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金融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文献综述国外有大部分学者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Panicos (1996)等探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对16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当多的国家,经济增长系统性地导致金融发展,总的来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1]。
Simon (2004)等以中国为例进行研究金融开放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尽管信息的电子传输会大大减少由于距离而导致的金融信息获取受阻,但地理因素仍然为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北京等特定地区的关键性因素[2]。
Arjana (2007)等利用了宏观和行业数据,分析国际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发展对欧洲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出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认为金融一体化可能不会对增长本身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影响取决于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机构的质量[3]。
Matías (2007)等认为国内金融发展对贸易和资本流动开放的国家的增长影响要小于在两个方面都封闭的国家,在允许资本流动的情况下,非贸易部门的规模对于国内金融体系自由化的机会具有重要作用[4]。
在对金融发展的衡量标准方面,King与Levine(1993)认为金融发展质量的各种衡量标准与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实物资本积累速度以及经济体使用实物资本的效率提高密切相关[5]。
Pagano(1993)认为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是对“金融发展”概念的重点,要研究金融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影响是否存在,以及具体的影响是什么,必须要具体说明相关的特定金融市场[6]。
2. 国内文献综述目前有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分成三方面,学者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的研究、学者对金融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以及学者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李伟(2019)提出标准化建设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并就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7]。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作者XX大学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
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
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
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一、前言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
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
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
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
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
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
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作者:伊毕热恒索朗次仁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国外文献研究成果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如Bagehot(1873)、Schumpeter(1911)。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Davais(1965)、Cameron(1967)、Sylla(1969)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随着现代金融在各国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Mckinnon和Shawn(1973)、King和Levine(1992)等著名经济学家更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透彻的分析。
研究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对不同国家进行比较、研究,而有的学者则通过研究对单一国家进行研究。
研究单一国家的学者有Bell和Rousseau(2001)通过对印度经济和金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会影响到该国金融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Roubini和Martin(1992)通过研究也同样发现国家政策会影响该国金融发展,该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同银行准备金率呈负相关关系。
Arestis(2001)也发现银行业和股票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该国经济发展,且银行业发展对该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
对不同国家的经济金融研究的有Rousseau和Wachtel(2000)通过对47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分析,揭示出股票市场流动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Singh(1997)通过对发展中国家1980-1990的金融经济数据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高速发展的股票市场、高度发展的金融自由化在长期内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变得更加脆弱,从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长期发展。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引言: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系统的健康运作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1. 金融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金融发展是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壮大和完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
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提供充足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金融发展也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多种积极的影响。
首先,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通过金融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债券、股票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进而实现项目的扩大和产能的提升。
其次,金融发展有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能够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使得投资更加便利,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再次,金融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能够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金融发展还能够促进国际经济的融合和贸易的便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3.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尽管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金融风险的加剧可能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扩张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加,一旦风险爆发,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失。
其次,金融发展也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问题。
金融市场的发展往往会使得财富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加大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4. 金融发展需要与经济增长的协同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推动作用,需要建立一个协同发展的关系。
首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监管是确保金融发展稳定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减少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其次,要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水平和服务质量。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以期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相关理论。
一、国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首先,他们关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金融深化可以促进资本的配置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财政金融系统改革、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带来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国内学者也关注了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规模、深度和广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逐渐完善,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进了经济增长。
另外,国内学者还关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金融市场逐渐开放,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呼应,国际上也有大量的研究专注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与国家发展水平有关。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金融发展可以起到催化器的作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在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
其次,国际研究强调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监管和制度建设,可能会产生金融风险,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最后,国际文献中还强调了金融创新的作用。
金融创新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金融科技的发展、区块链等新兴金融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金融深化、金融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一)国外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1.理论研究1.1格利和肖金融结构理论在1960年出版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格力和肖提出了他们对金融结构的看法。
他指出,以前的经济学家大多局限于对货币或银行的研究,对广义金融的关注较少。
人们认为,我们应该系统、全面地研究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
在书中,格力和肖将经济部门分为三个部分:盈余、平衡和赤字。
相信只要部门之间有盈余和赤字,就会有融资需求。
考虑到其自身和外部环境,有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方式。
因此,有人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融资结构。
同时,格力和肖也比较了银行与非银行的区别,并提出了金融机构的结构问题。
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分为货币体系和非货币体系。
最后,格力和肖区分了内部货币和外部货币。
外币是指政府购买商品或服务以及私营部门转移支付产生的货币。
内部货币是私人金融机构基于私人债务而存在的货币。
1.2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20世纪60年代,国外著名学者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在其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理论。
书中,戈德史密斯对多达数十个国家、时间跨度达百年的经济金融统计资料,进行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国际间的横向比较。
把金融现象归纳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
指出应从数量关系入手来衡量一国的金融结构,并创造出衡量一国金融结构的三项主要指标。
一:金融相关率,它是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gdp)之比。
二:金融结构的构成比例,即构成金融总体的各要素之间的相对规模。
三:金融结构的机构化程度,即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率,这个比率衡量了金融结构的机构化程度。
1.3“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20世纪90年代,受内生增长理论的影响,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二分法”金融结构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将金融体系分为两类:金融中介(银行)和金融市场(证券市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_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导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作用在国家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针对中国经济的特点提出相关启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1.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金融发展可以提供融资渠道,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并且通过金融创新可以推动技术进步。
它还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增加企业的投资,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2.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适度的金融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但过度的金融发展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加,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 国际经验: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正向关系。
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发达程度高,金融市场的效率较高,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中国经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
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在融资渠道扩大、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启示1. 金融监管与风险控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的扩散,以保障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稳定。
2.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可以带来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创新的稳健性和风险控制。
金融创新应该更注重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3. 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金融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一关系的内在机制。
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众所周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投资和创新活动。
金融机构通过向企业提供融资,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提高了投资的效率。
此外,金融市场的完善也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增加了企业融资渠道。
通过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企业可以选择更多的融资方式,如债券、股票等。
这种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够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退出机制,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
此外,金融发展还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越发多样化。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和投资需求。
而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也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虽然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但其内在的机制仍然存在争议。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以解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是金融中介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机构作为资源的配置者和投资者的监督者,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投资和创新活动,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金融机构还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金融市场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退出机制,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Mckinnon和Shaw(1973)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中要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这样可以增加资本的使用效率,有效地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资本,从而有助于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King、Levine(1993)也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挥了其资源配置的功能,金融提高了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
他们以80个国家1960-198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深化程度的增加,能够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力提高,实现资本积累,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起作用机制在于如何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并且只有在有效提升金融资本利用率的前提下,农村经济才可以在农村金融推动下发展。
Stiglitz(1993)认为应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增加内生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要素,同时考虑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不确定性,另外不能忽略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联。
Ross Levine(2005)认为,金融发展体现在金融系统的五个功能水平的提高。
第一,是可以更准确地获得有关潜在投资的信息;第二,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监管更有力;第三,有系统的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机制;第四,吸收更多的储蓄;第五,商品和服务交易更加方便快捷。
Burgess和Pande(2005)研究了印度农村金融对印度农村的影响,发现印度的农村金融改善了印度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高了农村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Haber、Maurer和Razo(2003),Rajan和Zingales(2003),Morck、Wolfenzon 和 Yeung(2005)指出,金融发展形成了更好的金融体系,通过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本配置效率,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得到金融服务,更多的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促农村进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引言:金融发展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市场作为金融发展的核心,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金融市场提供了资本储蓄和投资渠道,促进了投资和创新活动的展开,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降低了融资的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能力。
最后,金融市场的运作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金融机构的作用:金融机构是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金融机构通过资金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分散,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金融机构为各类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融资、储蓄、支付、保险等服务,满足了经济主体的需求,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金融机构还承担着监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维护了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三、金融创新的作用: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金融创新能够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和质量,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展开。
其次,金融创新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升级,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效率。
此外,金融创新还能改善金融体系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提供了资本储蓄和投资渠道,金融机构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各类金融服务,金融创新推动了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活动。
然而,金融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等。
因此,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强监管,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摘要: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首先爆发的是经济危机,其次是金融危机。
接着是2023年的美国金融危机,首先爆发的是金融危机,其次是实体经济冲击。
这些危机使我们不禁对现代金融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
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和金融关系,本文将基于经济和金融理论研究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经验性分析,为上海的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建立一个严格的逻辑框架,并为上海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提供一个相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上海市;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关系引言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良好的政府制度,经济环境,更有助经济的增长以及金融业生态的完善。
经济的增长可以提高社会整体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又密切相关,金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规模和GDP显著相关。
良好的金融生态可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改善资本结构。
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更有助我们把握经济形势,有着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1绪论1.1研究背景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从高速度模式转变为高质量模式,经济稳步发展。
而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在这种经济形势之下,上海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进行了全方面的发展,收获了丰硕的发展成果。
尤其是在经济金融领域。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上海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
直到2023年底,上海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21960万亿元,比去年上升10.7%,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且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3.24万。
在这方面,外国金融机构发展较快。
可见,上海这些年来发展更加多元化。
1.2研究目的、意义上海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上海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又如何影响金融发展,这其中存在怎样的关系,并且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面对来自国内外城市的激烈角逐,上海为了保持经济优势的地位,必须要考虑金融深化发展的问题。
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摘要:我国各区域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存在巨大差距,而国外的研究对一个区域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距巨大的大国经济体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本文针对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评述。
关键词:金融体系:经济增长;关系一、前言金融发展理论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金融发展实际上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
一个发达的金融系统可以减少信息和交易成本,分担和管理风险,这对于储蓄、投资决策和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而不同的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等,对于信息、交易成本和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研究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从金融体系人手。
对金融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内涵至今国内外学者也没有达成共识。
理论界有较大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二:一是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
w。
goldsmigh)在1969年提出了金融体系的概念,他认为金融体系是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体系之和,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体系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体系的变化过程和趋势。
在他那本《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他认为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这样一些特征:金融资产的总量和实物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金融相关率;各经济部门的金融资产与负责总量及其在不同种类的金融工具上的分布;金融体系和非金融经济部门所持有的的金融资产和负责之间的关系;各种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和负责的比例关系,以及这些资产和负责所采取的金融工具的形式等等。
二是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所谓“两分法”,即着眼于一国企业的外源融资一一通过金融市场或金融中介融资角度划分的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即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以美国、英国为代表)。
逐渐引入和传播,中国经济学者也开始研究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理论上主要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体系观为依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只是定性化研究中国的金融机制与体系;另一类则主要从金融资产的角度定量地研究和分析中国的金融结构特征。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摘要】作为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备受学者们关注却始终未有统一结论。
与两者相关的研究贯穿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但针对不同经济阶段、不同经济实体利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结论却常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梳理总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相关的理论、实证研究文献,回顾金融发展理论的进展历程,归纳提炼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的改善方向。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
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研究过程经历了一个从集中关注资本、劳动力和科技等实物方面因素的影响机制到考虑货币金融因素作用情况的拓展与变革。
这正是由于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将集中的储蓄贷给投资者形成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导致了货币金融的发展,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依据。
巴杰特(Walter Bagehot)开创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先河,提出了在工业革命中处于重要地位的金融工程可以通过把资金导向较高效率的投资来增强资金投资的整体效率。
熊彼特认为系统完整功能健全的银行体系能通过挑选最为合适的项目而刺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此基础上,帕特里克(Patrick,1966)通过研究首次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有因果关系,在经济发展早期金融发展先引起了经济收益增加,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成熟,增长趋于稳定后便会反过来拉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即供给主导与需求遵循并存。
并且在托宾模型将货币纳入可支配收入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古典货币增长模型。
早期的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选择上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并处理,忽略了不同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于金融发展的反映情况也将存在差异。
于是通过对不同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的发展
中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形成了以戈德史密斯
(R.W.Goldsmith)的金融结构主义和肖(E.S.Shaw)和麦金农(R.I.Mckinnon)的金融抑制为主的不同理论成果。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外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深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在争议中逐渐拓展,并在理论研究—实践检验的螺旋式探索过程中不断增进认识。
基于宏观层面,谈儒勇(1999)较早通过对1993-1998年的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线性回归分析来研究我国金融中介体、股票市场发展情况分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到结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却为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即前者可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后者却影响有限甚至可能有相反的作用。
但其却未对互相间因果关系下结论且由于样本期过短而存在不足。
韩廷春(2001)由关联机制模型分析得到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应为技术进步与制度改进,提出不应该过分单独追求金融货币市场的数量扩张,而是更为着重结构与体系效率、质量问题。
三、小结
通过以上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可看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深入。
但面对发展日益复杂化、创新性的金融体系和不断扩大的地区发展差异,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些不足也正是以后研究的努力改善方向。
第一,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这一包含多层次内涵与多方面外延的动态概念。
不同于研究中较为一致地用人均GDP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金融发展对应的指标选择则较为多样。
然而常用的结构指标、效率指标、结构指标等都只能衡量金融发展的某个方面缺乏对整体的代表性。
同时,现有的指标体系在量度金融发展的新生领域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第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向都较为固定缺乏突破使得结论难以全面。
(1)重实证而缺理论。
综合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实证
研究占了很大比例,为数不多的理论研究也没有突破早期的理论框架。
尤其是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在已有理论框架支撑下嫁接入国内的数据进行分析。
(2)重宏观而轻微观。
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而针对区域、农村等中观、微观层面的分析相对较少。
宏观表现正是微观发展情况的汇总结果,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微观金融主体的变化来分析宏观层面的差异。
(3)虽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反向作用以及不同的金融中介对经济的效应比较等角度都明显研究不足。
第三,国内的相关研究应当不仅仅依赖国外的理论框架,而着重地与我国实际的金融业情况和政治、经济环境相结合,进行有中国特色得分析论证。
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于金融发展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也影响着以后动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参考文献:
[1]GOLDSMITH. R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 SHAW E S. Financial Depend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姜春. 时滞、回归及预调: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8,(2).
[4]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经济科学,2004,(5).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