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新区CBD城市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6.82 MB
- 文档页数:60
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3)《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4)《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5)《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规划(2007-2020)》;(6)各类专项(专业)规划;(7)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8)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GX02地块位于高新区西南部,规划范围北至江南路,南到通途路,西起世纪大道,东到院士路,规划面积约为229.95公顷。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研究报告、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技术管理文件的所有内容应遵循法定文件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02、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2.1功能定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现状分析、因素分析,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为:集生活与商务、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区。
2.2发展目标根据功能定位及用地布局,确定本区的发展目标为:充分发挥本片区的区位优势,利用老城改造的建设机遇,通过积极的综合开发和住区建设,实现环境提升和面貌改善,塑造设施完备、环境友好的集生活与产业、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区。
中央商务区(CBD)核心规划方案总规划师:安岗中央商务区(CBD)是一个中心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人气聚集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城市总体战略意图的具体表现。
要想建成区域性的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会展及办公为一体城市商务中心区(CBD),需要有科学的规划、绿色生态设计,要达到有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及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要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建好中央核心商务区;他是中央商务区(CBD)的龙头,是人气的主要活动区域。
对国内来讲, CBD 是一个中心城市对外辐射的核心桥头堡;对国外来说, CBD 是一个进入中国中心城市的门户。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大批跨国公司、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建立它们的总部,引发众多行业聚集,这必然对中央商务区的高档办公环境产生大量、持续的需求。
加快建立 CBD 将有助于接纳来自于国外的服务、贸易、金融、证券、商务等行业的投资。
CBD 作为国际性商务活动的平台,外商习惯它、认可它。
在中国中心城市建设中央商务区,实质上是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与国际商务接轨的必要条件。
因此,抓住机遇,加快建设 CBD 是中国迎接“入世”挑战的客观需要。
当前国内的区域经济竞争,首先表现为中心城市间的竞争,而中心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体现在 CBD 的功能和水平上。
也可以说区域经济的竞争集中体现在 CBD 之间的竞争上, CBD 将成为国内区域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另外,国际经济竞争的突出特点,也表现在各国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上。
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形象竞争,也就是有没有中央商务区的竞争,一个规划科学的CBD ,可以提高这个城市的竞争能力,并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 CBD 这个平台,有效地参与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的竞争。
一个好的 CBD 规划,需要有一个灵魂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不但要是 CBD 区域的主要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会展及办公集散地,而且是中心城市的标志。
我们用国内外的 CBD 进行比较说明。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规划发布日期: 2008-2-21 发布机构: 宁波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一、规划编制目的与意义宁波国家高新区建设是实现宁波“中提升”目标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宁波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进器,也是加快宁波城市空间重构和功能疏解的重要步骤。
随着高教园区北区、东部新城等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高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园区内部空间结构,特编制分区规划,以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
二、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范围与期限高新区总用地面积18.9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两块。
一是位于世纪大道西面约1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另一部分具体范围为:西起世纪大道,东至东外环路,南至通途路,北至甬江,占地17.9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2、目标与功能定位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新时期宁波城市建设的重点,其发展与建设的目标应着眼于全省乃至更大的经济区域,担负提升宁波、服务浙江、辐射东南沿海、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因此本区的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用地与人口规模规划高新区总用地18.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6.6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15.5万人。
4、空间结构未来高新区通过院士路加强园区南北向与高教园区及东部新城的联系。
园区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三区、多个功能单元。
一心:位于园区的中心地带,是为全区产业体系服务的核心。
一轴:连接各区块的生活、休闲轴。
三区:聚贤路以西的科技新城区、聚贤路以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及梅墟老镇改造区。
多个功能单元:指居住、研发、产业、教育等多个功能单元。
5、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412.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4.9%,人均26.6平方米,规划共形成7大居住社区。
其中6个为纯居住社区,1个为居住、办公混合社区。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园区规划构建布局合理、配置完善、服务高效的公共服务网络。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心城总体规划图一、基本情况1、城市概况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
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0.8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91.8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6.4亿元,财政收入466.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7亿吨,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
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城市空间由河口向滨海演进,形成了三江、镇海、北仑三片临江、滨海发展的空间格局。
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区位图2、宁波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十五”时期是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化稳步推进和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的大背景下,宁波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首先,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宁波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城市化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建设几个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与较强创新能力的城市,以强化我省在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地位。
据此,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拥有深水港优势,将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型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与集聚功能。
其次,《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对宁波都市区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三个都市区的目标,其中宁波都市区由宁波市区、舟山市区、奉化市区组成,实现甬—舟港口整体开发。
由此,宁波城市将突破现有的城市格局框架和城市形态,城市规划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考虑设施的配置、交通的联系和产业的联动。
宁波市江北核心区(JB01)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深化《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进一步协调、整合江北核心区现有的各类规划,进而指导下阶段的规划和管理,使本区的建设更为切合“中提升”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达到完善城市核心区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中心集聚力,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目的。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宁波市江北核心区及甬江东岸详细规划》;(7)各类专项(专业)规划;(8)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9)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宁波市江北核心区位于城市中心,东、南、西以甬江、余姚江为界,北至通途路,规划面积约为2.7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图则四部分。
经批准后的文本、图则,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和指导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技术管理文件中相关规划内容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02、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2.1功能定位通过对现状、区位、历史、城市CBD功能组成和原有规划的分析,规划将本区定位为宁波城市核心滨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展现东方商埠历史韵味和创新特色的标志地段。
具体功能策略:以总部办公辐射带动,以历史文化凸现特色,以商业娱乐彰显活力,以宜居环境集聚人气,以生态绿化提升品质。
宁波绿地中心项目超高层塔楼及裙房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宁波绿地中心这个项目,主要以240m高的5号楼塔楼为代表,对设计中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梳理,以期作为一个经验总结,对将来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高层布局;造型设计;商业动线;竖向交通及核心筒设计;塔冠设计;BIM技术近年来国内的超高层建筑发展迅猛,尤其是超高层塔楼带商业裙房的综合体项目。
“区域第一高“、“全国第一高”等称号的争夺也是无比激烈。
由于此类项目的复杂性,一直是设计中难啃的“硬骨头”。
随着国内项目的增多,行业在此类综合体项目的设计领域也积累一定的经验。
如同“千人千面”一样,每个项目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本人有幸参与并负责了宁波绿地中心项目2,4号地块的设计工作。
也希望借此文把项目的一些重难点梳理出来,以期作为设计经验的积累,为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项目简介宁波绿地中心由世界500强的绿地集团下属的浙江事业部开发,是浙江区域的第一座绿地中心。
项目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核心区,坐拥三江口绝佳的地理位置,左邻大庆南路,右接人民路,南北分别为惊驾路和板桥街,是宁波“三江六岸”和“两江北岸”开发建设的战略引擎项目之一。
整个项目用地被南北向的桃渡路和东西向的使君街两条市政路划分为四个地块,由五栋高层建筑(其中三栋超高层,最高240m)以及地下三层的大底盘地库组成。
项目用地面积:36800㎡建筑占地面积:18389㎡建筑密度:49.97%计容建筑面积:272133㎡地下建筑面积:125268㎡总建筑面积:397401㎡容积率:7.69绿地率:20%建筑高度:1#地块--89.35m2#地块--154.85m3#地块--150m,71.75m4#地块--240m地下二三层为机动车库,地下一层为商业及非机动车库和大型设备用房区。
地上裙房主要为商业功能,五栋塔楼全部为办公功能。
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由日本设计完成,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国内设计方,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及规范的把控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宁波高新区:崛起中的创新高地作者:来源:《科学中国人·上半月》2021年第05期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简称“宁波高新区”)成立于1999年,2007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进入国家队仅14年,2013年扩容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面积也仅55平方公里,在2020年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中排名跃居第15位。
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深圳、苏州、广州、武汉工业园等诸多“三十而立”的“老大哥”比肩,宁波高新区犹如一位红日初升的少年,洋溢着自信和朝气,稳稳居于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鹰击长空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宁波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寄语宁波高新区要“鲲鹏展翅搏长天”。
十多年来,宁波高新区坚持以不忘初心,加速协同创新,跨界融合,兼顾传统制造业的持续赋能和优势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指标在2020年169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前十,高质量发展成绩单更是可圈可点。
2020年,宁波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4亿元,同比增长5.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1亿元,同比增长7.7%;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8.7亿元,同比增长8.1%,数字经济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6.3%。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93.4%和70.4%。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時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力。
早在2018年,宁波高新区就启动“五引领五倍增”科技争投攻坚行动,以超大力度的举措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发明专利、技术交易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等核心科技竞争力在3年内实现倍增。
DC作品丨复合共享,生态产城——宁波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鸟瞰01 项目背景丨产业新城新材料素有“工业魔术”之称,每一次革命性新材料被大规模采用,都必然会带动新一波产业革命的浪潮。
宁波在新材料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细分产业中,研发优势突出,民营企业生机勃勃。
依托甬江两岸的研发机构,有效整合资源,集聚高端要素的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规划面积55公里。
◎区位图宁波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属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
该项目是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四区一中心”功能定位中的“一中心”,不仅是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也是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中首个示范型项目。
占地约11.15万㎡,总建筑面积约为43.16万㎡。
地块北邻甬江大道,东邻创苑路,南边为宁波智慧园项目,西邻翔云路,中间为翔海路。
◎沿甬江大道视角02 规划理念丨复合组团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园区内的研发创新,促进产业协同,同时回应项目周边的丰富的景观资源和业态资源,设计采用了“复合组团” 规划模式,着力打造一个功能复合多样的高端研发办公产业集聚的园区。
◎建筑组团各个功能互补的不同建筑组合成的组团,按照周边环境及现状合理分布,营造出具有活力的社区中心空间和街巷空间,这些形态、尺度不同的公共空间完全向城市开放,成为高新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部办公大楼我们将不同的办公、商业、酒店、公寓及配套设施等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根据场地和需要进行灵活组合,共同构成了空间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大园区。
◎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03 空间结构丨街区为形,绿谷为势从基地地形和城市肌理出发,首先将地块按照沿规划道路的正交网格进行切分,然后根据沿江景观将各区块进行一定的扭转。
最后,再根据功能将区块切割为更小的单元组合,形成不同尺度的组团街区,这样可以使各个区块成为既独立运营,又相互关联的整体。
◎街区生成各组团间之间围合出项目的中心公共空间,两两组团间又形成了尺度较小的街巷空间,街巷与城市界面接口处是入口广场,从中心——情景体验式街巷——入口界面——城市,各级空间不同形态尺度由内至外向城市开放,从而也形成了内向的情景体验式街巷和外向的丰富完整的城市界面。
宁波南部商务区景观设计说明一、概况(一)区域概况.地理位置宁波简称"甬",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至°',北纬°'至°'。
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交通区位宁波是浙东交通枢纽,陆、海、空、水立体交通发展迅速,尤以“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仑港称誉国内外。
栎社机场与香港和全国各地主要城市之间架设有空中桥梁。
铁路、公路、水运以及市内交通四通八达。
.资源状况宁波以港兴市,是中外闻名的商埠。
唐时已是与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通商的主要港口。
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在近代史上,宁波新兴工商业发展较早,“宁波帮”更是蜚声海内外。
年宁波港吞吐量已突破亿吨。
北仑港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深水良港。
宁波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钟灵毓秀,文化璀璨。
青山秀水间,遍布名胜,著名的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江南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和著名青瓷窑址之一的上林湖古窑,称为“中国水利史上奇迹”的它山堰,国内近代哥特式建筑精粹之一的“天主教堂”,使文化旅游者探胜怀古,流连忘返。
.地貌类型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没入海。
西南浙东低山丘陵区,有西南东北走向的四明山脉,发源于天台,分布于余姚、奉化、鄞县,一般海拔为米,最高为青虎湾岗,海拔米。
天台山支脉,由宁海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展延成南部诸山,最高峰为位于宁海双峰乡的蟹背尖,海拔米。
东北部和中部为宁绍冲积平原的甬江流域平原,地势平旦,河流纵横。
市区海拔米,郊区海拔为米。
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台地、谷(盆)地和平原。
全市山地面积占陆域的,丘陵占,台地占,谷(盆)地占,平原占。
宁波地质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中的华夏褶皱带,处于丽水宁波槽凸中的新昌定海断隆。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设计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设计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设计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的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
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