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8
- 格式:doc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9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的详细情况如下: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③号土层:粘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重度γ(kN/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 L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压缩模量E s(MPa)标准贯入锤击数N承载力特征值f ak(kPa)①杂填土18②粉质粘土20 0.65 0.84 34 13 7.5 6 130③粘土19.4 0.58 0.78 35 23 8.2 11 180④细砂21 0.62 30 11.6 16 240⑤强风化砂质泥岩22 18 22 3004、水文地质条件(1)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5、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为450mm,柱网布置如图1.1所示。
1.6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1.2所示。
图1.1 柱网平面图表1.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 K(kN) M K(kN.m) V 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1 975 1548 1187 140 100 198 46 48 442 950 1432 1082 120 94 178 41 43 473 987 1620 1211 152 112 201 53 57 434 1005 1613 1198 135 121 186 44 47 525 1032 1615 1252 164 125 221 55 60 526 1056 1627 1275 177 130 234 51 67 587 1090 1730 1312 190 150 242 62 66 578 1150 1815 1370 210 175 271 71 73 679 1179 1825 1376 231 181 288 76 79 7110 1218 1873 1433 235 193 297 80 83 7411 1233 1795 1526 266 176 213 110 92 8412 1256 1765 1564 172 169 197 123 130 11213 1282 1883 1496 257 218 325 86 90 8314 1339 1970 1560 284 242 355 96 95 8915 1350 1900 1640 185 192 203 126 135 11416 1402 2057 1618 231 266 377 102 104 9817 1433 1861 1604 219 235 326 110 112 9718 1487 1897 1625 224 231 307 106 108 11019 1534 2140 1677 335 288 42 109 113 10620 1543 2201 1730 216 235 58 117 98 11221 1580 2630 1910 198 205 241 150 140 13822 1598 2205 1727 365 309 428 120 117 11423 1620 2314 1867 275 243 67 126 132 12524 1634 2131 1768 223 189 81 135 154 12125 1650 2050 1810 191 197 208 132 141 12026 1667 2448 1945 334 284 423 112 117 10827 1741 2562 2028 369 315 462 125 124 116 1.7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很重要的专业课,其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同一般,因此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土力学》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桩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基的理解及应用,掌握运用已知的地质资料和荷载进行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设计题目:(两个都要做)(一)柱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带承台)设计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基的设计三、设计资料及要求(一)柱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带承台)设计1、场地地质资料见图1。
2、该桩基为二级建筑,其容许沉降量为400mm 。
选用预应力管桩,直径为400mm 。
3、桩端进入第③层粉土层2m ,已进行三根桩的静载试验Q~S曲线中第二拐点相应荷载(极限承载力)分别为1200KN 、1120KN 、990KN 。
图1 场地地层示意图 4、设计荷载见分组表。
5、其他资料:柱截面尺寸450*600mm 2 。
6、桩身材料:混凝土为 C30、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
7、承台材料:混凝土为C20、26.9mm N f c =、钢筋HRB335级(2300mm N f y =)或自定。
8、要求:不考虑承台效应,设计该桩基。
其中要有计算说明书一份、二号图纸一张,内容包括:桩基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桩的配筋构造图、承台施工图等。
9、内容:确定桩长、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及平面布置、根据桩的平面布置初步确定承台尺寸、验算单桩承载力、承台设计及验算、单桩设计(要考虑施工受力)、绘制施工图。
表1 各组设计用轴力、剪力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20008300杂填土灰色粘土粉土500表2 各组设计用弯矩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表3 土层物理指标(题目一)(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基的设计 1、基本资料图2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已知B 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F 1,中柱荷载设计值F 2,初选基础埋深为d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 ,设计参数的值见表4、表5,试设计B 轴线上条形基础JL —2。
基础工程(道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城市高架花瓶式桥墩桩基础设计时间:月日至月日共 1 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对象为某城市高架桥花瓶式桥墩下桩基础设计,包括基桩设计和承台设计。
一、设计资料1.上部结构及荷载资料上部结构为等跨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桥,标准跨径为35m,公路-Ⅱ级汽车荷载,荷载为纵向控制设计,作用于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纵桥向的荷载如下:2.地质资料桥位地形平坦,位于已有道路上,墩基处地层成层较规律。
地下水埋置较深,对工程建设无不良影响,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存在。
地层及其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桥位地层及参数二、设计内容及要求按给定的条件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
具体要求如下:1.按给定的桥墩底面尺寸拟定承台平面尺寸;2.分析桥墩处地基土层情况确定承台埋深,初步拟定承台厚度;3.初步拟定桩径,及施工方式;4.根据荷载情况初步拟定桩长;5.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6.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7.基桩水平承载力计算8.基桩截面强度设计计算9.承台受弯、受剪、受冲切计算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编制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用A4纸手写。
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绘图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
2.图纸部分:绘制3号配筋图一张。
图纸应用AutoCAD制作或手工绘制,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按说明书在前,图纸在后的顺序装订成册,交给指导老师评阅。
四、进程安排1.星期一: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完成设计内容的1-5项工作2.星期二:查阅资料,理解掌握考虑承台、基桩协同工作的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弹性多排桩内力和变为计算方法),进行6-8项设计计算3.星期三:完成6-8项设计计算4.星期四:完成设计内容第9项工作5.星期五:绘图6.整理、上交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2015级)班级:土木一班学生姓名:侯小超学号:5511150027指导教师:李彦龙土木工程学院《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资料1)基础类型:柱下独立基础(阶梯型独立基础)。
2)拟建场地平整,无不良地质现象。
3)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厚约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承载力特征值70ak f kPa =。
②粉土:厚1.2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③黏土:厚约1.5m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④粉砂:厚约2.7m ,承载力特征值。
⑤砾砂:厚约3.0m ,承载力特征值。
⑥稍密卵石:厚约4.0m ,承载力特征值。
⑦中密卵石:厚约3.5m ,承载力特征值。
如图.1地层分布图所示:(单位:cm)图.1 地层分布图各层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所示130ak f kPa =180ak f kPa =195ak f kPa =240ak f kPa =440ak f kPa =700ak f kPa=4)水文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埋藏很深。
5)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横向承重。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如图2所示。
图2 柱网平面布置图6)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见表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见表3所示。
500500mm mm⨯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7)材料:混凝土等级C30及C35,钢筋HRB335、HRB400级。
2 设计分组及要求题号0~9对应于学号最后一位;持力层可选择第③~④层土,l/b =1.0~1.3 学号尾数为0~3号的学生设计A轴柱下基础;学号尾数为4~6号的学生设计B轴柱下基础;学号尾数为8~9号的学生设计C轴柱下基础;3设计成果A 设计计算书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2)确定基础底面尺寸,验算地基承载力;3)对基础进行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高度;4)对基础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底板配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一、设计课题设计课题11.设计基本条件某多层工业厂房基础平面如图一;厂房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平面设计标高为±0.000m,室内外高差600mm ,厂房框架柱传至基础的荷载如图一。
该厂房拟建三个地点地质条件均不相同,各地点的地质条件如图二。
课题如下:课题1: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包括基础梁)课题2: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课题3:柱下桩基础设计设计课题2 1、设计资料:1、线路:双线、直线、坡度4‰、线间距离5.0m ,双块式无碴轨道及双侧1.7m 宽人行道,其重量为44.4KN/m 。
2、桥跨:等跨L=32m 无碴桥面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梁,梁全长32.6m ,梁端缝0.1m ,梁高3.0m ,梁宽13.4m ,每孔梁重8530KN ,简支箱梁支座中心距梁端距离0.75m ,同一桥墩相邻梁支座间距1.6m 。
轨底至梁底高度为3.7m ,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支座高0.173m ,梁底至支座铰中心0.09m 。
3、建筑材料:支承垫石、顶帽、托盘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墩身采用C30混凝土,桩身采用C25混凝土。
4、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标高(m )地质情况厚度(m )36.79~36.29 耕地0.5 36.29~30.79 软塑砂粘土 5.5 30.79~21.29 粉砂9.5 21.29~19.89 淤泥质砂粘土(松软)1.4 19.89~-3.51 细砂(中密) 23.4 -3.51~-12.31 粗砂(中密)8.8 -12.31~-22.31 中砂(中密)10.0 -22.31~-29.31 砾砂(中密) 7.0 -29.31~-46.31硬塑粘土17.0土层平均重度γ=20KN/m3,土层平均内摩擦角?=28φ。
地下水位标高:+30.50m 。
5、标高:梁顶标高+53.483m,墩底+35.81m。
6、风力:w=800Pa(桥上有车)。
7、桥墩尺寸:如图1所示。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0级(桥梁桩基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一、设计题目某公路桥多排桩基础设计 二、设计资料1.地质及水文河床土质:从地面至标高32.5m 为软塑粘土,以下为密实粗砂,深度达30m 。
水文:地面(河床)标高为40.5m ,一般冲刷线标高为38.5m ,最大冲刷线标高为35.2m ,常水位标高42.5m 。
2.土质指标软塑粘土:地基系数m=843/10m kN ⨯,桩周土的极限摩阻力kPa 40=τ,土的内摩擦角o 20=φ,土的容重3/12m kN =γ(已扣除浮力)。
密实粗砂:地基系数m=2543/10m kN ⨯,桩周土的极限摩阻力kPa 120=τ,土的内摩擦角o 38=φ,土的容重3/12m kN =γ(已扣除浮力)。
3.荷载上部为等跨25m 的预应力梁桥,砼桥墩,承台顶面上纵桥向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kN N 4.5659∑=kN H 8.298(制动力及风力)∑⋅=m kN M 7.3847(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距)恒载及二孔活载时:∑=kN N 2.6498 三、设计要求承台及桩的材料均为C20砼,承台尺寸:m m m 0.25.40.7⨯⨯,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1.0m ,平面布置如下图。
要求:1、23、最大弯距M max及最大弯距位置Z max的计算;4、桩身截面配筋的计算;5、桩顶位移验算;6、桩基整体验算。
四、时间安排时间上午下午周一集中教室,布置设计内容单桩承载力计算周二桩顶荷载计算周三桩身内力计算周四配筋制图周五制图计算机出图五、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
2、设计图A3图纸一张(计算机出图)。
图纸要求:(1)平面图、立面图、承台及桩身配筋图。
(2)结构尺寸单位:除钢筋为mm外,其余均为cm。
(3)有关工程数量表(包括钢筋kg、砼m3、钻孔m)。
(4)有关说明。
六、参考资料1、《基础工程》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4、《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5、《结构设计原理》教材详 细 计 算 书修改后荷载:上部为等跨的25m 的预应力桥梁,砼桥墩,承台底面上纵桥向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kN kN kN N 4.7234)0.25.40.7(254.5659=⨯⨯⨯+=∑∑=kN H 8.298(制动力及风力)m kN mkN m kN M .3.4445.)0.28.298(7.3847=⨯+⋅=∑(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距)恒载及二孔活载时:kN kN kN N 2.807325)0.25.40.7(2.6498=⨯⨯⨯+=∑ 桩基础采用冲抓锥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开题日期:2014年5月26 日完成日期:2014年 6 月 1 日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方法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并逐步培养从事基础工程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一)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二)设计内容1、确定基础埋深;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3、验算地基变形;4、基础结构设计: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立面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号土层填土:厚约0.5 m,含部分建筑垃圾;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厚1.2 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 kpa;③号土层黏土:厚1.5 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 kpa;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 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 kpa;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 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4、水文资料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 m 。
5、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柱网布置见图1,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4-1列柱子对称。
图1 柱网平面图重度 (γ) 孔隙比 (e ) 黏聚力 (c ) 内摩 擦角 (Φ) 压缩 系数 ( a 1-2)压缩 模量 (E s )抗压 强度 (f rk )承载力 特征值 (f ak )kN/m³KPa度 1 MPaMPaMPaKPa① 杂填土 18 ② 粉质粘土20 0.65 34 13 0.20 10.0 130 ③ 粘土 19.4 0.58 25 23 0.22 8.2 180 ④全风化砂质泥岩 2122300.8240⑤ 强风化 砂质泥岩 22 20 25 3.0 300⑥ 中风化 砂质泥岩24 15 40 4.0 6206、上部结构作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见表2和见表3。
第 1 页班级 学号 姓名12级土木工程专业3、4班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桩基础设计一、设计资料1、某建筑场地在钻孔揭示深度内共有6个土层,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1。
土层稳定混合水位深为地面下1.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作用在柱底即承台顶面):kN V k 3200=,kNm M k 400=,kN H k 50=;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1.5m 。
2、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C30强度等级,Ec=30000N/mm 2,桩顶容许水平位移10mm ,桩顶按铰接考虑。
3、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kPa f c 960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kPa f t 110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强度设计值2/300mm N f y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G94-2008)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分别以第4层粉质粘土及第6层粉砂为桩尖持力层,按照持力层埋深确定桩长,按照长径比40-70确定桩截面尺寸;2、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和特征值;3、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4、选择一个你认为合理的桩长方案继续以下内容; 4.1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2承台结构计算;4.3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和必要的图纸说明; 4.4需要提交的报告: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要求:1、计算书一份,有计算过程,手写在A4纸上,不能使用铅笔,字迹不潦草,字迹清楚;2、图纸采用3号图幅(A3),有必要的设计说明,打印;3、任务书与计算书、图纸订在一起,任务书订在前面。
注:计算书整洁度参与评分!表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第 2 页。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1 本课程设计任务基础工程设计的任务通常包含:①方案设计:目的是确定地基基础的技术方案,包括地基持力层的选取和基础结构形式的确定。
②技术设计:包括地基检算和基础结构设计两者。
其任务是通过力学计算和结构措施两方面的手段来保证所设计的地基基础满足设计总体目标的要求。
本课程设计任务:①认真阅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完成工程概况及地层介绍;②进行地基基础方案论证,选择切实可行的地基基础方案;③完成相应基础工程设计。
1.2 设计内容1.2.1设计计算(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对三种常用的房屋基础类型(刚性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和桩基础)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比较(限于课时,本次课程设计不考虑造价因素),选择较为合理的基础方案。
(2)确定所选基础的类型,平面尺寸及埋深等;(3)完成该基础(包括地基)的计算。
1.2.2图纸(1)基础总平面布置图(假定所有基础均与自己设计的基础相同);(2)基础结构图(应包含图纸说明和工程数量表)。
1.2.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通常应包含下述内容:(1)工程概况和设计任务。
包括:工程名称,场地位置,上部结构的类型、尺寸,本人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2)地质勘察资料介绍(勘查报告由老师提供);(3)方案论证。
包括:基础选型,尺寸拟定,地基持力层的选取。
需要阐明自己的思路和考虑的因素并列出必要的说明;(4)计算说明。
包括:计算项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方案调整的理由和结果。
需要阐明参数选取的理由、考虑的因素并列出必要的说明;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制作成Word文档。
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图纸应用CAD制作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说明书用16开纸张打印,和图纸一起装订成册,交任课老师评阅。
1.3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基础工程》,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第二版7.《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8.《地基及基础工程》,顾晓鲁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基础工程学》,陈仲颐、叶书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8/2019 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理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某建筑工程柱下条形基础结构课程设计
起讫日期:2019年1月1日--- 1月6日(18周)课程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李建军
系主任:韩云山
下达任务书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建筑条形基础结构设计。
二、设计内容
根据给定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上部结构传递到基础顶面的柱荷载,确定基础截面尺寸,然后分别用静定法、倒梁法、文克尔地基上梁和链杆法四种方法计算基础梁的内力和地基反力,按文克尔地基上梁或链杆法内力计算结果对基础梁进行配筋,同时计算梁边柱和中柱基础沉降。
三、设计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某地基工程地质剖面和各层土土工力学参数见附件,条形基础埋置深度根据条件自行确定,基础宽度和高度待定,基础梁的截面为T型,基础截面见图1,条形基础柱距见表2,柱尺寸为600×400mm,规定室内地面标高为±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55.00m,室外地面标高为-0.15m,梁两端外伸长度为0.5m,已知作用在梁顶的柱荷载效应标准值,试对地基梁进行基础和地基设计(图1和图2),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基础截面尺寸、地基梁宽度和埋深,分别用倒梁法、文克尔地基上梁(可按有限差分法计算内力)和链杆法计算基础梁(一班和二班计算3轴,三班计算B轴)的纵向截面内力、地基反力,按文克尔地基上梁或链杆法内力计算结果对基础梁进行配筋,并计算相应点的沉降(一班和二班计算A柱和B柱,三班计算1柱和3柱),沉降计算时,按地基净反力计算值的0.9倍作为附加应力准永久组合,然后计算沉降。
混凝土弹性模量E c=2.55×107MPa,地基土泊松比u=0.3。
注:计算内力时,不考虑交叉节点处的内力分配和面积重合,直接按单独一条基础计算即可。
图2 基础梁截面图
图1 基础梁截面图
下图为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平面布置图(参考),图中尺寸以表1中数据为准。
图2 条形基础柱网图
四、毕业设计分组
毕业设计分组荷载工况见表1,每班班长按照行或者列每次变换一个设计参数依次为每个同学分配一行数值,进行一人一题课程设计。
表1 条形地基基础设计参数分组
一班和二班分组
五、设计答辩
课程设计采用一对一答辩,答辩分数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评价。
六、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七、设计要求
要求完成全部的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必要的计算简图,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计算准确);设计图纸一套,手工画图,图纸上所有字体一律采用仿宋字,所有图线、图例及尺寸标注均须符合制图标准。
八、成绩评定标准
(1)设计计算书;(40%)
(2)设计图纸;(20%)
(3)考勤及平时提问。
(20%)
(4)设计答辩(包括自述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20%)
九、课程设计装订要求
顺序课程设计材料纸幅大小为A4,装订顺序为: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资料)(封面按附件一、三全校统一)。
十、进度计划安排参考
本课程设计大约可在一周内完成,具体可参照如下进度计划。
(1)熟悉设计指导书内容和相关设计资料,从指导教师处领取设计任务;
(2)浅基础的设计(共需约一周),主要内容有:
①确定基础埋深、拟定基础结构形式及平面布置形式和初步尺寸;(4学时)
②作用于浅基础上的荷载的计算;(4学时)
③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基础底面尺寸;(4学时)
④基础的内力计算与抗弯承载力计算和抗冲切、抗剪切检算,包含配筋设计计算;(12学时)
⑤地基沉降量验算;(4学时)
⑥绘制基础平面和带地基土层的剖面建筑施工详图;(4学时)
⑦整理及编制此部分的设计说明书;(8学时)
(4)系统整理整个课程设计的计算说明书及设计图纸,编制好目录及各章内容,并装订成册,上交指导教师。
(1个学时)
十、课程设计封面见附件1,课程设计任务书封面见附件2。
附件1: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职称:
附件2: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年第学期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
起迄日
期: 月日~月日
课程设计地
点:
指导教
师:
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年月日
附件3: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拟建工程为XX大学的多层住宅楼,建筑场地位于该大学内,住宅楼平面尺寸为42m 24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的设计跨度见分组表。
勘察工作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
自X年X月X日开始,至X年X月X日结束。
共完成钻孔6个,并结合钻孔取原状土样X个进行了室内土工实验。
场地处地面平坦。
据钻探揭露,各地层的情况如下:
第①层:人工填土。
分布于场地表面,以灰黑色粉土为主,伴有碎砖,炉渣等杂物的填土层。
厚约1.2m,结构疏松,土质不均,平均天然重度为17.1kN/m3。
第②层:粉质粘土。
呈棕红色。
厚度9.5m。
硬塑~可塑,土质较均匀。
第③层:粘土。
呈黄黑色,没有钻透,据调查厚度在10m以上。
土质均匀,可塑~硬塑。
场区地下水属潜水,初见水位在2.5m深处,稳定水位在3.0m深处。
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无侵蚀性。
根据钻探及室内土工实验的情况分析,第①层杂填土不宜用作建筑物地基。
建议把基础埋置在强度较高的第②层粉质粘土或第③层粘性土中。
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为:第②层:f k=200kPa
第③层:f k=220kPa
建议:
基础设计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土工试验成果见附件二,地质柱状图略。
报告人:XXX
X年X月X日
附件4:土工试验结果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