色化学十二原则本章基本要求①了解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目标。
《绿色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10716005课程名称:绿色化学英文名称:Green Chemistry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学分:2.0适用对象:全日制四年本科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如何节约资源、开发新资源和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
在大学生中普及绿色化学基本知识,培养绿色化学意识,普及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绿色化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基本原理、设计安全有效目标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绿色化学的研究动向,熟悉设计安全有效目标化合物的应用实例、绿色化学方法、绿色化学的应用实例、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简介等,为解决生产工艺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类环境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初步掌握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动向;初步具有选择与设计更安全的化学品的能力。
2.了解如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时间;3.掌握基本的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概论(一)教学内容绿色化学的兴起与发展;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绿色化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绿色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教学要求1.了解生态环境的危机呼唤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法规推动绿色化学;化学工业的发展催发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化学;2.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研究内容和特点3.了解绿色化学所引发的产业革命;绿色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优选模式;发展对策第二部分绿色化学原理(一)教学内容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合成;设计安全化学品;采用安全的溶剂和助剂;合理使用和节能能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化学品;减少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设计可降解化学品;预防污染的现场实时分析;防止生产事故的安全工艺(二)教学要求1.掌握末端治理与污染防治;污染防治的措施;掌握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反应的原子经济性;2.了解无毒、无害原料;改变合成路径;绿色化学合成3.掌握安全化学品的含义;设计安全化学品的一般原则;设计安全化学品的方法;4.了解常规有机溶剂的环境危害;水;二氧化碳;离子液体;固定化溶剂;无溶剂系统;化学工业中的能源使用;新的能源利用技术;优化反应条件5.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化学品;保护基团;暂时改性;加入官能团提高反应选择性;催化作用优于化学计量关系;环境友好催化剂;环境友好催化过程;6.了解化学品废弃物的危害性;化学品设计应考虑降解功能第三部分无机合成反应的绿色化技术(一)教学内容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局部化学反应法;低热固相反应;流变相反应;先驱物法;助熔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聚合物模板法(二)教学要求1.掌握水热合成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2.掌握脱水反应;嵌入反应;离子交换反应;同晶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3.了解低热固相反应的反应机理及化学反应规律及应用;流变相反应的原理及应用;先驱物法的应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原理及应用;聚合物模板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第四部分绿色有机合成(一)教学内容高效化学催化的有机合成;生物催化的有机合成;氟两相系统的有机合成;相转移催化的有机合成;组合化学合成;有机电化学合成(二)教学要求1.掌握固体酸性化的有机合成;固体碱催化的有机合成;离子液态催化剂;酶催化的基本原理;生物催化剂的主要种类及典型工艺;氟两相系统的反应原理及主要应用实例2.了解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及应用;组合化学合成原理及应用;有机电化学合成原理及典型工艺第五部分精细化工的绿色化(一)教学内容制药工业的绿色化;农药工业的绿色化;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阻燃剂的绿色化;电子化学品的绿色化(二)教学要求1.掌握绿色化学制药、绿色生物制药;绿色天然药物;2.掌握绿色农药的含义及分类;绿色生物农药;绿色化学农药;绿色农药制剂3.了解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天然可再生资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无机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磷酸酯类阻燃剂;复配型磷系阻燃剂4.了解辐射线抗蚀剂;聚酰亚胺封装材料;聚碳酸酯材料;环氧模塑料;聚苯胺材料;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第六部分能源工业的绿色化(一)教学内容化石燃料清洁利用技术;生物质能的研究与开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教学要求1.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煤的洁净燃烧与高效利用技术;2.掌握生物质能利用现状;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发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质制氢;3.了解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海洋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第七部分绿色化学化工过程的评估(一)教学内容绿色化学评估的基本准则;生命周期评估;绿色化学化工过程的评估量度(二)教学要求1.掌握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了解绿色化学的12条附加原则;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的12条原则;2.掌握生命周期评估的含义;了解生命周期评估的步骤;生命周期评估的用途3.了解化学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化学化工过程绿色化的评价指标;绿色化学化工过程的评估实施。
绿色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绿色化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环境保护能力的课程。
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旨在通过绿色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绿色化学基本概念,了解环境问题与化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
希望学生通过绿色化学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绿色化学概念与基本原理1.1 绿色化学的定义与特点1.2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1.3 绿色合成与绿色催化2. 绿色化学的应用2.1 绿色环保材料2.2 绿色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3 绿色药物合成中的应用3. 绿色化学实验3.1 绿色实验设计3.2 绿色合成实验3.3 绿色催化实验4. 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4.1 绿色工艺的创新与应用4.2 绿色化学在产业中的应用4.3 绿色化学对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实验课程,使学生对绿色化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2.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与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进行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习成绩评定通过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2. 教学效果评估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料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材、实验指导书、教学课件等,以及相关的绿色化学领域的文献资料。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确保学生的实验条件。
2. 阅览室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支持。
七、教学计划根据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
以上是本绿色化学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这份大纲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的目的,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reen chemistry and health life课程号:一、课程基本情况学分: 1.5学时: 24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非化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中学基础化学知识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二、课程介绍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此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有机结合的。
绿色化学是现代生活高品质的产物,是我们达到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然而现代生活中太多的化学未必是绿色的,所以我们要必须了解什么是绿色化学,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生活,我们需要拥有怎样的绿色意识。
生命是绿色的,健康需要绿色,我们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健康生活意识为指导思想,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与健康有关的化学知识,例如:食品与健康;化妆品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药品与健康;现代生活用品与健康等,在培养同学们具有健康理念的同时,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热爱科学。
《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侧重探讨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各领域,尤其是与21世纪前沿的领域,如材料、环境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关系。
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为理念,内容包括化学与营养、化学与食品加工、化学与健康、化学与材料、化学与日用品、化学与资源、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多个单元,特点是科学性强,化学味重,生活味浓,资料性全。
文理渗透,理工交融,注重化学素养教育。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注重环保,培养学生具有绿色意识。
三、通过查找有关化学资料,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绪论绿色化学简介(2学时)(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章)知识点: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塑料是人类的重要发明,塑料袋的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如果滥用,则会出现环境难以消除的“白色垃圾”,成为“白色污染”,造成危害,难怪有人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还要清晰的认识到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reen chemistry and health life课程号:一、课程基本情况学分: 1.5学时: 24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非化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中学基础化学知识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二、课程介绍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此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有机结合的。
绿色化学是现代生活高品质的产物,是我们达到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然而现代生活中太多的化学未必是绿色的,所以我们要必须了解什么是绿色化学,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生活,我们需要拥有怎样的绿色意识。
生命是绿色的,健康需要绿色,我们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健康生活意识为指导思想,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与健康有关的化学知识,例如:食品与健康;化妆品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药品与健康;现代生活用品与健康等,在培养同学们具有健康理念的同时,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热爱科学。
《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侧重探讨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各领域,尤其是与21世纪前沿的领域,如材料、环境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关系。
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为理念,内容包括化学与营养、化学与食品加工、化学与健康、化学与材料、化学与日用品、化学与资源、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多个单元,特点是科学性强,化学味重,生活味浓,资料性全。
文理渗透,理工交融,注重化学素养教育。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绿色化学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注重环保,培养学生具有绿色意识。
三、通过查找有关化学资料,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绪论绿色化学简介(2学时)(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章)知识点: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塑料是人类的重要发明,塑料袋的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如果滥用,则会出现环境难以消除的“白色垃圾”,成为“白色污染”,造成危害,难怪有人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还要清晰的认识到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你所了解的由于科学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哪些?你知道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它们吗?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1)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2)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3)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教学难点:内容涉及一些专业的化学知识,需要通俗讲解。
(二)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绿色化学等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2、领会:环境友好型化学试剂;了解各国对绿色化学的措施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简单绿色环保相关的知识问题等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绿色环保以及健康生活等问题(三)实践与练习讨论找出与身边绿色化学相悖的现象和事例,深刻领会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四)考核要求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形成小组总结第一章食品与化学(6学时)(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章)知识点:由于化肥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使农作物增产增收,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让人们的餐桌更为丰富,吃得营养、吃得好。
但是它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烦恼和难题。
从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入手,通过学习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健康的关系;食物的储存保鲜以及饮料中的化学知识进而详细介绍和学习食品添加剂。
了解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成分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学习食品的合理食用即膳食平衡对我们的健康的影响,进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健康的饮食,如何健康的生活。
教学重点:1.介绍六大营养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有:淀粉、蛋白质,葡萄糖和氨基酸。
2. 常见食物的化学成分及贮存3.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与其含有的化学知识4.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相关的化学组成;5.如何才能做到膳食平衡6. 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与健康有关的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什么是健康食品,这样的食品是绿色的、健康的,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自觉抵制有毒有害食品的流通。
同时,认清毒品的危害,做一名热爱科学,用科学践行健康生活的人。
教学难点:内容涉及一些专业的化学知识,需要通俗讲解。
(二)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2、领会:食品与营养的关系;了解饮品中涉及的化学成分以及对健康不利的物质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了解常见食品中相关的化学组成以及相关的化学知识;4、综合应用:能回答生活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以及过量使用所带来的危害等知识问题;(三)实践与练习重视在我国至今仍有少数不法奸商,超标准使用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甚至利用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染料,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健康的情况。
讨论找出与身边绿色化学相悖的现象和事例,深刻领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四)考核要求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形成小组总结(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章)知识点: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的介绍,重点了解洗涤用品,化妆品以及文化用品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和绿色应用。
其中洗涤用品的有效成分重点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组成;化妆品则重点介绍其抗氧化剂、防腐剂、香料、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色素及皮肤渗透剂等组成以及化妆品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文化用品的组成,材料怎样区分有毒塑料与无毒塑料组成元素的不同及识别方法。
教学重点:1.介绍洗涤用品的有效成分主要为表面活性剂2.表面活性剂是水剂清洗剂中的主要成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3.化妆品成分是由基质加上其他如抗氧化剂、防腐剂、香料、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色素及皮肤渗透剂等组成。
基质原料主要是油性原料,包括油脂类、蜡类、碳氢化合物以及组成这些成分的高级脂肪酸、高级醇类。
4.各种化妆品品牌介绍,优质化妆品排名5.化妆品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6.绿色化妆品的未来7.介绍文化用品的材料化学组成以及性能;8.文化用品中有毒塑料与无毒塑料组成元素的不同及识别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2、领会:了解日常用品中包含的化学知识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了解与洗涤用品、化妆品相关的化学组成以及相关的使用知识;4、综合应用:能回答生活中正确使用绿色洗涤用品、化妆品、文化用品的必要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实践与练习重视在我国生产使用的绿色洗涤用品,理解含磷洗衣粉超标准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这不仅仅严重地危害了自然环境产生许多自然灾害,同时也对人民的健康情况造成严重的危害。
讨论找出与身边绿色化学相悖的现象和事例,深刻领会日用品安全的重要性。
(四)考核要求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形成小组总结(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章)知识点: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现代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发展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基础和先导。
在新材料的发现和合成,纳米材料制备和修饰工艺的发展以及表征方法的革新等领域,材料化学作出了的独到贡献。
材料化学在原子和分子水准上设计新材料的战略意义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材料的介绍,重点了解家居材料、服装材料以及建筑材料、信息材料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和绿色应用。
其中家居材料重点介绍钢铁、水泥、玻璃、涂料等一些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使用;服装材料则重点介绍服装原材料的来源、分类以及不同使用人群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建筑材料中土建工程中所用材料、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重点介绍近年来备受重视的建筑涂料。
最后介绍新型功能材料—信息材料。
教学重点:1.介绍材料与化学的基本知识2.介绍材料与化学的基本知识各种不同材料涉及的化学知识3.介绍家居材料,重点介绍包括:钢铁、水泥、玻璃、涂料等一些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使用,如何正确使用家具材料建起许多高楼大厦,使人们住得舒适,生活愉快。
4.绿色化建筑材料的未来5.介绍服装材料的化学组成以及性能;6.通过了解服装材料,学会如何挑选不同材质的服装;如何洗涤保养服装等日常生活知识7.介绍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土建工程中所用材料、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重点介绍近年来备受重视的建筑涂料。
8.介绍为实现信息探测、传输、存储、显示和处理等功能使用的功能材料9.了解绿色家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二)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2、领会:了解日常使用的材料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如何理解绿色化学材料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了解与生活有关的家居材料、服装材料等相关的化学组成以及相关的使用知识;4、综合应用:能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材料的使用问题;建立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的概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理解绿色化学材料的产生及对环境的作用(三)实践与练习重视在我国生产使用的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家居材料、服装材料及建筑材料的安全问题,理解含甲醛超标准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这不仅仅严重地危害了自然环境,同时也对人的健康情况造成严重的危害。
讨论找出与身边绿色化学相悖的现象和事例,深刻领会生活中各种材料安全的重要性。
(四)考核要求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形成小组总结第四章环境与化学(4学时)(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章)知识点:本章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大气污染指有害物质排入大气,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体污染:由有害化学物质或生活、工业等垃圾排放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
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危害人体健康。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
而水土流失会加重污染物排放到水源里。
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污染物质的性质及其来源不同,治理起来的难易程度就有差异。
有些污染维持时间较短,如可降解有机物的污染,而有些污染维持时间较长,危害很大,如很难降解的农药“六六六”的污染,在土壤中可存留几十年。
有些污染比较好治理,有些则非常难治理,一般天然物质污染比较好治理,而人工合成物质的污染很难治理,重金属污染也很难治理。
所以必须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室内环境污染及防治:包括防治的误区;环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