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711.43 KB
- 文档页数:15
高一奥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特点和要求;2. 掌握高一年级奥数竞赛的基本解题方法;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4.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介绍1.1 比赛的意义和目标1.2 参赛要求和选拔方式1.3 奥数竞赛的题型及解题思路2. 高一年级奥数题型解析与训练2.1 数论题2.1.1 奇偶性和完全平方数2.1.2 约数与倍数2.2 代数题2.2.1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2.2.2 不等式与方程组2.3 几何题2.3.1 直线、曲线与变换2.3.2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三、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引入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奥数竞赛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并鼓励他们在小组内积极合作,共同解决奥数竞赛题目。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错题反思:对解答错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引导他们分析错误原因,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介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展示一些经典的奥数竞赛题目。
2. 知识讲解:以各个题型为单位进行讲解,介绍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并结合具体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3. 练习与训练:将学生分组进行奥数竞赛题目的集体讨论和解答。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
4. 错题讲解与反思:对学生在解答题目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引导他们进行错误原因的反思。
5. 提高拓展:针对一些优秀学生或对奥数竞赛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一些深入的数学拓展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解题能力等综合评价。
2. 练习与测试评价:每节课之后进行练习与测试,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奥数公开课教案主讲课题:鸡兔同笼问题主讲教师:陈亮羽一、简述学习奥数的意义(教学目标)学习奥数对孩子的智力思维有很大的扩宽,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究问题的欲望。
学校、社会、世界每年都会举行各项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许多获奖孩子因此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名校,他们受到各大名校的欢迎,因为他们不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他们有创新的思维,是创新教育的产物。
二、问题引入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题意: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三、问题探讨1、问题简化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思路引导:因为数量少,我们用列举法试试(1)如果笼子里全是鸡(也就是一只兔也没有),那么就会有8×2=16只脚,多出26-16=10只脚。
(多出的脚就是兔子的脚吗,结合表格)(2)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有就是有10÷2=5只兔。
(3)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
思考1:如果从笼子里全是兔开始想这个问题,会是一样的吗?思考2:请同学们完成《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
3、方法总结(1)(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2)(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四、例题讲解及练习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
龟、鹤各有几只?2、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
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士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
男、女生各有几人?五、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何解决“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掌握解题方法才能对这一类的数学问题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