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考试试题格式及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3.掌握薄透镜傍轴成像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薄透镜傍轴成像。
4.理解光学仪器和光阑,像差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干涉考试内容:双光束和多光束干涉的特点和规律;分波面干涉、分振幅干涉;光场的空间和时间相干性。
考试要求:1.掌握光波干涉的基本概念,双光束和多光束干涉的特点和规律。
2.掌握分波面干涉、分振幅干涉(等厚干涉和等倾干涉)。
3.理解光场的空间和时间相干性。
(三)光的衍射考试内容: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衍射光栅;光学仪器的色散本领、色分辨本领。
考试要求:1.理解掌握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理解掌握菲涅耳半波带法。
3.掌握衍射光栅,光学仪器的色散本领、色分辨本领。
4.理解闪耀光栅的基本原理(四)光的偏振考试内容:双折射;偏振态的变化和检验;偏振光的干涉。
考试要求:1.理解掌握光的偏振态的基本概念。
2.理解双折射,偏振态的变化和检验。
3.掌握偏振光的干涉。
(五)光的吸收、色散、散射;群速考试内容:吸收、色散、散射;群速。
考试要求:1.理解掌握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2.了解群速的概念。
(六)光的量子性和激光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光的量子性;激光的基本概念。
考试要求:1.了解掌握光的量子性。
2.掌握激光的基本概念。
参考书目:1)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2)《OPTICS》(光学) (第四版),Eugene Hecht(张存林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机实践操作)
一、说明同步发电机全自动准同期并列实验过程,准同期并列条件是什么?。
(30分)
将“同期方式”转换开关置“全自动”位置;按下准同期控制器的“同期”按钮,同期命令指示灯亮,微机正常灯闪烁加快,此时,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将自动进行均压、均频控制并检测合闸条件,一旦合闸条件满足即发出合闸命令。
当一次合闸过程完毕,控制器会自动解除合闸命令,避免二次合闸。
(评分标准:正确说明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过程15分)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
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当满足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后,根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
(评分标准:正确写出准同期并列条件15分)
二、画图说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的组成和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30分)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两部分组成,它们和同步发电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称为励磁控制系统。
(评分标准:正确画图说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15分)
励磁控制系统的三大基本任务是:稳定电压,合理分配无功功率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评分标准:正确写出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15分)
三、利用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CAMS组态软件设计下图,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遥测,遥信,
遥控,遥调功能。
(40分)
(评分标准:正确绘制电路图15分,正确完成实时数据定义10分,正确完成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操作15分)。
考试试题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编号:01033010 适用专业(班级):化工06—1~3班 共5页命题人: 教研室主任: 第1页一、选 择 题 (在 下 列 各 题 中 , 选 择 出 符 合 题 意 的 答 案 , 将 其 代 号 填 入 括 号 内 )(本大题分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1、 当 温 度 一 定, 反 应 2A (g) + 3B (g) 5C (g) 在 进 行 过 程 中, 下 列 各 物 理 量 中, 发 生 变 化 的 是.......................................................................................................................( )。
(A)△r G ; (B)△r G m ; (C) K ; (D) k 。
2、 欲 使 CaCO 3 在 水 溶 液 中 的 溶 解 度 增 大, 宜 采 用 的 方 法 是 ........................................... ()。
(A) 加 入 1.0 mol ·L -1 Na 2CO 3; (B) 加 入 2.0 mol ·L -1 NaOH ;(C) 加 入 1.0 mol ·L -1 CaCl 2; (D) 加 入 0.1 mol ·L -1 edta 。
3、 下 列 有 关 分 子 轨 道 的 叙 述 中 错 误 的 是..........................................................( )。
(A) 通 常, 成 键 分 子 轨 道 能 级 低 于 相 应 的 原 子 轨 道;(B) 反 键 分 子 轨 道 能 级 常 高 于 相 应 的 原 子 轨 道;(C) 原 子 轨 道 能 级 相 近 即 可 组 合 成 分 子 轨 道;(D) 一 定 条 件 下, 分 子 轨 道 数 目 等 于 组 合 的 原 子 轨 道 数 目。
黑龙江科技学院试题第1套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班级):机03 共3 页命题人:徐文娟赵存友教研室主任:第1页一、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2分)1.无黏性流体的特征是黏度为常数。
2.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使流体的分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
3.静止流场中的压强分布规律仅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
4.连通管中的任一水平面都是等压面。
5. 实际流体圆管湍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对数曲线规律。
6. 湍流附加切应力是由于湍流元脉动速度引起的动量交换。
7. 尼古拉茨试验的水力粗糙管区阻力系数 与雷诺数Re和管长l有关。
8. 并联管路中总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
9. 声速的大小是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标志。
10.在平行平面缝隙流动中,使泄漏量最小的缝隙叫最佳缝隙。
11.力学相似包括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三个方面。
12.亚声速加速管也是超声速扩压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如图所示,一平板在油面上作水平运动。
已知平板运动速度V=1m/s,平板与固定边界的距离δ=5mm,油的动力粘度μ=0.1Pa·s,则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的粘滞阻力为()A.10Pa;B.15Pa;C.20Pa;D.25Pa;2. 在同一瞬时,位于流线上各个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在该点与此流线()A.相切;B.重合;C.平行;D.相交。
3. 实际流体总水头线的沿程变化是:A.保持水平;B.沿程上升;C.沿程下降;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圆管层流,实测管轴上流速为0.4m/s,则断面平均流速为()A.0.4m/s B.0.32m/s C.0.2m/s D.0.1m/s黑龙江科技学院试题 第1套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班级):机03 共3 页 命题人:徐文娟 赵存友 教研室主任: 第2页 5.绝对压强abs p ,相对压强p ,真空度v p ,当地大气压a p 之间的关系是:A .v abs p p p +=;B .abs a v p p p -=;C .a abs p p p +=;D .a v p p p +=。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试试题第1套课程名称:采矿学课程编号:11013370 适用专业(班级):采矿工程10-1、2、5班共4页命题人:教研室主任:第1页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图1中所示,指出图形中数字对应的巷道名称:图1 矿井生产系统示意图1:;3:;4:;5:;8:;9:;15:;23:;19:;22:。
2、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体系和体系两大类。
3、矿井移交以后,有些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需要改变,对生产矿井的生产能力进行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综合生产能力称为矿井。
4、采场内为采取煤炭而进行的、、、及等一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作。
5、井底车场是指连接和主要运输石门或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放顶煤采煤法中把工作面分成2 ~3段,每段内同时开启两个相邻放煤口,每次放1/2 ~1/3的顶煤,按顺序循环放煤,直至该段全部放完,再进行下一段放顶煤。
这种放煤方式是()黑龙江科技大学考试试题第1套课程名称:采矿学课程编号:11013370 适用专业(班级):采矿工程10-1、2、5班共4页命题人:教研室主任:第2页A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B单轮、多口、顺序、不等量放煤;C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D单轮、间隔、多口放煤。
2、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布置,沿走向推进采煤,这种采煤方法叫做()A走向长壁采煤法B柱式采煤法C倾斜长壁采煤法D伪斜长壁采煤法3、下列巷道为准备巷道的是()A主井B井底车场C轨道上山D开切眼4、下列关于准备方式的分类正确的是()A按煤层赋存条件分可分为采区式、盘区式和阶段式;B按开采方式分可分为上山采区与下山采区准备;C按采区上山的布置分可分为煤层上山和岩层上山;D按煤层群开采时的联系分可分为分组与集中准备。
5、下列矿井中属于大型生产矿井的是()A0.45Mt/a B0.6Mt/aC0.9Mt/a D 1.2Mt/a6、“三下”采煤是指()A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承压水下;B采空区下、建筑物下和铁路下;C建筑物下、水体下和铁路下;D采空区下、水体下和城市下。
试卷(答题纸)题型说明语及格式要求一、“试卷”、“答题纸”格式要求1.字体字号:卷头:黑体加粗小四号各大项题头:黑体加粗五号其他:宋体五号2.纸型、页边距:16K;默认页边距3.行距:单倍行距。
其中卷头之下需要空一行。
二、“试卷”题型说明语“试卷”结构包括:卷头、注意事项、具体内容、页脚四部分。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或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每题所设选项中只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注意:选择题的题干与每一备选答案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3.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只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具体内容不加标点符号。
5.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或简答题(第小题分,第小题分,共分)注意:具体题目内容用陈述句或疑问句,陈述句首用“简述”等类似词接题目内容。
6.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分)或论述题(第小题分,第小题分,共分)注意:具体题目内容用陈述句,陈述句首用“试述”、“论述”等类似词接题目内容。
7.案例(材料)分析题具体包括案例(材料)描述、问题设计两部分。
8.其他题计算题、证明题、填图题等其他题型也仿上,特殊情况酌情处理。
三、“答题纸”结构说明语“答题纸”结构包括:卷头、具体内容、页脚三部分。
卷头左面有“复核总分框”。
卷头下面有“总分框”。
每一大项前有“得分框”。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或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题号下方的空格内。
下设答题框。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每题所设选项中只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题号下方的空格内。
下设答题框。
3.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只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请将答案标号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下方的空格内。
2. 论述题约30分3、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经济学十大原理考试内容经济学十大原理内容考试要求1.理解:机会成本、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涵义;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2.掌握:外部性、市场失灵;3.熟练掌握: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
(二)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考试内容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1.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差异;2.掌握:比较优势;3.熟练掌握: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3)供给、需求和市场力量考试内容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考试要求1.了解:市场中价格的作用;2.理解:过剩、竞争市场;3.掌握: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4.熟练掌握: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4)弹性及其应用考试内容供给、需求与弹性考试要求1.了解: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2.理解: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无弹性涵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3.掌握: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4.熟练掌握: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应用。
(五)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考试内容税收归宿、税收分配考试要求1.了解:价格上、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向卖者征税与向买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2.掌握:税收归宿;3.熟练掌握:决定税收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分配的因素。
(六)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考试内容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考试要求1.了解: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内涵;2.理解:市场均衡状态;3.掌握:福利经济学、效率;4.熟练掌握:市场失灵与市场结果无效率(七)应用:赋税的代价考试内容税收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无谓损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考试要求1.了解: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参与者;2.理解: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3.掌握:无谓损失;4.熟练掌握: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变动及原因。
(八)应用:国际贸易考试内容国家贸易主要观点、关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考试要求1.掌握:支持贸易限制的五种观点;2.熟练掌握:关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机实践操作)一、简答题(40分)1、电阻器的检测方法?(8分)①电阻器额定功率的简易判断(2分)小型电阻器的额定功率一般在电阻体上并不标出。
但根据电阻长度和直径大小是可以确定其额定功率值大小的。
下表列出了常用的不同长度、直径的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所对应的功率值。
②测量实际电阻值(3分)a.将万用表的功能选择开关旋转到适当量程的电阻挡,先调整“0”点,然后再进行测量。
并且在测量中每次变换量程,都必须重新调零后再使用。
表 RT、RJ型电阻器的长度、直径与额定功率关系表碳膜电阻(RT) 金属膜电阻(RJ)额定功率(W) 长度(mm) 直径(mm) 长度(mm) 直径(mm)1/8 11 3.9 6~7 2~2.51/4 18.5 5.5 7~8.3 2.5~2.91/2 28.5 5.5 10.8 4.21 30.5 7.2 13 6.62 48.5 9.5 18.5 8.6图电阻的正确测法b.按照图所示的正确方法,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
③测量操作注意事项(3分)a.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
b.被检测的电阻必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
c.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说明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8分)a.万用表电阻挡的正确选择(2.5分)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
一般情况下,1~47µ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µ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测量漏电阻(3分)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
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幅度,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机实践操作)
一、编程求1000以内的“完数”。
“完数”指一个数恰好等于它本身的因子之和,例如:28=14+7+4+2+1。
(30分)
前面板:
程序框图:
(评分标准:正确判断是否是完数10分,正确初始化和分离数组10分,程序正确运行及结果正确10分)
二、海滩上有一堆桃子,五只猴子来分。
第一只猴子把这堆桃子平均分为五份,多了一个,这只猴子把多的一个扔进海里,拿走了一份。
第二只猴子把剩下的桃子又平均分为五份,又多了一个,它同样把多的一个扔进海里,拿走了一份,第三、第四、第五只猴子都是这样做的,问海滩上原来最少有多少个桃子。
(30分)
前面板:
程序框图:
(评分标准:算法正确10分,正确完成程序框图10分,程序正确运行及结果正确10分)
三、考试成绩登记设计
基础部分:
1.对电子表格中存储的3个班的成绩进行分析,分别统计每个班和总共3个班成绩为0~59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99分,100分各分段的人数。
2.计算每个班和3个班总的平均分。
发挥部分:
1.画出每个班的各分数段的直方图分布。
2.算出每个班的各分数段人数的比例。
3.对前面板进行修饰和美化。
(40分)
前面板:
程序框图:
平均成绩子VI:
成绩分离子VI:
统计分数子VI:
成绩比例子VI:
(评分标准:统计每个班和总共3个班各分段的人数10分,计算每个班和3个班总的平均分10分,画出每个班的各分数段的直方图分布10分,算出每个班的各分数段人数的比例10分)。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机实践操作)
一、将电话交换机组建成网型网络,并实现语音录制功能和号码的更改,且可以实现群呼功能(20分)
各交换机的用户口和中继口分别和其他的交换机中继口和用户口相连;在话务管理软件中,[参数][本机字头]更改参数。
按照命令用8000电话机实现语音录制。
在[参数][中继参数]中实现群呼功能。
(评分标准:正确组建网型网10分,实现语音录制功能,群呼功能和号码的更改10分)
二、利用华为模拟器,组建下列拓扑网络,正确设置交换机和路由器,使整个网络连通。
(20分)
(评分标准:每一台PC机连通2分,整体连通4分)
三、利用几台PC和交换机,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络(一台服务器,两台客户机),要求能够实现互访,且能够实现客户机自动获取ip功能,且能够实现域名访问。
(30分)
首先建立IP地址和子网掩码,然后可以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网页,测试相互间的连通情况。
在服务器PC上配置windows自带的DHCP系统,即可以完成客户机的自动获取ip功能。
域名功能的实现在DNS系统中设置即可。
(评分标准:配置IP,检查网络的连通情况10分,配置DHCP,成功互访10分,配置DNS,成功互访10分)。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机实践操作)
一、天塔之光:第一次按起动按钮中心灯亮;第二次按起动按钮内圈(L2、L3、L4、L5)亮;第三次按起动按钮外圈(L6、L7、L8、L9)亮;第四次按起动按钮圈中所有灯(L1~L9)以0.2秒的速度闪2秒后全灭。
(40分)
(评分标准:第一次按起动按钮中心灯亮5分,第二次按起动按钮内圈(L2、L3、L4、L5)亮10分,第三次按起动按钮外圈(L6、L7、L8、L9)亮10分,第四次按起动按钮圈中所有灯(L1~L9)以0.2秒的速度闪2秒后全灭15分)
二、计算(22+16)*33 – 18*45
6
按“启动”按钮数码管显示商,
按“停止”按钮显示数码管余数。
(30分)
(评分标准:计算结果正确10分,按“启动”按钮数码管显示商正确10分,按“停止”按钮显示数码管余数正确10分)
三、数码管:编写一段程序使应用F0指令传送至DT10中的任意三位十进制数据都可按位(由高到低)在数码管中显示出来。
(30分)
(评分标准:应用F0指令传送正确10分,由高到低排列正确10分,数码管显示正确10分)。
3.理解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电位移,、和的关系;掌握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P D D E P 4. 理解电流的恒定条件和导电规律,欧姆定律的积分及微分形式,电源及其电动势。
(二)稳恒磁场考试内容:毕奥-萨伐尔定律;载流回路的磁场;安培定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载流导体受力(安培力)、磁力矩;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及其应用。
考试要求:1. 理解基本磁现象,磁感应强度;低速运动带电粒子的磁场;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
B2. 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载流回路的磁场;安培环路定律。
3. 掌握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安培定律,载流导体受力(安培力),磁力矩。
4. 理解磁介质的磁化机制,磁化强度,磁场强度,、和的关系。
MH B H M 5. 掌握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及其应用。
(3)电磁感应考试内容: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互感,自感,串联两线圈的等效自感;自感磁能与互感磁能,磁场的能量和磁能密度。
考试要求:1.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2. 掌握互感,自感,串联两线圈的等效自感。
3. 掌握自感磁能与互感磁能,磁场的能量和磁能密度。
(四)电磁场与电磁波考试内容:电磁场的基本规律;涡旋电场及其环流;位移电流。
Maxwell 方程组;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坡印廷矢量,电磁波的物质性,电磁波谱。
考试要求:1. 了解电磁场的基本规律,掌握涡旋电场及其环流。
2. 掌握位移电流,Maxwell 方程组,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3. 了解坡印廷矢量的意义,掌握其计算;了解电磁波的物质性,电磁波谱。
参考书目:1.《电磁学》第四版,赵凯华,陈熙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2.《电磁学》第三版,梁灿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机实践操作)一、简答题(40分)1、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是什么?(6分)①标称阻值与允许误差(2分)②电阻器的额定功率(2分)③电阻器的最大工作电压(极限工作电压)(2分)2、说明电容的色环表示法?(10分)用三到四个色环在产品表面上标出电容器的容量和允许误差。
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如表所示。
表电容器的容量和允许误差色环表示法表3、说明常用二极管型号和选用方法?(8分)①检波二极管(4分)检波二极管是利用PN结伏安特性的非线性,把叠加在高频信号上的低频信号分离出来的一种二极管。
常用的检波二极管有2AP1~2AP7,2AP~2AP10,2AP~2AP17等型号。
选用检波二极管主要是考虑工作频率高,结电容小,串联电阻小,正向上升特性好,反向电流小。
所以往往是选用硅,锗点接触二极管或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②整流二极管(4分)整流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把电路中的交流电流转变为直流电流的一种二极管。
是一种大面积的功率器件,结电容大,工作频率较低,一般在几十千赫兹。
4、说明三极管的选用方法?(8)选用三极管要依据它在电路中所承担的作用查阅晶体管手册,选择参数合适的三极管型号。
① NPN型和PNP型的晶体管直流偏置电路极性是完全相反的,具体连接时必须注意。
(2分)②电路加在晶体管上的恒定或瞬态反向电压值要小于晶体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否则晶体管很易损坏。
(2分)③高频运用时,所选晶体管的特征频率f T要高于工作频率,以保证晶体管能正常工作。
(2分)④大功率运用时晶体管内耗散的功率必须小于厂家给出的最大耗散功率,否则晶体管容易被热击穿。
晶体管的耗散功率值与环境温度及散热片大小形状有关,使用时注意手册说明。
(2分)5、请简述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共阴极数码管的方法。
(8分)答:先将万用表指针调到测二极管的档位,用黑色表笔接数码管的一个公共端,再用红色表笔依次接公共端以外的管脚,若与管脚对应的笔划发光,则数码管可以正常工作。
黑龙江科技学院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上机实践操作)一、用VB完成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40分)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r!, l!, s!r = InputBox("请输入圆的半径:")l = 2 * 3.14159 * rs = 3.14159 * r ^ 2Text1.Text = rText2.Text = lText3.Text = 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EndEnd Sub(评分标准:能完成基本功能30分,算法简洁10分)二、利用 VB实现数制转换(完成任意一个转换)。
(60分)。
Private Sub cmdbin2hex_Click()txthex.Text = Bin2Hex(txtbinary.Text)End SubPrivate Sub cmddec2bin_Click()If IsNumeric(txtdec2bin.Text) Thentxtdec2bin2.Text = Dec2Bin(txtdec2bin.Text)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mdDecHex_Click()If IsNumeric(txtDecimal.Text) Thentxtdechex.Text = Hex(CDbl(txtDecimal.Text))ElseMsgBox "Not a Number.", vbCritical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EndEnd SubPrivate Sub cmdhex2bin_Click()txtbinary2.Text = Hex2Bin(txthex2.Text)End SubPrivate Sub cmdhexdec_Click()txtdec2.Text = CStr(Hex2Dec(txthexdec.Text))End SubFunction Bin2Dec(InputData As String) As Double'二进制转变成十进制Dim DecOut As DoubleDim I As IntegerDim LenBin As DoubleDim JOne As StringLenBin = Len(InputData)'确认是否为二进制数For I = 1 To LenBinJOne = Mid(InputData, I, 1)If JOne <> "0" And JOne <> "1" ThenMsgBox "NOT A BINARY NUMBER", vbCriticalExit FunctionEnd IfNext IDecOut = 0For I = Len(InputData) To 1 Step -1If Mid(InputData, I, 1) = "1" ThenDecOut = DecOut + 2 ^ (Len(InputData) - I)End IfNext IBin2Dec = DecOutEnd FunctionFunction Dec2Bin(InputData As Double) As String'十进制转变为二进制Dim Quot As DoubleDim Remainder As DoubleDim BinOut As StringDim I As IntegerDim NewVal As DoubleDim TempString As StringDim TempVal As DoubleDim BinTemp As StringDim BinTemp1 As StringDim PosDot As IntegerDim Temp2 As String'检查是否为十进制的小数点If InStr(1, CStr(InputData), ".") ThenMsgBox "Only Whole Numbers can be converted", vbCritical GoTo edsEnd IfBinOut = ""NewVal = InputDataDoAgain:'开始计算NewVal = (NewVal / 2)'如果有余数If InStr(1, CStr(NewVal), ".") ThenBinOut = BinOut + "1"'得到余数NewVal = Format(NewVal, "#0")NewVal = (NewVal - 1)If NewVal < 1 ThenGoTo DoneItEnd IfElseBinOut = BinOut + "0"If NewVal < 1 ThenGoTo DoneItEnd IfEnd IfGoTo DoAgainDoneIt:BinTemp = ""'颠倒结果For I = Len(BinOut) To 1 Step -1BinTemp1 = Mid(BinOut, I, 1)BinTemp = BinTemp + BinTemp1Next IBinOut = BinTemp'输出结果Dec2Bin = BinOuteds:End FunctionFunction Bin2Hex(InputData As String) As String'二进制转变成十六进制Dim I As IntegerDim LenBin As IntegerDim JOne As StringDim NumBlocks As IntegerDim FullBin As StringDim HexOut As StringDim TempBinBlock As StringDim TempHex As StringLenBin = Len(InputData)'确认是否为二进制数For I = 1 To LenBinJOne = Mid(InputData, I, 1)If JOne <> "0" And JOne <> "1" ThenMsgBox "NOT A BINARY NUMBER", vbCriticalExit FunctionEnd IfNext I'设置二进制变量FullBin = InputData' 如果这个值的长度小于4,则补0If LenBin < 4 ThenIf LenBin = 3 ThenFullBin = "0" + FullBinElseIf LenBin = 2 ThenFullBin = "00" + FullBinElseIf LenBin = 1 ThenFullBin = "000" + FullBinElseIf LenBin = 0 ThenMsgBox "Nothing Given..", vbCriticalExit FunctionEnd IfNumBlocks = 1GoTo DoBlocksEnd IfIf LenBin = 4 ThenNumBlocks = 1GoTo DoBlocksEnd IfIf LenBin > 4 ThenDim TempHold As CurrencyDim TempDiv As CurrencyDim AfterDot As IntegerDim Pos As IntegerTempHold = Len(InputData)TempDiv = (TempHold / 4)Pos = InStr(1, CStr(TempDiv), ".")If Pos = 0 ThenNumBlocks = TempDivGoTo DoBlocksEnd IfAfterDot = Mid(CStr(TempDiv), (Pos + 1))If AfterDot = 25 ThenFullBin = "000" + FullBinNumBlocks = (Len(FullBin) / 4)ElseIf AfterDot = 5 ThenFullBin = "00" + FullBinNumBlocks = (Len(FullBin) / 4)ElseIf AfterDot = 75 ThenFullBin = "0" + FullBinNumBlocks = (Len(FullBin) / 4)ElseMsgBox "Big Time Screw up happened, W AHHHHHHHHHHH", vbInformationExit FunctionEnd IfGoTo DoBlocksEnd If'DoBlocks:HexOut = ""For I = 1 To Len(FullBin) Step 4 TempBinBlock = Mid(FullBin, I, 4)If TempBinBlock = "0000" Then HexOut = HexOut + "0"ElseIf TempBinBlock = "0001" Then HexOut = HexOut + "1"ElseIf TempBinBlock = "0010" Then HexOut = HexOut + "2"ElseIf TempBinBlock = "0011" Then HexOut = HexOut + "3"ElseIf TempBinBlock = "0100" Then HexOut = HexOut + "4"ElseIf TempBinBlock = "0101" Then HexOut = HexOut + "5"ElseIf TempBinBlock = "0110" Then HexOut = HexOut + "6"ElseIf TempBinBlock = "0111" Then HexOut = HexOut + "7"ElseIf TempBinBlock = "1000" Then HexOut = HexOut + "8"ElseIf TempBinBlock = "1001" Then HexOut = HexOut + "9"ElseIf TempBinBlock = "1010" Then HexOut = HexOut + "A"ElseIf TempBinBlock = "1011" Then HexOut = HexOut + "B"ElseIf TempBinBlock = "1100" ThenHexOut = HexOut + "C"ElseIf TempBinBlock = "1101" ThenHexOut = HexOut + "D"ElseIf TempBinBlock = "1110" ThenHexOut = HexOut + "E"ElseIf TempBinBlock = "1111" ThenHexOut = HexOut + "F"End IfNext IBin2Hex = HexOuteds:End FunctionFunction Hex2Bin(InputData As String) As StringDim I As IntegerDim BinOut As StringDim Lenhex As IntegerInputData = UCase(InputData)Lenhex = Len(InputData)For I = 1 To LenhexIf IsNumeric(Mid(InputData, I, 1))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A"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B"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C"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D"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E"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F" ThenGoTo NumOkElseMsgBox "Number given is not in Hex format", vbCritical Exit FunctionEnd IfNumOk:Next IBinOut = ""For I = 1 To LenhexIf Mid(InputData, I, 1) = "0" ThenBinOut = BinOut + "000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1" ThenBinOut = BinOut + "0001"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2" ThenBinOut = BinOut + "001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3" ThenBinOut = BinOut + "0011"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4" ThenBinOut = BinOut + "010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5" ThenBinOut = BinOut + "0101"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6" ThenBinOut = BinOut + "011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7" ThenBinOut = BinOut + "0111"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8" ThenBinOut = BinOut + "100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9" ThenBinOut = BinOut + "1001"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A" ThenBinOut = BinOut + "101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B" ThenBinOut = BinOut + "1011"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C" ThenBinOut = BinOut + "110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D" ThenBinOut = BinOut + "1101"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E" ThenBinOut = BinOut + "1110"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F" ThenBinOut = BinOut + "1111"ElseMsgBox "Something is Screwed up, Wahhhhhhhhhhh", vbCritical End IfNext IHex2Bin = BinOuteds:End FunctionFunction Hex2Dec(InputData As String) As DoubleDim I As IntegerDim DecOut As DoubleDim Lenhex As IntegerDim HexStep As DoubleDecOut = 0InputData = UCase(InputData)Lenhex = Len(InputData)For I = 1 To LenhexIf IsNumeric(Mid(InputData, I, 1))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A"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B"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C"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D"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E" ThenGoTo NumOk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F" ThenGoTo NumOkElseMsgBox "Number given is not in Hex format", vbCritical Exit FunctionEnd IfNumOk:Next IHexStep = 0For I = Lenhex To 1 Step -1HexStep = HexStep * 16If HexStep = 0 ThenHexStep = 1End IfIf Mid(InputData, I, 1) = "0" ThenDecOut = DecOut + (0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1" ThenDecOut = DecOut + (1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2" ThenDecOut = DecOut + (2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3" ThenDecOut = DecOut + (3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4" ThenDecOut = DecOut + (4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5" ThenDecOut = DecOut + (5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6" ThenDecOut = DecOut + (6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7" ThenDecOut = DecOut + (7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8" ThenDecOut = DecOut + (8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9" ThenDecOut = DecOut + (9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A" ThenDecOut = DecOut + (10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B" ThenDecOut = DecOut + (11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C" ThenDecOut = DecOut + (12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D" ThenDecOut = DecOut + (13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E" ThenDecOut = DecOut + (14 * HexStep)ElseIf Mid(InputData, I, 1) = "F" ThenDecOut = DecOut + (15 * HexStep)ElseMsgBox "Something is Screwed up, Wahhhhhhhhhhh", vbCritical End IfNext IHex2Dec = DecOuteds:End Function(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能完成任意一个转换50分,算法简洁10分)。
(一)安全科学基础考试内容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安全中的质变与量变;安全科学的定义;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安全流变-突变的基本概念。
考试要求1. 理解基本概念:安全科学、可靠性、可靠度、不可靠度、安全、危险。
2. 掌握基本理论: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安全中的质变与量变、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安全系统工程考试内容事故的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评价。
考试要求1. 理解基本概念:事故、工伤事故、顶上事件、事件树分析法、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最小径集、安全检查表。
2. 掌握事故树及事故树分析的程序、较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和方法、事故的特征、事故的预防原则、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及其启示、人机轨迹交叉论等事故模型。
(三)安全控制工程考试内容安全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统危险控制的基本措施。
考试要求1. 理解安全控制工程的定义。
2. 掌握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四)安全管理工程考试内容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分类;安全管理的性质和地位;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管理方法的基本着眼点;人本原理;安全目标管理。
考试要求1. 理解安全管理、人本原理等相关基本概念。
2. 掌握企业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为了实现系统的整体安全目标必须做好的工作、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安全管理具有的性质、进行安全目标管理时确定安全目标值的依据、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重要性、安全管理基本方法的基本着眼点。
(五)安全经济考试内容安全投资、安全效益、减速、增值等基本概念。
考试要求理解并掌握安全投资、安全效益、减速、增值等基本概念。
(六)机械安全技术考试内容机械安全技术概述、机械加工生产中飞射物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
考试要求1、了解机械设备的危害部位。
2、理解并掌握飞射物伤害的防护措施。
(七)电气安全考试内容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静电及其防护措施。
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
3. 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综合运用以上内容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基本概念: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资本、劳动力价值、资本有机构成、垄断、全球化等等。
2.理解基本理论: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经济危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
3. 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综合运用以上内容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阐释。
(三)科学社会主义
考试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
考试要求
1.了解基本概念: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
2.理解基本理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阐述、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
3. 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综合运用以上内容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阐释。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附件3: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试试题格式及要求
1、考试试题题签用B5纸打印,页边距2cm。
2、题头为“黑龙江科技大学考试试题”(后附模版),答案与试题题头基本一致,在“试题”后加“答案”。
3、题头“黑龙江科技大学考试试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其他为宋体五号排列整齐。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行距20磅;
4、课程名称应与教务管理系统名称一致。
5、适用专业应按实际填写,公共课可简写。
例如:全校理工类二表等。
6、第套内应填阿拉伯数字,考试出题一般为2套,即第1套或第2套。
7、共页应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套”“页”字样上下对齐。
8、命题人、教研室主任手写签字。
9、如课程分两学期以上开设的,课程名称中必须写明;
10、如开卷考试的,在课程名称后标注“开卷”字样;
11、试题或答案打印后要仔细检查,总分为100分,不设加试题,字迹、图表清晰。
12、每题题目后标出分数,参考答案标出每题的总分数及采分点。
课程名称: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班级):共2页命题人:教研室主任:第1页
课程名称: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班级):共2页命题人:教研室主任: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