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预拱度
- 格式:doc
- 大小:234.50 KB
- 文档页数:3
lep实习生精华0积分16帖子25水位52技术分0状态离线#1sfj1977实习生精华0积分19帖子30水位62技术分0状态离线#211103实习生#3lmx助理工程师精华0积分20帖子33水位67技术分0状态离线#4ywmj63311 826助理工程师精华0积分21帖子32水位70技术分0状态离线#5hgq1188助理工程师精华0积分21帖子34水位70技术分0状态离线#6superwheat 助理工程师精华0积分25帖子40水位82技术分0状态离线#7精华0积分23帖子38水位76技术分0状态离线#8kee助理工程师精华0积分23帖子37水位76技术分0状态离线#9megvin助理工程师精华0积分23帖子37水位75#10王大山工程师精华0积分69帖子34水位69技术分0状态离线#11zhangxin19 82工程师精华0积分80帖子40水位80#12nico朱工程师精华0积分83帖子40水位83技术分0状态离线#13yuthusa工程师精华0积分72帖子34水位72技术分0状态离线#14工程师精华0积分57帖子28水位57技术分0状态离线#15javalisp工程师精华0积分55帖子27水位55技术分0状态离线#16zypyq工程师精华0积分51帖子26水位51zyhzyh助理工程师精华0积分45帖子22水位45技术分0状态离线#1allenhsu工程师精华0积分64帖子30水位64技术分0状态离线#2zxinqi工程师精华0积分71帖子31水位71技术分0状态离线#3shilei04930工程师精华0积分69帖子35水位69技术分0状态离线#4shixr0222工程师精华0#5guozhiyi198 5工程师精华0积分74帖子36水位74技术分0状态离线#6xupingg工程师精华0积分81帖子39水位81技术分0状态离线#7saiin工程师精华0积分74帖子35水位74技术分0状态离线#8haiya12311工程师精华0积分75帖子35水位75技术分0状态离线#9jyynba工程师#10梧桐雨工程师精华0积分81帖子39水位81技术分0状态离线#11#12ychunhui工程师精华0积分65帖子33水位65技术分0状态离线#13kamoll工程师精华0积分65帖子33水位65技术分0#14sjf3076工程师精华0积分64帖子31水位64技术分0状态离线#15wufengxia工程师精华0积分51帖子26水位51技术分0状态离线#16精华0积分45帖子23水位45技术分0状态离线catia_l工程师精华0积分257帖子127水位257技术分0状态离线#1MOLISATO 工程师精华0积分69#2boning工程师精华0积分64帖子31水位64技术分0状态离线#3Rockpine工程师精华0积分75帖子37水位75技术分0来自shangha i状态离线#4larry_lll工程师精华0积分72帖子35水位72技术分0状态离线#5charles233工程师精华0积分81帖子38水位81技术分0状态离线#6yeast工程师#7liu149工程师精华0积分75帖子37水位75技术分0状态离线#8zhaoqing18 18518工程师精华0积分82帖子41水位82技术分0状态离线#9sealwing 工程师精华0积分67 帖子31 水位67 技术分0 状态离线g198552工程师精华0积分63 帖子30 水位63 技术分0 状态离线目前的我国连续刚构桥梁跨中下捞很普遍,预抛高不紧要解决预拱度的问题还要解决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长期的外部因数产生的下挠。
浅谈移动模架预拱度的设置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制造水来的提高,在现代化桥梁工程施工中已普遍、大量的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其中移动模架造桥已成为世界桥梁施工先进工法大量采用,现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对MSS32-900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中重点移动支撑系统预拱度的调置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学习。
关键字:移动模架预拱度设置一、工程概述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前溪特大桥上部结构为:1-24m简支箱梁+32m连续简支箱梁+ 1-24m简支箱梁。
前溪特大桥简支箱32m共计有20片,24m共计有2片;梁体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简支箱梁,梁端顶板、腹板局部向内侧加厚,底板分别向内、外侧加厚。
桥梁宽13.0m,桥梁建筑总宽13.4m。
32m的简支箱梁长为32.6m,计算跨度为31.1m,跨中部分梁高2.8m,支点部分梁高3.0m,横桥向支座中心距4.7m。
梁体线形控制:①扣除自重影响后预应力产生的上拱度:直线梁为14.47mm,曲线梁为15.06mm;②静活载挠度:直线梁为7.60mm,为跨度的1/4092,曲线梁为7.59mm,为跨度的1/4097;③反拱的设置:理论计算跨中反拱值为22.5mm,其他位置按二次抛物线过渡。
梁体线形控制为曲线梁,制梁控制以曲线梁结构进行施工。
梁体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
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无收缩性混凝土,挡碴槽、遮板、电缆槽竖墙及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32m梁体设计重量788t,24m梁体设计重量576.5t。
梁体施工方法为移动模架现浇法。
二、“预压-卸载”方案1、预压重量的计算简支砼箱梁和长32.6米,计算重量约为788吨,涨模系数取1.05倍,另外内模重量约为30吨,因此预压试验的荷载为(788-84+30)×1.05+17≈788吨。
其中位于墩顶部分的砼梁约42×2=84吨重量由墩顶直接承受,此外不再增加额外的载荷,故现场施加载荷约为790吨。
桥梁博⼠预拱度设置及计算⽤桥博计算书模板提取预拱度分享⾸次分享者:千雪寻已被分享2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对桥博组合位移全部废弃,仅供⽤户⾃定义组合的解释。
1、对全预应⼒和A类构件,计算挠度时,按照规范6.5.2条,全截⾯的抗弯刚度Bo应取0.95EcIo,但桥博直接取的EcIo,所以桥博算出来的单项位移,全界⾯的抗弯刚度没有进⾏折减,单项位移、组合位移结果都是是不准确的,全部废弃。
2、解决⽅案:⽤户可以将桥博输出的值加以修整,除以0.95的折减系数,即可得到正确的单项挠度效应。
组合位移的值,⽤户可以采⽤报表来完成。
3、对于钢筋混凝⼟构件桥博的挠度计算值⽆需再进⾏修正。
钢筋硷构件在使⽤阶段是允许开裂的,挠度验算采⽤最⼩刚度原则,即⽤砖开裂后的最⼩刚度计算其可能的最⼤挠度。
⼆、如何设置预拱度?1、规范条⽂:2、预拱度的设置:桥博不能⾃动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预拱度,需要⽤户编制报表,计算出短期荷载效应下的长期挠度和预加⼒产⽣的长期反拱值。
通过⽐较先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预拱度,若需要设置,则按规范值进⾏计算。
同时,挠度值还必须满⾜规范6.5.3条的要求:3、⼏个系数的取值4、桥博报表解析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竖向挠度(mm){1000*(1.55-0.0025*W)/0.95*(ZSUM<[DS(iN,2,iS).V],iS=sgjd>+ZSUM<[D S(iN,3,iS).V],iS=sgjd>+0.7*([DU(iN,58).V])+[DU(iN,70).V])}ZDEC<3>永久荷载产⽣的荷载+施⼯临时荷载位移+汽车最⼩剪⼒下的位移+⼈群最⼩剪⼒的位移预加应⼒产⽣的长期挠度(mm){1000*2*(ZSUM<[DS(iN,4,iS).V],iS=sgjd>)}ZDEC<3>消除结构⾃重后的挠度{(1000/0.95*(0.7*([DU(iN,58).V])+1.0*([DU(iN,70).V])))*(1.55-0.0025*W)} 汽车最⼩剪⼒下的位移+⼈群最⼩剪⼒的位移总结:《桥规》 D62的 6.5.5条:受弯构件的预拱度可按下列规定设置:1 钢筋混凝⼟受弯构件1)当由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影响产⽣的长期挠度不超过计算跨径的1/1600时,可不设预拱度;2)当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设预拱度,且其值应按结构⾃重和1/2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采⽤。
拱桥预拱度的计算与设置一、拱桥预拱度的定义和作用拱桥预拱度是指在桥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在未施加任何荷载时,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在拱轴线上设置的一定曲率的曲线形状。
预拱度的作用是使桥梁在后期承受活荷载时能够得到理想的内力分布和形态,提高桥梁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二、拱桥预拱度的计算1.弹性计算方法:(1)找出转换微分方程在Euler-Bernoulli梁的弹性基础上建立转换微分方程:EIy''''=fx,其中E为杨氏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y为瞬时挠度,f为单位长度集中力。
(2)建立拟定解方程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解方程,并带入转换微分方程,建立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
常见的边界条件有:刚性左支座和右支座的位移和旋转角度均为零。
(3)求解拟定解方程求解得到拟定解方程的解,即为拱桥的挠度方程,并利用该挠度方程可以计算出各点的差异度。
2.弹塑性计算方法:(1)建立中间截面的平衡条件通过建立拱桥中间截面的平衡条件,即获得拟定解方程,常用的平衡条件有:弯矩平衡条件、弯矩和剪力平衡条件等。
(2)求解拟定解方程求解得到拟定解方程的解,即为拱桥的挠度方程,并计算出各点的差异度。
(3)校核与调整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和调整,使得拟定解方程满足实际要求,并满足拱桥的结构和荷载性能。
三、拱桥预拱度的设置1.设计要求:(1)满足桥梁的运行、使用和验收要求;(2)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可靠,并考虑荷载效应;(3)尽可能减小桥梁的变形和挠度。
2.施工工艺:在设计和施工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1)荷载效应:根据桥梁设计荷载的特点和分布,确定桥梁的最大挠度和最小挠度。
(2)构造特点: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形态,考虑拱桥的几何特性。
(3)建筑机构:考虑拱桥的实际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和工程风险。
四、常见的拱桥预拱度设置原则1.平拱原则:在设计和施工中,拱桥的预拱度主要以平拱为原则,即拱轴线在未施加任何荷载时呈水平曲线。
用桥博计算书模板提取预拱度分享首次分享者:千雪寻已被分享2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一、对桥博组合位移全部废弃,仅供用户自定义组合的解释。
1、对全预应力和A类构件,计算挠度时,按照规范6.5.2条,全截面的抗弯刚度Bo应取0.95EcIo,但桥博直接取的EcIo,所以桥博算出来的单项位移,全界面的抗弯刚度没有进行折减,单项位移、组合位移结果都是是不准确的,全部废弃。
2、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将桥博输出的值加以修整,除以0.95的折减系数,即可得到正确的单项挠度效应。
组合位移的值,用户可以采用报表来完成。
3、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桥博的挠度计算值无需再进行修正。
钢筋硷构件在使用阶段是允许开裂的,挠度验算采用最小刚度原则,即用砖开裂后的最小刚度计算其可能的最大挠度。
二、如何设置预拱度?1、规范条文:2、预拱度的设置:桥博不能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预拱度,需要用户编制报表,计算出短期荷载效应下的长期挠度和预加力产生的长期反拱值。
通过比较先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预拱度,若需要设置,则按规范值进行计算。
同时,挠度值还必须满足规范6.5.3条的要求:3、几个系数的取值4、桥博报表解析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竖向挠度(mm){1000*(1.55-0.0025*W)/0.95*(ZSUM<[DS(iN,2,iS).V],iS=sgjd>+ZSUM<[D S(iN,3,iS).V],iS=sgjd>+0.7*([DU(iN,58).V])+[DU(iN,70).V])}ZDEC<3>永久荷载产生的荷载+施工临时荷载位移+汽车最小剪力下的位移+人群最小剪力的位移预加应力产生的长期挠度(mm){1000*2*(ZSUM<[DS(iN,4,iS).V],iS=sgjd>)}ZDEC<3>消除结构自重后的挠度{(1000/0.95*(0.7*([DU(iN,58).V])+1.0*([DU(iN,70).V])))*(1.55-0.0025*W)} 汽车最小剪力下的位移+人群最小剪力的位移总结:《桥规》 D62的 6.5.5条:受弯构件的预拱度可按下列规定设置: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1)当由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影响产生的长期挠度不超过计算跨径的1/1600时,可不设预拱度;2)当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设预拱度,且其值应按结构自重和1/2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采用。
设置预拱度条件
预拱度条件可以帮助您确保您的结构项目能够安全地完成。
预拱度条件是一种结构设计的安全度量,在结构建设的早期就要考虑到,以确保结构可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安全地运行。
以下是一些关于设置预拱度条件的建议:
1.确定最终建筑目标:在设置预拱度条件之前,您需要先确定最终建筑的目标,并熟悉项目的地点和环境,有助于更好地确定结构的预拱度条件。
2.考虑地震风险:地震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地震是一个可能的因素,则必须考虑地震的作用,并在设置预拱度条件时考虑这一因素。
3.考虑建筑承重能力: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必须考虑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以确保它能够在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
4.考虑风和湿度因素:风和湿度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必须根据它们来设置预拱度条件,以确保结构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考虑地质状况:地质状况也是重要的,必须考虑地质状况和地质学,以确定预拱度条件,以确保结构在设计环境中能够得到最佳结果。
- 1 -。
预拱度的设置一、基本原理1、预拱度的设置只针对桥面系,考虑的是行车时线路的平顺性。
2、预拱度的设置只考虑恒载与活载,不考虑温度及支座沉降。
其中,恒载:结构自重、预应力、二期恒载、收缩徐变(对混凝土梁)。
由于收缩徐变跟时间有关,预拱度分成桥及成桥3年后两种,一般以成桥3年后为准。
活载:按静活载考虑。
3、针对简支结构预拱度值= —(恒载挠度+0.5*静活载最大挠度)即保证不行车时结构上拱0.5*静活载最大挠度,行车最大时结构下挠0.5*静活载最大挠度。
4、针对连续结构预拱度值有两种设法,不同之处在于对活载的处理,目前没有统一。
预拱度值1 = —[恒载挠度+0.5*静活载(最大挠度+最小挠度)]预拱度值2 = —[恒载挠度+0.5*静活载最大挠度]方法1理由如下:火车过桥时,结构各点位移可上可下,直接取下值会使得预拱度过大,取两者平均值切合实际。
由于简支结构最小挠度为0,该方法针对简支结构也能说通。
方法2理由如下:火车过桥时,某处发生最小挠度时表明火车还没有到达该处,此时的挠度对火车走行没有影响,而火车到达该处时一般挠度达到最大值,因此该值才具备实际意义。
实际上火车是由一节节车厢组成,而不是一个移动的集中荷载,因此两种做法不好判别,目前公司说做的连续结构均按第一种办法。
二、施工方案对预拱度的影响针对常规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计算程序及预拱度设置均遵循小变形假定,均即结构形状的微小改变不影响结构受力及位移,程序各阶段处理结构内力及变位时均按直线计算,但是结构的总变形是各阶段的累计(计入位移及转角)。
预拱度= - [最后恒载挠度(成桥3年)+1/2静活载挠度]立模标高= 线路标高+预拱度也就是说,每个节点(梁段)第一次出现(不受力,标高即模板标高)时,按照(线路标高+预拱度)立模,施工完成后得到的就是设计线形,一次成桥如此,悬臂施工及支架施工也是如此。
三、钢梁的预拱度使得桥面节点加工(平躺时)的坐标等于预拱度值即可,方法可多种。
结构预拱度设置与计算的讨论
根据新规范,大家讨论一下对预应力砼结构设置预拱度的计算方法!
规范是这么写的:当预加应力的长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是应设预拱度,其值应按该项荷载的挠度值与预加应力长期反拱值之差采用。
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先根据程序计算两个挠度值:即成桥状态下的挠度值、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
的挠度值
然后通过刚度修正系数、长期增长系数修正以后,用修正后的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挠度值-修正
后的成桥状态下的挠度值
总结为:预拱度值: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挠度值×刚度修正系数×长期增长系数-成桥状态下的挠
度值×刚度修正系数×长期增长系数。
我想是不是这样做,譬如桥博,不计算自重,求得成桥状态下预应力产生的竖向位移,然后不计算预
应力,求得短期效应组合的挠度,然后修正相加
预拱度的计算,新旧规范的差别在于新规范考虑了长期作用的影响(x影响系数),其它应该是没什么差别的。
此外楼上提了一个反拱的概念,我想是仅仅对于预应力构件谈的,即预应力张拉时引起的与主要作用产生的相反方向的挠度。
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如果反拱过大,不仅不能设预拱度,反而应该设反预拱度,以保证主梁平顺。
我想可能是这样的,先不加活载,计算成桥状态下的反拱,然后计算使用阶段的挠度,两者做修正相
加。
预拱度值等于结构重力和半个汽车荷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混凝土桥梁中还应当考虑徐变的影响。
预应力桥梁中还应当包括预应力引起的上拱度。
附录B 拱桥预拱度的计算与设置B.0.1 施工预拱度的计算预拱度的大小应按无支架和有支架两种情况,并分别考虑下列因素进行估算。
1 无支架施工的拱桥1)主拱圈及拱上建筑自重产生的拱顶弹性下沉δu13)混凝土主拱圈由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产生的拱顶下沉δu3整体施工的主拱圈,可按温度降低15℃所产生的下沉值计算,分段施工的主拱圈,可按温度降低5—15℃所产生的下沉值计算,即在本条第(B.0.1—3)公式内,整体施工的主拱圈取(t l—t2)=—15℃,分段施工的主拱圈取(t l—t2)=—5~—15℃。
4)墩、台水平位移产生的拱顶下沉δu46)对于无支架施工的拱桥,本款内1)~4)项可估算为,当墩台可能有位移时取较大值,当无水平位移时取较小值。
2 满布式拱架施工的拱桥满布式拱架受载后,主拱圈拱顶产生的弹性及非弹性下沉,本条第1款的1)—4)项仍然适用。
满布式拱架本身的下沉可按下列项目估算:2)非弹性变形δs2非弹性变形各类缝隙压密量可按下列估计:顺木纹相接,每条接缝变形取2mm;横木纹相接时取3mm;顺木纹与横木纹材料相接取2.5mm;木料与金属或木料与圬工相接取2mm。
对于扣件式钢管拱架,扣件拉柱滑动或相对转动可引剧(架非弹睦变形,按经验估算断。
3)砂筒的非弹性压缩量δs3可按经验估算:一般200kN压力砂筒取4mm,400kN压力砂筒取6mm,筒内未预先压实时取10mm。
4)支架基础在受载后的非弹性下沉δs4支架基础非弹性下沉可按下列值估算:枕梁在砂类土上取5~10mm,枕梁在粘土上取10-20mm,打入砂土的桩取5mm,打入粘土的桩取10mm。
拱顶处的预拱度,根据上述各种下沉量,按可能产生的各项数值相加后得到,施工时应根据以上计算值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有支架施工的拱桥,当无可靠资料时,预拱度可按l/600—l/800估算。
B.0.2 预拱度的设置预拱度应根据上述各项因素产生的挠度曲线反向设置;可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按下述方法之一设置:1 按抛物线设置3 对于不对称拱桥或坡拱桥,按拱的弹性挠度反向比例设置。
施工预拱度设置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施工预拱度设置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这事儿一开始我也是瞎摸索,走了不少弯路呢。
我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不确定这个预拱度应该设多少。
我就按照一些资料上说的理论值大概设了一下,结果施工到一半,发现完全不对劲儿。
那个梁啊,最后变形得厉害,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就像是你做饭按照食谱放调料,但是有的量写错了,最后做出来的菜味道差得远呢。
后来我就想,必须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我就亲自去测量很多数据,像材料的弹性模量啦,梁的自重之类的。
这就好比你要给一个人做衣服,你得先量好这个人的尺寸一样。
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测量弹性模量的时候,不同的测量方法结果就有点差异,我当时真的很头疼,不知道到底该用哪个数值。
有一次新的尝试是这样的,我在施工现场,根据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先初步设定一个预拱度的值。
然后随着施工的进行,一点点地去调整。
这个过程就像是你调整一幅有点歪的画,一点点移动它直到完全正了。
一边施工一边测量梁的变形情况,有一点小的变形就赶紧调整预拱度,虽然这样做很麻烦,但是效果还真的比之前好多了。
每次调整的幅度不能太大,要是一下子调太多,就像你捏泥人用力过猛,整个形状就毁了。
再跟你说啊,要考虑施工的荷载。
我之前就经常忘记考虑这一点。
施工的时候有各种设备啦材料啦堆放在桥上或者结构上,这都会对最终的变形产生影响。
有的时候,为了保证精度,这个施工荷载的数值我得反复确认好几遍,不然稍微有点偏差,预拱度设置就又不对了。
还有啊,温度对预拱度的设置也有影响。
这个我之前也是没太注意。
我经历过一次,在夏天设置的预拱度,到了冬天看到结构有点和预期的不一样。
后来我就知道了,在不同季节施工得把温度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就像热胀冷缩对金属的影响一样,结构在不同温度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所以预拱度设置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温度做调整。
在材料方面也不能马虎。
如果材料的质量有差异,比如说你用的钢材强度和你预期的有点出入,那预拱度也要相应调整。
支架预压方案及预拱度设置支架搭设完成,在砼箱梁施工前,对支架进行相当于1.2倍箱梁自重的荷载预压,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减少和消除支架体系的非弹性变形及地基的沉降。
支架压重材料采用相应重量的砂袋(或钢材),并按箱梁结构形式合理布置砂袋数量(见压重布置图)。
待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量及压缩稳定后测出弹性变形量,即完成支架压重施工。
撤除压重砂袋后,设置支架施工预留拱度,调整支架底模高程,并开始箱梁施工。
根据本工程桥跨数量多、线路长、支架情况及工期要求,我部拟仅对第四联右幅其中17#墩-18#墩跨和第六联右幅22#墩-23#墩跨进行压重施工的方案,即作业一队和二队各压重施工一跨,作业一队为贝雷梁支架施工,作业二队为钢管支架施工;其余各跨箱梁可据此二跨压重情况及理论计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支架施工预留拱度的设置。
具体考虑如下:①如对每联进行压重,则压重材料需求大、箱梁施工周期长;仅第四联右幅就须压重2600T,且加载、卸载时间长,投入机具设备多。
②支架压重情况分析a、支架基座在承台和路面时,其承载力好,沉降量极小;其余支架砼基座设置在原状土(亚粘土)上,其承载力较好,沉降量较小,且可较准确计算出其沉降量,贝雷支架跨中基座沉陷经计算取1.5cm。
且经一次压重后可测出沉陷经验值以方便设置支架预拱度。
b、贝雷梁支架和钢管脚手架均为使用较成熟的支架形式,其压缩及挠度值可通过计算得出,以27m跨靠梁高较高跨为例(支架图附后),贝雷梁最大挠度为2.0cm。
c、非弹性变形主要表现在底模抄垫上,但其高度设计较低,木楔及方木间接触面少,其变形值较小,且可通过经验公式推算和一次压重情况进行确定。
以标准跨计算,其非弹性变形为1.5cmd、此两种支架结构形式均比较简单,且我部在其它工程已有压重施工的经验。
综上所述,在地基及支架结构形式一样的情况下,全桥上构每种支架采取一跨压重的方式应可以满足现浇箱梁施工需要。
③预拱度设置:a、集美立交箱梁支架预拱度理论计算与设置b、集美立交箱梁支架压重后预拱度设置。
桥梁预拱度设置原则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设施,而预拱度是桥梁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预拱度是指在施工阶段,为了避免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下沉等问题,提前设置的桥梁拱形的弯曲度数。
预拱度的设置不仅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与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有关。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预拱度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桥梁预拱度设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满足使用要求桥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而建造的,因此在预拱度的设置中,必须优先考虑桥梁的使用要求。
一般情况下,桥梁的预拱度应根据设计荷载、桥墩高度等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下沉等问题。
2. 考虑施工难度预拱度的设置不仅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与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有关。
因此,在预拱度的设置中,必须考虑施工难度。
一般情况下,预拱度的设置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难度较小。
3. 保证桥梁的稳定性桥梁的稳定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桥梁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的能力。
在预拱度的设置中,必须考虑桥梁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预拱度的设置应根据桥梁的荷载特征、桥墩高度等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桥梁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
4. 避免过度设计过度设计是指在桥梁设计中过分考虑安全性而导致过度的设计。
在预拱度的设置中,必须避免过度设计。
一般情况下,预拱度的设置应根据桥梁的使用要求和施工难度等因素进行考虑,以避免过度设计。
5. 考虑桥梁的形态特征桥梁的形态特征是指桥梁的结构形式、荷载特征等因素。
在预拱度的设置中,必须考虑桥梁的形态特征。
一般情况下,预拱度的设置应根据桥梁的形态特征进行计算,以确保桥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和施工要求。
桥梁预拱度的设置是桥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预拱度的设置中,必须优先考虑桥梁的使用要求和施工难度,同时还要考虑桥梁的稳定性、形态特征等因素。
只有做到全面考虑,才能够确保桥梁的设计合理、施工顺利、使用安全。
连续梁预拱度设置
预拱度是指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支座的设置和拱顶施工顺序的控制,使得梁在施工完成后自然发生弯曲,形成一定的拱形。
预拱度的设置对于连续梁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控制都具有重要影响。
预拱度的设置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荷载情况:根据连续梁所承受的荷载情况,确定预拱度的大小。
一般来说,预拱度越大,连续梁的初始弯矩就越大,可以减小荷载产生的变形。
2. 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连续梁的变形限值,然后根据变形限值来确定合适的预拱度。
3. 材料性能:考虑连续梁使用的材料性能,包括材料的弹性模量、受力性能等因素,来确定预拱度的大小。
4. 施工工艺:根据连续梁的施工工艺,考虑支座设置、拱顶施工顺序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预拱度。
预拱度的设置应该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进行工程实践验证。
合理的预拱度能够降低连续梁的变形和应力,提高其受力性能和使用寿命。
具体的预拱度设置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进行具体设计。
预拱度设置方法我折腾了好久预拱度设置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真的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预拱度是为了抵消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但真要设置,那可复杂了。
我最初就只考虑了结构自身的重量,心想这肯定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了,然后就按照一个很简单的公式去计算,但是实际一应用,发现错得离谱。
后来我就想到,不能光考虑结构自身重量,还有活荷载呢,什么行人啊,车辆啊之类的。
但是这个活荷载怎么算又把我难住了。
我试过用一些经验值去往里套,像对于那种经常有小车通过的桥梁结构,我就按照某个固定的标准去设置预拱度,结果又不太好。
有一次我做一个桥梁模型,想要设置预拱度。
我当时就像是在黑暗中乱撞的小鹿一样不知所措。
我就想,那我把之前做过的那些类似结构的数据都找出来对比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点规律。
我一看,哎,好多结构除了重量和活荷载,还有温度变化的影响。
这就好比人穿着衣服,天气一热,衣服会有一点变形,这个温度对结构也会有类似的影响,只是之前我都把它忽略了。
那这个温度影响又怎么计算呢?我就开始各种查阅资料,资料上说要考虑结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这个东西就像火车轨道之间要留伸缩缝一样,结构也会因为温度的改变而伸缩。
我试着把温度影响的数值计算出来再加到预拱度的设置里。
再说说材料的弹性模量也是一个关键。
我开始不确定弹性模量对预拱度的影响有多大。
我就专门做了几个小实验,用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做小结构,看看在相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
我发现弹性模量小的材料变形大,那在设置预拱度的时候就得考虑这个因素。
这就像是不同弹性的橡皮筋,软的橡皮筋更容易被拉长。
我觉得设置预拱度要把结构自重、活荷载、温度影响还有材料弹性模量这些都综合考虑进去。
而且每一个因素的计算一定得谨慎,要多查阅可靠的资料,不能凭感觉或者经验去胡乱设置。
不能像我一开始那样,只考虑其中一两个因素,那样是肯定不行的。
另外,不同类型的结构,设置预拱度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比如说arch bridge(拱桥)和beam bridge(梁桥),拱桥因为拱的结构特点,它的预拱度设置在考虑那些因素的时候,还要考虑拱的形状和拱轴系数这些。
桥博常见问题整理(小专题)
一、对桥博组合位移全部废弃,仅供用户自定义组合的解释。
1、对全预应力和A类构件,计算挠度时,按照规范 6.5.2条P63,全截面的抗弯刚度
Bo=0.95EcIo,但桥博直接取的EcIo,所以桥博算出来的单项位移,全截面的抗弯刚度没有进行折减,单项位移、组合位移结果都是是不准确的,全部废弃。
2、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将桥博输出的值加以修整,除以0.95的折减系数,即可得到正确的
单项挠度效应。
组合位移的值,用户可以采用报表来完成。
3、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桥博的挠度计算值无需再进行修正。
钢筋硷构件在使用阶段是允许开
裂的,挠度验算采用最小刚度原则,即用砖开裂后的最小刚度计算其可能的最大挠度。
二、如何设置预拱度?
1、规范条文:
2、预拱度的设置:桥博不能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预拱度,需要用户编制报表,计算出短期
荷载效应下的长期挠度和预加力产生的长期反拱值。
通过比较先判断是否需要设置预拱度,若需要设置,则按规范值进行计算。
同时,挠度值还必须满足规范6.5.3条的要求:
3、几个系数的取值
4、桥博报表解析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竖向挠度(mm)
{1000*(1.55-0.0025*W)/0.95*(ZSUM<[DS(iN,2,iS).V],iS=sgjd>+ZSUM<[DS(iN,3,iS).V],iS= sgjd>+0.7*([DU(iN,58).V])+[DU(iN,70).V])}ZDEC<3>
永久荷载产生的荷载+施工临时荷载位移+汽车最小剪力下的位移+人群最小剪力的位移
预加应力产生的长期挠度(mm)
{1000*2*(ZSUM<[DS(iN,4,iS).V],iS=sgjd>)}ZDEC<3>
消除结构自重后的挠度
{(1000/0.95*(0.7*([DU(iN,58).V])+1.0*([DU(iN,70).V])))*(1.55-0.0025*W)}
汽车最小剪力下的位移+人群最小剪力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