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7
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通过对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可以为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对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结果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污染程度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积极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水平,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此外,戒烟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治疗策略根据研究结果,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科研进展在2023年,中国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进展。
研究人员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科研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论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但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以保障人民的健康。
202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报告英文版2024 Chine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ReportIn 2024,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latest findings have shed light on the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various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One key area of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lifestyle factors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actors such as diet, exercise, and smoking habi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y promoting healthy lifestyle choices, researchers aim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esearch report is the exploration of novel treatment op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searchers have been investigating the efficacy of new medications, surgical procedures,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in managing and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These finding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repor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creening programs and diagnostic too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dentify individual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By detecting these diseases at an early stag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an intervene promptly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Overall, the 2024 Chine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Repor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ongoing research in understanding,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th continued efforts in this field, researchers are optimistic about 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health outcomes for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the years to come.。
中国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
自2000年代初以来,该品种一直受到国内外医药企
业的关注和研究。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境内的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市场,主要包括市场规模、价格、销售渠道、竞争格局、需求状况、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市场规模仍较小,但呈稳步增长态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日益增多,该品种将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市场主要分布在专业医疗机构和大型医院,品牌和产品质量是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为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其中外资企业拥有较高的技术和品牌优势。
未来,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的提升,中国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市场将持续发展。
在市场扩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强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通心络胶囊市场调查报告范本通心络胶囊市场调查报告中药崛起,逐步成为行业主角据不完全统计说明,目前国内心脑血管类药物市场的规模为158亿元,总的市场格局是中西药各占一半,在中药产品中,除了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和复方丹参滴丸三大品种外,石家庄以岭药业集团的通心络、山西中远威药业集团的溶栓胶囊、速效救心丸以及天保宁银杏叶等新老品种也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
中药产品在心脑血管市场的崛起,使其快速荣登上了行业市场的主角。
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国内外的企业、品牌不断的增加,大品牌更是犹如雨后春笋,出现几何倍增之势。
另一方面,随着民族企业营销意识的不断升级和生存压力,推动显现了一大批民族企业,加剧了中国在心脑血管市场的进展进程。
从国家的角度,中成药能够取得如此佳绩,自然是支持有理。
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中成药之因此能够获得此项行业殊荣,甚至能够说处于强势地位,并显现几个医药市场最大的中药品种,最要紧的一个缘故在于西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不像抗生素类药品那样具有绝对优势,没有疗效专门显著的品种,而中药心脑血管病恰恰有独到疗效,并差不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尽管心脑血管中药崛起速度值得嘉奖,然而处于强势品牌的三大品种加在一起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0%,市场远未饱和。
营销手段濒临极境,竞争手段趋于集中作为大药市场的黄金股,心脑血管市场经历一番拼杀和竞争后,几大品牌营销手段趋于饱和。
电视专题狂轰拉炸,报纸小报铺天盖地,营销手段的匮乏,使得心脑血管市场逐步走近边境,专门多新兴产品和企业苦于营销匮乏,无法快速切中市场。
在产品包装和形象塑造上,学术和机理上的竞争看起来差不多成为唯独手段。
那个学说,那个学说,那个疗法,那个疗法,看起来学术成了产品营销的通天路,机理成了铺路石,通过如此达到那样等等,而实际上,除了学术和机理外,产品可研究,可分析,可挖掘的成分、特点、手段还专门之多。
在传播上,由于此类产品多高发在中老年人身上,专门是老年人,此类疾病专门普及。
2023年中国心血管报告1. 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国的首要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学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
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
本报告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
3. 心血管疾病的概况3.1 心血管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等。
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可进行不同的分类,如病因分类、病程分类和临床表现分类等。
3.2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其中,冠心病和高血压是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据了总体的相当大比例。
此外,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心律失常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4.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4.1 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缺乏锻炼、吸烟等)、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会增加个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2 预防控制策略针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心血管疾病的认知和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早期筛查:建立健全的心血管疾病筛查机制,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定向的体检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方案,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心血管药物现状分析报告# 心血管药物现状分析报告## 1. 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其高发率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近年来,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巨大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对心血管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
## 2. 心血管药物的类型心血管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降压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降脂药物等。
降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降脂药物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包括他汀类药物等。
## 3. 心血管药物市场现状心血管药物市场规模庞大,并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心血管药物市场全球年销售额超过500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是心血管药物市场的主要消费国。
心血管药物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制药企业包括辉瑞、诺华、强生等。
## 4. 心血管药物的研发进展心血管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制药领域的热点。
目前,心血管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4.1 新药研发通过发现和开发新的心血管药物分子,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药物选择。
例如,最近有报道称,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望成为心血管药物市场的新增长点。
### 4.2 药物组合疗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单一药物难以满足治疗需求。
因此,药物组合疗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通过合理组合多种药物,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 4.3 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心血管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通过基因检测和分析,针对患者的基因型特征进行药物选择和用量调整,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5. 心血管药物的挑战与机遇心血管药物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药物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也是制约药物创新的因素。
血塞通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血塞通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三七、红花、大黄等草药提取物。
血塞通片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绞痛、脑血栓、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的兴起,血塞通片在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报告对血塞通片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市场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做出更明智的发展规划。
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血塞通片的概况进行介绍,并阐明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血塞通片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并对市场分析结果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血塞通片的概况,分析目前市场现状,并预测市场发展趋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市场分析的结果,展望血塞通片的市场前景,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全面深入地分析血塞通片的市场情况,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文章目的是通过对血塞通片市场的分析,了解其当前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市场情报和决策依据。
同时,也旨在为医药行业人士和研究人员提供关于血塞通片的相关信息和趋势预测,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分享,希望能够为行业内的各方带来有益的启示和提供建议,共同推动血塞通片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通过对血塞通片市场的概述、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血塞通片作为一种中成药,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其作用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青睐。
其次,目前血塞通片市场仍处于增长阶段,市场规模较大,但竞争也较为激烈。
各大药企纷纷加大了对该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023年缬沙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标题:缬沙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市场概况缬沙坦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
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目前,缬沙坦市场需求庞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市场规模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全球成年人中约有约13亿高血压患者,其中仅中国就有4.5亿患者。
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使得缬沙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缬沙坦市场销售额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三、市场竞争环境目前,全球缬沙坦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诺华制药、辉瑞制药、默克等国际大型制药企业。
这些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研发实力、良好的市场渠道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此外,国内的制药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缬沙坦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与国际企业一定程度的竞争力。
四、市场发展趋势1. 政府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其潜在的危害性,政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政府加大对高血压患者的宣传力度和治疗补贴力度,进一步推动了缬沙坦市场的发展。
2. 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推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新型缬沙坦药物不断涌现。
新药的研发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3. 在线销售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在网上购买药物。
在线销售的兴起将为缬沙坦市场带来新的销售渠道和机遇。
五、市场前景展望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政府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视程度提高,缬沙坦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推出将驱动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缬沙坦市场将保持增长势头,并且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服务能力,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202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报告摘要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本报告对202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危险因素、诊断技术、治疗手段及预防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引言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心脏和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中风等。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沉重。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202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最新数据和趋势,并讨论相关的健康政策和管理策略。
2. 流行病学数据2.1 发病率与死亡率202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新发病例数预计将超过2000万,死亡病例数则将达到150万人左右。
这表明心血管疾病依然是中国人的主要健康威胁。
2.2 疾病类型- 冠状动脉疾病(CHD)- 高血压- 中风- 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3. 危险因素3.1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背景3.2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吸烟- 不健康饮食- 缺乏运动-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4. 诊断技术4.1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磁共振成像(MRI)- 计算机断层扫描(CT)4.2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 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5. 治疗手段5.1 药物治疗- 降压药- 降脂药- 抗凝血药- 抗血小板药- 心脏糖皮质激素5.2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5.3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置换- 先天性心脏病修复6. 预防策略6.1 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管理6.2 二级预防- 定期体检- 控制已知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6.3 三级预防- 疾病晚期干预与康复治疗- 减少再次发病的风险7. 结论与展望202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023年硝酸甘油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硝酸甘油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硝酸甘油片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篇文章将对硝酸甘油片行业市场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硝酸甘油片的市场规模。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硝酸甘油片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预计将以每年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主要的市场包括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在市场应用方面,硝酸甘油片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硝酸甘油片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市场竞争方面,硝酸甘油片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全球市场上主要的硝酸甘油片生产商包括拜耳药业、辉瑞制药等。
这些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竞争力。
在中国市场方面,硝酸甘油片的销售额逐年增长。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中国硝酸甘油片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以每年5%的增长率增长。
硝酸甘油片在中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随着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硝酸甘油片的市场潜力也会进一步释放。
在中国市场竞争方面,硝酸甘油片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知名的硝酸甘油片生产企业有同仁堂、胜源药业等。
此外,一些外资企业也进入中国市场,如辉瑞制药、拜耳药业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来增强竞争力。
在市场趋势方面,硝酸甘油片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将推动硝酸甘油片市场的增长。
其次,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硝酸甘油片等心血管药物的需求增加。
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硝酸甘油片的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总结而言,硝酸甘油片是一种市场需求较大的药物,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在全球市场中,硝酸甘油片的竞争激烈,但市场潜力巨大。
在中国市场中,硝酸甘油片的销售额逐年增加,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未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硝酸甘油片的市场前景广阔。
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研究热点本世纪在心管药理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发现与合成,从1977年合成第一个口服的ACEI Captopril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已有二十几种ACEI制剂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对现化心血管医学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它在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心室肥厚,心梗,糖尿病紧病等的治疗中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另外,它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RS),动脉粥样硬化(AS)诸方面也显示了极大的潜力。
1.1.1. 第一代以开博通(capt)为代表的第一代ACEI是一种特异性、竞争型制剂。
结构中含有巯基,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不到3h,24h内95%经肾排出。
capt能减少外周动脉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肾血流量,但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对立位、卧位有相同降压作用,对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病人都是非常有效的药物。
据金庆华等报道观察2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现血浆及红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红细胞超氧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服用capt四周血压明显下降,血中脂质过氧化物也显著降低。
提示capt不仅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增加心输出量,防止心室肥厚,改进心衰症状,还能降低血中脂质过氧化物。
1.1.2. 第二代以依那普利为首的一批不含巯基的前体药物在体内分解为有活性的二元酸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特点是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口服每日1-2次。
依那普利(enalapril依那林):该药是以苯丙胺取代capt结构上的巯基而成。
口服60%被吸收,食物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T1/2为llh,主要由肾排出。
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型高血压,心力衰竭。
作用比卡托普利强4倍。
章友华等对12名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的观察表明依那普利能明显增加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指数。
提示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培哚普利(perindopril雅施达):口服吸收达60%-80%o c,T1/2达30h,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比依那普利强2倍,持续达48h,主要用于中老年高血压及心力衰竭。
邹广涛等曾对培哚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性做了观察,认为其降低血管紧张素(Angll)水平,也是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性的机制之一。
苯那普利(benazepil洛汀新):口服迅速被吸收,不受进食影响,无积蓄作用,终末半衰期约22h,前体与代谢物都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其代谢物的活性是母体的1000倍。
主要经肾和胆汁消除。
群哚普利(trandopril):口服40%-60%迅速被吸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大约是依那普利的10倍,可持续24h以上,具有高亲脂性,能很好地穿透心肌和血管壁,在局部发挥作用,有利于逆转左室肥厚和血管结构异常。
1.1.3. 第三代目前报道较多的有赖诺普利,福辛普利它们的特点是作用时间更长,水溶性强,对细胞的亲和力大大超过第一、二代ACEI,而作用更优,副作用更少、更轻。
赖诺普利(Usinopril捷赐瑞):直接发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服药7h左右达血浆峰值,维持72h,半衰期为12.6h,不受食物影响,以原型经肾排泄。
动物实验表明本药很难通过血脑屏障。
研究表明赖诺普利在未增加副作用的情况下能维持相似的抗高血压效果。
并提供了每日用药一次的方法。
节约药费是赖诺普利的优越性,并已使它成为ACEI中用量最大的品种。
有报道赖诺普利是美国用量最大的ACEI处方药,到1998年9月超过了480万份,几乎占全国ACEI用量的20%t。
福新普利(fosinopril):是一种结构上含有次磷酸的钠盐,亲水性强,是唯一的双通道平衡消除途径的ACEI,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是卡托普利的3倍。
有报道选择意大利16个中心的285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经溶栓治疗(r-TPA)后将病人分为两组,142例为安慰剂组;143例为福辛普利组。
治疗至3个月时对病人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早期服用福辛普利对溶栓后左心室正常的心肌梗死病人具有治疗作用。
长期效益主要是使充血型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
虽然前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左心室容积无明显增加,但早期短程应用ACEI可长期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ml。
福辛普利还可改善因其它ACEI引起的咳嗽。
目前上市的还有雷米普利(ramipril),奎那普利(quinapril),地拉普利(delapril),依达普利(imidapril),阿拉普利(alacepfil),西拉普利(cilazapfil)及methioprilo其中部分产品目前在我国还没上市,临床报道也很少。
1.2. 高血压药研究热点1997年美国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JNC-V1),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WHO/ISH)相继公布了高血压防治指南,我国也于1999年推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从而全世界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方法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指南推荐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AT1受体拮抗剂)可以作为第一线降压药应用,并主张在单用1种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可采用2种或3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近年来还研制出一系列长作用降压药制剂,包括钙拮抗剂、ACE抑制剂及AT1受体拮抗剂,目前在下列几类降压药万面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中性内肽酶(NEP)抑制剂、NEP-ACE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钾离子通道开放剂、腺苷受体激动剂以及β阻滞剂。
其中以NEP-ACE抑制剂,ACE抑制剂及AT1受体拮抗剂3类药物的研究最为活跃。
1.2.1. NEP-ACE抑制剂这是一种对NEP及ACE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制剂。
NEP抑制剂结构类似ACE 抑制剂,可抑制心房钠利尿肽(ANP)的代谢,使血管扩张,尿钠排泄增加,醛固酮分泌减少。
NEP-ACE抑制剂既可使有血管扩张作用的ANP在血循环中的水平升高,又可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使可引起血管收缩的血管紧张素Ⅱ(AugⅡ)生成减少,使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缓激肽水平增高。
目前正在对这类药物(例如 omapatrilat,sampatrilat)在高血压及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初步研究表明,omapatrilat与其他降压药相比,具有更为优良的降压效果。
另一项试验(IMPRESS)证实该药在改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方面优于赖诺普利。
人们对这类药物寄予很大期望,认为这类药物的问世,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重要进展。
1.2.2. ACEI抑制剂这类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已近20年,目前已成为治疗高血压及心衰的基石,其临床疗效已为许多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证实。
随着对这类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它的药理学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
①ACEI抑制剂对RAS的抑制作用不完全。
既往认为ACE抑制剂通过阻滞ACEI使AngⅡ生成减少,血循环中水平下降,缓激肽水平升高,从而使血管扩张,出现降压作用,并引起其他一系列效应的发生。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ACEI并非生成AugⅡ唯一的酶,AugⅡ也可由AugⅠ经其他酶如胃促胰酶(chymase,此酶在心脏、血管及其他器官中大量存在)、cathepsin G(此酶由血管周围炎症部位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及chymostatin敏感性AngⅡ生成酶作用生成。
此外,AngⅡ还可直接由血管紧张素原经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cathepsin G,紧张素(tonin)及弹力酶(elastase)作用生成。
可见ACE抑制剂仅可阻滞由ACE介导的 AngⅠ转化为AngⅡ,而不能阻滞由非ACE依赖的其他酶途径介导的AngⅡ生成。
因而它对RAS 的阻滞作用是不完全的。
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何以长期应用ACE的患者其AngⅡ水平间歇地回升至接近正常的水平。
②ACE抑制剂引起的缓激肽增多既有益又有不利作用。
ACE与激肽酶Ⅱ(kininaseⅡ)是同一物质,可使缓激肽及其他激肽类物质降解为无活性代谢产物。
ACE抑制剂阻滞ACE后,导致缓激肽水平增高,缓激肽是一种直接血管扩张物质,可刺激内皮生成并释放一氧化氮(NO)、C-GMP、PGE2及PGI2。
因此,缓激肽积聚被认为是ACE抑制剂产生血管扩张和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缓激肽还有抗增生作用,在器官保护中起重要影响,这是它对患者有益的一面。
应用ACE抑制剂的患者较常出现的一种令人烦恼的不良副作用是咳嗽,为一种顽固性干咳,其严重程度常需停药,发生率可达5%~20%,这一副作用是由ACE抑制剂引起缓激肽与P物质积聚,致支气管反应性增高而产生的。
1.2.3. AT1受体拮抗剂是近十年来推出的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这类药物的若干制剂如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rtan)、伊贝沙坦(irbesartan)、肯特沙坦(candesartan)和特米沙坦(telmisartan)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迄今已有40余项随机临床试验,超过1 1000名高血压患者证实单用推荐剂量可使血压下降,其降压效果与其他几类降压药相似,而耐受性及安全性则较其他降压药更高。
与ACE抑制剂相比,AT1受体拮抗剂具有下列特点:①对AT1受体有高度特异的、选择性阻滞作用。
在人体,已知有2种不同的AngⅡ受体,即第1型及第2型(AT1及AT2)受体,它们在人体组织器官分布上有区别。
AT1受体在成人组织中几乎无处不在,包括血管、心、肝、肾、脑及肾上腺,而AT2受体则主要存在于胎儿组织中,但可在成人内皮、心肌、脑、肾上腺、卵巢及子宫中表达,当成人组织损伤后,组织中AT2受体表达上调或重新表达。
AngⅡ可与这两种受体相结合,使受体激活,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效应(Am Heart J,2000,139:S2.)。
大多数AngⅡ的生理效应,包括血管收缩,肾脏对水盐的潴留,醛固酮和血管加压素的释放,以及交感神经的激活,均由AT1受体介导。
最近的资料还证实,AngⅡ刺激AT1受体可使细胞增生,左心室肥厚,血管中层肥厚,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生内膜形成及肾动脉硬化。
AT1受体拮抗剂特异地选择性地阻滞AT1受体,从而阻滞与AT1受体有关的上述各种生理病理学效应。
对AT2受体功能了解尚不多,现知它与抗细胞增生,细胞分化与发育,组织退变,以及细胞凋亡(apoptosis)等有关,可以拮抗AT1受体介导的各种效应。
AT1受体阻滞后,血循环中AngⅡ水平升高,对AT1 受体不能产生刺激作用,但可刺激未被阻滞的AT2受体,从而加强了AT1受体拮抗剂对心、血管及肾脏等器官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