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苗事件 工A1401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6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疫苗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的漏洞,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作为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疫苗事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分析疫苗事件背后的原因,探讨如何防范疫苗事件的发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疫苗事件回顾1.事件背景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疫苗案,涉案疫苗涉及25个省市。
这批疫苗未经批准,未经检验,流向了全国多个省份,涉及疫苗种类繁多,包括儿童疫苗、成人疫苗等。
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开展自查自纠,部分疫苗已投入使用,引发公众恐慌。
2.事件原因(1)监管漏洞。
山东疫苗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如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监管不力,导致非法疫苗流入市场。
(2)企业违规操作。
涉案企业为追求利润,非法购进疫苗,未经检验合格即销售,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基层防疫部门监管不力。
部分基层防疫部门对疫苗进货、储存、使用等环节监管不严,导致非法疫苗流入接种点。
三、疫苗事件引发的思考1.疫苗安全的重要性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疫苗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疫苗安全的重要性。
2.疫苗监管体系的完善(1)加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
(2)建立健全疫苗追溯体系,实现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3)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提高公众疫苗安全意识(1)加强疫苗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安全的认识。
(2)倡导科学接种,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苗。
四、防范疫苗事件发生的对策1.加强疫苗监管(1)完善疫苗监管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
(2)加强对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疫苗质量。
(3)建立疫苗追溯体系,实现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提高企业自律意识(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保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符合国家规定。
问题疫苗涉事企业被罚后为何仍多次中标?长春长生公司的疫苗造假事件,近日惊爆了舆论场。
事件始于去年11月,长生生物被查出百白破疫苗不合格,当时该公司已被立案调查并进行了处罚。
据悉,这批百白破问题疫苗被全部销往山东,共计252600支,被注射的超过25万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隔9个月后,国家药监局发布紧急公告,长春长生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中存在大量违法违规的行为,长生生物事后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共计3442887.60 元。
除了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春长生”)被原国家食药监部门指出疫苗问题外,还有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武汉生物”)涉及其中。
2017年11月3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指出,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武汉生物生产的批号为201607050-2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该批次疫苗共计40余万支,销往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约19万支,销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万支。
半年后,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7月13日,武汉市食药监局公布的《2018年6月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显示,武汉生物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批号:201607050-2),经检验,其“效价测定”项不符合标准规定、被判定为不合格,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49条,生产销售劣药,依据法律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但该份行政处罚公告并未公开其违法所得与罚款金额,也未公布导致该批疫苗为劣药的原因。
7月23日,武汉市食药监政策法制处工作人员对相关媒体透露,截至目前,虽然国家食药监总局多次组织专家、检查组检查、检验,武汉生物逾40万支的涉事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原因仍未找到,专家们意见不一致。
相关媒体记者发现,即使有违法记录在身,武汉生物依然是多省市区疾控中心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采购的供货方。
多位法律界人士质疑,这一行为涉嫌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
疫苗安全事故通报近期,我们收到了关于某疫苗的安全事故报告,特此向各位发布通报。
请大家详细阅读以下内容,了解相关情况。
一、事故概述据相关部门通报,自2月15日起,我国某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的疫苗在部分批次中发现了质量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该批次疫苗存在剂量失调、容器封装不完整等问题,可能对接种人群产生不良影响。
二、事故影响1. 安全隐患:该疫苗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接种人群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 公众关切:安全问题涉及疫苗,引起了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和担忧,对疫苗接种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三、处理措施1. 紧急召回:生产企业已经启动紧急召回程序,回收相关批次疫苗,并已向相关医疗机构下发通知。
2. 停止接种:各医疗机构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产品,确保患者安全。
3. 调查与追责:有关部门成立了调查组,对事件原因和责任进行全面调查,一旦查明问题,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 修复声誉:生产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透明公开的沟通方式,增恢复社会对疫苗的信任,提升品牌声誉。
四、应对策略1. 摆事实讲道理:相关部门应尽快公布调查结果,通过数据和事实回应公众关切,消除误解。
2. 安抚公众情绪:加强宣传,提供权威信息和解答,增强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
3. 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对疫苗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疫苗品质过硬。
4. 优化危机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疫苗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危机管理和风险防范,提升应对能力。
五、倡议与呼吁1. 倡导科学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继续支持并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工作,不因此次事件而怀疑整个疫苗行业。
2. 加强监督合力:社会各界应积极监督疫苗生产过程,对疫苗质量问题提出举报和投诉,共同维护公众利益和安全。
3. 鼓励科研创新:支持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加大疫苗研发力度,提升疫苗质量和效果,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疫苗安全挑战。
以上为疫苗安全事故通报,请各位务必认真对待,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更多的人。
济南齐鲁天和惠世制药“4·15”事故报告英文回答:On April 15th, a major accident occurred at Qilu Tianhe Huisheng Pharmaceutical, 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in Jinan, China. The accident, which involved a chemical explosion, resulted in the deaths of several workers and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facility.In the aftermath of the accid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an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blast. 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the accident was caused by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improper handling of chemicals, inadequate safety measures, and a lack of training for workers.The accident has raised serious concerns about the safety of chemical plants in China. In response, the government has ordered all chemical plants to undergo a safety inspection and has vowed to crack down on those thatare not in compliance with safety regulations.The accident has also sparked a debate about the need for strict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 China.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a major source of pollution, and the accident has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more stringent controls on the discharge of hazardous chemicals into the environment.中文回答:4·15济南齐鲁天和惠世制药事故报告。
19年“山东疫苗案”当事人仍判19年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2017年5月19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一案二审公开开庭宣判,裁定驳回庞红卫、孙琪的上诉,维持原判。
被告人庞红卫、孙琪犯非法经营罪一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1月24日一审宣判,认定庞红卫、孙琪犯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庞红卫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与其前罪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孙琪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七百四十三万二干八百五十九元四角。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破坏商标品质保证功能构成商标侵权——“不二家案”判前判后的思考 [J], 成文娟;张书青
2.故意杀人为何只判5年?——首例反家暴轻判第一案始末 [J], 阿红
3.故意杀人为何只判5年?——首例反家暴轻判第一案始末 [J], 阿红
4.反向社会情绪:舆论引导的靶标--以“山东非法疫苗案”和“雷洋案”为研究对象 [J], 王一岚
5.探讨山东人用疫苗案引起的基层兽用疫苗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J], 司庆生;李所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新冠疫苗接种事故案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各个国家的卫生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疫情,疫苗的研发和接种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工作。
然而,就在疫苗接种的进程中,发生了不少的事故案例。
本文将就国内新冠疫苗接种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程序的迅速推进。
中国政府针对新冠疫苗的开发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并先后批准了数款疫苗进行紧急使用。
由于国内的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政府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工作,一时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疫苗接种的潮流。
然而,由于工作的急迫性和时间紧迫,加上研发和生产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分接种事故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具体的案例。
首先是2020年12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一名男性在接种完新冠疫苗后出现病症,随后被确诊为“急性心梗”。
另外,2021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名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了手脚发麻、语言不清的症状。
而在河南省郑州市,也发生了一起接种后出现不适的案例。
这些案例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担忧,使人们对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然而,要客观地看待这些事故案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疫苗接种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
无论是传统疫苗还是新冠疫苗,都可能对接种者产生不良反应。
而新冠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是在紧急状态下进行的,难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其次,目前的案例仍处于调查阶段,尚无法完全确定是新冠疫苗导致的。
因此,不能轻易得出新冠疫苗存在问题的结论。
当然,无论疫苗接种是否存在问题,这些事故案例都应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疫苗生产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的质控体系,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对于接种者而言,应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尽量在健康和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总的来说,国内新冠疫苗接种事故案例虽然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但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些案例,并尽快进行调查和解决。
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全国人民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论山东疫苗事件摘要:食品药品问题最近几年屡次出现在新闻媒体中,无一不令人触目惊心,近来,又曝光出山东疫苗事件,立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在这震惊全国案件的背后,我国疫苗行业的潜规则和监管漏洞暴露了出来,同时相关立法也有瑕疵,这警醒我们必须在食品和药品安全上严加治理,以杜绝该类问题再次出现。
关键词:山东疫苗案;生产、销售劣药罪;非法经营罪一、事请经过2016年三月份,山东警方破获的一起非法经营疫苗案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庞某卫与女儿孙某非法购进25种人用二类疫苗,调查中共梳理出向庞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线线索107条,从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涉及全国24省市,涉案金额高达5. 7亿元。
庞某卫所贩卖疫苗虽是正规疫苗厂家生产,但其未按规定进行冷链存储和运输,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
二、造成的影响此次涉案的疫苗包括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12种疫苗无第一类疫苗,全部为第二类疫苗属于二类疫苗。
根据我国的规定,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庞某所销售的这种未经2℃一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本可通过接种疫苗免疫来避免死亡,但接种问题疫苗导致免疫无效,接种者可能会感染发病死亡。
虽然疫苗本身不会产生危险性,但过期或无效疫苗显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这所造成的结果是致命的,其次,接种者花了钱,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免疫效果。
可见过期疫苗、失效疫苗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对于接种者容易造成对传染疾病疏于防范,进而加重病情,财产损失的同时,对人身健康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张高平案件发生始末第一篇:张高平案件发生始末张高平是叔叔,张辉是侄儿,安徽歙县人。
十年前,张高平刚买了一辆20万元的大货车,带着大哥的大儿子张辉跑货运生意,“我那车是当时周边6个村里最贵的一辆!”张高平虽然有过婚史,但不到40的男人还是“一枝花”,再娶的妻子才24岁,还刚刚怀上4个月的孩子。
张辉也快要娶老婆了。
从天而降的“5·18奸杀案”,成了一颗炸弹,把他们的生活炸得支离破碎。
案件经过:2003年5月18日,安徽人张辉和叔叔张高平驾车送货去上海,17岁的王某搭车去往杭州。
2003年5月19日凌晨1时许,“二张”先将王某送到杭州西站,王某打了朋友电话,朋友要她打的到钱江三桥。
“二张”为了给王某节省的士费,好心把她送到了离钱江三桥更近的艮秋立交桥,然后从钱塘江二桥上沪杭高速开往上海。
“2003年5月19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接到报案,西湖区留下镇留泗路的一个水沟里面发现一具女尸,下身赤裸。
经公安机关侦查,被害人即前天晚上搭车的王某,而当天晚上开货车的搭载过被害人的张辉、张高平被认定是犯罪嫌疑人。
在公安侦查审讯当中,张辉、张高平“交待”说,当晚在货车驾驶座上对王某实施强奸致死,并且在路边抛尸。
根据俩原审被告人有有罪供述和现场勘察的笔录以及尸体检验报告的情况,2003年6月,公安提请杭州市警察员对二张批捕逮捕。
2004年4月21日经杭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他们被以强奸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
二审改判为张辉为死缓,张高平为有期徒刑15年。
在狱中,张高平始终不承认检察机关所指控的罪行,一直坚称自己无罪,他拒绝“改造”,也拒绝减刑。
最终不仅触动了管教干部,也感动了驻监检察官。
这位现在已经退休的老人,每年都给他写申诉材料,在退休前的一个晚上还在写。
同时二人委托的律师坚决认定叔侄俩无罪,时任浙江大学法学院教师并兼任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的阮方民教授和他的同事李华副教授受委托担任张辉的二审辩护律师。
山东疫苗事件一、山东疫苗事件的始末2016 年3 月11 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翟金亮告诉澎湃新闻,2010 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 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 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 亿元。
山东疫苗事件始末2015年4月,山东济南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
随后济南警方向全国20个地级市发出协查函,核实疫苗流向和使用单位。
2016年2月2日,济南警方向媒体通报此案,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16年3月18日——山东济南某母女涉嫌非法经营二类疫苗被查出,涉案金额达5.7亿元,流入了全国18个省市2016年3月19日——被发现从此购进的疫苗涉及的24省市分别是: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
2016年3月20日——山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经对警方提供的,关于庞某非法经营疫苗案查封疫苗品种的清单进行核实,发现实有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公布具体出事的疫苗名单。
2016年3月21日——山东食药监局发布最新公告《山东采取有力措施严查非法经营疫苗案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卫计委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和卫生计生部门要立即成立联合工作组,查清疫苗去向。
9家药品批发企业涉嫌虚构销售渠道被通报。
2016年3月22日——央视新闻【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
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