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共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5
水的净化教案水的净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净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2)・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2)・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过滤实验中代用品;1、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趣导入出示一杯混浊的河水,一瓶矿泉水从物质的分类上,这两种水属于哪一类物质?里面有哪些物质?海水呢?井水呢?自来水呢?小结: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在某些乡村没有自来水,只能饮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思考回答:属于混合物讨论分析河水、矿泉矿泉水等的的组成成分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小组交流组织讨论了解原理同学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净化,化学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净化》。
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
请到过自来水厂的同学介绍自来水厂的净水设备(看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学生介绍自来水厂的净化设备、净水的过程。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2、其中过滤这步操作是怎样进行的?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活动探究锻炼技能学会方法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和过滤操作的要点1、向混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2、制作过滤器3、过滤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操作要点。
学科:_________ 教师:________ 班级:________时间:_________(2)过滤(沙滤):可以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杂质。
(3)曝气:空气氧化。
(4)杀菌:加入氯气(Cl2)、臭氧(O3)或二氧化氯(CIO2)。
(______变化)二、硬水和软水硬水含有__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软水______________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取等量的软水和硬水,向其中加人等量的__________,搅拌,观察,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不产生泡沫或产生泡沫很少且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硬水的软化方法①生活中通过______可以降低水的硬度①工业上用______法将硬水软化硬水的危害①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①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①饮用硬水口感不好且对健康有害知识点巩固练习知识点1水的净化和纯化1.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
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2.下列净水的方法中,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是()3.下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絮凝的过程中加入,作用是。
(2)A池中通过(填操作)除去水中固体杂质。
(3)常见的消毒剂有,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会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知识点2硬水和软水4.下列关于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D.锅炉中使用硬水易产生水垢,可能引起爆炸5.某净水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知识点巩固练习知识点1:水的净化纯化。
水的净化教案水的净化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净水方法;掌控过滤的试验操作。
2、通过练习过滤的试验操作,提高试验操作技能和动手技能。
3、通过试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净水方法;过滤试验原理及考前须知。
【难点】过滤试验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老师提问】引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故事,让大家思索如何援助鲁滨逊把黄泥水转变为可饮用的水。
向同学展示一瓶黄泥水:让同学观测黄泥水,请同学依据已有知识和生活阅历,思索黄泥水中含有哪些杂质。
【同学回答】泥沙、细菌等。
【老师总结】黄泥水中有如此多的杂质,那么鲁滨逊如何把黄泥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水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厂需要把自然界中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过程,之后再传送到家家户户,究竟经受了哪几个步骤呢?今日就来学习水的净化。
环节二:新课讲授1、吸附沉降【提出问题】如何除去像泥沙这种不溶性的杂质呢?【同学回答】静置。
【老师追问】用静置的方法可以除去全部的不溶性杂质吗?请同学留意观测静置后的黄泥水。
【同学回答】不能,水中仍旧含有大量微小杂质。
【老师演示】放入明矾,让同学认真观测瓶中水的改变。
【同学回答】水中的微小杂质沉降了下来。
【老师总结】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肯定的净水作用,这个过程叫做吸附沉降。
2、过滤【提出问题】让同学观测现象、思索如何除去沉降在水底的不溶性物质,从而使杂质与水分别。
【老师演示】老师讲解过滤操作并演示滤纸的折叠方法、过滤操作的方法。
让同学仔细观测试验操作、沟通争论过滤操作中需要留意的事项和缘由。
【老师讲解】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过滤操作的考前须知“一贴二低三靠”。
【同学试验】老师组织同学以化学小组的形式对黄泥水进行过滤操作,试验同时老师留意巡回指导。
【展示成果】试验结束后,小组之间相互展示试验成果。
课题3 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软水与硬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策略】1.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VCD光盘,让学生听光盘中学生的介绍,阐述净水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并展示水厂画面。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水厂。
2.活动探究:教师演示过滤操作,边讲边演示。
或者先教师示范、后学生操练,边讲边实验。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过滤操作的要点(编成“一贴二低三靠”口诀)。
在展示教师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后,简介课外作业中学生自制净水器的制作技巧。
三天后集中评比,择优展览。
在了解硬水、软水的概念后重点掌握硬水与软水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并了解硬水的危害和软化的方法(沉淀法、蒸馏法等)。
3.制取蒸馏水的两套装置比较(在温度控制、能量利用、操作难易等方面进行比较)。
建议:比较净化与软化的异同,比较胶状物吸附与活性炭吸附的不同。
【知识要点】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
因其含有一定的杂质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给工农业生产带来诸多危害。
我们学习本课题内容,目的在于了解水净化的重要意义,并学会根据人类的不同需要对水净化的一些重要方法。
学习中可根据身边条件自制简易净水装置并对普通水进行净化,从而深刻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实际意义。
也可参观自来水厂,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本课题重点】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硬水及其软化。
3.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要点1] 生活用水的净化某些农村,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来净化处理的,其净化过程见课本图3-15。
注意: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和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简称“一无”)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2.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玻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
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就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关于水的污染,水的净化对每个学生来说肯定都积累了很多成熟或不成熟的经验,然而说到底,这仍然是对水的污染、水的净化表面特征的认识,但该怎样从化学角度深刻认识它的本质,并且运用它来指导生活实践呢?我认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研究中来,“显隐促成”是教学的基本任务,让学生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自己假设,自己动手去探索,就可以将各个学生的原认知显现出来,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告诉,以及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原认知得以完善和提高。
指导思想是“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先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通过设计小实验。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满足好奇心的愿望中完全地参与问题的研究。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联起来,还加进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软化的方法等内容。
因此本课题实验内容丰富,而且贴近学生生活,这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自然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方法。
2、过和与方法(1)学习运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得到信息,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课题3 水的净化(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四种净化水方法;过滤及软硬水相关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实验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方法。
学会在实验中反思。
(3)通过预习思考、交流讨论及多种活动创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体会成功失败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过滤硬水和软水难点:过滤装置要点及过滤操作【教学方法】自主自学活动探究问题解决【教学准备】分组学生交代扩音机话筒时间学案课件教案相机(连接线)电脑实验学生名册学生的课辅资料展台台布多媒体及声音饮水机豆浆机豆子白糖插线板茶壶茶叶纸杯托盘写板书题目水壶抹帕活性炭净水器(预实验)粉笔(彩色)礼物预习指导:勾书重点内容画着重符号做适当的归纳总结用双色笔记录问题的符号课堂上检查学案一定认真完成桌子(两张)黑板【课前准备】板书相机(连接线充电)幻灯片链接音量话筒实验拿到学生名册实验展台时间打豆浆带教师的实验用品过滤装置展台上放三杯浑水两支试管中准备好硬水与软水中间两组放红墨水双色笔上课流程扩音机教案、学案、自主学习自测题单幻灯片:断字小蜜蜂科代表交待帮忙塑料手套【教师实验准备】药品:泥污水泥土明矾(溶液)硬水软水肥皂水红墨水仪器:铁架台(小铁圈)1个小漏斗滤纸(大)玻璃棒2 烧杯(6大2小)【盛接装浑水3 废液缸装胶头滴管玻璃棒 2盛接红墨水净化】药匙胶头滴管洗液瓶(??)试管(多支)试管展示架托盘照相机豆浆机(一套包括豆子)(泡豆子)插线板2(三相两相)小水桶茶壶大纸杯小纸杯展台(小台布)活性炭净水器双色笔【每个小组实验仪器和药品】*18组(在2个组的浑水中加点红墨水,摆放在教室中间靠过道的组上)实验盒(外贴组号标签)18个铁架台(带铁圈)烧杯6(浑水3 盛接 1清水1废液缸1)玻璃棒试管2【2小(上有A、B标签)内装硬水与软水(稍多)】胶头滴管滤纸漏斗肥皂水明矾溶液小试管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净化一、净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二、硬水与软水概念: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区别:用(等量)肥皂水转化:煮沸、蒸馏备用材料:课堂诊测:课件上。
《水的净化》教案(精选5篇)《水的净化》篇1课题名称: §3~3 水的净化课型: 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能力目标: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重点、难点: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课:自然界的水并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使用,这就需要净化水。
新授:一、天然水的初步净化: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沉淀--过滤--吸附--消毒2、主要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活动与探究:书p53过滤法净化水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二、净化水并不是纯净水1、硬水和软水:硬水的特点:含可溶解的钙镁混合物区分方法:用肥皂水软化方法:煮沸法、蒸馏法。
2、蒸馏法:对蒸馏装置和简易装置在温度控制、能量控制、操作等方面进行比较。
课堂练习:略作业: 1、课本p56 习题2、目标p33达标训练课后记净化过程中各步的作用应明确。
如: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卵石的作用是过滤等。
《水的净化》教案篇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对《水的净化》(第一课时:过滤)教学做了初步尝试与课后调查,感触颇多。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的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进行上网调查、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试图在爱护水资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寻找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课题2水的净化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鉴别方法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2. 了解净化水的方法——蒸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难点:蒸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相关PPT和视频、试管(2个)、硬水、软水、热水壶(有水垢)、肥皂水、蒸馏实验装置。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第2课时一、硬水和软水
1.概念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软硬水的检验:加肥皂水
3.硬水的危害
4. 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
生活中:煮沸。
实验室: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