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心包积液病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9.94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心包积液1例发布时间:2021-08-23T06:24:50.1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7月7期作者:宋文楚1 孙洪涛1(通讯作者)杨丽丽2 [导读]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以“间断胸闷、气短1年,加重3天”入院。
1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2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摘要】心包积液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原因是肿瘤、特发性心包炎和感染性,近年来结核性心包炎造成的心包积液也有回升趋势。
目前在超声心动图的辅助下,心包积液的检出相对简单,但心包积液的病因众多,涉及多学科、多专业,明确病因仍较困难。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收治了一例1年内不明原因反复出现心包积液的患者,并在入院后进行了心包穿刺术。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包穿刺;不明原因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以“间断胸闷、气短1年,加重3天”入院。
该患2020年6月于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休息后好转。
患者未在意,未治疗。
2020年7月,于劳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较前加重,故就诊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检查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大量)。
为患者行心包穿刺术抽液治疗,并送病理检查,回报:心包积液涂片未见瘤细胞,可见增生的间皮细胞。
免疫组化结果:CR (+),CK7(+),CK5/6(+),TTF-1(-),CEA(-)。
给予心包抽液,利尿、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出院后患者多次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持续存在,积液量逐渐增多,故于2020年11月份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入院后查心脏彩超:肺动脉高压(轻度)、心包积液。
胸腔彩超:左侧胸腔积液。
胸部CT:心包积液、左侧胸膜增厚。
检验结果:N端-B型钠尿肽1630pg/ml,浆膜腔穿刺液常规:黏蛋白定性试验+-,有核细胞计数:2350*10·6/L。
其他化验血常规、甲功、结核菌涂片、穿刺液生化、凝血大致正常。
心内科心包积液疾病中医诊疗思维一、不伴心脏压塞的心包积液(一)病因正常心包腔有20~50mL液体,为血浆的超滤液,大于50mL称为心包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渗出液包括浆液纤维蛋白性(蛋白浓度2~5g/dL)、化脓性、浆液血性(血细胞比容约10%)、血性(血细胞比容>10%)。
另外还有胆固醇及乳糜性积液。
渗出性心包积液常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结核、肿瘤、放射治疗及创伤等。
药物和结缔组织病、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和Dressler综合征等也占一定比例。
艾滋病是新出现的心包积液的原因。
(二)诊断1.临床表现心包积液的症状和体征与积液增长速度、积液量和心包伸展特性有关。
少量心包积液,增长速度慢,心包腔内压力升高不显著,可无任何症状。
大量心包积液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可产生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呃逆等。
心包积液少于150mL可无阳性体征。
积液量多时,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底部浊音界卧位时增宽,坐位时缩小,呈三角形;心尖冲动消失;听诊心音低而遥远或有心包摩擦音;左肩胛角下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称为Ewart征,为心包积液压迫左下肺叶所致。
2.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包积液诊断极有价值,积液超过50mL即可发现,小量心包积液以M型超声心动图像较清晰。
由于心脏形状很不规则,心包积液分布也不均匀很难精确计算,为临床需要分为小、中和大量心包积液。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少量积液的液性暗区在左室后外侧壁及心尖;中量积液扩展到后壁,暗区大于1cm,特别在收缩期;大量心包积液右心室前壁见暗区,右房受压,在心动周期中暗区围绕心脏。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示心包有无粘连,有无分隔性积液,还能观察到心包厚度及心内结构,心脏大小,确定心包穿刺位置。
3.胸部X线检查心包积液在250~300mL时,心影可在正常范围,中至大量心包积液时心影普遍向两侧扩大,心脏正常弧度消失,上腔静脉影增宽,主动脉影变短,呈烧瓶状,心脏搏动明显减弱,肺野清晰。
心包积液原因
一、心包积液原因二、心包积液的并发症三、心包积液的治疗
心包积液原因1、心包积液原因
1.1、非感染性(30%)
包括肿瘤(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纵隔肿瘤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减,尿毒症,痛风等),放射损伤,心肌梗死后积液等。
1.2、感染性(30%)
包括结核,病毒(柯萨奇,流感等病毒),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原虫(阿米巴)等;大多数心包积液顽固难治,难以彻底根除,明确病因,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可使心包积液缓解或根治。
2、什么是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
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
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3、心包积液的症状
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心脏扩大,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无法确定本病发生的时间,。
心包积液生化指标标准一、概述心包积液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炎症、肿瘤、结核等。
对于心包积液的检测,除了常规的形态学和细胞学检查外,生化指标的测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生化指标可以提供更多关于积液性质和病因的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二、心包积液生化指标参考范围1.蛋白质:正常心包积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一般在25-35g/L之间。
如果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提示炎症、肿瘤或心力衰竭等。
2.葡萄糖:正常心包积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与血清葡萄糖水平相近,一般在4.5-6.5mmol/L之间。
如果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可能提示结核性心包炎等疾病。
3.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心包积液中的LDH活性较低,一般在100-200U/L之间。
如果LDH活性明显升高,可能提示肿瘤或某些感染。
4.肌酐:正常心包积液中的肌酐含量较低,一般在50-100μmol/L之间。
如果肌酐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或某些药物的毒性作用。
5.尿酸:正常心包积液中的尿酸含量较低,一般在200-400μmol/L之间。
如果尿酸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提示痛风或肾功能不全等。
三、心包积液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心包积液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离心沉淀法、光谱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等。
离心沉淀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离心将细胞和其他杂质沉淀下来,然后对上清液进行生化分析。
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光谱来分析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含量,但该方法在心包积液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酶联免疫法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测定特定物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操作较为复杂。
四、心包积液生化指标临床意义心包积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炎症性心包炎时,积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计数会明显升高;而结核性心包炎时,积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会明显降低。
此外,通过检测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和特异性抗体等,有助于诊断肿瘤性心包积液和自身免疫性心包积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