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元素与物质世界
- 格式:pdf
- 大小:307.52 KB
- 文档页数:12
课题: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知识和技能1.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2.了解物质的分类法及常见类别;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实验事实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研讨”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常用的分类图示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2.体会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物质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物质之间的转化。
教具准备:金属铁,金属锌,碳,氧化铜,大理石·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CuSO4溶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是否想过,11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为了更好地探讨这许许多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展示] 展示样品Mg、Cu、CaCO3、CuSO4·5H2O、NaCl、MgO。
[讨论]指导学生讨论课本P31[交流·研讨]中的问题。
[学生]学生回答[交流·研讨]中的问题。
[讲解]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单质,也可以与其他种类元素组成物质——化合物。
而且相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 、CO 2),所以为数不多的元素能够组成繁多的物质。
[推进新课]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的存在。
[板书] 一、元素的存在[讲解]物质种类繁多,如果能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再分门别类地研究其结构、 性质和用途就容易找到规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2[迁移 · 应用]的图示,对每一类元素先列举尽可能多的物质,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并用简图表示分类结果。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知识点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和CO2、H2O和H2O2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有0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Al)3/S、Cl2、He、Ar)H2CO3、H3PO4)3、NH3.H2O)2CO3物质32、SO3、CO22O、CaO、BeO不成盐氧化物 CO、NO过氧化物 Na2O2、H2O2NaCl溶液、CuSO4溶液)悬浊液(如:泥水、石灰浆)乳浊液(如:油水、油漆)胶体(如:烟云雾、三角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有机玻璃、烟水晶等)【相关定义】(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酸性氧化物时,看面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2)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碱性氧化物时,也看面相,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3)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
(记住Al2O3这个例子)(4)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
(记住CO、NO、NO2这几个例子)(5)过氧化物:含有过氧根O22-的化合物。
(记住H2O2、Na2O2这两个例子)(6)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全部为酸根离子的盐。
(7)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全部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复习知识点第二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世界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和CO2、H2O和H2O2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有0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金属单质(如:Na、Mg、Al)单质纯净物非金属单质(如:O2、O3、N2、S、Cl2、He、Ar)酸(如:HCl、H2SO4、H2CO3、H3PO4)碱(如:NaOH、Al(OH)3、NH3.H2O)酸式盐Na H CO3化合物盐碱式盐Cu2(OH)2CO3正盐NaCl\NH4NO3物质酸性氧化物SO2、SO3、CO2碱性氧化物Na2O、CaO氧化物两性氧化物Al2O3、BeO不成盐氧化物CO、NO过氧化物Na2O2、H2O2溶液(如:NaCl溶液、CuSO4溶液)悬浊液(如:泥水、石灰浆)混合物浊液乳浊液(如:油水、油漆)胶体(如:烟、云、雾、三角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有机玻璃、烟水晶等)【相关定义】(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不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酸性氧化物时,看面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2)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不能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碱性氧化物时,也看面相,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3)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
(只需要记住Al2O3这个例子)(4)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