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必修第1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物质分类法及其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272.90 KB
- 文档页数:29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第一课时。
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安排了“元素与物质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物质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在图书馆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在网页上为什么我们能迅速挑出所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是因为书、信息都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分类且根据类别已经摆放好了。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投影】超市图片、一些碳元素的物质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分类是有依据的,我们也可以称为分类的标准。
【知识回顾】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为固态、气态、液态三态。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知道元素是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重点教材整理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2.物质的组成3.元素的存在形态(1)(2)元素的化合价: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教材整理2 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物质⎩⎪⎪⎨⎪⎪⎧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2.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其他分类方法[探究·升华][思考探究]现有下列物质:钠、镁、铜、氧化镁、氯化钠、五水硫酸铜、碳酸钙、氯气、氢气、氧气、硫酸。
问题思考:(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多少种? 【提示】 9。
(2)这些元素还能组成的物质有哪些?(至少举5例)。
【提示】 Na 2O 、Na 2O 2、CuO 、CO 2、HC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上述物质属于单质的有哪些?属于化合物的有哪些?【提示】 Na 、Mg 、Cu 、Cl 2、H 2、O 2;MgO 、NaCl 、CuSO 4·5H 2O 、CaCO 3、H 2SO 4 [认知升华]物质的分类[题组·冲关]题组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顺式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5种元素组成B.含有NH3分子C.Pt的化合价为+4价D.铂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解析】Pt(NH3)2Cl2是一种化合物,不存在NH3分子,其中Pt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 D2.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