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中国股民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7
股民现状调查及分析作者:吕鑫来源:《商情》2015年第10期【摘要】股民是股票市场中的生力军,是股票市场中活力和资金的来源。
股民的心理波动会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以及稳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面对股指的波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股民会表现出多样的心态,从而使得股票市场中的交易气氛时而紧张时而平静,表现出极不稳定的市场秩序。
股民中存在以下问题:股民普遍表现出倦怠心理,对股市的期望已形成惯性思维;股民投资理财产品品种过于集中,对与股票市场相关联的投资产品认可度低;股龄的长短和股民持股种类呈正向关系,深套后大多数股民不愿“割肉”;股民独立判断能力薄弱,专业知识欠缺;羊群效应依然存在,对政策、新闻的反映过于激烈,股民对于在股市中损失后的反省不够,急于寻找新的股票投资,不愿深入了解亏损产生的原因等问题。
【关键词】股市股民心理问题及对策一、引言股市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和经济密切相关联的,它作为公司、企业融资的一个渠道为公司的成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一个健康的股市既能使国家的经济势头保持稳健,也能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为公司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中国股市从建立到完善前前后后已经走过三十年,一路走来成果很丰厚,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中国股市30年,不仅缔造了资本市场,还缔造了一批中国股民。
20年前,中国股民只有几万人,而目前沪深两市的有效A股账户总数达18930.52万户。
然而如此庞大的股民市场下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股市,股票市场却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疑问和困惑。
在这样的市场中,公司忙于融资、套现,没有长期成长的动力,投资者行为严重短期化,年换手率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家上市公司居然在15年内更名12次,这样“雷人”的记录可谓中国股市的耻辱。
各级政府也是乱象的推波助澜者,屡屡通过税收优惠、补贴、重组,创造出股市众多的“不死鸟”。
被寄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的创业板,最终证明成了“业绩变脸板”。
股票投资案例分析【篇一:股票投资案例分析】股票投资案例分析前言通过学习这们课程我了解到我国证券市场始建于 1986 年,相对于荷兰等国家来说我国证券发展较晚。
初期百姓对证券知之甚少,股票发行的初期部分是强制分派,那些被分派的对象也是最幸运的人,很多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万元户。
这时在中国市场出现了羊群效应,很多人红了眼一时间证券交易所车水马龙。
1992 年,与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额的几十倍地放大,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国家从股市筹集资金额度巨大,市场开始进入真正的低迷期。
1994 年,我国股市几乎崩盘。
2005 年 4 月我国开始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股市当时跌到 988 点见底一路狂飙,市场上流传了很久万点论,中国股市成了人们的投资的提款机,交易所爆满,基民排长队买基金的场景让人民失去了理智,上证指数越过了 6000 点大关,股民都看高万点大关,直到2007 年 9 月,股市突然急转直下,直到点跌 1000多点。
这是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股票不是百分之百赚钱的,不是凭着主观臆断就能轻易的获得报酬的。
投资股票最忌讳乱投和道听途说,但是由于股民自身获得消息渠道的局限性,很多切实可靠的数据无法及时的搜寻到,从而证券分析的方法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老百姓投资应该抓住一个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有紧密的逻辑关系的。
比如,当一个公司的业绩不断增长时股价也会不断上升,当一个公司的业绩不断下降那股价也会持续下跌的。
由此可知事物的发展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依靠着事物之间的联系,就可预测事物的发展。
我们买卖股票,通常是通过基本面和 k 线图的研究与分析来决定股票的买卖点,这种方法在十年前比较有效,但在今天复杂多变的股票市场上,这种方法有时无效,主力资金或庄家常常刻意地做出 k线图诱骗投资者买卖股票,在不该买入时买入,造成投资者长期被套;而在该买入时不敢买入,反而卖出,卖出后该股连续上涨,让投资者后悔不已。
经典K线分析K线图分析是股市技术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技术,其历史较为悠久,各种论述普通图形特点的书籍也不少。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领导逐步放松了对股票市场的控制和监管,使得市场逐步成熟和壮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1. 股票市场规模截至2021年3月底,中国A股市场规模为92.73万亿元人民币,对全球股票市场总规模贡献率达到了20%以上,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中国股市的市值大约是美国股市的三分之一,但是该市场增长速度正逐步追赶美国股市。
2. 股民数量中国股民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股民数量已超1.27亿人。
其中,在新股发行时,甚至出现了几百倍的抢购,这种现象被称为“打新”。
3. 宏观经济环境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宏观经济环境。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领导实行的一系列宏观经济,如减税降费、扩大内需等,都为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助力。
4. 机构投资者比重增加过去,中国股票市场主要由零散股民组成,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少。
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比重逐步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达到了40%以上。
二、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 市场震荡频繁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市场震荡频繁。
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股民对市场的情绪波动比较大,经常出现全盘大跌的情况。
此外,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也是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
2. 市场炒作严重部分投资者长期以来将股票投资视为“赌博”,并对股票市场进行大量的炒作。
这种炒作行为使市场缺少了长期投资者,股票价格难以合理反应公司的实际价值。
此外,大量的炒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 监管不严尽管中国领导一直在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但是监管不严依然是市场存在的问题之一。
关于股民的股票投资情况的调查报告学院:统计学院班级:经济统计学1班姓名:王琪关于股民的股票投资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入到了股票上。
人们都希望通过股票来获取一定的利益。
但同时,股票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巨大诱惑的背后是同样巨大的损失,得到的是哪一面,靠的是投资者的决策。
虽然炒股具有很大的风险,但它所能得到的巨大收益使人们投入到炒股的行业中,所以了解股票的市场行情十分重要。
同时,股票的高收入高风险的这个特点,也让股票具有很大的研究性。
所以为了了解现今股民的股票投资情况,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内容1、股民进入股市的原因2、股民获取关心的证券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3、一些投资决策时的指标对股民的重要程度4、股民的自身情况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共发布问卷10份,收回问卷10份。
三、调查目的为了了解股民进入股市及对股票投资的想法,和股民的一些自身情况。
并通过这些资料了解当前股民投资的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此次调查收集了10位股民对股市的一些看法,从众抽取了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1、股民进入股市的原因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选择了因为有闲置的资金希望通过炒股使资金升值。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闲置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有的选择放在家里,也有的人选择存入银行,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使闲置的资金升值,比如投资和炒股。
而对于大部分炒股的人来说,赚钱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入股的原因,单纯的利用炒股来挣钱,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动机。
这部分人与那些将钱闲置不动的人对比,有更多的进取精神。
而且股市中的那种高深莫测也吸引着一些股票爱好者,他们喜欢那种通过自己的分析观察股票的涨跌来赚钱的那种感觉。
在另一个方面来讲,股票市场也是一个玩心理战术的场地,有的人乐得其中,有的人却犹如赌博般贪婪地无法自拔。
所以,股民在进入股市时,自己的心理一定要控制好。
2、获取关心的证券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通过大众媒体来获取所关心的证券市场信息。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学生学院_____ 治理学院_______ 专业班级 12电子商务(1)学号 3112004902 学生姓名______ 阮健轩__2021年 12 月 24 日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设计调查目的:通过典型抽样方式,了解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状况,包括其大表现状、投资行为状况、权益爱惜状况,和他们对当前证券市场一些热点问题的观点。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由35个题目组成,其中投资者大体情形5题、投资者行为15题、投资者对假设干热点问题观点15题。
回收样本说明:调查中实际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9%。
二、调查结果综述调查围绕三个专题进行:个人投资者大体状况、个人投资者行为状况、、个人投资者对当前市场假设干热点问题的观点。
每一个专题取得的调查结果概要如下:(一)个人投资者的大体状况调查结果勾画出当前活跃于我国股市一线的个人投资者的大体状况。
从年龄情形看,25岁到50岁的适业人群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87%),但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有不容轻忽的份额(12%);从入市时刻看,中国股市一线投资者的平均股龄为2-4年,教育程度方面。
调查发觉,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程度的投资者(高中及中专以下)占了总被调查者的%,而初中以下的低学历者有%,这一数字意味着有较多的投资者未能同意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
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股市的投资规模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其股市的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但在较低学历者中,受教育程度与股市投资规模间的相关性并非强。
(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状况1、入市动机。
调查显示,%的个人投资者入市的要紧缘故是只想确保资产的平安性,同时希望能够取得固定的收益,只有%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股市是期望短时间(1年之内)获取高额收益;38.0%的投资者希望能够使资产稳步增加,同时获取适度波动的年回报。
中国股民年度调查报告中国股民调查中国股民年度调查报告是一份关于中国股民和股市的年度调查报告。
该调查报告包含了各种数据和信息,包括中国股民的投资习惯、投资心态、投资目标、投资收益等等。
今年的调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股民基本情况调查根据调查,中国股民的性别比例为男性占比62%,女性占比38%。
超过半数的股民年龄在30-50岁之间,另外还有将近三成股民年龄在50岁以上。
调查还发现,股民中相对较少的是高中及以下学历者,相对较多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
二、股市关注焦点调查针对股民的投资关注焦点和问题,本次调查收到了大量投票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股民最关注的是股市整体走势和经济形势。
其次是个股涨跌以及政策利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各类投资风险也备受股民关注,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公司风险等等。
三、股民投资行为调查在股民的投资行为调查中,该调查主要收录了股民的投资习惯、投资心态,以及投资风险管控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股民将股票投资作为长期投资,并且更习惯于把资金分散在多只股票中,以规避单一股票的投资风险。
同时,调查发现股民更愿意选择稳健的蓝筹股,投资自己熟悉的行业板块,以免过多从事盲目证券投资。
四、股民投资收益调查在投资收益调查中,本次调查收集了大量股民的投资反馈数据,包括投资收益、风险厌恶程度和投资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股民的投资收益在5%-10%之间,另外还有不少人投资收益超过了20%。
而风险厌恶程度较高的股民通常会选择低风险的投资方式,如货币基金、债券等。
投资信心方面,大多数股民对未来市场前景表现出乐观态度,相信股市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上行阶段。
总体来说,本次调查主要分析了中国股民的投资行为和习惯。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风险较高,投资股票需要有正确的投资心态和风险控制策略。
通过这份报告,相关人士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股市走势和股民心态,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股民投资行为调查也将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提升投资回报率。
中国股票市场的调研报告篇一: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提交日期:20xx-8-17 12:25:00证券市场的基础是投资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投资者所知不多,特别是还很少能在定量的角度上了解中国股市一线投资者的基本状况与其基本诉求。
显然,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工作是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投资者统计调研系统。
在有关各方的努力下,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主办,华夏证券、国通证券、海通证券、湘财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协办的“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开始这一实践尝试。
调查以问卷方式从证券市场一线获得约43.75万个调查数据,通过这些具有内在关联的数据所建立的数据库并进一步挖掘出的信息,调查基本实现了对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的统计描述。
目前,课题组完成了调查的初步成果报告。
以下为该报告的调查设计和调查结果综述部分。
一、调查设计调查目的:通过典型抽样方式,了解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状况,包括其基本现状、投资行为状况、权益保护状况,以及他们对当前证券市场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由91个题目组成,其中投资者基本情况11题、投资者行为32题、投资者权益与保护35题、投资者对若干热点问题看法13题。
为保证调查的质量,每一份问卷的解答均采用在调查问卷设计人员的指导下,采样点所在营业部的客户经理与其负责的被调查投资者直接沟通的方式进行。
样本设计:全国范围内完成2500份左右。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分布与结构的实际,理论上采用六个中心城市的地域分层与投资者按散户、中户、大户划分的结构分层。
六个中心城市及其样本数量分别为深圳550份、上海600份、北京500份、xx300份、长沙280份、福州270份;每个城市调查的投资者中散户、中户、大户所占的比例原则上为60%∶35%∶5%。
回收样本说明:调查中实际共发放问卷2724份,回收的有效问卷2587份,回收率94.97%。
中国股民年度调查报告中国股民调查
中国股民年度调查报告
中国股民调查
调查概述
本报告基于对中国股民的年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中
国股民的投资行为、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观点。
调查覆盖了全国各
地的股民,涉及了不同年龄段、性别和投资经验的股民。
调查结果
1. 投资目的:调查显示,中国股民中的大多数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收益,尽管也有一部分人选择投资以获取股息收入。
2. 投资工具:绝大多数股民选择股票作为他们的主要投资工具,而少部分人选择投资基金或其他金融衍生品。
3. 投资知识:调查发现,大多数股民在投资前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中包括阅读财经新闻、研究公司报告和参与投资课程等。
4. 风险承受能力:调查显示,股民在选择投资产品时普遍考虑风险,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5. 市场观点:调查还了解到,中国股民普遍对股市的持乐观态度,预测股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调查
中国股民的投资行为和市场观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和个人经验等。
尽管存在风险,但大多数股民仍然对股市持乐观态度,并且愿意继续投资。
,中国股民年度调查表明,股民的投资决策和市场观点是多样化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投资决策。
在,政府和金融机构
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投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股民的投资素质和风险意识。
希望本报告的结果能够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和股民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股民调查报告(共6篇)第1篇:中国股民状况调查报告报告2020年4月19日1中国股民状况调查中国股民状况调查报告截至12月底,中国A股总市值已达24.27万亿元(折合3.57万亿美元),成功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
按照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33.53万亿元计算,资产证券化率在中国已经达到了72.36%左右。
A 股有效自然人账户数量达1.179亿,其中最近一年参与交易的账户有6576.33万户,投资额在1万元以上的账户占比68.85%。
这表明中国个人投资者作为股市的主体力量,已经成为庞大的群体,其行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我们就散户投资者的仓位变化、投资收益、投资策略,做出了详尽的分析,这充分反应了散户在的投资行为变化。
以下是相应数据与调查结果:1.股民基本情况经过对股民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股民中男女比例分别占75.49%和24.51%。
与的调查数据相比,女性股民占比有微小增加,增加1.14个百分点。
在股民年龄分布上,34岁以下股民占比,比减少了6.4个百分点;同时,45岁以上股民占比增加了5.3个百分点。
2.股民学历和职业分布变化,股民中拥有本专科学历的依然占比最大,为56.55%。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4.42%,比提高0.36个百分点;同时,初中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下低学历的股民比例占10.30%,比增加0.82个百分点,高低学历两极分化略有放大。
与相似,股民的主体前三位依次是:企事业单位普通职员,占29.87%;自由职业者占17.47%;单位中高级管理人员占11.05%3.股民收入水平,月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股民比例占到71.66%,比上年减少3.87个百分点。
月均收入在4000~8000元之间的中等收入股民比例较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达到20.12%。
4.股民投资行为分析(1)股民股龄及在股市中投入的资金量参与调查的股民股龄分布比较均衡,其中股龄在3~5年的最高,为22.71%;以上股龄的占17.39%,股龄不足一年的占12.76%。
案例01中国股民股票投资状况问卷调查与分析一、教学目的编入案例教材中的这个案例,是属于社会调查或市场调查的一个案例。
通过这个现实的案例,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市场调查知识,包括调查方案的制定,问卷的设计,抽样框的确定,数据的具体搜集过程,问卷的汇总、审核、编码,数据录入和数据汇总这一市场调查的全过程,通过这个案例体会市场调查各个工作环节的重要意义及其具体组织过程;二是通过本案例提供的数据库,让学生把所学过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案例数据进行分析,领会各种统计数量分析方法的分析过程和在应用中的意义,合理的解释各种分析结果,并在各种方法的应用中,学会选择较优良的较适用的方法。
在理解上述案例的调查过程和案例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这一调查案例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讨论,对各种计算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最后,要求学生自己拟定一个调查题目,设计调查方案和抽样框,自己动手设计问卷,并亲自进行调查、搜集数据(不一定要求样本很大),然后对问卷进行审核、汇总、编码和数据录入,最后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写出综合分析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
这也是编辑本案例的最终目的。
二、本案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本案例数据属截面数据,就本案例的数据库本身来说,可以运用许多统计方法对样本(Q分析)和变量(R分析)进行统计计算和统计分析,也可以对各个样本群(地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根据这个样本数据,可以进行基本的描述统计分析,也可以进行推断统计分析;可以进行单变量统计计算与分析,还可以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可以就各个样本群(地区)进行聚类比较分析,还可以就变量进行组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分析,首先要看这个案例主要想解决哪些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哪些方法最使用;其次要看学生已经学过了哪些方法,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哪些方法,以及学生和老师对哪些方法感兴趣。
对于“中国股民股票投资状况问卷调查与分析”这个案例来说,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当前中国股民的总体投资结果如何,股民基本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是什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投资,赚钱的主要原因和赔钱的主要原因等问题。
中国股民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与分析一、案例简介为了了解我国广大股民的投资状况,研究我国股民的股票投资特征,培养学生的实地调查能力,并为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提供真实的案例教学素材,由多所大学组织了“中国股民投资状况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的抽样框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城市56个,回收有效问卷5641份,问卷中设计了18个问题(见问卷样表)。
二、学习本案例的目的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训练的目的:1.熟悉一项市场调查的工作过程,包括制定调查方案、选取抽样框、设计问卷表、具体的调查和数据搜集过程等。
2.要求学生利用这个案例的真实数据,把学过的统计方法结合这个真实的案例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使学生真正领会和把握各种统计数量分析方法在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分析结果的现实意义进行解释和说明。
同时,学会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调查表表1 中国股民投资状况问卷调查表四、数据文件说明本案例的数据文件名为:case01\data0l.txt用EXCEL软件读取本案例文件数据时应注意观察该数据文件的排列格式、变量名、变量排列顺序和变量个数(42个)。
本案例的数据文件包括有效样本5641个,变量42个。
这些样本非均匀地分布在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6个城市。
样本的具体分布见表2。
五、变量及代码说明(1)PROVIN—省和市。
各省市代码见表2。
(2)CASE—省市的样本个数分布见表2。
(3)SEX—性别。
其中:1—男;2—女;9—不详。
(4)AGE—年龄。
其中:1—19岁以下;2—20至29岁;3—30至39岁;4—40至49岁;5—50至59岁;6—60岁及以上。
(5)RESULT—股票投资结果。
其中:1—赚钱;2—不赔不嫌;3—赔钱。
(6)METHOD1—股票投资方法:基本因素分析法。
0—没选;1—选。
(7)METHOD2—股票投资方法:技术分析法。
0—没选;1—选。
(8)METHOD3—股票投资方法:跟风方法。
0—没选;1—选。
(9)METHOD4—股票投资方法:凭感觉去买卖。
0—没选;1—选。
(10)RISK—对风险有无充分认识。
l—有;2—没有。
(11)INVESTER—专职或业余股票投资者。
l—专职;2—业余。
(12)MONEY—股票投资当前的资金规模。
其中:1—1万元以下;2—1万至3万元;3—3万至5万元;4—5万至7万元;5—7万至10万元;6—10万至20万元;7—20万至30万元;8—30万至50万元;9—50万至100万元;10—100万元及以上。
(13)JOB—职业。
其中:1—国家干部;2—管理人员;3—科教文卫单位工作人员;4—金融单位职员;5—工人;6—农民;7—个体从业人员;8—无业人员。
(14)EDU—学历。
其中:1—文盲;2—小学;3—中学;4—高中;5—中专;6—大专;7—本科;8—研究生及以上。
(15)PROPTION—股票投资占家庭(或单位)总资金比重。
其中:1—9%及以下;2—10%~19%;3—20%~29%;4—30%~39%;5—40%~49%;6—50%~59%;7—60%~69%;8—70%~79%;9—80%~89%;10—90%及以上。
表2 各省市代码表(16)TIME—买卖股票出入市时间间隔。
其中:1—1周以内;2—1至2周;3—3至4周;4—1至2个月;5—3至5个月;6—6至12个月;7—1年及以上。
(17)WINREl—投资股票获胜原因:趋势要看对。
0—没选;1—选。
(18)WINRE2—投资股票获胜原因:选股要选准。
0—没选;1—选。
(19)WINRE3—投资股票获胜原因:时机要选好。
0—没选;1—选。
(20)WINRE4—投资股票获胜原因: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0—没选;1—选。
(21)WINRE5—投资股票获胜原因:要合理的管理资金。
0—没选;1—选。
(22)WINRE6—投资股票获胜原因:看有足够多的资金。
0—没选;1—选。
(23)RESOUCl—资金来源:自有资金。
0—没选;1—选。
(24)RESOUC2—资金来源:公有资金。
0—没选;1—选。
(25) RESOUC3—资金来源:银行贷款。
0—没选;1—选。
(26) RESOUC4—资金来源:朋友间借款。
0—没选;1—选。
(27) RESOUC5—资金来源:替他人买卖股票。
0—没选;1—选。
(28)RANK—职务级别。
其中:1—办事员;2—股级干部;3—科级干部;4—处级干部;5—局级干部及以上。
(29)LOSREl—做股票赔钱原因:趋势看反了。
0—没选;1—选。
(30) LOSRE2—做股票赔钱原因:选股选错了。
0—没选;1—选。
(31) LOSRE3—做股票赔钱原因:入市时机没有把握好。
0—没选;1—选。
(32) LOSRE4—做股票赔钱原因:跟着别人走。
0—没选;1—选。
(33) LOSRE5—做股票赔钱原因:分散投资策略失误。
0—没选;1—选。
(34) LOSRE6—做股票赔钱原因:其它赔钱原因。
0—没选;1—选。
(35)INVESTRl——投资股票的动因:赚钱。
0—没选;1—选。
(36) INVESTR2—投资股票的动因:体会一下玩股票的感觉。
0—没选;1—选。
(37)INVESTR3—投资股票的动因:别人买卖股票嫌了钱我也跟着做。
0—没选;1—选。
(38) INVESTR4—投资股票的动因:消磨时间。
O—没选;1—选。
(39) INVESTR5—投资股票的动因:个人兴趣。
0—没选;1—选。
(40) INVESTR6—投资股票的动因:其它投资动因。
0—没选;1—选。
(41)HOWLONG—参与股票炒作的时间。
其中:1—半年以下;2—半年至1年;3—l至2年;4—2至3年;5—3至4年;6—4年及以上。
(42)NOJOBRE—无业的原因。
其中:1—因下岗暂时无业;2—因志愿辞职暂时无业;3—因找不到工作而暂时无业;4—把炒股作为自己的职业。
六、本案例问卷调查的程序1.确定调查目的。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股民股票投资的基本状况,包括投资结果、投资方法、股民投资者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股民的风险意识、资金来源等,同时研究和分析投资结果(即赚钱、赔钱、不赔不赚)与投资者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之间的关系。
2.制定调查方案。
包括调查地区的选择、调查对象(证券营业部和股民)的选择、调查的时间和进度安排、人员安排、经费安排、调查结果的最终形式等内容。
3.设计问卷调查表。
问卷表围绕调查的目的来设计,设计的问题要简洁清晰,并符合统计编码和数据计算机录入的基本要求。
当然,问卷的设计格式不是惟一的,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见本案例中的问卷表。
4.根据调查人的家庭地区分布,以学生为主,选择250—300个家庭分布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生,利用暑假进行调查。
平均每位学生负责30—50个问卷表。
每位学生调查的对象过多,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每位学生调查的对象过少,又不经济,需要很多的人参与。
最好以每人不超过50份问卷表来聘请调查者。
5.给学生(访员)开会,详细解释问卷表中的各个问题,包括设计每个问题的用意、各个问题间的逻辑关系等,并对样本选取和数据取得以及当面访问的具体程序和技巧进行说明。
6.调查问卷回收以后,组织专门人员对问卷进行审核和汇总,确定有效问卷数。
7.制定编码方案。
包括省市地区码、调查员码、问题码和答案码,以便于计算机汇总。
8.组织专门人员对已审核和编码的问卷进行原始数据的计算机录入。
9.全部问卷数据录入结束后,对已录人数据进行检查和汇总,建立正规的调查数据库。
10.对调查案例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分析。
七、需要学生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本案例中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国股民的特征、中国股民的投资状况和投资结果,因此,根据本案例提供的截面数据,可对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做定量统计和分析。
问题一:1.用数据透视表统计出股民的投资结果人数,即赚钱、不赔不赚和赔钱的人数和比例。
2.用数据透视表统计出“男、女”股民的人数和比例。
或计算本案例中其它单个变量的的人数和比例。
问题二:(至少2组变量)1.利用二维列联表格,计算、观察、分析股民的投资结果与股民其他特征之间是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发现投资结果与不同特征的股民之间是否有显著的差异性。
如,投资结果与性别之间是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再如,投资结果与年龄、职业、职务级别、学历、风险有无充分认识等变量之间是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2. 对有意义的其它两两变量之间,通过二维列联表格分析其相关关系,如,学历与资金规模、学历与风险意识、性别与风险意识等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
问题三:1. 对西安、北京两地的股民投资结果与股民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如,投资结果与性别、投资结果与学历等之间关系的分析等。
2. 对西安与其它省市等地的股民投资结果与股民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3. 建立各省市股民的投资结果/性别的三维数据表格。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根据所学过的统计分析工具,对本案例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八、案例分析的步骤1.熟悉案例内容及数据资料。
2.根据案例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对案例进行分析并独立解决案例中提供的需讨论的问题。
3.可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和意见。
4.写出案例的分析报告,案例报告中既有图表,也要做适当的文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