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 格式:ppt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4
考点规范练2(2023届河南信阳高三第一次质检)昆磨高速“死亡之坡”,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境内,该路段具有坡长、弯多、桥密、隧长的特点。
为了防止车辆刹车失灵而发生交通事故,该路段设置了多个避险车道。
结合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1题。
1.照片中避险车道最适合布局于图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避险车道应设置在长下坡路段的右侧路边,且避险车道的延伸方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大致一致。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高速公路沿线西南方向地势较高,东北方向地势较低,所以避险车道应设置在图中的①④(车辆前进方向右侧)。
由于避险车道向前延伸的方向与车辆前进方向保持一致,所以④符合,①②③不符合。
所以选D。
(2022浙江高三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自行车越野赛赛区骑行路线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该山区在每年6月下旬组织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该赛区骑行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路呈环形,多沿山谷分布B.沿线相对高差不超过1千米C.赛事期间遇到风雨的概率较低D.运动员前后半程的用时相等3.骑行路线中,补给站和医疗站设置数量最多的路段是( )A.ab段B.bc段C.cd段D.da段3.A2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数值小的一侧向数值大的一侧弯曲为山谷,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线路呈环形,且多沿山谷分布,A正确;骑行沿线最高海拔为2400—2600米,最低海拔为1200—1400米,相对高差为1000—1400米,所以相对高差超过1千米,B错;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受夏季风影响,加之对流较旺盛,遇到风雨的概率高,C错;结合图中起止点以及骑行方向可知,前半段多上坡路段,骑行用时长,后半段多下坡路段,骑行用时短,D错。
第3题,四段骑行路段相比,ab段位于赛事后半程,体力消耗大,沿途等高线复杂密集,地形复杂、变化大,补给站和医疗站设置数量最多,A正确;bc段虽然也是主要位于后半程,但等高线稀疏,沿途地势较平坦,cd段以及da段主要位于前半程,且沿途地势相对平坦,补给站和医疗站数量相对较少,B、C、D错误。
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其形状特点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经纬度和经纬线1.纬线和纬度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圆圈,表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
自赤道向北向南各分90°,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
2.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的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东经度的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的度数向西增加。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为20°W-0°-160°E,西半球为160°E-180°-20°W。
三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应用:(1)定位置①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书写地理坐标时应将经纬度用小括号括起来,如(25°W,55°N)。
②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网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和大洋等区域。
(2)定方向①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看自转方向,定南北(北顺南逆);确定南北半球,定东西。
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D在E的正东方,C在E的西北方。
右图,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B在A的正东方向,C在B的正南方,C在A的东南方。
②方格状经纬网A 确定南北方向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点在北,南半球的点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B 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数值大的在东;同在西经度,数值大的在西;分别在东经度、西经度的两点:两者之和<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两者之和>180°,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图中,A地位于B地的东北方向,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进行地理争辩的基础。
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把握地球的测量方法和地图的绘制方法,对于学习地理和生疏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外形和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大地形和大洋概况、地球的气候区划、地球的地理坐标和地图制作等内容。
一、地球的外形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不是完全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两极半径,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南北两极突出的外形。
地球的绕轴自西向东旋转,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旋转力和离心力等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这是地球的平均自转周期,称为地球日。
地球不仅自转,还围着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这是地球的平均公转周期,称为一个回归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椭圆形。
地球的公转速度和公转轨道对季节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一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地球体积最大的一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幔的上部是拉斯马克面,下部是减缓面。
地核是地球的内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地球的内部结构争辩了地球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和地震波传播规律。
地球的内部结构对地球的地貌、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地球的大地形和大洋概况地球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陆地和海洋两个部分。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固态地壳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是指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域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地球的大陆为横贯东西、狭长纵向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涵盖了亚洲和欧洲。
北美大陆是世界上第三大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有一个重要的陆桥,称为中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