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用乙丙共聚物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93.38 KB
- 文档页数:4
专利名称: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生产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程雪
申请号:CN200810216833.6
申请日:20081013
公开号:CN101392208A
公开日:
200903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VII)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先向反应釜中加入基础油,边搅拌边加热至80℃-低于100℃时,加入乙丙共聚物,再升高温度至 100℃-200℃,使乙丙共聚物完全溶解;然后在温度为171℃-270℃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加入可控降解催化剂,反应0.5小时-10小时再补入基础油搅拌均匀后既得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
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价格过高,或者增稠能力、剪切稳定性、油品清净性不能兼顾的问题。
可用于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工业生产中。
申请人:程雪
地址:20013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博山东路811弄96号1102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杨大庆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高温热降解提高乙丙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性能的试验研究李凡彬;王稳;李维;王娇;宋冬洋【摘要】采用J0010乙丙共聚物制备黏度指数改进剂,通过高温试验、曲轴箱模拟试验和行车试验,研究高温热降解对J0010型乙丙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黏度保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J0010黏度指数改进剂高温下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热降解;曲轴箱长时间的高温试验结果与行车试验相关性不大;高温降解后的黏指剂在低温性能、高温黏度保持性能上均有提升,黏指剂的高温降解速度较行车试验更快.【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5页(P86-90)【关键词】乙丙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高温降解【作者】李凡彬;王稳;李维;王娇;宋冬洋【作者单位】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西递安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120;陕西通用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6.3随着多黏度发动机油的需求量增加,黏度指数改进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目前发动机油生产中普遍使用的黏指剂大多为乙丙共聚物类型(OCP),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OCP黏指剂受到汽缸和活塞之间剪切,同时经受高温条件,分子结构会发生断裂导致增稠能力变小,进而油品的黏度变小,导致润滑变差,易引起磨损。
特别是一些长期高速运行的车辆,以及重负荷车辆易出现油品黏度下降导致的发动机报警现象,因此发动机油需要剪切稳定性好的黏指剂[1]。
同时,黏度指数改进剂在使用中要经受高温氧化、热氧化分解,导致黏度下降和积炭或沉积物增多等问题[2-3]。
通过机械剪切提高黏指剂的高温抗剪切性能有限,而热氧化降解工艺可以使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剪切稳定性明显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增稠能力和运动黏度的降低[4-6]。
J0010是国内目前销量较好的用于润滑油改性的OCP黏指剂,主要用于调和多级油,由吉林石化公司引进日本三井公司生产线改进后生产的[7],抗剪切性能略优于采用杜邦 0125乙丙共聚物生产的OCP。
新型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乙丙共聚物(OCP)
罗时辉
【期刊名称】《润滑油》
【年(卷),期】1991(000)004
【摘要】为了适应中高档润滑油的发展,1989年底我厂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开发了乙丙共聚粘度指数改进剂(T604增粘剂)。
该产品于1989年10月由南昌市科委和江西省石油公司组积全国有关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
鉴定会认为: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稠化能力、粘温性能、热稳定性能、抗剪切性能和低温性能。
适宜调配中、高档油,特别是多级油。
【总页数】1页(P54-54)
【作者】罗时辉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石油化工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3
【相关文献】
1.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 [J], 唐正伟;徐一兵;陈建军
2.OCP型粘度指数改进剂中乙丙共聚物含量的测定 [J], 张金芳
3.OCP型粘度指数改进剂中乙丙共聚物含量的测定 [J], 秦鹤年
4.影响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剪切稳定指数因素的分析 [J], 徐成;金玉新;王勇
5.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产品行业标准的新发展 [J], 陈德宏;冯洁泳;李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1 概述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新型粘度指数改进剂,由于其性能优良,且乙烯、丙烯价廉易得,从而使之成为发展最快、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 [1]。
80年代初期至今,国内的一些单位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石油七厂、兰化公司合成橡胶厂、南京长江石油化工厂、茂名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石化公司、燕山石化等单位在乙丙共聚物枯度指数改进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
2 单效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单效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是指只具备粘度调节功能的粘度指数改进剂。
生产方式有两种:直接合成法和降解法。
2.1 直接合成法80年代初,长江石油化工厂和兰州石化公司所以三氯氧钒-倍半烷基铝为催化剂进行了直接法制备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研发。
在经历了小试、中试的研发后,兰州石化公司在2000t/a的乙丙橡胶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的试生产。
其工艺流程为先以三氯氧钒-倍半铝为催化剂常压连续聚合得到二元乙丙共聚物胶液,胶液在经过脱除未反应单体和脱灰,后按比例加入基础油,最后通过分离聚合溶剂得到乙丙共聚物粘指剂。
其合成得到的粘指剂T-604具有较好的增稠效果 [2-5]。
但由于原料不足、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兰州石化公司的2000t/a的工业装置在90年代末停产 [6]。
在兰州石化公司对乙丙共聚物粘指剂初步尝试之后,吉林石化公司通过引进吸收日本三井油化公司乙丙橡胶技术,于90年代末期相继开发出了J-0010、J-0030、J-0050等用于调配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二元乙丙橡胶牌号。
2012年燕山石化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建成800吨/年乙丙橡胶生产装置,生产出二元乙丙牌号YS-2045,并得到了下游用户的认可。
由于共聚过程中,乙丙共聚物的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乙烯丙烯单体的比例、共聚反应时间、共聚反应温度、催化剂的浓度、分子量调节剂等等,因此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