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序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2013年度2012年度2011年度2010年度二一四三二一四三二一四三二一1.1 患者入院前已有压疮(主要诊断中有L89 受压区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总例次分母住院患者总例数1.1.1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一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二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3 ICD-10:L89.2受压区Ⅲ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三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四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5 自家庭入住时有压疮的患者分子自家中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6 自养老院入住时有压疮的患者分子自长期照护机构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7 自其他医院转入时有压疮的患者分子自医院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8 自其他来源入住时有压疮的病人分子自其他来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2 住院期间发生压疮(次要诊断中有L89 受压区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1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一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二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3 ICD-10:L89.2受压区Ⅲ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三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四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3 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1 骶尾椎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骶尾椎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2 坐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坐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3 股骨粗隆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股骨粗隆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4 跟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跟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5 足踝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足踝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6 肩胛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肩胛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7 枕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枕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8 其他部位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其他部位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9 多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二处(含)以上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一处或多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注:“年度”行下的四、三、二、一分别表示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二、住院患者病种监测指标【概述】为了解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总体情况,是以重返率(再住院与再手术)、死亡率(住院死亡与术后死亡)、安全指标(并发症与患者安全)为重点。
以下每一项目与数据指标可通过住院病历首页采集,现分别作简要说明。
本细则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166号)。
本细则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监测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解读】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种病种期内总例数、死亡例数、15日内再住院率、31日内再住院率等监测指标,了解住院患者医疗质量的总体情况。
分母:年龄≥18岁的全部因某疾病出院总例数。
分子(符合分母的标准,且符合以下一项者):①某病种的“死亡”出院患者;②属于同一疾病出院后2周与1月内再住院患者。
有以下十八种重点疾病及ICD-10编码:1.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诊断ICD-10:I21-I22编码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非产妇出院患者,排除编码为心脏手术的患者。
2.心力衰竭第一诊断ICD-10:I05-I09,I11-I13,I20-I25,第二诊断+I50编码为心源性心力衰竭的非产妇出院患者,不包括非心源性的心力衰竭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情况,并除外心功能Ⅱ级。
3.脑出血和脑梗死主要诊断ICD-10:I60-I63编码为脑出血、脑梗死的非产妇出院患者,排除编码为颅脑手术/操作的患者。
4.创伤性颅脑损伤主要诊断ICD-10:S06编码为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主要诊断ICD-10:K25-K28伴有.0-.2,.4-.6亚目编码,230K29.0,K92.2为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目录一、压疮管理制度 (1)附件1:压疮管理组职责 (2)附件2:压疮管理组名单 (2)二、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3)(一)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3)(二)压疮报告制度 (5)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6)(一)压疮诊疗规范 (6)(二)压疮预防护理规范 (7)(三)压疮护理规范 (7)四、压疮病例管理规范 (8)(一)压疮病例执行三级质量监控管理 (8)(二)压疮病例登记上报规定 (9)(三)压疮案例分析与持续改进 (9)五、压疮管理相关流程 (10)(一)压疮预防和管理流程图 (11)(二)压疮评估、上报、监控流程 (12)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指导量表(Braden) (13)七、压疮管理表格 (14)八、压疮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4)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压疮管理制度1、医院对压疮实行三级监控管理。
2、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患者,护士要及时运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动态地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估。
3、通过科学评估,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要认真制定预防压疮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住院患者因病情导致不能自主变换体位者,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护士合理使用防压用具,预防压疮的发生。
5、因病情特殊、确实不能翻身而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患者,如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心肺复苏后等患者,由医师开具暂不翻身医嘱,提请难免压疮申报,报护理部备案,护理部进行追踪检查。
6、凡院外带入压疮、难免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由责任护士及时填写压疮报告表,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收到压疮报告后,由科护士长或压疮管理组成员及时下病房查看,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7、无论院外带入压疮、难免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均应落实压疮的防治措施,并将疗效及患者的转归反馈给护理部,及时、认真地填写压疮(伤口)护理单。
8、因压疮评估及防护措施未落实发生院内压疮者,与护理质量考核及护士长的工作质量考核挂钩,并且科室要组织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并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