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维生素习题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中生物维生素优秀教案**课题:维生素****教学目标:**1. 了解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状;3. 激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意识。
**教学重点:**1.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2. 不同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状。
**教学难点:**1. 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状;2.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理解和重视意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教科书、绘图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一幅蔬菜和水果拼图,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饮食中常吃到的蔬菜水果中有哪些维生素?**Step 2:讲授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1. 介绍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2. 分类:根据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根据功能可分为维生素A、B、C、D、E、K等。
**Step 3:探讨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状(20分钟)**1. 展示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和主要食物来源;2. 分组讨论各种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和症状,学生展示成果。
**Step 4:练习和检测(10分钟)**1. 学生自主练习,完成维生素相关的习题;2. 教师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维生素的理解程度。
**Step 5: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摄取各种维生素。
**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维生素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 提醒学生加强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不同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状**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激发了学生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对维生素重要性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通过更多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状,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四课时维生素教学过程【引入】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这类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每日仅以mg或μg计算,但必须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同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它不是作为碳源、氮源或能源物质,不是用来供能或构成生物体的组成部分,但却是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
已知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机体缺乏维生素时,物质代谢发生障碍。
因为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不同,缺乏不同的维生素产生不同的疾病,这种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提问】维生素通常分为那两类?分别具有哪些特征?【小结】1、维生素的分类(习惯上按溶解性的不同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VA、VD、VE、VK加油炒熟,排泄率低,摄入过多会中毒。
水溶性:VB、VC 宜生吃,凉拌,排泄率高,多吃也不中毒。
重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及缺乏症【阅读】P57 了解维生素A的分子式、存在、缺失症状【归纳】2、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化学式为C20H30O 存在于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干眼疾等眼疾。
【讲授】根据键线式计算分子式的方法【阅读】P57了解维生素C的分子式、存在、缺失症状【小结】3、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化学式为C6H8O6,俗名:抗坏血酸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幻灯】富含VitC的食物【幻灯】各种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讲述】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为190~192℃,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有可口的酸味……【讨论】1、.维C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哪些官能团?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答:维生素C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维生素C有酸性、有较强的还原性。
2、如何验证维C的还原性?答:维C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维C还能使I2、Fe3+、淀粉溶液褪色。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导学案1、维生素是参与生物________和__________所必需的一类_________,习惯上按照不同的溶解性,把它们分为___ _(主要包括、、、)和_____ __(主要包括、______)。
2、维生素C是一种色晶体,分子式为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___,溶液显___性,其广泛存在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中,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补充。
维生素C也称_________,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
维生素C的化学特性是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______,在_________中或______时很溶液被氧化,在_________中更容易被氧化。
因此,______新鲜蔬菜比______时维生素C损失小。
3、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______。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并且与_________元素的含量大致相当。
地球表面人体中微量元素含量极少,质量不到体重的____________,低于体重0.01%如_____、_____、_____等共16种铁、锌、碘、氟,而常量元素是指含量在_____以上的元素,如_____、_____、_____等共11种。
氢,碳,氮,氧,钠,镁,磷,硫,氯,钾,钙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_________之称。
智力元素碘在人体内的含量仅约为______,20毫克(平均30毫克) 其中一半集中在_________内甲状腺,其余则分布在其他组织。
可多吃______、______来补充;也可吃________(含有______),但在食用时要注意:存放时______、______、______,菜出锅时再放以防分解。
5、铁在人体中的含量约为______,4~5克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最多的一种。
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主要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一起参与_____的运输,缺铁可通过_________来补充,之所以选用______作为铁强化食物的载体,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具有广泛的_______________,另外,人们对酱油的日摄入量稳定在相对合理的数值范围内。
第十八章维生素复习测试(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 2.维生素需要量 3.脂溶性维生素 4.水溶性维生素5.辅酶Ⅰ 6.辅酶Ⅱ 7.辅酶A 8.黄素酶(二)选择题A型题:1.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是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B.维生素每天需要量约数克C.B族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辅酶或辅基D.维生素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的构成E.维生素主要在机体合成2.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人体内只有少量储存B.易随尿排出体外C,每日必须通过膳食提供足够的数量D.当膳食供给不足时,易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的缺乏症E.在人体内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3.关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于脂肪和脂溶剂B.不溶于水C.在肠道中与脂肪共同吸收D.长期摄入量过多可引起相应的中毒症E.可随尿排除体外4.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夜盲症。
B.维生素A是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A可由β-胡萝卜素转变而来D.维生素A有两种形式,即A1和A2E.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的形成5.胡萝卜素类物质转为维生素A的转变率最高的是:A.α-胡萝卜素B.β—胡萝卜素C.γ—胡萝卜素D.玉米黄素E.新玉米黄素6.关于维生素D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酵母和植物油中的麦角固醇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2B.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3C.维生素D3的生理活性型是25-(OH)D3D.化学性质稳定,光照下不被破坏E.儿童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7.下面关于维生素E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6—羟苯骈二氢吡喃衍生物,极易被氧化B.易溶于水C.具有抗生育和抗氧化作用D.缺乏维生素E,可产生癞皮病E.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8.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A.佝偻病B.骨质软化症C.坏血病D.恶性贫血E.癞皮病9.脚气病由于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所致:A.钴胺素B.硫胺素C.生物素D.遍多酸E.叶酸10.关于维生素PP叙述正确的是:A.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缺乏病B.与异烟肼的结构相似,二者有拮抗作用C.本身就是一种辅酶或酶D.缺乏时可以引起脚气病E.在体内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故不需从食物中摄取辅助治疗小儿惊厥和妊娠呕吐的原理是: 11.维生素B6A.作为谷氨酸转氨酶的辅酶成分B.作为丙氨酸转氨酶的辅酶成分C.作为蛋氨酸脱羧酶的辅酶成分D.作为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成分E.作为羧化酶的辅酶成分12.维生素B以哪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2A.辅酶AB.NAD+、NADP+C.辅酶ⅠD.辅酶IIE.FMN、FAD13.以下哪种对应关系正确:A.维生素B→磷酸吡哆醛→脱氢酶6B.泛酸→辅酶A→酰基移换酶C.维生素PP→NAD+→黄酶→TPP→硫激酶D.维生素B1→NADP+→转氨酶E.维生素B214.哪种维生素能被氨甲喋呤所拮抗:A.维生素B6B.叶酸C.维生素B2D.维生素B1E.遍多酸15.惟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CD.维生素B6E.维生素B1216.哪种维生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并常用食品添加剂:A.维生素B1B.维生素KC.维生素ED.叶酸E.泛酸17.与凝血酶原生成有关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KB.维生素EC.硫辛酸D.遍多酸E.硫胺素18.维生素B缺乏时出现的消化道蠕动减慢、消化液比较少、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原因是因1为: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A.维生素B1B.维生素B能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1C.维生素B能促进胰蛋白酶的活性1能促进胆碱酯酶的活性D.维生素B1能促进胃蛋白酶原的激活E.维生素B119.有关维生素C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与胶原合成过程中的羟化步骤有关B.保护含巯基的酶处于还原状态C.维生素C缺乏易引起坏血病D.促进铁的吸收E.在动物性食品中有大量存在20.肠道细菌可给人体合成那几种维生素:第18章维生素习题A.维生素A和维生素DB.维生素K和维生素B6C.维生素C和维生素ED.泛酸和尼克酰胺E.硫辛酸和维生素B12B型题:A.维生素KB.维生素B12C.维生素ED.维生素CE.维生素A1.吸收时需要有内因子协助的维生素:2.与合成视紫红质有关:3.与生育有关:A.磷酸吡哆醛B.生物素C.维生素B1D.维生素KE.四氢叶酸4.参与氨基转移的辅酶是:5.参与α-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是:6.能够转移一碳单位的是:A.辅酶AB.生物素C.FADD.硫胺素第18章维生素习题E.磷酸吡哆醛7.能够转移酰基的是:8.能够转移氢原子的是:9.能够转移CO的是:210.能够转移氨基的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12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11.缺乏可引起坏血病的维生素是:12.缺乏可引起脚气病的维生素是:13.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的维生素是:14.缺乏可引起佝偻病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KD.维生素DE.维生素E15.可促进凝血酶原合成的维生素是:16.含有β-白芷酮环结构的维生素是:17.属于类固醇衍生物的维生素是:A.转移酰基B.转移氨基C.转移一碳单位D.转移氢原子E.转移二氧化碳18.磷酸吡哆醛的作用是:19.生物素的作用是:20.四氢叶酸的作用是:(三)问答题1.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2.当维生素A缺乏时为什么会患夜盲症?3.叶酸和维生素B在生理功能上有何关系?124.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体内代谢各有何特点?5.试写出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名称?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有机化合物。
高中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了解维生素C的结构、功能和性质;2、了解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维生素1.维生素的物质属类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在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作为辅酶催化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
要点诠释:(1)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极少,但这极微量的物质却能调节各种器官的机能并维持各种细胞的特性,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2)不同维生素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各不相同。
(3)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4)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3.维生素的分类通常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不同,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在于肝脏中包含种类维生素A、D、E和K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B1、B2、烟酸和烟酰胺、B6、生物素、泛酸、叶酸和B12等来源动物肝脏水果、蔬菜4.维生素C(1)结构:分子式为C6H8O6。
结构简式: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种类为羟基、酯基,属于醇类化合物或酯类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4个—OH、1个酯基、1个碳碳双键,是环状化合物.显然,维生素C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物理性质: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晶体,无臭,味酸,久置反变为淡黄色,水溶液呈酸性。
第18章维生素习题第十八章维生素复习测试(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 2.维生素需要量 3.脂溶性维生素 4.水溶性维生素5.辅酶Ⅰ 6.辅酶Ⅱ 7.辅酶A 8.黄素酶(二)选择题A型题:1.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是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B.维生素每天需要量约数克C.B族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辅酶或辅基D.维生素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的构成E.维生素主要在机体合成2.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人体内只有少量储存B.易随尿排出体外C,每日必须通过膳食提供足够的数量D.当膳食供给不足时,易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的缺乏症E.在人体内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3.关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于脂肪和脂溶剂B.不溶于水C.在肠道中与脂肪共同吸收D.长期摄入量过多可引起相应的中毒症E.可随尿排除体外4.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夜盲症。
B.维生素A是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A可由β-胡萝卜素转变而来D.维生素A有两种形式,即A1和A2E.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的形成5.胡萝卜素类物质转为维生素A的转变率最高的是:A.α-胡萝卜素B.β-胡萝卜素C.γ-胡萝卜素D.玉米黄素E.新玉米黄素6.关于维生素D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酵母和植物油中的麦角固醇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2B.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3C.维生素D3的生理活性型是25-(OH)D3D.化学性质稳定,光照下不被破坏E.儿童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7.下面关于维生素E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6-羟苯骈二氢吡喃衍生物,极易被氧化B.易溶于水C.具有抗生育和抗氧化作用D.缺乏维生素E,可产生癞皮病E.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8.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A.佝偻病B.骨质软化症C.坏血病D.恶性贫血E.癞皮病9.脚气病由于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所致:A.钴胺素B.硫胺素C.生物素D.遍多酸E.叶酸10.关于维生素PP叙述正确的是:A.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缺乏病B.与异烟肼的结构相似,二者有拮抗作用C.本身就是一种辅酶或酶D.缺乏时可以引起脚气病E.在体内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故不需从食物中摄取辅助治疗小儿惊厥和妊娠呕吐的原理是:11.维生素B6A.作为谷氨酸转氨酶的辅酶成分B.作为丙氨酸转氨酶的辅酶成分C.作为蛋氨酸脱羧酶的辅酶成分D.作为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成分E.作为羧化酶的辅酶成分12.维生素B以哪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2A.辅酶AB.NAD+、NADP+C.辅酶ⅠD.辅酶IIE.FMN、FAD13.以下哪种对应关系正确:→磷酸吡哆醛→脱氢酶A.维生素B6B.泛酸→辅酶A→酰基移换酶C.维生素PP→NAD+→黄酶→TPP→硫激酶D.维生素B1→NADP+→转氨酶E.维生素B214.哪种维生素能被氨甲喋呤所拮抗:A.维生素B6B.叶酸C.维生素B2D.维生素B1E.遍多酸15.惟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CD.维生素B6E.维生素B1216.哪种维生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并常用食品添加剂:A.维生素B1B.维生素KC.维生素ED.叶酸E.泛酸17.与凝血酶原生成有关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KB.维生素EC.硫辛酸D.遍多酸E.硫胺素缺乏时出现的消化道蠕动减慢、消化液比较少、食欲不振等18.维生素B1症状的原因是因为:A.维生素B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1能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B.维生素B1C.维生素B能促进胰蛋白酶的活性1D.维生素B能促进胆碱酯酶的活性1E.维生素B能促进胃蛋白酶原的激活119.有关维生素C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与胶原合成过程中的羟化步骤有关B.保护含巯基的酶处于还原状态C.维生素C缺乏易引起坏血病D.促进铁的吸收E.在动物性食品中有大量存在20.肠道细菌可给人体合成那几种维生素:A.维生素A和维生素DB.维生素K和维生素B6C.维生素C和维生素ED.泛酸和尼克酰胺E.硫辛酸和维生素B12B型题:A.维生素KB.维生素B12C.维生素ED.维生素CE.维生素A1.吸收时需要有内因子协助的维生素:2.与合成视紫红质有关:3.与生育有关:A.磷酸吡哆醛B.生物素C.维生素B1D.维生素KE.四氢叶酸4.参与氨基转移的辅酶是:5.参与α-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是:6.能够转移一碳单位的是:A.辅酶AB.生物素C.FADD.硫胺素E.磷酸吡哆醛7.能够转移酰基的是:8.能够转移氢原子的是:的是:9.能够转移CO210.能够转移氨基的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12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11.缺乏可引起坏血病的维生素是:12.缺乏可引起脚气病的维生素是:13.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的维生素是:14.缺乏可引起佝偻病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KD.维生素DE.维生素E15.可促进凝血酶原合成的维生素是:16.含有β-白芷酮环结构的维生素是:17.属于类固醇衍生物的维生素是:A.转移酰基B.转移氨基C.转移一碳单位D.转移氢原子E.转移二氧化碳18.磷酸吡哆醛的作用是:19.生物素的作用是:20.四氢叶酸的作用是:(三)问答题1.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2.当维生素A缺乏时为什么会患夜盲症?在生理功能上有何关系?3.叶酸和维生素B124.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体内代谢各有何特点?5.试写出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名称?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有机化合物。
2.维生素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达到机体应有的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所需要的维生素的必需量。
3.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及脂溶剂的一类维生素,可在体内贮存,过量摄入可引起蓄积中毒,包括维生素A、D、E、K。
4.在人体内只有少量储存且易随尿排出体外,当膳食供给不足时,易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的缺乏症,主要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5.辅酶Ⅰ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其化学本质是维生素PP在体内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能可逆的加氢和脱氢,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递氢的作用。
6.辅酶Ⅱ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其化学本质是维生素PP在体内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能可逆的加氢和脱氢,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7.辅酶A是泛酸与巯基乙胺和3/-磷酸腺苷5/-焦磷酸组成,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在物质代谢中起转移酰基的作用。
8.体内以FMN和FAD为辅基的酶系统称为黄素酶。
(二)选择题A型题:1.C 2.E 3.E 4.B 5.B6.C 7.A 8.A 9.B10.B11.D 12.E 13.B 14.B15.E16.C 17.A 18.A 19.E20.BB型题:1.B 2.E 3.C 4.A 5.C6.E 7.A 8.C 9.B 10.E11.C 12.A 13.B 14.D 15.C16.A 17.D 18.B 19.E 20.C (三)问答题1.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常见的原因有:(1)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2)机体的吸收利用率降低;(3)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4)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2.视杆细胞中有视紫红质,由11-顺视黄醛与视蛋白分子中赖氨酸侧链结合而成。
视紫红质一经感光,11-顺视黄醛便发生光异构作用而变成全反视黄醛,而与视蛋白分离而失色,从而引发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在视网膜内全反视黄醛直接异构为11-顺视黄醛进行得甚慢,故其大部分被视黄醛还原酶还原为视黄醇,经血流至肝,异构化为11-顺视黄醛,再回到视网膜细胞供合成视色素。
当维生素A缺乏时,血液循环中供给的视黄醇量不足,11-顺视黄醛得不到足够补充,对弱光敏感性降低,使暗适应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夜盲症。
3.维生素B为甲基移换酶的辅酶,它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12氨酸,甲基由N5-CH3-FH4提供,所以维生素B12可以促进游离四氢叶酸的再生。
四氢叶酸是携带一碳单位的载体,一碳单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所以维生素B12和叶酸都可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都可影响红细胞的分裂与成熟,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
4.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在食物中多与脂类共存,故在肠道的吸收与脂类有密切关系。
在血液中与脂蛋白或特殊结合蛋白质结合运输,超过生理需要量时,在体内大多储存于肝,其排泄主要是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
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不溶于脂溶剂,吸收与运输无特殊特点,在组织中多以功能形式存在,体内一般不贮存,超过机体生理需要量时,可由尿排出。
5.(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夜盲症);维生素D(佝偻病、骨软化症);维生素E(不育症);维生素K(凝血障碍疾病);(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脚气病);维生素B2(口腔-生殖系统综合征);维生素PP (癞皮病);维生素B6(低色素小细胞贫血);生物素(一般无);泛酸(一般无);叶酸(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素C(坏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