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79
国家药物政策和药品管理制度⏹国家药物政策(National Drug Policy,NDP)是在1975年第28次国际卫生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
它是一国政府构建的解决医药产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总体政策框架,用以指导各国的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健康发展。
其目标是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药品管理制度是为实现某一特定政策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
这些制度或制度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可能已经上升为法律、法规,也可能是以指导性文件的形式。
2国家药物政策和药品管理制度从国家药物政策、药品管理制度二者的关系来看,国家药物政策是一种宏观性的纲领,对各项药品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导向作用。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具体化为相关药品管理制度和药事管理法律、法规,来保证实现其政策目标。
尤其是国家药物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以后,法律、法规的国家强制性、严格的程序性、切实的可诉性,使国家药物政策目标的实现得到可靠的保障。
32014-10-13国家药物政策的内涵国家药物政策的关键组成(框架或要素)部分包括:2014-10-132014-10-13各国药物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国家药物政策的发展历程2014-10-132014-10-13国家药物政策和药品管理制度国家基本药物政策1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政策2药品分类管理制度3国家药品储备制度4111、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政策 根据1999年5月1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范围通过制订《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药品目录)12《医保药品目录》的分类《医保药品目录》所收载的药品包括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
其中西药和中成药是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遴选的。
“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该目录由国家统一制订,各地不得调整“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等基本药物方面相关政策的实施,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女全、有效、经济,结合我院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现制定我院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及措施如下:一、国家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二、指导思想国务院《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8】88号文)、河南省《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豫卫药政【2019】1号文)以及驻马店市《关于认真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驻卫药政【2019】4号文)等文件明确要求,各类医疗机构要将国家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
各科室要统一思想,扎实做好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工作。
确保达到二级医院要求的使用比例,即我院的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50%o三、组织管理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我院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
日常工作由药剂科全面负责:组织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及监管,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供应、基础数据的维护。
药剂科人员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点评,对科室是否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把考核结果与科室质控相结合报质控办。
并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时间,定期在河南省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系统网站进行网络直报我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临时性上报上级部门要求的其他数据。
四、具体措施和规定1 .加强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的培训药剂科负责整理我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及相关资料,每年定期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教育工作。
2 .加强处方点评药剂科每月对医师处方(医嘱)是否优先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进行检查、分析、反馈、上报。
3 .实行科室负责制临床优先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科室负责制,并与科室质量考核挂钩,将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分解到每个临床科室。
我国药品管理动态及新法规解读(二)药品管理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药品管理不断推陈出新,出台了一系列新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药品管理动态及新法规进行解读。
一、药品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国药品审批制度不断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4+7城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
该试点旨在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该试点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优化药品市场环境,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药品生产和经营的监管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国加强了对药品生产和经营的监管。
近年来,药品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监管规定和政策,包括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认证审核、完善药品批准制度、规范药品生产过程等。
此外,通过加大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药品的追溯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三、药品广告监管加强药品广告是药品宣传的重要手段,但如果不加强监管就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对患者造成损害。
为加强药品广告的监管,我国出台了《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要求企业在药品广告中必须真实、准确、明确地告知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等信息,不得出现虚假宣传,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四、药品价格管理药品价格是制约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对药品价格的管理。
为此,我国出台了《药品价格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药品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该方案旨在通过调整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实行药品价格政府指导价、加强药品价格监管等方式来降低药品价格,使群众用药更便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管理不断推陈出新,出台了一系列新法规和政策,从药品审批制度改革、药品生产和经营的监管、药品广告监管加强到药品价格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完善,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健康权益。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国家对基本药物的范围、供应保障、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和管理的制度。
以下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内容:
基本药物清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确定了一份基本药物清单,该清单列出了国家认定的必需药物,包括常用的通用药品和抗生素等。
基本药物清单的制定通常依据疾病的流行情况、临床需要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因素进行评估和筛选。
供应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政府和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的供应进行保障。
政府会采取措施,保证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和供应的稳定性,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必需的药物。
价格控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的价格进行控制,以确保基本药物的价格合理、可承受和公平。
政府会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例如制定价格政策、实施谈判等,来降低基本药物的价格。
药品使用管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在使用基本药物时进行规范管理。
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合理的药品使用指南和标准,确保基本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合理配药,以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药物滥用。
药品信息公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相关药品的信息公开透明。
政府会建立基本药物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基本药物的价格、供应情况、质量评价等信息,方便患者和医疗机构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药物。
新医改形势下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为保障人民卫生健康不断地作出努力。
2009年公布的新医改方案。
更是我国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目前,国家药物政策的相关内容我国都有涉及,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配套的国家药物政策文本。
为了跟上世界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加快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保障我国人民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我国必须制定国家药物政策。
1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概念:我国基本药物能使公众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在整体上控制医药费用,减少药品浪费和不合理用药,由政府主管部门从目前应用的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可供临床选择的基本药物。
它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
国家药物政策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有关药品管理的战略目标、法律法规体系、规章制度、指南等。
是药品相关个领域的纲领性制度体系。
基本药物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其能够促进公平性,帮助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优先权,因此,WTO推荐的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2国家基本药物主要内容: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基本药物的遴选、可负担性、药物财政、供应系统、药品监管、合理使用、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监测和评估等9个要素组成。
3建立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意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是国家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与应用的过程采取宏观手段进行标准化、统一性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社会工程。
制定和规范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可以保障工众健康同时,指导合理使用药品,降低药品费用以及医疗费用支出,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可持续性的药品筹资机制与供应系统,加强药品监管,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全面深入,以确保社会各界利益和和谐稳定地发展。
新医改形势下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1基本药物将全部纳入政府定价范围,既要考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同时也要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基本药物制度一、背景介绍基本药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用药需求,制定的一种重要的医药政策。
它旨在使得人民能够获得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常用药物,特别是一些对于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的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成为维护公共卫生和促进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措施。
二、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1.保障人民基本用药权益。
通过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可以在药品供应环节进行调控,确保人民能够获得必需、有效和安全的药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可以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药品质量,推动医药科研水平的提升。
3.控制医疗费用。
通过基本药物制度,可以降低药品价格,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三、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式1.制定基本药物目录。
政府根据国情和疾病发病情况,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明确列出符合基本药物条件的药品种类和规格。
2.价格监管。
对于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实行价格政策,保持价格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并对价格进行监管和调整。
3.药品质量控制。
加强对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保证基本药物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四、基本药物制度的挑战与对策1.价格虚高。
一些药品价格存在虚高现象,政府应加强价格监管,打击药品价格垄断行为,确保人民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基本药物。
2.基本药物供应短缺。
基本药物供应短缺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鼓励企业增加基本药物的生产,保障供应稳定。
3.药品质量问题。
一些地区存在基本药物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政府应加大质量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五、基本药物制度的展望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医药政策,对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国政府能够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水平,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措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解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是指针对我国当前医药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医疗保障水平提升的要求,推出的保障全民医药需求的政策。
此制度全面推行后,将会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公平、便捷、负担可承受的医药服务。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阐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解读。
第一步,政策的实施目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主要目的是保障全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全体群众用药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基本药物的质量提升和可及性,并促进药价的合理化。
第二步,国家基本药物种类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规定,国家基本药物采用NEG批次清单,由药物专家组织研究制定,目前,该制度的药品清单共包含了327种药品,分别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选药品,另一类则是优选药品。
必选药品是指在我国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常见病、多发病中的治疗,以及一些紧急病症的急救服务中必须使用的药品;优选药品则是指,在既往治疗成果证明过的药物外,对某些临床前期研究和部分新研究证实有效的药品。
第三步,药品的覆盖范围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的药品范围比较广,包括了医院门诊、住院及社区卫生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机构每年需配备必选药品66种,优选药品33种;乡镇卫生院配备必选药品预计为73种,优选药品34种;县级医院配备必选药品预计为92种,优选药品42种;地市级医院配备必选药品预计为129种,优选药品62种。
第四步,费用的支付标准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范围下,药品价格的支付标准是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等医疗机构所承担。
患者购买基本药物,按照医保药品支付标准进行报销,对于医保范围内的患者,则实行合理费用分担,对于不在医保范围内的患者,则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支付。
第五步,政策实施意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将从全面保障全民用药需求,优化医疗服务,促进全国人民健康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且,可以让患者在获得更好医疗保障的同时,也减轻医疗经济负担。
此外,基本药物制度推广也可以规范医疗药品市场,抑制滥用抗生素、和其他过度开药现象的发生。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一、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国家根据疾病谱、公共卫生需求和医疗卫生资源
状况,确定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必需药品清单。
基本药物目录按照药物
的价值、疗效和能力进行分类,分为国家基本药物、优质有效药品和经济
适应药品三个级别。
二、采购与供应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确保基本药物的供应。
为此,国家可以设立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目录,统一组织药品采购,通过公开招标
等方式选取供应商。
采购过程中注重品质、有效性和价格,并充分调动药
品产业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药品审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注重对基本药物的药品质量、安全性和疗效进行评价。
这涉及到药品的制造、包装、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审查和监督。
国家可
以设立药品审评机构,对基本药物进行统一的审评和监管,确保符合标准
的药品进入市场。
四、价格控制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的价格进行控制,以保证居民的用药权益。
国家可以制定价格指导目录,对基本药物的价格进行指导和监管。
此外,国家还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如集中谈判、招标等,确保基本药
物的价格合理、透明,并保持供应稳定。
五、用药管理
六、疾病预防与控制
七、监督和评价
总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保障人民基本药物需求和提高医疗服
务水平而制定的药品供应和使用管理体制。
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药物目录、采购与供应、药品审评、价格控制、用药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督和
评价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基本药物的供应和使用安全、有效,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最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旨在以人为本,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其中,住院医药费用中的中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得到提高,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草药、中医诊疗费用、XXX批准的院内中药制剂和中医适宜技术的费用补偿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旨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
该制度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
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先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调整、生产供应保障、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部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财政补偿、质量安全监管以及绩效评估等相关政策办法。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目前,我省的基本药物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共有523个品种以及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
患者使用基本药物有多个好处,包括节省费用、用药合理以及安全有效。
国家规定了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并进行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以规范医生的处方,避免过度用药。
同时,基本药物是经过长期实践应用证明安全有效的首选药品,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保证群众用药更加安全。
三)新药上市和老药价格变化;(四)药物安全性和临床应用效果的新情况;(五)国际经验和技术进步的新成果。
根据第四条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应当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
同时,应当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和数量。
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需要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根据第五条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卫生部、XXX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
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论证。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内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s System,简称NEMS)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合理用药需求而设立的一套制度和政策,通过对医疗机构规范组织和药物供应的管理,以及对基本药物的确定和定价等措施的采取,以确保人民能够获得合理的药物服务和医疗保障。
1.基本药物清单的确定:基本药物清单是国家确定的公布的一份以治疗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主的各类疾病的基本医疗药物名录。
国家通过一系列科学评价方法,结合公众需求和医疗需求等因素,最终确定了一份基本药物清单,确保基本医疗药物的合理供应和使用。
2.原料药和制剂定价:对于基本药物,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其价格。
一方面,国家对基本药物的原料药进行政府定价,以确保原料药的价格合理稳定。
另一方面,对基本药物的制剂,国家也通过多种机制控制其价格,包括招标采购、谈判采购等。
3.药品采购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调公平、公正的药品采购,通过建立药品招标、采购等制度,促进合理使用基本药物,降低药品价格,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的药物供应效率。
4.药物使用监督与管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机构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对基本药物的使用和管理。
通过严格的药品采购管理、药品使用审核、药品库存管理等流程,确保了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供应。
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医疗机构遵循国家的药物管理政策和规定。
5.基本药物的研发和创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鼓励药品创新和研发,通过政策支持、研发资金的投入等方式,促进基本药物的创新,提高基本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公众对药物需求的不断提高。
总体来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的基本药物需求,促进公平、公正的药物供应和使用,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通过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药物价格合理、供应稳定,并且保证良好的药物使用和管理,最终推动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药物制度目录1. 基本药物制度概述 (2)1.1 制度背景 (3)1.2 制度目标 (4)1.3 制度原则 (5)2. 基本药物目录管理 (6)2.1 目录遴选标准 (7)2.2 目录更新机制 (8)2.3 目录发布与更新流程 (10)3. 基本药物供应保障 (11)3.1 生产与储备 (12)3.2 采购与配送 (14)3.3 供应质量监管 (15)4. 基本药物使用规范 (17)4.1 使用指南与培训 (18)4.2 合理用药政策 (19)4.3 药品监控与评价 (20)5.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与效果评估 (21)5.1 实施策略与推进手段 (22)5.2 效果监测与评估体系 (24)5.3 实施案例分析 (25)6. 基本药物制度的法律与政策框架 (28)6.1 相关法律法规 (29)6.2 政策文件与指导原则 (30)6.3 国际经验与比较研究 (31)7. 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3)7.1 经济性与成本效益分析 (35)7.2 实施中的政策挑战 (36)7.3 应对策略与改革建议 (37)1. 基本药物制度概述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理用药需求,建设健康中国的卫生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
其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覆盖药品供应、采购、流通、报销、安全监管等环节的制度架构,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以最低的经济负担获得必需的药品。
基本药物制度旨在,通过对常用、有效、安全、经济的药品进行精选和推广,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全民医用药品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从而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该制度并非单纯的药品清单管理,而是涵盖了多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包括:基本药物清单的建立和更新:列出国家优先保障的必要药品,并定期更新,以适应临床需求和医药科技发展。
基本药物的采购和供应渠道的建立:建设健全药品流通体系,保障基本药物的稳定供应。
基本药物的价格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基本药物价格,确保其价格在合理范围内,减轻患者负担。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解读一、背景介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药物需求,通过政府的介入和管理,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保证人民能够获得质量高、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
该制度的目标是构建公平、可持续的药物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的基本药物使用水平。
二、政策内容1. 基本药物的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要明确基本药物的范围和种类。
基本药物是指满足人民基本药物需求的必备药物,包括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药物。
基本药物的确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有效:基本药物必须经过充分的临床试验和评价,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市场需求:基本药物必须能够满足人民的基本药物需求,覆盖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经济性:基本药物的价格应该合理,能够让人民负担得起。
2. 政府定价和监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还包括政府对基本药物的定价和监管。
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控制基本药物的价格,确保其价格合理、公平。
政府还会建立监管机构,对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和安全。
3. 药品采购和供应基本药物的采购和供应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内容。
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药品采购,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合理。
政府还会制定相应的供应计划,保证基本药物的供应充足,满足人民的需求。
4. 药品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合理配备基本药物,并鼓励医生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医疗机构要建立合理用药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基本药物的正确使用。
此外,政府还会加强对基本药物的信息宣传,提高人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和正确使用。
三、政策的意义和影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1.保障人民的基本药物需求:通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人民能够获得质量高、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保障了基本药物的供应和使用。
2.降低人民的药物负担:政府对基本药物的定价和采购,可以降低人民购买药物的费用,缓解了人民的药物负担。
3.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水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人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和正确使用,促进基本药物的有效使用。
基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制度及措施基本药物是指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满足公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价格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药品。
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促进公平、可及、有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加强基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制度及措施。
一、基本药物的管理1. 药品遴选与目录管理基本药物的遴选应当遵循科学、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根据药品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基本药物目录应当根据药品市场供应情况、医疗需求和科技进步等因素适时调整。
2. 生产与供应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确保药品的生产质量。
政府应当对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生产能力,确保基本药物的稳定供应。
3. 采购与配送基本药物的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价格。
采购部门应当与生产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药品的供应数量、质量、价格、配送时间等事项。
4. 监管与评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药物的监管,建立健全基本药物质量监测和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当定期对基本药物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
二、基本药物的使用1. 处方与用药指导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临床诊疗规范和患者需求,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当优先选择基本药物,并遵循剂量适宜、疗程合理、用药安全的原则。
药师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正确使用基本药物。
2. 培训与宣传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生和药师的培训,提高其对基本药物的认识和合理使用能力。
同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3. 用药监测与评价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定期收集、分析基本药物使用数据,为调整药品目录和优化用药政策提供依据。
药品“三统一”政策解读1、什么是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要,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简言之,基本药物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的药品,其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国家有关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供应、使用等项制度。
我国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
2、我省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框架及工作目标是什么?我省基本药物制度是在国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的有关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等各项管理的制度。
总体安排是:2009年,完成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配套的各项实施意见和措施,搭建我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框架。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制定我省基本药物目录;抓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开;强化基本药物监管,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和生产供应;各类医疗机构要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11年初步建立起我省基本药物制度。
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3、我省基本药物目录是如何确定的?我省的基本药物目录也就是“三统一”药品目录。
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依据,结合我省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实际需要,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个品种、2349个品规中选出652个品规(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424个,中成药部分228个)作为我省基本药物目录。
4、什么是药品“三统一”?药品“三统一”就是以省为单位,以政府为主导,对医疗机构药品实行全程的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管理。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解读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国家针对人民群众基本药物需求,进行管理和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是解决我国基本药物过分商业化以及普遍存在的高价药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目标是保障公民基本用药需求,提高药品使用效益,降低药品价格,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药物盒子。
一、基本药物目录的确定和调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公众需求、疾病谱和临床实践等因素,将符合条件的药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目录包括欧美成熟国家常用药品和我国临床常用药品。
基本药物目录的确定和调整是一个定期进行的过程,以保证目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二、基本药物供应体系的建立。
基本药物供应体系是一种集中采购和分级供应的机制。
政府层面进行集中采购,可以降低药品采购成本,推动药价的降低。
分级供应保证了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享受到基本药物服务。
同时,政府还会加强对基本药物供应的监管,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基本药物价格管理。
国家将对基本药物的价格进行质疑和监管。
医院和药店等销售机构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进行销售,不得擅自提高价格。
此外,政府还会通过政策手段鼓励市场竞争,并建立基本药物品种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四、药品生产质量监管。
国家将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的质量监管,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违反生产质量规定的企业,将进行处罚和停产等措施。
同时,加强对基本药物流通环节的监管,打击假药和劣药等违法行为。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出台,对于解决我国存在的基本药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权益,解决药价过高的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可以使基本药物进一步覆盖到全国各地,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此外,通过对基本药物的价格和质量监管,可以降低药品价格,并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然而,基本药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基本药物目录的确定需要科学可行的指导方针和方法。
其次,基本药物的供应体系需要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基本药物的供应仍然存在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