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综合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23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测试题一、单选题1.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我们应该具有的正确认识有()①要处处忍让他人②干粗活脏活的人应有自知之明③要文明礼貌,友善对待他人④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2.小陈与某装饰公司之间因工作待遇问题发生了劳动争议。
依据《劳动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解决问题()①申请调解②双方协商③申请仲裁④提起诉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我国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主要是突出了“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本项制度改革主要明确几点:(1)重证据,以证据说法;(2)以审判为中心,不审判不能定罪。
(3)不受任何行政干扰。
这一切都说明了()A.这项制度能消除冤假错案的产生B.这项制度能减少冤假错案的产生C.这项制度能保障每个人都得到平等的司法救助D.这项制度能保障所有人的利益4.作为公民,我们应这样维护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敢于对不公平说“不”③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我们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④不惜采用一切方式和手段同不公平行为作斗争,捍卫公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
另外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这C.对老年人存在不公平D.有利于实现绝对公平6.2019年3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定: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②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③限时制了学生的择校自由④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创新人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致力子维持社会公平。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测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其中,自由是指()A. 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B. 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D. 只受道德约束的自由2.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下列体现平等的是()A. 某公司在招聘员工时规定只招收男性B. 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C. 某些学校按成绩好坏编排班级D. 不同职业的人收入差距过大3.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机关应该()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简化程序C. 只考虑法律效果,不考虑社会效果D. 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裁判4.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要求实行()A. 良法之治B. 人治C. 专制D. 严刑峻法5.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公平就是平均分配B. 公平是一种主观感受,没有客观标准C. 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承担相应的责任,得到相应的利益D. 公平只在理想社会中存在6.珍视自由,就要()A.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B. 任意行使权利C. 放弃自己的权利D.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7.践行平等,就要()A. 反对特权B. 追求绝对平等C. 允许特殊化D. 歧视他人8.下列行为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是()A. 考试作弊B. 商家缺斤少两C. 扶老人过马路D. 偷税漏税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包括()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②公民平等地履行义务③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④公民的法律地位不平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对于法治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B.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C. 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D. 法治与个人生活没有关系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请简述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平等对待、不凌弱欺生是因为()A. 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一样的B.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完全可以避免矛盾C. 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D. 大家在一起能够把气氛搞得融洽一些【答案】C【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因此人际交往中要平等待人 C符合题意A错误不符合事实B错误人际交往中矛盾在所难免D项内容不是原因排除故选C2.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下列属于政府履行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职责的有()①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②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③从我做起扶弱济困④实施法律援助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B【解析】3.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公正是提高人们满意度的一杆秤……要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这段话表明()A. 公正永远是相对的B. 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C. 正义是制度的保障D. 要实现快速发展就无法保证公平【答案】B【解析】李总理的这句话表明了正义制度的重要性正义制度就是为了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也是生活的绝对权威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所以B符合题意A错误公正是相对的C错误制度是正义的保证D说法错误故选B4.从2014年10月1日起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如图漫画《养老公平》表明()A. 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B. 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C. 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D. 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答案】C【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不能说已经实现了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公平 B错误根据题意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的这一社会公平需要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这一制度来维护所以选择C选项 D和题干无关5.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下列诗词中体现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的是()A. 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D.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答案】C【解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但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故C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大意是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B不合题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意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D不合题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望月怀思之意故选C6.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对平等认识错误的是()A.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 我国已彻底消灭了不平等现象D. 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答案】C【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ABD说法正确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C说法错误入选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且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故选C7.阅读如图漫画漫画启示我们()A. 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为所欲为B. 自由就是创新超越各种束缚C. 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D. 自由是相对的不存在真正的自由【答案】C【解析】漫画通过两个风筝的对比表明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故C符合题意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不是超越各种束缚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故ABD错误故选C8.随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三位一体”资助制度实现了“应助尽助”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主要体现了()A.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B. 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C. 我国用制度维护社会公平D. 维护绝对公平是人们的共同心声【答案】C【解析】“三位一体”的资助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让经济困难学生享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权这体现了我国用制度维护社会公平A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公平并未涉及正义的相关内容B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公平并未涉及正义的相关内容C说法正确我国用制度维护社会公平D说法错误维护公平是人们的共同心声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绝对公平”说法错误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9.(1)材料一中我国政府为什么对公平如此重视?9.(2)材料二中现场目击者的作证是否是一种正义行为?作为公民应怎样维护正义?【答案】(1)①公平是社会的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有了公平人们才能稳定、持久的合作②有了公平才能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社会持续发展【解析】(1)我国之所以重视公平正义因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从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的作用回答即可【答案】(2)目击者作证行为是正义行为.公民①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坚持正义标准③尊重他人权利④积极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解析】(2)目击者证言戳穿了讹人者的谎言维护了公平正义是正义行为如何维护正义依据教材知识解答即可10.(1)结合材料一请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两个方面即可)10.(2)自由是珍贵的我们如何珍视自由?(两个方面即可)10.(3)我们如何追求平等?(两个方面即可)【答案】关系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解析】(1)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围绕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回答即可【答案】(2)①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要依法行使权利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解析】(2)本题围绕珍视自由回答【答案】(3)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解析】(3)根据所学围绕践行平等的要求组织答案即可11.(1)材料一反复强调公平请你说说公平的内涵是什么?11.(2)简要说说公平的重要性是什么?11.(3)材料二中现场目击者的佐证是否是一种正义行为?个人如何守护正义【答案】((1) 公平内涵是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解析】本题考查了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公平的内涵答出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即可【答案】(2)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可从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3)①目击者作证行为是正义行为②维护正义公民要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正义标准尊重他人权利积极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解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结合材料目击者证言戳穿了讹人者的谎言维护了公平正义是正义行为如何维护正义依据教材知识解答即可1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围绕“自由”这个话题几同学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请结合几位同学的观点写出你对自由的认识【答案】【解析】三、判断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3.心怀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义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和谐所以国家鼓励公民维护正义因为维护正义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14.2020年秋季起全国各地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将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实现公办民办学校同时“起跑”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判断正确理由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析】本题为判断题知识点范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全国各地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将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实现公办民办学校同时“起跑” 体现了维护教育公平做法正确理由可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进行回答15.看到晨练老人晕倒正在公园游玩的青年小陈赶忙跑过去救助并拨打“120”急救电话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小陈尊重他人生命救助他人是助人为乐、勇担责任的表现是正义行为故正确。
第四单元测试题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果说规则是堤坝,自由则是堤坝中的水。
没有了堤坝的约束,堤坝中的水不仅会泛滥成灾,而且自己最终也将干涸于广袤的田野中而不复存在。
这说明( C )①规则和自由是相互对立的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③自由与规则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017年“8·8”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当晚,不少人微信中出现了一条以“中国地震局四川分局”名义发布的余震谣言信息。
经西安警方全力侦查,编造散布谣言的违法嫌疑人陈某被抓获。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陈某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
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警示有( C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②珍视自由,就要反对特权③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④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下列属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是( D )A.小刚骑自行车上学因为担心迟到闯红灯B.小李揭发领导偷税漏税被单位领导除名,只好自认倒霉C.农民工小罗“讨薪”不成暴打包工头D.小刘的著作被小王剽窃,小刘把小王告上法庭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①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过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②所有公民在司法上平等,在实施、适用法律上平等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适用范围内的平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
面对这些现象,要求我们( A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②运用刑罚严厉打击③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树立特权意识,谋求最大利益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