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控制理论第八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29.0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近50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许多被控对象如宇宙飞船、导弹、卫星和现代工业设备与生产过程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要求系统的某种性能指标为最优。
这就要求人们对控制问题都必须从最优控制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
最优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整个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九开始了对最短时间控制问题的研究。
随后,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最优控制理论体系。
最优化问题就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寻找一个最优控制规律,或设计出一个最优控制方案或最优控制系统。
最优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根据已建立的被控对象的时域数学模型或频域数学模型,选择一个容许的控制律,使得被控对象按预定要求运行,并使给定的某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值。
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最优控制理论研究的问题是求解一类带有约束条件的泛函取值问题,属于变分学的理论范畴。
然而,经典变分学理论只能解决容许控制属于开机的一类,为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现代变分理论。
在现代变分理论中最常用的两种分法是动态规划和极小值原理。
动态规划时美国学者R.E贝尔曼于1953-1957年为了解决多级决策问题的算法而逐步创立的。
最小值原理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π.C.庞特里亚金与1956年-1958年间逐步创立的。
近年来,由于数字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数值计算法,参数优化方法。
当性能指标比较复杂或者不能用变量或函数表示时,可以采用直接搜索法,经过若干次迭代,都所到最优点。
常用的方法有邻近极值法、梯度法、共轭梯度法及单纯形法等。
同时由于可以把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实现在线控制,从而使最优控制理论的工程实现成为现实。
因此,最优控制理论提出的求解方法,既是一种数学方法,又是一种计算机算法。
(完整)最优控制理论考试重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最优控制理论考试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最优控制理论考试重点的全部内容。
1.最优控制问题的性能指标(1)积分型性能指标(拉格朗日型):⎰=ft t dt t t u t x L u J 0]),(),([)(反映控制过程偏差在某种意义下的平均或控制过程的快速性,同时能反映燃料或能量的消耗。
(2)末值型性能指标(梅耶型):]),([)(f f t t x u J φ=,接近目标集程度,即末态控制精度的度量. (3)综合性能指标(鲍尔扎型):⎰+=ft t f f dt t t u t x L t t x u J 0]),(),([]),([)(φ.2.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定系统的状态方程:]),(),([)(t t u t x f t x =•;状态方程的边界条件:⎩⎨⎧∈===St x t t x t x t t f f )(,)(,000;给定性能指标:⎰+=f tt f f dt t t u t x L t t x u J 0]),(),([]),([)(φ;允许控制域u (t ):U t u ∈)(。
3.最优控制应用的几种类型:最短时间控制,最小能量控制,线性调节器,最少燃料消耗控制,线性跟踪器。
4.选取性能指标注意:应能反映对系统的主要技术条件要求,便于对最优控制进行求解,所导出最优控制易于实现。
5.边界条件:指状态向量在起点或终点的所有容许值的集合。
6.横截条件:依据性能指标的要求,从容许值的集合中选择哪一点作为始态或终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