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道德与法治4.2凝聚法治共识
- 格式:pptx
- 大小:903.97 KB
- 文档页数:21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德修养: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做合格的社会公民法治观念:培育法治精神,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健全人格: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5.责任意识: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责任意识: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教学难点:厉行法治的要求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遵纪守法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百姓口碑是检验工作成绩最直观的“晴雨表”。
遵纪守法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二、新课讲授:运用你的经验: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与政府打交道。
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交通部门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工商管理部门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教育部门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林业部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民政部门这说明政府有什么作用?一、法治政府:1、政府的作用:以上图片说明政府有哪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材料:公共服务狭义的公共服务不包括国家所从事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一些职能活动,即凡属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监管行为,以及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整体的操作性行为,都不属于狭义公共服务,因为,这些政府行为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种具体的直接需求得到满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2《凝聚法治共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凝聚法治共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理解法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但他们对法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法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法治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治的基本概念、法治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内涵,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法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法治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治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法治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3.讨论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谈谈对法治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
4.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践行法治的方法和原则。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九年级上册4.2 凝聚法治共识分层作业★基础过关练★1.“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这告诉我们( )①政府制定法律,要求人们遵守②法治政府必须按照法治原则运作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④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1. C 题干中“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说明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②③④正确。
①说法错误,排除。
2.某县召开了一次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
获奖者往往都“抬不起头”:他们是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因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太低而获得了“蜗牛奖”。
颁发“蜗牛奖”( ) A.有利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B.提醒相关单位要增强政府行政权,树立责权一致意识C.警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效率D.体现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析】2. C “因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太低”而获得了“蜗牛奖”,这旨在警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故C符合题意;A、D排除,本身说法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B中增强政府行政权的观点错误,排除。
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面对考验,很多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然而,有一些地方和部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进退失措,出台的一些明显违法或不当的应急决策和管制措施,引发社会争议。
这说明建设法治政府必须()①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②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③全面推进政府立法工作科学化、民主化④使政府的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C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很多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4.2 凝聚法治共识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践行法治精神,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积极参与法治中国的建设活动。
【能力目标】: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治现象,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法治行为。
初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理解厉行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政府的作用。
知道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政府依法行政。
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法行政难点:厉行法治三、课时安排(1节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良法善治,识记基础知识: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7、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二)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中国,课目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展示★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2.法治政府的含义?★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公民两方面)★4、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从公民、政府及工作人员、社会、国家角度)5、怎样理解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三)活动一:法治政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政府有什么作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课题 4.2 凝聚法治共识课时1第几课时1授课教师授课年级九年级课标要求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教学内容分析本框内容在前一框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后,进一步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
第一目“法治政府”从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到法治政府的建设,明确依法行政的相关内容知晓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第二目“厉行法治”,突破思维限制,从政府作为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厉行法治,知道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从而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学情分析经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明辨是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其缺乏系统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明确初中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将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培育法治素养。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德修养: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做合格的社会公民法治观念:培育法治精神,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健全人格: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5.责任意识: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教学难点:厉行法治的要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直接导入讲授新课一、法治政府1.运用你的经验展出笔记: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2.展示材料:琼中县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敖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提问:(1)违纪官员下马启示我们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在2035年的远景目标中,我国将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4.2 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建设民主法治中国(二)主题概述:(1)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民主如同国之经络,疏通国家的肌体,协调政治的机能。
”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和价值理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三)主题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有了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和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
关于民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来自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下学期关于宪法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学校生活中的自治管理经验。
关于法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来自小学以来的道德与法治课以及生活中与尊法守法相关的个人经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这些知识和经验虽然不全面,但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民主与法治的价值追求初步搭建了学习“脚手架”。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
2.初步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
4.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六)单元评价建议:二、具体课时设计:4.2 凝聚法治共识1.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1.李克强总理指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
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务公开有利于()①维护公平正义②促进依法行政③推进依法治国④杜绝腐败现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据报道,某省政府的红头文件在报送省长签发之前,必须先送省政府首席法律顾问附署意见。
这主要表明政府()①严格依法行使司法权②努力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③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④把立法权赋予了首席法律顾问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3.广受关注的于欢案,在重新审理的过程中,司法机关全程进行直播,并对于欢终审改判有期徒刑5年。
这有力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新方针中______的要求。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4.材料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3—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为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当前法治政府建设实际,制定本纲要。
《纲要》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分级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
(1)请你分析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什么现实意义。
(2)请你为建设法治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中的“杜绝”说法太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