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gl Z420i设备操作规范及其配套软件的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5.55 MB
- 文档页数:48
第1篇一、总则为确保会议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会议效率,保障会议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会议设备的操作和管理。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设备:操作人员应在每次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电源线、数据线、音视频接口等,确保设备无损坏。
2. 开机:打开设备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自检完成后进入工作状态。
3. 连接设备:根据会议需求,将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连接到会议主机。
4. 调试设备:调整设备参数,确保画面、声音清晰。
三、操作规范1. 电脑操作:(1)使用前,确保电脑已开启,并进入操作系统。
(2)将电脑连接到会议主机,根据需要调整分辨率、亮度等参数。
(3)使用遥控器切换电脑画面,进行演示。
2. 投影仪操作:(1)使用前,确保投影仪已开启,并调整投影画面。
(2)将电脑画面传输至投影仪,进行演示。
(3)调整投影仪参数,确保画面清晰。
3. 音响操作:(1)使用前,确保音响已开启,并调整音量。
(2)根据需要连接麦克风、音响设备等。
(3)调整音响参数,确保音质清晰。
4. 会议主机操作:(1)使用遥控器切换输入源,选择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
(2)调整画面、音量等参数,确保会议效果。
四、注意事项1. 严禁随意拆卸设备,如需维修,请联系专业人员。
2. 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设备受到撞击、水溅等损害。
3.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设备整洁,定期清理灰尘。
4. 严禁使用非标准设备连接会议主机,以免损坏设备。
5. 严禁在设备上放置重物,以免损坏设备。
五、操作人员职责1.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确保按照规范操作设备。
2.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使用记录,便于设备管理和维护。
4. 操作人员应参加公司组织的设备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六、附则1.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规程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规程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补充和完善。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会议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会议效果,保障参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项目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2015年 1月目录1 前言 (3)1.1编写目的 (3)1.2背景 (3)2.软件概括 (3)2.1目标 (3)2.2功能概括 (3)3.运转环境 (3)3.1硬件 (3)3.2支持软件客户程序软件 (3)4.使用说明 (4)4.1登录系统 (4)4.2系统菜单说明 (5)4.3新建合同 (6)4.4合同登记 (8)4.5经费上账 /预开发票 (9)1前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项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项目管理系统” )针对用户所编写的使用说明手册,在本文档中经过对项目管理系统中的研究组用户进行了详尽而详细的操作描绘,经过该文档读者能够认识该系统的全部功能以及用户的详细权限。
1.2 背景项目的拜托单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技处2.软件概括2.1 目标使用户能够轻松掌握本软件的使用。
2.2 功能概括研究组用户:系统登录录入合同、编写合同、提交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提交附件等输出合同 / 协议审批单,提出预开发票申请、开发票申请、上账申请合同查问,输出报表3.运转环境3.1 硬件服务器支持PHP、 MySQL 服务,支持web 服务3.2 支持软件客户程序软件支持 IE8 到 IE10 版本、以及使用IE 内核或许 IE 兼容模式的其余阅读器;IE11 阅读器需要将本系统加入到兼容性列表中;谷歌、火狐等阅读器有可能不可以正常使用本系统的一些功能4.使用说明4.1 登录系统翻开阅读器,输入系统地点,进入系统登录界面:研究组用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系统。
登录成功将会弹出成功信息:假如出现登录错误的情况,系统会给犯错误的原由提示:假如密码忘掉,请联系系统管理员进行密码重置操作。
系统登录成功后,进入的页面为目前用户所能看到的合同列表。
4.2 系统菜单说明研究组用户和课题管理用户登录以后,系统菜单:如需改正密码等个人信息,进入“个人信息”进行改正。
第1篇直读光谱仪软件操作规程是针对直读光谱仪配套软件的操作指南,旨在指导用户正确、高效地使用软件进行光谱分析。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直读光谱仪软件,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报告等功能。
二、软件安装与启动1. 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符合软件要求,并安装必要的驱动程序。
2. 将软件安装光盘放入光驱,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3. 双击桌面上的软件图标,或通过开始菜单找到软件并启动。
4. 在软件启动过程中,如需进行系统设置,请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三、软件界面介绍1. 菜单栏:包含文件、编辑、视图、工具、帮助等菜单项,用于执行各种操作。
2. 工具栏:提供常用功能的快捷按钮,如新建、打开、保存、打印等。
3. 工作区:显示当前操作的数据、图表等信息。
4. 状态栏:显示软件状态、当前操作等信息。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1. 连接光谱仪:确保光谱仪与计算机连接正常,打开光谱仪电源。
2. 采集数据:在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设置相关参数,开始采集数据。
3. 数据处理: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提取等处理。
五、光谱分析1. 选择分析方法:根据样品成分和含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光谱分析方法。
2. 设置分析参数:根据样品特性,设置分析参数,如积分时间、扫描速度等。
3. 进行分析:点击“分析”按钮,软件将自动进行光谱分析。
4. 查看分析结果:分析完成后,在工作区显示分析结果,包括含量、标准偏差等。
六、报告生成与打印1. 生成报告:点击“报告”菜单,选择报告模板,将分析结果生成报告。
2. 打印报告:将生成的报告导出为PDF或Word格式,进行打印。
七、软件关闭1. 关闭报告:完成报告打印后,关闭报告窗口。
2. 退出软件: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选择“退出”或点击软件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3. 断开光谱仪连接:关闭光谱仪电源,确保光谱仪与计算机连接正常断开。
八、注意事项1. 确保光谱仪与计算机连接正常,避免数据采集失败。
2. 在进行光谱分析时,请仔细设置分析参数,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现场测量机载版软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现场测量机载版软件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现场测量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请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软件操作安全规程2.1 登录安全为确保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首先要进行登录操作。
登录时,请根据指引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同时,请勿将您的登录凭证泄露给他人,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2.2 运行操作安全在运行软件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安全规程:•确保您有合法的授权和权限来运行及操作该软件。
•在操作前,请仔细阅读软件的用户手册或操作指南,了解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避免在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上运行软件,以防止恶意软件或病毒的感染。
•使用合法的软件版本,并确保软件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得到及时处理。
•在运行过程中,注意网络安全,确保网络连接可靠并保护软件免受网络威胁。
2.3 数据保护与备份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请注意以下事项:•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将备份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密相关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定期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防止数据损坏和错误的产生。
3. 保养规程保养是确保现场测量仪器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保养规程的一般指导原则:3.1 清洁和除尘定期清洁和除尘可以有效防止仪器出现故障。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清洁和除尘工作:1.使用柔软的布料或吹气器清洁仪器表面和键盘。
2.使用专业设备进行仪器内部的除尘工作,以防止灰尘积聚和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
3.2 电源管理合理的电源管理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和节约能源。
请参考以下建议进行电源管理:1.在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请关闭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2.避免长时间使用过高或过低的电压供电。
3.定期检查电源线和插头是否损坏,如有损坏请及时更换。
3.3 硬件维护合理的硬件维护可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
请注意以下事项:1.防止仪器受到外界的颠簸和震动,以防止零件松动或损坏。
直读光谱仪软件操作规程
《直读光谱仪软件操作规程》
一、启动软件
1. 点击光谱仪软件的图标,启动软件。
2. 在软件界面上点击“新建测量”,开始新的测量任务。
二、样品设置
1. 在样品设置界面上,选择待测样品的信息,如样品名称、测量温度等。
2. 确认样品信息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
三、参数设置
1. 在参数设置界面上,选择光谱测量的相关参数,如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
2. 设定参数后,点击“确定”按钮。
四、测量样品
1. 将待测样品放置到光谱仪测量台上,并确保样品位置准确。
2. 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开始测量”按钮,触发光谱仪进行测量。
五、数据处理
1. 测量完成后,软件将自动生成测量数据并显示在界面上。
2. 可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如波峰识别、数据平滑等操作。
六、保存数据
1. 确保数据处理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测量数据保存到
指定位置。
2. 可选择数据格式并填写相关信息后保存数据。
七、关闭软件
1. 测量完成后,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关闭软件”按钮,关闭光谱仪软件。
2. 确认是否保存数据并进行相关操作。
以上就是关于直读光谱仪软件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IRIS Intrepid Ⅱ XSP ICP操作规程1.实用范畴美国热电公司IRIS Intrepid Ⅱ XSP型号。
2.操作规程2.1开机预热2.1.1确认有足够的氩气用于持续的工作,2.1.2打开氩气钢瓶的总开关(开到最大),并调节分压在0.5-0.7MPa之间。
2.1.3打开稳压电源开关,查验电源是否不变,观察约1分钟。
2.1.4打开主机电源开关,留意仪器自检动作,此光阴室起始预热。
2.1.5打开电脑,待自检完成后,双击“TEVA”目标,进入操作软件主窗口,单击点火图标,进入等离子体节制面板,查验经过及连锁保护开关是否正常。
2.2拟定分析方案2.2.1确定样品是否实用于ICP分析。
2.2.2确定样品分化方法(溶样方法)2.2.3配制工作曲线2.2.4样品筹办:样品必定消解彻底,不能混浊。
2.3编辑分析方法:2.4点火操作2.4.1确认光室温度不变在90±0.5F。
2.4.2再次确认氩气贮存量和压力(0.5—0.7MPa),并驱气至少15分钟,确保CID检测器不会结霜。
2.4.3查验并确认进样体系是否对安装。
2.4.4上好蠕动泵夹,把样品放入蒸馏水中。
2.4.5开启排风。
2.4.6打开点火节制面板,点火起始。
2.5谱线校准2.5.1选择测定元素符合的波长,按照波长选择Uv(紫外波长)或Vis(可见波长)(大于238nm是紫外波长,小于238nm是可见波长),设定曝光时候,点击RUN。
运行后就得到一幅全谱谱图。
2.5.2添加所需元素及谱线,进行谱线校正,按住Ctrl键的并且,点击谱线框,把虚线框的中央移动到亮点的中央,松开手,即会弹出对话框,点击yes进行确认,谱线校正完成。
(留意:未经校正的谱线,不能用于定量分析)2.6建设标准曲线并分析样品2.6.1点击标准化图标,顺序运行标准溶液,点击Done标准化完成。
2.6.2双击样品名称,即可打开Subarray谱图观察谱峰是否有干扰,有些干扰可经过移动谱峰和配景的位置来清除干扰,移动后把它应用于样品和更新方法,以确认位置的改变。
Riegl Scan-Pro z420i的使用手册一、界面(一)窗口信息下面图片示范的是一个RiSCAN PRO主窗口。
其中计划任务窗口、读出窗口、信息目录窗口和索引窗口是可移动的。
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设置主窗口。
1. 计划任务窗口这个窗口显示的是一个被称为―树状的‖计划任务结构。
该树状显示,包含了计划任务里所储存的所有项目类别(扫描、图像、配置、校准)。
2. 预览窗口该窗口被放置在计划任务窗口底部,并显示一个当前正确选择扫描或图像的极小按钮。
可通过点击在―预览‖旁边的箭头,来打开和关闭预览窗口。
3. 读出窗口当一个显示(2D或3D、扫描或图像)被打开时,你可以在显示窗口移动鼠标指针,窗口将显示鼠标位置信息,诸如:坐标系、强度、色彩(仅针对图像)等等。
读出窗口的风格,在2D扫描、2D图像和3D扫描显示窗口间是不同的。
坐标系可以采取不同的坐标系统进行显示。
转换成其他的坐标系统,只需要在读出窗口任意处点击右键,并在坐标系统菜单(SOCS、PRCS、GLCS)中选择一个。
对于不同的坐标系统,是可以采取多个读出窗口来进行显示。
所有这些读出窗口将显示同一点的坐标,在一个不同的坐标系统进行变换的将除外。
以下图片显示的是,在SOCS坐标系统中展示的一个2D扫描。
4. 信息目录窗口该窗口可显示来自RiSCAN PRO的所以信息。
这些信息和计划任务存储在一起,因此,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这个计划任务中所进行的所有操作。
信息案例:加载计划任务,加载(只读)计划任务;保存计划任务;开始数据采集;结束数据采集;以及其他的诸如报警信息和错误信息。
5. 索引目录窗口这个窗口显示一个所有运行的索引清单(二)主菜单这是RiScan Pro的主菜单1. 计划任务菜单在这个菜单里,你可以加载、保存或关闭一个计划任务。
菜单中的―Abort‖,用以终止当前运行的数据或图像采集。
通过子菜单中的―New‖,以建立一个新的计划任务或创建计划任务中新的项目(扫描,显示,扫描位置,图像)。
教育行业仪器器材使用方法说明书使用教育行业仪器器材的方法说明书第一部分:引言教育行业仪器器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这些仪器和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确保教师和学生的安全。
本说明书旨在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介绍教育行业仪器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部分:安全须知在使用教育行业仪器器材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安全须知,并严格遵守:1. 所有仪器器材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检查和维护后方可使用。
2. 在使用仪器器材前,请仔细阅读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
3. 在教学过程中,请确保学生们了解并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则。
4. 使用仪器器材时,应保证周围环境整洁干净,并确保足够的工作空间。
5. 操作仪器时,请务必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第三部分:常见教育行业仪器器材的使用方法本节将介绍一些教育行业常见仪器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投影仪、实验室仪器和音响设备。
1. 投影仪投影仪是教室中常用的教学工具,用于投影图像或视频,以便全班学生能够清晰地观看。
(1)确保投影仪与电源连接良好,并使用遥控器或面板上的按钮开启投影仪。
(2)根据需求选择正确的投影源,如电脑、DVD等,并用相应连接线将其与投影仪连接。
(3)调整投影画面的焦距、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2. 实验室仪器实验室仪器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包括显微镜、天平和试管架等。
(1)在使用实验室仪器之前,先阅读操作指南,并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使用显微镜时,请注意调整镜头,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3)使用天平时,请确保放置物体稳定,并在读数前清零。
(4)使用试管架或其他支架时,请确保其稳固,并避免超载。
3. 音响设备音响设备在教育场所中常用于进行演讲、音乐播放和其他活动。
(1)确保音响设备与电源连接良好,并打开主机电源。
(2)调整音量大小,以确保声音清晰而不失真。
(3)根据需求调整音频源,如CD、MP3等,并使用相应连接线将其与音响设备连接好。
FriedSPC4软件操作手册FriedSPC是按非标量具要求,结合SPC质量管理系统,针对FRD量仪开发的测量分析软件。
具有精密测量,数据信息采集分析统计,辅助生产质量管理等特点。
此操作手册主要针对SPC测量分析工作站通用操作,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综合检具或功能定制的SPC系统将在本操作手册的基础上另作附加说明。
FriedSPC4软件的主要功能:1,柱状或表格式显示测量参数的结果2,存储测量数据到数据库及QDAS文件3,测量数据SPC图示4,测量数据的查询与修改5,检具测头线性与零位校准6,不受控报警7,规定情形下强制测量校准件8,主界面英文支持9,联网获取其它工作站上的数据库10,提供更多的QDAS数据交换文件中的K值11,三级用户权限管理12,鼠标键盘及工业小键盘,触摸屏支持13,限制操作员电脑操作手册目录:一、登录界面;二、测量界面与测量方式及操作方法;三、选择程序四、菜单及操作按钮;五、实时SPC控制图界面六、数据查看界面七、表格测量界面八、保存与删除数据九、修改口令十、操作子菜单另有附件:一、关于系统设置的界面说明;二、关于测量设置的说明;三、其它管理员用到的设置与操作;四、关于安装与注册的说明1、登录界面开机运行已注册的程序后,便进入登录界面,显示如下,按F1~Fx选择用户,键盘输入口令,点击GO按钮或按回车键登陆。
用户名与权限,由管理员在用户管理中进行维护。
最多12名用户。
初始用户密码为空,进入测量系统后可以在修改密码界面中进行修改。
从测量界面,点击F11注销,可以返回到本界面,以便其他用户的登录。
本系统默认设置三个用户,并分别对应三级权限。
测量员默认为普通用户,只有操作量具,采集数据方面的功能。
管理员默认为超级用户,可以对系统进行设置,能使用所有功能。
质检员默认为高级用户,除测量员的权限外,可以对量具进行自检校正。
2、测量界面与测量方式及操作方法:登录后进入测量主界面,在测量界面的上方为测量信息,中间为测量工件的示意图或过程测量数据图,下方为测量结果的显示和公差信息,图中一个光柱代表一个测量参数结果,最下面为操作按钮。
第1篇为确保自动取样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采样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自动取样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三、操作步骤1. 操作前准备(1)仔细阅读本操作规程,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电源、气源等是否正常。
(3)确保采样管路畅通,无堵塞现象。
(4)确认采样介质、样品容器等符合要求。
2. 设备启动(1)打开设备电源,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2)根据样品类型和采集要求,设置采样参数,如采样时间、流量、采样量等。
(3)开启气源,确保气路畅通。
3. 采样操作(1)将样品容器放置在采样平台上,确保其稳定。
(2)按下采样按钮,设备开始自动采集样品。
(3)采样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确保采样过程正常。
(4)采样完成后,关闭采样按钮,停止采样。
4. 设备关闭(1)关闭气源,确保气路无泄漏。
(2)关闭设备电源,等待设备完全停止运行。
(3)清理采样平台和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整洁。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未经培训人员不得操作设备。
2.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任何物体伸入设备内部,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3. 采样前,应确保采样介质、样品容器等符合要求,以免影响采样结果。
4. 设备运行时,严禁调整采样参数,以免影响采样精度。
5. 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设备外观,确保无损坏、松动等现象。
2. 定期检查气路,确保无泄漏现象。
3.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整洁。
4. 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六、记录1. 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设备运行参数、采样结果等,以便于分析、评估和改进。
2.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应完整、准确,便于追溯。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自动取样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防止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Riegl Z系列设备操作规范及其配套软件的使用北京富斯得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激光数据的采集第二部分数据预处理(激光数据的拼接)第三部分数据深加工(三角化、正射影像的制作等)第一部分激光数据的采集一、激光数据的采集前的准备1. 采点:确定扫描站2. 粘贴反射体如果扫描站相对较少,可以采用公共反射体的方式进行拼接;否则确定一个坐标系,采用全站仪测点坐标进行拼接。
如果采用公共反射体的方式,要注意公共反射体粘贴的角度与方位。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应该让反射体分布均匀。
分布均匀包括2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四面八方尽量均匀;二是高低错落有致。
每个扫描站的有效发射体最低3个,建议每站的反射体6~8个。
反射体的数目对扫描工作量影响极小;对数据拼接工作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操作流程每天开始新的扫描,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修改IP2.新建文件3.添加相机文件4.新的mounting5.新的扫描6.找出反射体7.调试相机参数8.采集数码相片9.重新mounting10.精确扫描11.照片获取12.把激光点云赋色如果变换扫描站,只要相机重新安装,则按照上面的步骤5--12进行;如果相机没有重新安装,以上的步骤可以精简为5-6,10-12;其中步骤12可以作为内业部分去完成。
1.修改IP如下2.新建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的目录和文件名“test”3.添加相机文件右击“test”目录下的“calibra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new camera calibration(blank)”在弹出的“new camera calibration”对话框中选择“import”,弹出“import from project…”,根据已经知道的相机参数的位置,选中该参数,单击打开。
在新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calibration_gei_14mm”,单击OK“new camera calibration”的对话框如下,单击OK4.新的mounting右击mounting,选中“new mounting”弹出“new mounting calibration”对话框,单击“import…”打开相机参数所在的位置并选中该参数,单击“打开”此时matrix的信息已经导入新的参数,单击OK5.新的扫描右击scan,选中“new scanposi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扫描站的名称,单击OK右击刚刚新建的扫描站,选择“new single sca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首先选中,然后单击“overview”,单击“calulate”,单击OK弹出目前扫描的相关信息对话框,单击OK,扫描开始下图是扫描过程中截图6.找出反射体扫描结束后,右击“BeamWidening ”,选中“Find reflectors”弹出如下对话框,一般按照缺省的参数,直接单击OK过了几秒钟,已经找到的反射体就弹出如下:最小化该窗口,打开窗口在快捷菜单中,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how tpl socs”自动找到的反射体位置就在图中标出,选中实际存在的反射体如下图,选中的为红色,未选中的为兰色双际“TPL(SOCS)”打开刚才最小化的窗口选中的反射体已经被自动选中单击反选按钮,直接按删除键,弹出如下对话框单击YES单击,对反射体进行精确扫描。
最小化当前操作的窗口7.调试相机参数双击图标,打开调试相机参数的软件首先把调整模式(Exposure Mode)选择为手动(Manual),然后主要调整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暴光时间“Aperture”两个参数,单击“short”在新弹出的对话框中预览调试结果不停的变化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暴光时间“Aperture”两个参数,直到数码相片得到满意的效果。
8.采集数码相片右击“Beam Widening”,选中“Image acquisi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重叠度,也可以更改获取数码影象的角度范围单击OK,开始自动拍照9.重新mounting双击打开已经获取的数码影象选中,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Show TPL SOCS”反射体的位置就会被定位在图片上,放大后发现,反射体的中心和自动找到的激光点云的中心位置还是有些出入在反射体的中心位置,单击左键,不移动鼠标,单击右键,选择“Add point to TPL”的。
按定“shift”键,选中自己添加的和自动找到的两个点,移动鼠标到一个相对远的位置,右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Link tiepoints together”按照以上的步骤,把所有的反射体的实际中心找到,并与自动找到的链接在一起。
右击“calubration”,选择“new mouting…”弹出“new mouting calubration”对话框首先激活,然后选择开始自动运算,计算自己添加的和自动找到的两个点之间的相关参数我们主要考察他们之间的平均距离和最大距离一般平均距离在2个像素之间,最大距离在3个像素之间就可以通过。
右击刚才的初扫描生成的文件,选择“new single scan…”弹出如下对话框,按定ALT键,选择准备精确扫描的区域取消1处的选择在2处输入扫描的精度单击3处的=单击4处的计算,一般扫描时间控制在7-8分钟之内,如果扫描的时间长于15分钟,扫描的结果很难打开单击5处的OK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OK11.照片获取右击,选择“Imagine acquisition…”备注:因为刚才已经调过相机的相关参数,所以不用重复调整。
如果已经变换扫描站,则必须重新按照第7步的内容进行相机参数的调试。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重叠度,也可以更改获取数码影象的角度范围单击OK,开始自动拍照12.把激光点云赋色右击需要赋色的点云,选择“Color from imagin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对应的数码相片,然后单击OK第二部分数据预处理(激光数据的拼接)激光数据的拼接有两种方式:公共反射体的方式和采用使所有的反射体处于同一坐标系统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两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是否链接到指定的坐标系统,可以直接判读:如上图所示,“SCanPos07”,“SCanPos08”,“SCanPos09”的后面都有,它表示已经链接,“SCanPos10”的后面没有,就表示没有链接。
一、所有反射体在同一坐标系统中的方式进行拼接采用第10站的全站仪数据为例,进行拼接。
1.采用全站仪联测得方式获得所有反射体的坐标,直接按顺序输入.txt 文件中,每行一个点的信息,中间用空格表示。
如下图所示:2.双击工程名目录下的TPL(PRCS)弹出如下对话框,如果有内容,则单击,把所有信息删除掉。
3.双击工程名目录下的TPL(GLCS)弹出如下对话框,如果有内容,则单击,把所有信息删除掉。
然后单击,弹出对话框如下,选中你要导入的数据,单击打开。
弹出对话框如下,首先选中blank,然后把“Column association”内的X、Y、Z分别拉到表格中第二个、第一个、第三个表头,如下图所示:如果你很勤快,把每个点的名称按顺序输入,那就把Name拉到第一拦对应位置即可。
如果你还是很轻快,记录时按照全站仪分别在第一行输入Northing、Easting、Elevation,你需要做的就是把“Skip the first 1 lines”前的方框选中。
单击OK确定。
此时,你测量的结果已经导入软件中,如下图所示。
4.全选进入TPL GLCS表的坐标,右键单击选择的表,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opy tiepoints to,在下一级菜单中选择TPL PRCS。
弹出如下对话框直接单击OK。
5.双击要链接的扫描站目录下的TPL(SOCS)弹出如下对话框。
单击,弹出新的对话框把最小的数目改为3,然后取消选择修改反射体名称(Rename tiepoints)的选项。
单击OK确定。
6.你会发现“SCanPos10”的后面已经悄悄的多了。
恭喜你,你已经成功的把“SCanPos10”链接到指定的坐标体系中。
二、公共反射体的方式1.采用公共反射体进行拼接时,首先要以某个一个扫描点的反射体作为参照。
右键单击SCANS目录下的ScanPos03,在弹出的菜单中选中Registered。
你会发现这样,就确定了参照反射体。
1.打开与该扫描点有反射体公共的扫描点文件ScanPos04,双击打开其下的TPL (SOCS)弹出对话框如下:单击,弹出新的对话框如下要做如下操作:(1)取消(2)选中(4)取消选择(5)单击OK2.哈哈,你看3.已经链接上了。
第三部分数据深加工(三角化、正射影像的制作等)正射影像的制作的总体思路如下:Imagine → undistorted→ texture → DOMPoint cloud → ploydata → triangulate在ScanDig3D中打开处理Point cloud → ploydata → export (save as *.3pf)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正射影像的制作1. 打开要操作的图片,右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Undistort”,见下图。
当下部进程显示如下时,该操作才完成。
按照这样的方法,把其它照片也进行“Undistort”。
“Undistort”操作后,“Undistorted imagine”目录下将出现已经Undistort的图像。
2. 把激光点云进行三角化首先打开已经ploydata的点云数据。
(1)选择要三角化的区域单击,开始选择,选择,进行矩形选择。
单击只显示选择区域按键。
结果变为:取消选择,从另一个角度看点云数据。
点击多边形选择,在区域内选择边框,仅留选择区域。
选择该区域,右击,选择三角化。
弹出如下对话框,设置三角化的参数:允许三角的最大边长和最大角度。
三角化以后的结果见下面两幅图。
(第二幅图是第一幅图红色矩形内放大)3. 粘贴纹理右击已经三角化的点云数据,选择纹理。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图片,其它参数不变,单击“OK”。
打开已经粘贴纹理的三角化点云。
(第二幅图是第一幅图红色矩形内放大)4. 做正射影像在object的目录下,右击“orthophoto”,选择“new orthophoto”。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做正射影像的已经粘贴纹理的三角化点云,单击下一步。
弹出改变数据属性的对话框,不做改变,单击下一步。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选择模式”(见1),增加选择点(见2),在图中点一个多边形(3~6),单击“增加选择点(见2)”,重复填加,知道你满意为止,此时“define plane(见7)已经激活”,单击定义它,点击下一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