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第八届理事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综合能源物联网关》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20210616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标准是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2020年6月10日下达的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T/CIMA 0048-XXXX,,本标准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归口,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提出,计划完成时间2021年6月。
2 目的和意义近年来,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涉及政府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各类工业园区、商业楼宇、车船桩充电服务等多种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电力监测、安全用电、能耗分析、用能优化、需求响应、故障检测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其中,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中的底层感知设备因安装条件、产品尺寸或生产成本等原因,大多数不具备独立的远距离数据通信方式,无法直接与远端服务器建立连接,而是需要物联网关作为中间传输环节,将下属多个终端或传感器组网,进行数据的统一采集和发送,甚至于作为边缘节点,具备数据清洗、数据处理等边缘计算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物联网关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各个制造厂商往往根据客户的需求或自己的理解进行生产,这样的做法兼容性较差、通信协议不规范、接入远端服务器不可靠,同时也缺少对产品质量检测的依据,导致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应用中出现不少数据传输失败、数据采集混乱、数据处理错误等问题,制约了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此类物联网关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规范网关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能源物联网关(以下简称网关)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3 主要工作过程2020年2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申请立项,并形成标准草案稿。
2020年3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下达了《关于同意“综合能源物联网关”团体标准立项的批复》,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0年4月-6月:启动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性能评定——中国和欧洲标准的比较
夏纪真
【期刊名称】《无损探伤》
【年(卷),期】2006(030)005
【摘要】对涉及超声波探伤仪器性能评定的欧洲标准与我国目前应用标准的情况作了比较,指出我国关于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性能评定要求方面与欧洲标准尚存在较多的差异,建议国内有关部门应尽快修订和充实现有的标准,并在管理模式上加以改进,以满足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更好地保障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性能质量以及有利于把中国自主创新制造的超声波探伤仪器推向世界.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夏纪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15.28
【相关文献】
1.超声波探伤仪器探头试块质量检验的必要性
2.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全国电工仪器仪表生产力促进中心(第六期)电能表工程师(中级)(第四期)电能表质量检验工程师开课通知
3.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在中国征募第三期欧洲标准化附议专家
4.2013中国传感测量与导航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13中国嵌入式系统年会 2013中国电子测量与导航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第23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中国仪器仪表学
会空间仪器分会(筹)筹备会联合大会会议通知5.基于虚拟仪器的超声波探伤仪的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中国电子学会所属分会名单
2发布时间:2018-6-4 17:09:48
共47个
ı 1.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
ı 2.真空电子学会分会
ı 3.元件分会
ı 4.电子材料学分会
ı 5.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分会
ı 6.应用磁学分会
ı7.通信学分会
ı8.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
ı9.导航分会
ı10.电子对抗分会
ı1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分会
ı12.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
ı13.广播电视技术分会
ı14.微波分会
ı15.天线分会
ı16.电波传播分会
ı17.信息论分会
ı18.电路与系统分会
ı19.信号处理分会
ı20.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
ı21.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
ı22.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
ı23.空间电子学会分会
ı24.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分会
ı25.可靠性分会
ı26.电子机械工程分会
ı27.情报分会
ı28.洁净技术分会
ı29.医药信息学分会
ı30.遥感、遥测、遥控分会
ı31.工业工程分会
ı32.电子系统工程分会
ı33.传感与微系统技术分会
ı34.电子产业战略研究分会
ı35.射电天文分会
ı36.声频工程分会
ı37.超导电子学分会
ı38.生命电子学分会
ı39.消费电子分会
ı40.电磁兼容分会
ı41.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ı42.现代教育技术分会
ı43.信息系统集成分会
ı44.太赫兹分会
ı45. 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分会
ı46.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与产业分会ı47. 量子信息分会。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用电安全控制器的设计(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0104 学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完成日期2005.6.18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用电安全控制器的设计姓名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自动化班级0104 学号010*******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一、基本任务及要求:本课题要求针对一般公寓用电管理及用电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设计能智用电控制器。
能在设定的总功率范围内智能识别大功率电器并限制其使用,并能通过串行通信和网络管理实现对各居住楼以及生活区的管理。
主要设计内容为:①确定控制器以及网络管理的总体设计方案;②硬件原理设计,完成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控制器原理图的设计;③应用软件的设计与调试;⑤*以及联网管理软件及操作界面的设计;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工作。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①第1—3周:明确课题任务及要求,现场调研,搜集课题所需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的实际意义;确定个人研究重点,做好选题和文献综述。
②第4—5周:毕业实习③第6—7周:,自学相关内容,确定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④第8—12周:完成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包括参数计算等);完成应用程序与控制算法程序设计;完成调试与现场试验;编写使用说明书。
⑤第13—15周:整理资料,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⑥第16周:毕业论文审定、打印,答辩准备⑦第17周:答辩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 章绪论 (1)1.1 用电管理的意义 (1)1.2 用电管理的发展及前景 (2)1.3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4)1.3.1 课题来源 (4)1.3.2 主要研究内容 (4)第2章系统硬件的介绍及元件的选择 (5)2.1 系统的主要组成 (5)2.2 系统及各主要模块的介绍 (6)2.2.1 数据检测模块 (6)2.2.2 控制模块 (6)2.2.3 继电器执行模块 (7)2.2.4 中继模块 (7)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8)3.1 数据检测模块的设计 (8)3.2 控制模块的设计 (9)3.2.1 单片机的介绍及选择 (9)3.2.2 控制模块的设计 (12)3.2.3 时钟与复位电路 (14)3.3 继电器执行模块 (15)3.3.1 光电耦合器的介绍 (15)3.3.2 光电耦合电路 (16)3.3.3 继电器电路的设计 (16)3.4 中继模块的设计 (16)3.4.1 模块总线标准的确定 (17)3.4.2 系统使用的MAX485芯片介绍 (17)3.4.3 多机通信 (18)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安全用电控制器设计3.5 电源电路设计 (21)3.6 断电保护电路 (24)第4章大功率负载智能识别算法 (27)4.1 傅立叶变换法 (27)4.2小波变换法 (29)4.3 本系统采用的算法 (30)第5章系统程序设计 (31)5.1 主程序算法分析 (31)5.2程序流程 (32)5.2.1 主程序流程 (33)5.2.2 初始化子程序 (33)5.2.3 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34)5.2.4 差值比较算法子程序流程图 (35)5.2.5 减法子程序流程图 (36)5.2.6 比较子程序流程图 (37)5.2.7 通信子程序了流程图 (38)5.2.8 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39)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附录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总图 (43)毕业设计论文大功率电器智能识别与安全用电控制器的设计摘要:由于学校宿舍的用电管理和用电安全存在着众多问题,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能自动识别大功率电器并能限制其使用的智能用电控制器。
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的定义及类型韩晋芳;王忠【摘要】分支机构是全国学会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发展与有效管理分支机构是学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调研部分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的基础上,梳理了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的类型和内部结构,讨论了其特征,从而给出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的定义,指出全国学会的分支机构包括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学科委员会.【期刊名称】《学会》【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类型;定义【作者】韩晋芳;王忠【作者单位】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澳门城市大学,澳门 999078【正文语种】中文分支是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结果,是指从一个系统、主体、学科或家族等总体中分出的部分。
分支机构是社会团体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团体功能的发挥。
近年来,为规范社会团体发展,民政部门加强了对社团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在已有的管理制度中,仅有对分支机构类型的划分,没有针对分支机构以及不同类型分支机构的明确定义,也未见对分支机构内部结构的梳理,这就容易造成人们对分支机构的认识不清、地位不明,也容易造成对分支机构管理上的混乱。
本文特别就分支机构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分支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其在学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分支机构的定义,以期为分支机构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现有学会管理制度中明确学会的分支机构包括分会、专业委员会、学科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由于基金管理委员会数量较少,而学科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虽然成立基点不同,但都是知识专门化的组织,在学会管理中也没有差别,因此将专业委员会和学科委员会归为一类,统称为专业委员会。
此文主要讨论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这三类机构。
(一)分会从国外学会发展的经验来看,学会的分会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学科而成立的学科分会;另一种是基于活动地域而成立的地域性的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