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二胡简介-素材.doc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二胡,来领略二胡给你带来的魅力和享受。
接下来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二胡的简单历史。
二胡的前身为唐宋时期的奚琴,同时也叫胡琴。
奚琴因出自北方游牧名族“系人”而得名。
是隋唐时期“奚部落”所使用的一种乐器。
二胡进入20世纪,二胡艺术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他已经成为民族乐器中使用最普遍,流行最广泛,最受国内外观众喜爱和欢迎的一种乐器。
在百年现代历史中,我想我们必须要记住以下几位杰出的代表人物。
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
在中国音乐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二胡引进现代高等音乐学府教学的人,他当时在北京大学设立了二胡专业,编写了最早的二胡教本和练习曲,创立了民族器乐教育体系。
他的学生:蒋风之,刘北茂,储师竹,陈振铎等大家。
他的这些学生继承了刘天华的艺术思想,使他开拓的事业得以发展和延续。
刘天华把西方的先进创作技法和观念运用到民族乐器的创作中,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法和表现力。
他创作了二胡十大名曲,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开辟了中西结合的创作道路。
同时把二胡从伴奏乐器提升为独奏乐器的地位,同时还致力于二胡乐器的研究和改革,现在就是这个样子。
华彦均先生(阿炳)是刘天华先生同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的著作《二泉映月》以其委婉流畅的曲调,无限深邃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的喜爱,在世界乐坛上也享有盛誉,堪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纵观中国现代音乐史,几乎没有一位民间音乐家像阿炳这样为国内外音乐爱好者所熟知,也几乎没有一位民间音乐家的作品像《二泉映月》这样有如此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他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可以说中国音乐真正走向世界被大家熟悉和喜爱,便是从《二泉映月》开始的。
he reason why erhu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est traditonal Chinese instrument to represent Chinese culture is because of erhu’s distinctively sorrowful sound.二胡被看成中国最为典型的传统乐器的原因是因为其特别悲伤的音色。
二胡曲简介第一篇:二胡曲简介赛马简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赛马》是根据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音乐创作而成。
乐曲将蒙古风格的音阶和节奏同汉族音乐中常用的装饰音巧妙地结合使用,使乐曲即有欢快奔腾的场景,又有抒情般的歌唱景象。
同时,拨奏和连奏的技巧运用,使乐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二泉映月简介:《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
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
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
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
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听松简介:《听松》是民间艺人阿炳原创的一首著名的传统二胡曲,阿炳本人这样解释:“南宋时期,金兀术为岳飞所败,趴在无锡惠泉山下的听松石上,俯听宋朝追兵的声音,故名《听松》。
”乐曲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歌颂了中国人民青松般高洁的民族气节,钢铁般坚强的斗争意志和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
全曲气魄豪迈,刚劲有力。
据说阿炳在抗日战争时期每逢演奏此曲之前必讲一番南宋时期入侵者金兀术败逃的故事,以金兀术的败逃喻日寇的失败,以岳飞的奋斗精神预言中华民族的必然胜利。
在二胡曲中,《听松》是独树一帜的珍品。
杨荫浏先生在为《阿炳曲集》写的乐曲中说明:“《听松》可能也是阿炳自己的作品”。
据《阿炳传略》说,人们听到阿炳演奏此曲的时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二胡简介200字
二胡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属于弓弦乐器的一种。
它有两根弦,以木制的琴弓来演奏。
二胡的琴身呈弧形,由蛇皮和木材制成。
琴弓上涂有腊,使得琴弓与琴弦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产生声音。
二胡起源于中国北方,最早是由蒙古族人民使用的。
它在中国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用于民间音乐、戏曲和古典音乐中。
二胡的音色柔美、悠扬,能够表达出深情和哀愁的情感。
它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二胡的演奏技巧独特,包括指法、弓法和音色控制等方面。
演奏者使用左手指按琴弦,右手弓弦,通过不同的指法和弓法来演奏出不同的音符和音色。
二胡的演奏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灵敏的手指协调能力。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外的音乐演出中,二胡常常成为观众们喜爱的焦点,吸引着无数人对中国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民乐二胡介绍二胡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弓弦乐器之一,而在所有的传统民乐中,二胡的代表性极高。
二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它曾是中国北方成千上万乐器家庭的中心成员。
当时,二胡并非名正言顺的乐器,而是普通百姓用来发泄情感和欢庆节日的工具。
传说中,二胡的起源是在古代百姓民间选用一种弦弓装置制成的乐器。
这种乐器的结构简单,用大梁和竹子做成弦桥,用蛤蟆的腹膜制作琴面,弦用牛、羊肠或马驹筋。
二胡由于其特殊的音色和独特的表演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乐手加入到了二胡的队伍中。
二胡具有优美的音乐效果和多重表现形式。
其曲调优美,声音柔和,富有感染力,富有表现力,温柔而充满感染力,赢得了众多音乐家和观众的喜爱。
当今的民乐二胡已经成为了最快乐、最富有活力的乐器之一。
广泛传承的二胡音乐,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珍贵资源、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独特的美感,展示出深厚的中华文化韵味。
在国内,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着无数的二胡音乐会,每个地方都有属于不同地域的民乐特色,大多数场馆一休闲舒适的环境下,让听众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中,感受到民乐的魅力。
在海外,也有不少爱好者和音乐家聚集在一起,演奏和研究二胡。
在美国、欧洲等地,二胡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乐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有些外国音乐家还会结合自己国家的音乐元素,创作出非常融合的乐曲。
总之,二胡是一种强烈的文化符号,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俗色彩,承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乐器,我们的中华文化才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承和弘扬,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管弦乐管弦乐是随着16,17世纪声乐与器乐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到了18世纪后,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
19世纪到20世纪管弦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一大批优秀作曲家与优秀作品相继出现。
简介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
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
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调整,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
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族乐器,亦属常见。
历史管弦乐是随着16、17世纪声乐与器乐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到了18世纪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均做出巨大贡献。
19世纪到20世纪管弦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一大批优秀作曲家与优秀作品相继出现。
分类管弦乐团按乐器的不同可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
著名的管弦乐团有维也纳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
管弦乐通常以管弦乐套曲形式表演,管弦乐套曲通常含三至四个乐章,各个乐章表达的音乐情感不同,使整个管弦乐音乐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比其他形式的重奏曲、小夜曲、奏鸣曲更能显出强烈的音乐效果。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以上由弓发出声音又称“弓弦乐器”。
由手指拨或弹出声音的叫“拨弦乐器”,竖琴、管风琴、钢琴、六弦琴、贝司,班卓琴等。
(拨弦乐器除了竖琴以外,其他的乐器在管弦乐中极少用到)。
“弓弦乐器”是管弦乐团中数量最多的乐器。
它们通常出现在古典时期的歌剧中。
木管组木管又分:“无簧乐器”,有短笛、横笛(也称长笛);“单簧管”有竖笛、低音单簧管以及黑管。
“双簧管”有高音双簧管、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虽都是木管双簧的乐器,实际上它们是高音、中音、低音的排列。
其中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低音巴松管,在18世纪的器乐中经常出现。
到了19世纪则成为增强戏剧性气氛的主角。
铜管组铜管组:短号(短喇叭),小号,法国号,长号,大号(低音号)。
二胡的介绍
二胡是中国民族弦乐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双弦拉弦乐器,又称双胡,因其使用的两根弦,而得名。
二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当时也有二胡乐器,但它们比现在的二胡有很大不同,因为它们有更多的弦和更多的按弦。
二胡的外形像一个椭圆,它的面板是由黑木料制成的,有三个孔,拉弦的地方用牛骨制成的调节器,共有24根弦,每根弦有一个调节器,一根弦上有一个小按钮,可以拨出不同的音色。
二胡的拉弦技巧非常复杂,可以拨出多种音色,从而表现出音乐的多样性。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可以演奏多种形式的音乐,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到各种流行音乐,从古典音乐到爵士乐,从抒情音乐到嘻哈乐。
二胡的演奏技巧可以分为拉弦、抹弦、按弦、拨弦等,可以表现出悠扬、柔美、激昂、温暖等各种音色。
二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技巧,每一位演奏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形式,这使得二胡的音乐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无论是中国传统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二胡都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乐器,它用它独特的音色和技巧来表现出音乐的多样性和精彩。
小学音乐(人音版)1-6年级知识梳理1-6年级音乐(人音版)知识梳理1-3年级:一、演唱在演唱时,要注意坐姿和站姿。
演唱时要保持轻声唱、微笑和自然放松的状态。
在识读乐谱方面,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跟随老师模唱旋律,运用XXX手势认识唱名。
而三年级的学生则需要认识力度音名。
二、打击乐器在一年级,学生将接触到木鱼、碰钟、三角铁、双响筒、沙锤、响坂、锣鼓擦和XXX等打击乐器。
到了二年级,则会研究铃鼓。
三、节奏练学生需要研究节奏方面的知识。
在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走(X)跑跑(XX)跑呕(X—)的节奏。
到了二年级,学生需要学会快跑快跑(XXXX)的节奏。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分辨节奏的紧密和宽松,以及前八后十六(XXX)和前十六后八(XXX)的节奏。
四、力度在一年级,学生需要研究音的强弱,感受、聆听拍子以及力度变化的知识。
五、节拍在二年级,学生需要认识力度记号,并掌握节拍的强弱,包括2/4拍和4/4拍。
六、速度在一年级,学生需要通过图片感受速度的变化。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快速、中速和慢速的演唱。
七、情绪在一、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欢快、抒情和坚定有力的情绪表现。
八、旋律在一、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音的高低和旋律线。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平稳和跳跃的旋律。
九、音乐记号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换气记号、小节线、终止线、休止符等常见的音乐记号。
而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全音符、二分、四份、十六分及休止符等所有常见的音符,以及延长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和顿音记号等。
十、演唱形式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人声分辨,包括童声、男声和女声。
同时,学生也需要研究轮唱的演唱形式。
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女高、女中和男高的人声分辨,以及齐唱、轮唱和合唱的演唱形式。
十一、音色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钢琴、唢呐、小提琴、单簧管和圆号等乐器。
到了三年级,学生还需要研究琵琶、二胡、古筝、笛子、笙、口琴、手风琴和XXX他等乐器。
十二、综合表演在二年级,学生需要研究彝族、蒙古族、藏族、傣族和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的表演方式。
《二胡简要介绍》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种非常有趣的乐器——二胡。
二胡呀,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但它能演奏出好多好听的曲子呢。
二胡的样子有点特别,它有一根长长的琴杆,上面还有两个轴,就像两个小耳朵。
琴筒是用竹子或者木头做的,就像一个小桶一样。
还有两根弦,紧紧地绷在琴上。
说起二胡的声音,那可真是丰富多样。
有时候它的声音像在轻轻地诉说着一个悲伤的故事,让听的人心里也酸酸的;有时候又欢快得像小鸟在唱歌,能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位老爷爷在月光下拉二胡。
那声音悠悠扬扬的,好像在跟月亮和星星聊天。
村子里的人们听着这二胡声,都忘记了一天的劳累,心里特别舒畅。
二胡能演奏各种各样的曲子,像《赛马》,听着那曲子,感觉就像有好多匹马在草原上飞奔,马蹄声“哒哒哒”的,特别热闹。
还有《二泉映月》,那声音特别凄凉,好像在告诉我们拉二胡的人经历了很多苦难。
拉二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用手拿着弓在弦上拉来拉去。
手指还要按在弦上,不同的位置按下去,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这可需要很多的练习和耐心呢。
我再给你们讲讲二胡是怎么做出来的。
做二胡的师傅要精心挑选好的竹子和木头,然后一点点地把它们加工成琴杆、琴筒这些部件。
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得很仔细,要不然二胡拉出来的声音就不好听啦。
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二胡的身影。
比如说在舞台上,演员们用二胡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在公园里,也有老爷爷老奶奶拉着二胡自娱自乐。
同学们,二胡是不是很有趣呀?要是有机会,你们也可以去听听二胡的演奏,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好了,今天关于二胡的简要介绍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对二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喜欢。
二胡校本教材一、二胡的历史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是弓弦类中流行最广的乐器。
刘天华和阿炳是近代两位杰出的二胡音乐家。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
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
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历代禁忌颇多,二胡在清初亦曾遭禁。
说的是清嘉庆接位后,尊乾隆为太上皇,一时朝廷形成二皇共政之局面。
于是有关这“二皇”的事物、名目皆遭忌讳。
戏曲唱腔中“二簧”,似有影射“二皇”之嫌,被看作是对嘉庆的不敬。
而二胡上的两根弦--老弦、子弦亦称二(儿)弦,又惹了“二皇”。
更有甚者,若是在演奏二胡的过程断了老弦或者子弦,那简直是要遭杀头的大祸。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二胡被禁止,一直到晚清各种矛盾激化,朝庭无暇顾及时,梨园艺人手中方才响起二胡声。
现在,二胡已成为流行最广的乐器之一,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穷乡僻野,处处皆可闻到二胡声。
说起二胡,难免要提到近代对二胡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位杰出音乐家刘天华和阿炳,民族音乐家刘天华(1895~1932)立足于民族民间音乐,借鉴西洋乐器小提琴,把中、西拉弦乐器技法融汇并加以创造,大大提高和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把二胡提高到可供独奏的地位,使它能在正式音乐会上演出。
刘天华还将二胡纳入高等音乐学府与艺术院校的器乐教学中,设立了二胡专业。
编写了最早的二胡教本和练习曲,开创了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和刘天华二胡流派。
并参考西洋乐器的构造原理,设计了新规格二胡。
现在流行的二胡,就是在刘天华改革的二胡基础上定型的。
阿炳,自幼随父学习音乐,17岁时已通晓不少乐器,尤以二胡、琵琶为精。
中年因眼疾双目失明,被人称为“瞎子阿炳”。
他所作的《二泉映月》是二胡曲中百听不厌的经典名曲.二胡的曲目很多,早在20年代,刘天华就创作了《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和《光明行》等10首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二胡独奏名曲。
二胡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
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
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
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
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简介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
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思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宏伟壮丽的《长城随想》协秦曲等都是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
本世纪二十年代,二胡能发展成为独奏乐器和华彦钧(阿炳)、刘天华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通过许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
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左手有揉弦(吟音)、泛音、颤音、滑音、拨弦等;右手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颤弓、飞弓、拨奏等。
二胡一般定弦为d1、a1,有效音域达三至四个八度。
乐器历史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
二胡的介绍二胡作为中国的民族的乐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
目前人们对二胡的喜爱程度,不亚于外国人的小提琴。
下面对二胡的起源与发展做一介绍,以帮助热爱二胡的朋友们加深对二胡的理解,为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二胡原先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俗称胡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胡琴琵琶与羌笛”诗句,说明唐代就传入中原。
宋朝沈括《梦溪笔谈》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令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弦,只用一弦终其曲”。
嵇琴即胡琴,说明当时二胡演奏技巧已相当高。
但真正使二胡发扬广大的是近代的刘天华和瞎子阿炳,刘天华将二胡引入音乐殿堂教育,并写下了《良宵》等十首独奏曲,阿炳则流下《二泉映月》、《听松》几首名曲,使二胡成为音乐会上可独奏的乐器。
二胡是悲哀的乐器,沉闷,轻轻一拉,就有一种对世事洞察的悲凉。
中国的民乐是线性的,讲究旋律,不重和声,也不张扬,追求含蓄,因此二胡是最民族化也最适合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不过了。
一把胡琴,一把椅子,在树脚下一坐,会唱的,不会唱的,男女老少都会聚拢来。
二胡不宜合奏,合奏,则没了个性。
二胡如一个思想者,适合独自思考问题。
我看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几十把二胡齐奏《金蛇狂舞》,声势倒大,但仅余热闹外,反而淹没了二胡的个性,没韵味也别扭,好像穿着旗袍、长褂的在跳芭蕾。
二胡最适合独奏,配上杨琴、古筝也行,二胡特有的忧郁,会一丝丝,一缕缕地飘荡,缠绕在里头,你会听得一清二楚。
二胡很难演奏欢快的曲子,演奏不好,听去很勉强,仿佛青楼女子的强颜欢笑。
二胡演奏欢快的曲子一定把握好节奏和速度,如《喜送公粮》、《赛马》等该快的快不起来,只会觉得手忙脚乱滑稽,喜从何来?二胡也不能替代别的弦乐器,别的弦乐也不能代替二胡。
我听过用二胡拉的《梁祝》,音符节奏都没变化,但序曲一开始就笼罩着一种宿命的浓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当演奏得小提琴大悲大痛时,二胡已经痛苦得麻木,只剩下鸣咽了。
精品资料
二胡简介
二胡发展的今天它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乐之王。
在我接触学习二胡的人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些比较有内涵有修养的人。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奔腾激昂的《赛马》《战马奔腾》等协奏曲等都是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
本世纪二十年代,二胡能发展成为独奏乐器和(阿炳)、刘天华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通过许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
二胡,这个最健康、最时尚的活力运动,是人生中一次完美的学习体验,她散发着梦想、激情、勤奋向上的浪漫魅力。
二胡训练的价值在于通过严格的练习来达到精神上的修炼,使人战胜自我,克服自身原来的懒散、胆怯、懦弱、自卑、消极等缺点,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通过二胡训练能赋予人,尤其是青少年几种重要的素质:比如专注。
二胡演奏时需要眼、耳、手、脑、身共同参与,从而达到身心一致的境界,这种特性能令孩子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专注的习惯,尤其是新曲子的练习,能充分调动孩子与生俱来的好胜心和好奇心以及自我挑战的意识。
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