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简介1(3月10日)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35
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它具有特殊的药理学特性,负荷量后的药效峰值时间为1.6min,而半衰期为1.3min,可以被血浆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酷酶代谢,见效快、消除快,在静脉持续输注下能快速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正因为瑞芬太尼具备这么多优点而备受人们欢迎,被认为是本世纪真正可预测的阿片类药物。
本研究对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以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1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瑞芬太尼以肝外代谢为主,大部分代谢物通过肾脏排出,其代谢途径为脱酷形成梭酸代谢物一端去烷基后形成,其药代动力学为三室模型。
肝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正常人相同,但肝功能衰竭患者对阿片类药物比较敏感,但不会给镇痛作用和清醒时间带来影响;对于老年患者,瑞芬太尼见效缓慢,敏感度强,但分布容积与消除减少,剂量应减少;瑞芬太尼易通过胎盘,但对新生儿或者早产儿不会带来很大影响;瑞芬太尼和其他林受体激动剂的药效动力学原理相同,具有镇痛、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
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和副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和吸入性麻醉药、催眠药及苯二氮享类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在此就瑞芬太尼对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1.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在呼吸系统中,瑞芬太尼的作用呈剂量依赖型,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可快速恢复,手术完成静脉滴注停止后,大部分患者自主呼吸可以在几分钟内恢复,很少有患者会受到给药速度及药物剂量的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1.2对中枢系统的影响:在中枢系统中,瑞芬太尼对脑电图的影响也呈剂量依赖型,它对脑血流、颅内压及脑代谢的影响和其他阿片受体激动剂也是相同的。
1.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术毕静滴结束后,瑞芬太尼的循环抑制作用在8min左右消失,不会给血压及心率带来很大影响。
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文章目录*一、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概述*二、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功能主治*三、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用法用量*四、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药物相互作用*五、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六、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注意事项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概述1、定义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
2、别称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
3、成份和性状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瑞芬太尼。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
4、是否处方药处方药。
5、储藏和有效期2-25℃遮光密封保存。
18个月。
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功能主治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
瑞捷(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用法用量本品只能用于静脉给药,特别适用于静脉持续滴注给药。
本品给药前须用以下注射液之一溶解并定量稀释成25μg/ml、50μg/ml或250μg/ml浓度的溶液:1)灭菌注射用水;2)5%葡萄糖注射液;3)0.9%氯化钠注射液;4)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45%氯化钠注射液。
本品不含任何抗菌剂和防腐剂,因此在稀释的过程中应保持无菌状态,配制后应尽快使用,如需保存,于室温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未使用完的稀释液应丢弃。
本品用上述注射液稀释后可以与乳酸林格氏液或5%葡萄糖乳酸林格氏液共行一个快速静脉输液通路。
本品连续输注给药,必须采用定量输注装置,可能情况下,应采用专用静脉输液通路。
本品停药后,应清洗输液通路以防止残留瑞芬太尼的无意输入,避免当其它药物经同一输液通路给药时,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及胸壁肌强直。
本品临床推荐剂量如下表所示:在上述推荐剂量下,本品显着减少维持麻醉所需的催眠药剂量, 因此,异氟烷和丙泊酚应如上推荐剂量给药以避免麻醉过深。
1、麻醉诱导:本品应与催眠药(如丙泊酚、硫喷妥、咪达唑仑、笑气、七氟烷或氟烷)一并给药用于麻醉诱导。
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有哪些应用瑞芬太尼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药理学特性比较特殊,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发挥效果,但半衰期时间较短,具有见效快、消除快的特点。
所以在一些需要快速麻醉、快速苏醒的手术中,瑞芬太尼的优势非常明显。
也因此,在临床麻醉时,瑞芬太尼受到人们的欢迎。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看看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都有哪些应用。
一、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瑞芬太尼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通过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代谢途径是脱酯形成羧酸代谢物一端去烷基后形成。
对于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因为其药代动力学与健康人群相同,虽然肝功能衰竭对阿片类药物敏感性较强,但并不影响镇痛作用与清醒时间。
老年患者在瑞芬太尼麻醉时,敏感度较强,药效缓慢,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瑞芬太尼比较容易通过胎盘,但对早产儿、新生儿影响不大;与其它受体激动剂的药代动力学原理相同,瑞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镇静、镇痛等作用。
在镇痛作用及副作用方面,瑞芬太尼呈剂量依赖性,与苯二氮类、催眠药及吸入性麻醉药联合使用时可发挥协同作用。
瑞芬太尼在使用过程中,对呼吸、中枢、循环及肝肾等系统功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瑞芬太尼对呼吸系统产生的作用呈剂量依赖型。
一般情况下,术后静脉滴注停止后,患者呼吸功能都可以快速恢复,一般最多几分钟即可恢复,极少有患者因药物剂量、给药速度等因素影响呼吸功能恢复,所以麻醉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2、对中枢系统的影响。
瑞芬太尼对中枢系统的影响,与其它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对脑代谢、颅内压及脑血流的影响相同,对脑电图的影响也呈剂量依赖型。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手术结束后停止静脉滴注后,瑞芬太尼的循环抑制作用一般在停药后8分钟左右会完全消失,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4、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对学龄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瑞芬太尼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与健康人无明显区别。
学习内容麻醉知深浅苏醒知时分----盐酸瑞芬太尼(瑞捷)应用新进展主讲:程玉驰参加人员:手麻科全体医护人员⏹一、基本介绍、发展历史⏹二、药理学基础⏹三、药代动力学⏹四、临床特点⏹五、临床使用⏹七、注意事项一、基本介绍、发展历史芬太尼家族的发展史➢舒芬太尼1974年➢芬太尼1960年➢阿芬太尼1976年➢瑞芬太尼1990年1996年德国2003年中国一、基本介绍、发展历史国产瑞芬太尼在2003年正式进入我国的临床麻醉,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临床麻醉中芬太尼一枝独秀的局面。
瑞芬太尼由于其超短效,持续输注半衰期极短并与输注剂量和时间无关等特性,和异丙酚复合应用,成为TIVA的主要药物,使我国静脉麻醉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提高了临床麻醉的可控性,使得常规手术病人的麻醉变得更容易管理,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熊利泽、吴新民《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第1期度冷丁不再唱主角度冷丁降低心肌收缩力,并有组胺释放作用其代谢产物甲基哌替啶的镇痛作用是杜冷丁的1/4,但中枢毒性是杜冷丁的10倍国外用于麻醉专科已很少二:药理学基础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µ1受体产生镇痛和镇静双重作用。
µ1受体与产生镇痛、镇静作用有关,而其他受体则与副反应相关。
瑞芬太尼对μ1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对µ2 的结合较弱,而对κ、δ、σ和ε受体无明显结合,故在产生镇静、镇静作用的同时,副作用较小。
备注:1、阿片受体包括µ(mu)κ(kappa)δ(delta)σ(sigma)ε(epsilon )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受体有不同的存在位点及生理作用。
2、µ受体分为µ1 和µ2两个亚型,激动µ1受体产生镇痛、镇静的作用,而激动µ2受体则产生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由于瑞芬太尼与µ1受体有较强的亲合力,而对µ2受体结合较弱,所以产生较强的镇痛与镇静作用,而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