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博士用户使用指南(最新版)
- 格式:pdf
- 大小:9.00 MB
- 文档页数:358
1.1 项目组操作1.新建项目组●从主菜单中选择文件>新建项目组;或<快捷键>:[Alt]+F>[Ctrl]+W。
●显示名称为“新项目组”,右击项目组显示名称,在菜单中选择“标签重命名”(如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所示),输入项目组显示名称,单击确定。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创建项目组2.打开项目组●从主菜单中选择文件>打开项目组;或<快捷键>:[Alt]+F>[Ctrl]+G。
●将弹出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所示对话框,选择项目组或项目文件,打开。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选择项目组文件对话框●项目组文件后缀为pjw。
●若打开项目文件(文件后缀为prj),此时将自动生成一同名的项目组文件。
3.关闭项目组●从主菜单选择文件>关闭项目组;或<快捷键>:[Alt]+F>[Ctrl]+L。
●如果工程数据经过修改,关闭前会弹出对话框,询问是否保存已作的修改。
●在关闭新项目组时,用户还需要指定这个项目组的存储文件名和存储路径。
●关闭项目组后,桥梁博士恢复默认的窗口。
4.保存项目组●从主菜单选择文件>保存项目组;或<快捷键>:[Alt]+F>[Ctrl]+F●输入文件名并选择保存目录,然后单击保存。
5.另存项目组●以另外一个文件名保存当前项目组。
●从主菜单选择文件>项目组另存为;或<快捷键>:[Alt]+F>[Ctrl]+B。
●输入文件名并选择保存目录,然后单击保存。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3保存项目组文件对话框6.显隐项目组●从主菜单选择查看>项目组;或单击工具栏按钮“”,切换显示和隐藏项目管理组窗口。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4项目组窗口7.项目的快捷操作●选中项目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可进行多项快捷操作: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桥梁博士钢管混凝土拱桥模型建立一、创建项目1,打开桥梁博士软件界面如下:2,点击界面上的“文件”,找到“新建项目组”,新建项目:3,选中“新建项目组”点击鼠标右键,创建项目:4,项目命名:5,在项目名称中输入要创建的“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选“直线桥梁设计计算”:6,文件保存路径选取,点击上页面中的“浏览”,选取要保存的路径,如下图:7,选好保存路径后,点击右边的“确定”则新建项目已创建:二、输入总体信息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在打开数据文档后系统将自动进入总体信息输入界面,用户可通过右菜单,或“数据”下拉菜单,切换输入界面。
此界面的最左侧是项目管理窗口。
输入窗口的下部是图形显示窗口,用户可以用右键切换显示信息,以帮助用户判断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快速了解结构特征。
三、输入单元特征信息1、左击界面中的“数据”:2、2、在下拉列表栏中单击“输入单元特征信息”:四、纵梁单元建立拟定建立以下的钢管拱的纵梁模型:现拟建130m长的纵梁两道,纵梁高H=2.4m,宽B=0.8m,纵梁间距为27m,则:(1)第1道纵梁单元建立:1、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按钮,在编译框内,在编辑内容的四个复选框都钩上,编辑单元号:1-130,左节点号:1-130,右节点号:2-131;分段长度:130*1,如下图所示:2.输入截面特征:点击“截面特征”按钮,选择图形输入,找到矩形截面双击选择,然后输入B=800,H=2400,确定,如下图:4、控制断面定义。
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0,按添加按钮,然后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50,再按添加按钮,见下图:5、做完以上步骤后,按确定按钮,则第1道纵梁就建好了,如下图:(2)第2道纵梁单元建立:1、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按钮,在编译框内,在编辑内容的四个复选框都钩上,编辑单元号:132-261,左节点号:132-261,右节点号:133-262;分段长度:130*1,如下图所示:3.输入截面特征:点击“截面特征”按钮,选择图形输入,找到矩形截面双击选择,然后输入B=2000,H=1000,确定,如下图:4、控制断面定义。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设计(论文)纸第页3.1桥梁博士介绍(1)先打开桥梁博士进行项目创建,然后进入总体信息输入:(2)输入单元信息:在进行结构计算之前,首先要根据桥梁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案,划分单元并对单元和节点编号。
从CAD中以DXF格式导入截面,不同的截面放在不同的图层上,并且同一截面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颜色不同。
跨中截面支点截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设计(论文)纸第页(3)左右截面都设定为:中交新混凝土C50(4)对称输入:先输入模版单元号,比如该桥是4-16,则生成的单元号为:17-29。
左节点号输入17-29,有节点号输入18-30,X=0。
然后确定:重复上述过程对称另一半桥梁模型。
3.2 单元划分原则及模型建立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设计(论文)纸第页3.2.1 单元划分原则(1)对于所关心截面设定单元分界线,即编制节点号;(2)构件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变截面的起点和终点编制节点号;(3)不同构件的交点或同一构件的折点处编制节点号;(4)施工分界线设定单元分界线,即编制节点号;(5)当施工分界线的两侧位移不同时,应设置两个不同的节点,利用主从约束关系考虑该节点处的连接方式;(6)边界或支承处应设置节点;(7)不同号单元的同号节点的坐标可以不同,节点不重合系统形成刚臂;(8)对桥面单元的划分不宜太长或太短,应根据施工荷载的设定并考虑活载的计算精度统筹兼顾。
因为活载的计算是根据桥面单元的划分,记录桥面节点处位移影响线,进而得到各单元的内力影响线经动态规划加载计算其最值效应。
对于索单元一根索应只设置一个单元。
3.2.2 模型建立将桥梁划分为57个单元,半桥模型简图如下:3.3 初步施工阶段模拟(1)第一施工阶段:施工0号块:安装杆件号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设计(论文)纸第页边界条件:0号块中节点17设固定支座,本阶段施工荷载描述:将升降温设为10,施工周期设为10。
(2)第二施工阶段:进行悬臂浇筑。
用户可自定义输出报告格式模板,各种计算数据、效应图形按用户设定自动输出,其中计算数据还可进行二次加工。
依此功能可自动输出桥梁设计计算书。
8.1模板定义为了形成最终文档而提供的特殊文档。
8.1.1功能1、用户通过指定的数据检索信息读取桥梁博士相对应的数据,能够指定到所有的桥博原有输出容。
2、可以对数据、格式、图形进行编排,使之成为符合自己的要求的文档,并形成固定模式。
3、对于某一类型的所有文档来说,编排都是类似,只是改变个别参数,这有助于用户成批的建立风格一致的文档。
4、可以直接使用已经创建的模板来创建新文档,或者加以修改,使之符合自己的要求。
8.1.2命令1、从主菜单选择数据>输出报告数据结果。
2、<快捷键>:[Alt]+I>[Ctrl]+P。
8.1.3输入1、模板创建的操作进入报表输出窗口图8-1-1在右上窗口的鼠标右键菜单中单击,显示模板操作窗口,它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参照Microsoft Excel)进行编辑。
1)新建\打开\保存模板:模板文件为用户自定义名称.rpt,保存在用户选定目录。
2)创建\刷新报告:用户定义好的模板,可以创建和刷新报告,报告文件为当前项目名称.thr,保存在项目的目录下。
3)设置单元格格式:选中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可以进行文字、填充色、对齐方式、边框、行高、列宽、合并、拆分等设定的操作。
4)合\拆\增\插\删行、列:选中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进行行列操作。
2、模板表格定义大样(可参照模板施工力.rpt)图8-1-21)表循环格式:iS(1-10),表循环围为start 与 end 之间的容。
2)行循环格式:#iE(1-10)#。
3)取值方法:ZZZ{[PE(iE).W]+1.0}+{[PE(iE ).W]*2}/ZZZ。
4)取字串格式:ZZZ<[STR(施工荷载,2)]>ZZZ。
5)取函数值格式:ZSUM<[PE(k).W,k=2-5]>ZMAX<[PE(k).W,k=2-5] >ZMIN<[PE(k).W,k=2-5] >。
桥梁博士输出模板操作说明Start开始,end结束,不考虑大小写可循环的变量名及其含义“()”内的内容为循环范围,大部分支持all关键字,“()”内的数据格式支持“-/”和“*”表达式。
iS:施工阶段号♦iS(1)表示第1施工阶段;♦iS(1-3)或iS(123)表示第1施工阶段到第3施工阶段;♦iS(all)表示所有施工阶段。
iE:单元号♦iE(1)表示1号单元;♦iE(1-3)或iE(123)表示1到3号单元;♦iE(all)表示所有单元;♦iE(1-10,5)括号中1-10表示单元号,5为指定施工阶段,此项的意义为:1到10号单元中到第5施工阶段为止安装完成的单元号;♦iE(all,5,1)括号中all表示单元号,5为指定施工阶段,1为单元类型:钢筋砼构件,此项的意义为:所有单元中到第5施工阶段为止安装完成的,并且为钢筋砼构件单元号。
单元类型:1为钢筋砼;2为预应力砼;3为组合构件;4为钢构件;5为拉索;6为圬工构件。
iN:节点号♦iN(1)表示第1节点;♦iN(1-3)或iN(123)表示第1到第3节点;♦iN(all)表示所有节点;♦iN(all,iS)表示指定施工阶段中已经安装单元的节点。
iR:支承点号♦iR(1)表示第1支撑点;♦iR(1-3)或iR(123)表示第1到第3支撑点;♦iR(all)表示所有支持点;♦iR(all,iS)表示指定施工阶段中已经安装单元的支撑点。
iZ:组合类型号♦iZ(1)表示第1种组合;♦iZ(1-3)或iZ(123)表示第1种组合到第3种组合;♦iZ(all)表示所有组合,all为1-9,组合1到组合9。
iT:钢束号♦iT(1)表示第1号钢束;♦iT(1-3)或iT(123)表示第1号钢束到第3号钢束;♦iT(all)表示所有钢束。
♦iT(all,iS)表示指定施工阶段中已经安装钢束。
iI:影响线点号♦iI(1)表示第1个点;♦iI(1-3)或iI(123)表示第1点到第3点;♦iI(all)表示所有点。
桥梁博士操作步骤(修改后)1.新建项目组——创建项目——项目名称——浏览——桌面——新建文件夹(自己学号)——双击打开——新建文件夹,填文件名(1#梁)——确定2.估算配筋面积,保留计算荷载,选中中交04规范;配筋估算信息:中交新R235级,其他不变3.单元信息——单元性质:钢筋混凝土;快速编辑——直线——编辑内容(全选)距控制点距离为0,添加——截面特征——图形输入——T型——bt=180,bm=180,h=1300,hi=80,dl=0,cl=710,cr=710,dr=0,t=60,s=0,v=0确定——存入文件——中交新混凝土c30——确定——修改——输入计算跨径(19.7)——添加——截面特征——读入文件——选已存文件——中交新c30——修改,1-30 ,1-30,2-31,1*0.18 28*0.7 1*0.18终点X=19.7确定。
4.施工信息:安装杆件号:1-30 ;永久荷载——集中荷载——选中间节点荷载——2 9 16 23 30(相邻数字一个空格)竖向力:-2.45(边主梁g2 见P99)——添加——确定永久荷载——均匀荷载——作用杆件号1-30,竖向力-5.33(g3)——添加——确定——确定边界条件:节点1,水平、竖直均选——添加----节点31,竖直----确定,施工周期(3650)。
查看----显示永久荷载----确定——更新显示。
下面窗口右键——阶段钢束信息即可显示已输入的荷载。
设计——截面设计——保存在已建文件夹——确定——当前任务:标1,添加任务——截面描述——读入文件——选择步骤3中已存文件(截面)——确定——中交04规范——显示结果——换算惯性矩即抗弯惯性矩——将结果复制黏贴到新建word文档并保存到步骤1中的新建文件夹中即可。
使用信息—设计——横向分布——保存在已建文件夹——确定5杠杆法:当前任务标识:2,添加任务,结构描述——主梁间距5*1.6——确定——活载信息——汽车20,不计挂车,人群3.0,桥面布置:1.5,0,3.5,0,0,3.5,0,1.5,4,左=右=1——确定——自动计入汽车系数——显示结果——复制——粘贴到已建文件夹里6刚性横隔梁法:任务标识3,添加任务——中交04规范——截面描述——读入文件(截面)——中交新c30——确定——显示结果(主梁间距5*1.6,主梁抗弯惯矩6*0.0661,修正系数β=0.928)——复制粘贴到已建文件夹里。
桥梁博士操作实例上机时间:组长:学院:年级专业:指导教师:组员:完成日期:桥梁博士第一次上机作业一、作业组成二、作业合作完成情况本次作业由3组组员共同完成,任务分配情况如下:张元松完成实例一(用快速编辑器编辑5跨连续梁),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郑宇完成实例二(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建模),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计时雨完成实例三(拱肋的建立过程),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孙皓完成实例四(预应力T梁建模与钢束的输入)与实例五(从CAD导入截面与模型),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并进行本次实验报告的撰写任务。
三、上机作业内容1、用快速编辑器编辑5跨连续梁(1) 模型参数:5跨连续梁,5跨跨径从左到右依次为20m、30m、40m、30m、20m,都呈抛物线变化,模型共分140个单元,每单元为1m,截面均为铅直腹板单箱双室,边跨梁高2500mm,跨中梁高1400mm。
(2) 具体操作:步骤一:点击“文件”,“新建项目组”并“创建项目”,在输入单元特性信息对话框中,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编译按钮,出现“直线单元组编辑”对话框。
步骤二:在“直线单元组编辑”对话框中,将“编辑内容”的复选框的4个复选按钮都勾上,编辑单元号:1-140,左节点号:1-140,右节点号:2-101,分段长度:100*1,起点x=0 y=0,终点x=1,y=0,如图1所示。
图1 输入单元节点信息步骤三:添加控制截面。
A、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这一栏,依次添加0、10、20、35、50、70、90、105、120、130、140。
B、选定控制截面0米处,点击“截面特征”→“图形输入”,选择“铅直腹板单箱双室”,输入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
然后点击“确定”,选择“中交新混凝土:C40混凝土”,点击“存入文件”,将文件保存为“0m截面.sec”。
(注意:在输完截面类型和尺寸后回到主菜单后一定要点击一下“修改”这个按钮)图2 输入“0截面”截面尺寸c、选定控制截面10米处,点击“截面特征”→“图形输入”,选择“铅直腹板单箱双室”,输入截面尺寸,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