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3(1)
- 格式:doc
- 大小:430.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共1课时)课程背景这节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第3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童年的发现”这个话题,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了解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发现。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感悟;2.帮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书写自己的童年故事。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讲述或回忆一个关于童年时光的小故事来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文学作品(30分钟)1.让学生阅读课文《童年的发现》,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解释生词或者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描述的童年发现是否有类似的情节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过,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欣赏文学之美(15分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选择课文中的一段文字进行解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之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四、写作练习(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我的童年发现”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内容生动、情节紧凑。
课堂作业完成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童年发现的短文,并在下节课上互相交流分享。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唤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欣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收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备课教案XXX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XX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2019年11月1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故事,体会人物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
XXX从小就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动脑思考;XXX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XXX自我中心,刚愎自用,XXX,乐于助人;XXX的研究是得其精髓,又不失创新的,XXX让徒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研究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作中尝试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独特的感受。
3.单元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6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3课时,作2课时,园地1课时。
2XXX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2019年11月28日课题25XXX不取道旁XXX、2课时中心发言人XXX教学准备课件集体研讨改良初步设计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教学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目2.有豪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铁的冶炼01知识管理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存在形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________等有________的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________色粉末逐渐变成________色,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的气体。
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顺序:实验时,需先通一氧化碳,直至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以免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
操作步骤可以巧记为“气→灯→灯→气;前防爆炸、后防氧化”。
(2)尾气的处理: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入空气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可采用将一氧化碳燃烧掉或用气囊收集的方法处理。
3.工业炼铁设备:________。
原料:铁矿石、________、石灰石、空气。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________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4.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公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又称纯度)=________________。
注意:在计算过程中,不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都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02基础题1.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到高炉中进行冶炼,得到的产物是( )A.钢 B.生铁 C.纯铁 D.锰钢2.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铁矿石;②焦炭;③一氧化碳;④石灰石;⑤空气A.①②⑤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②③④3.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CO B.Fe2O3C.CO2 D.Fe4.用下列矿石冶炼金属时,排放的废气容易引起酸雨的是( )A.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B.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C.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D.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5.用1 000 t含有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7%的生铁的质量约是( )A.560 t B.571 tC.577 t D.583 t6.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来研究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试按要求填空:(1)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4)指导朗读二、四、五自然段。
(5)老虎为什么会“一愣”?指读老虎的话。
(6)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7)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老虎的“愣”字表现了他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狐狸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8)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七、八自然段。
明白“谁之威”。
(1)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问:图中表现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的内容?(2)默读七、八自然段。
同学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3)出示: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神气活现、摇头摆尾都很纳闷、撒腿就跑这些词语分别描写的是谁?它们又在做什么呢?(指生说)(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百兽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5)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表现出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6)指导朗读七、八自然段,读出狐狸、老虎、百兽的不同情态。
3.学习第九自然段,理解寓意。
(1)百兽们害怕的究竟是狐狸还是老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原来,百兽害怕的是老虎。
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上,引导学生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出示纸船)瞧,这是什么?(纸船)2.另一件礼物藏在这里!(课件出示风筝)“风筝”的“筝”读轻声多好听呀!请小朋友们自己练习把这个词语多读几遍。
3.关于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第1课时)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陈志坚【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了解金属资源保护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与生活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冶炼铁的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难点:冶炼铁的原理。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刚才在来上课的路上,我的金戒指丢了?——开个玩笑,请用这句话猜一种金属元素的名称。
(铁)知识点一: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与矿石学生活动:阅读课本15页—16页,回答下面问题:1.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化合物,单质)2.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前两种元素是什么?( O 、Si )含量最多的前两种金属元素又是是什么?( Al、Fe )3.什么是矿石? (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4.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种类、储量)?(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知识点二:铁的冶炼【探究1】铁冶炼的实验室模拟:(观看实验的视频)提问:1、观察实验的现象:①玻璃管里的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酒精灯上方的导管口有蓝色的火焰。
高温2、炼铁的原理:Fe2O3 + 3CO =2Fe + 3CO2【学生活动】合作交流:1)实验时,应先通CO还是先加热?为什么?(先通CO再加热;把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排尽,以免发生爆炸。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是对前面两课题知识的应用,体现了金属材料某些化学性质,并针对这些性质提出炼铁的方法以及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来推出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把化学原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课时分配:2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学会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 学会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 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生活中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 通过对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学习运用对比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 通过铁的冶炼原理和根据化学方程式有关杂质计算的学习,懂得化学原理、计算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有机整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炼铁的原理;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2、难点: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对铁锈蚀条件的初步探究。
四、学情分析:本课题内容处在九年级整个教材的中间位置,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原因分析能力,而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学生对于铁是如何得到的很有兴趣,并且学生对于铁制品容易生锈的事实较为熟悉,对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也有所认识,但对其变化的实质尚不清楚,可通过阅读资料、探究性实验来合作学习本课题内容。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分组讨论。
2、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在学法上的区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新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课堂活动素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 主题:人与自然3.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4.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课文。
2.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受,写在笔记本上。
3.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学生在阅读、讨论和写作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020年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水蒸气)直接接触2.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3.下列设计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A.说明CO具有还原性B.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说明CO和Fe2O3的反应需要加热D.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4.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 .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D .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漆 5.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 .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 高温Fe+ CO 2D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6.化学变化3Fe+4H 2O 高温Fe 3O 4+4H 2中的还原剂是A .FeB .H 2OC .Fe 3O 4D .H 27.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
今有铁矿石:黄铁矿(FeS 2)、菱铁矿(FeCO 3) 、赤铁矿(Fe 2O 3)、褐铁矿(2Fe 2O 3·3H 2O)、磁铁矿(Fe 3O 4),你认为不适宜炼铁的矿石应是A .黄铁矿B .菱铁矿C .赤铁矿D .磁铁 8.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9.“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育英学校中学部导学案
执笔:马桂芝
学科:化学教师:化学备课组第周第节总课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课前预习
一、知识回顾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铁生锈
(3)铝与氧气反应
(4)镁、铝、锌、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铝,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3========4Al + 3O2↑现有
102吨氧化铝,请问最多能生产出多少吨铝?(请用两种方法来解答)自主学习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少数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等,其余多数以
形式存在。
2、写出下列金属矿石的主要成分
3、炼铁用到的原料有、、,原理是,
设备是。
合作学习
一、铁的冶炼
A B C
问题与讨论:
(1)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
(2)A处的实验现象是反应方程式:。
(3)B处的实验现象是,作用是,反应方程式:。
(4)C处的实验现象是,作用是,反应方程式:。
通电
(5)实验中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反应时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点燃酒精灯?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尾气还可以如何处理?)
二、有关生产实际中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
交流讨论:(利用其它方法解答本题)
【课堂检测】
1、常见的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份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请你选出一种不适合用来炼铁的矿石(填序号),理由是。
2、某钢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焦炭过量空气,高温
[ ] ,高温
焦炭[ ] ,高温
赤铁矿
铁
(1)请在上面方括号中写出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
(2)写出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③。
3、用500t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4、要炼出2000吨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四氧化三铁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课后检测】
1.炼铁的原料是 ( )
①焦炭②生石灰③石灰石④空气⑤铁矿石⑥一氧化碳
A.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
2.以下列矿石(括号内为各种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原料,通过高温冶炼制取金属,相对而言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污染空气并易造成酸雨危害的成分较少的是
A. B. C. D.
3. 某同学使用下图所示装置,试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人一
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
实验
开始时,应先;然后。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为,说明有生
成.反应方程式为;B
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说明有生成。
4.某炼铁厂,用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若每天生产含杂质2%的生铁1 000 t。
问需要赤铁矿石多少吨?
5、用如图装置测定某铁的氧化物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记录
如下:
①装铁的氧化物的硬质玻璃管的
质量为20 g。
②硬质玻璃管与铁的氧化物的质
量共为23.6 g。
③广口瓶与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共
重686 g。
④通入CO并加热至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变为铁后,再称盛石灰水的广口瓶,其质量为688.2 g。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计算此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6、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称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如何由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纯净的金属钛?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