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转向——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转变的哲学背景
- 格式:pdf
- 大小:268.17 KB
- 文档页数:5
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综述二十世纪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虽然是极其短暂的,但是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人类经历了巨大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格局转变(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命、殖民地独立、欧共体成立、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等等)以及科技的繁荣、新价值体系的洗礼。
科技的繁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崭新的途径,但是人却越来越沦为无个性的客体,并引发了普遍而深刻的精神危机。
因此可以说,20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最不安定、动乱最大、灾难最多、争议最大的一个历史时期。
在这短短的一百年内,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也是离不开其所在的历史的。
下面首先简要的对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一个分期和综述。
(1)1900年代至二战以前,这是一些精英分子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进行各种探索、实践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资产主义政权上的进一步巩固,西方各国基本进入了普遍繁荣的时代。
德国是西方骚动的中心,并直接导致的两次世界大战,在战后建立了新秩序。
在战争期间诞生的这些精英思想包括了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功能主义城市规划宣言《雅典宪章》,有机疏散思想,城市人文生态学研究与社区邻里单位思想。
(2)二战后至1960年代末,以现代建筑运动为支撑的功能主义规划思想在战后西方城市的重建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最终完成了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的确立。
在这个时期,“功能”、“实用”、“效率”成为主题词。
这个时期有卫星城理论的提出与新城运动,有战后的历史环境保护运动以及第十小组的“人机结合”规划思想及理论。
(3)1970年代至1980年代,西方社会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现代社会”,社会价值观体系处于混乱交织的过程。
事实上,战后重建的二三十年,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人们所期待的和谐社会,社会内部依然处于动荡的边缘,冷战的加剧,社会分化加剧,道德沦丧,文化种族冲突,资源环境枯竭等等等等使人们不安。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世界中形成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后现代社会思潮。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应用——以法国巴黎为例摘要: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背景:政治背景、技术背景、思想文化背景、社会下的现状问题。
西方现代城市的规划思想:奥斯曼的巴黎规划、带形城市、城市形态学说、田园城市等。
法国几次重大规划:奥斯曼的巴黎规划、拿破仑三世期间第三次规划、60年代至90年代规划、现代的规划调整等。
解析巴黎的交通系统。
关键词: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应用法国巴黎1.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一词到20世纪初才出现。
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1.1政治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英国革命。
但1789年的法国革命较之于英国革命影响更大,它导致更大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体现在国家内部政体等方面的全面颠覆。
1.2技术背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指18世纪以来最先在英国物质生产领域出现的生产工具、劳动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组织的大变革。
法国在18世纪末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统一度量衡和关税来统一国内市场。
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本已在巴黎周围开始的近代集约化家庭农场得到发展。
工业革命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也重大,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把人口越来越多的引向城市。
1.3思想文化背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其直接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对现代城市和城市规划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启蒙运动及其所推动的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方法基础理论;二是自由与平等精神推进了对于城市整体问题的思考。
1.4西方近代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状况城市问题在工业革命后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开始出现,城市的状况下降,主要问题有:1.城市人口急剧增长;2.城市环境与卫生恶化;3.城市结构与布局失调;4.城市开发土地与使用失措;5.城市阻塞严重,交通失控;6.城市品质与美学失态。
《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基本上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些重要的⽅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件,从中我们可以追踪城市规划整体的发展脉络,建⽴起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
1、《雅典宪章》(1933年) 背景: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达到发展的,甚⾄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追随现代建筑运动⽽展开。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的《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运⽤了近代理性主义的观念。
理论思想:⼈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为本的⽅向。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法: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基本活动。
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地使⽤进⾏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效果和空间⽓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对城市活动进⾏分解,在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起复原成为⼀个完整的城市。
(在印度新城市昌迪加尔的规划中,得到了具体实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案,建⽴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和“最合适的关系”。
城市看成⼀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例题』《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以⼈为本,功能分区 B.物质空间决定论 C.综合多功能 D.⼤众参与 答案:B 2、《马丘⽐丘宪章》(1977年) 背景: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修正。
于1977年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学术会议,在马丘⽐丘⼭上签署了《马丘⽐丘宪章》。
(1)强调⼈与⼈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转变--《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唐倩班级:城市规划0502学号:050120225指导教师:任云英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转变--《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理性规划〞为切入点展开文章,简要阐述了“理性规划〞的开展背景、开展脉络。
总结了理性规划在各个时期的思想摩擦和交锋,以与城市规划思想的重大转折。
最后对整个理性规划思想的开展脉络进展总结性陈述,得出结论----规划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
以理性规划的态度,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应用适合于当时当地的方法,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理性理性主义转变公众服务正文:1 引言一座城市没有了历史,就失去了记忆:一个城市的开展缺乏了正确指引就会迷失路途。
2 关于理性与理性主义理性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哲学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本质属性。
理性主义,溯其根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18世纪“理性时代〞〔Age of Reason〕所带来的影响。
他们认为,只要对问题给予足够的思考,任何关于事物的规律都能够揭示,甚至是社会学和人文科学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19世纪现代城市的迅速开展,城市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
工业革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冲突,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科学和政治学只能求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数学物理方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2 理性规划与方法理性规划理论的提出,脱离了将规划作为一种“设计〞的理论,它强调要用“科学的〞、“客观的〞的方法去认识和规划城市。
理性规划的方法主要为:界定规划的对象和目标;分析对象和目标,并将其分解为一组问题和目标;提出假设干选择方案;选择相对最正确方案;实施最正确方案;不断对结果进展检查;反应实施检查建议,调整方案。
3 理性规划起源与开展1〕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理想城市和理性规划〔1〕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在希腊.中国和印度这三个哲学体系中,希腊哲学与##的联系最不严密,最为思辨的,充满着论辩.推理和证明等说理方式。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1。
前言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
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2.1初期实践探索2.1。
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
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
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
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
1.2 城市美化运动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
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
西方思潮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摘要: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产生和建立,在其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人文主义思潮在城市规划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人本主义思想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思想基础。
城市规划思想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来应对当今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西方思潮;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在资本主义初期,城市环境恶化等因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伟大构想,揭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序幕。
在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西方社会,伴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延续,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主流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其对于西方社会各阶层思想的深远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世纪90年代伊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全球变暖、全球沙漠化等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给寄希望用科技战胜自然的人类当头一棒。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新的城市规划思潮,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1 理论来源及阶段划分1.1 规划理论来源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复杂多元的, 主要可以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1)田园城市;(2)城市美化运动;(3)公共卫生改革。
部分学者持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的观点。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 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文、圣西门、傅利叶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传统的思潮。
1.2 按照历史时期划分1.2.1 以时间的自然延续划分如D.Kruekeberg采用年代分段法, 将过去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段:(1)1880-1910,有固定规划师的非职业时期;(2)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3)1945-2000,标准化、多元化时期。
三个阶段互不交叉,将某时段的规划理论或规划实践作为这一年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