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导学案——《合理安排时间》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数学
《作息时间表》导学案
执教:程翠婷学生姓名:—————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作息时间表》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难点)
2、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
3、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学习过程:
一、预习展示:
1、填空:
你早晨()时上学。
下午()时放学。
2、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分。
3、你晚上()时睡觉。
二、引言激趣:
三、合作探究。
1、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
2、说说表上安排了哪些学习活动内容。
3、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
作息时间表
填一填:
(1)、第一节课用了()分。
(2)、第二节课()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
4、练一练:
(1)从9:00到11:00,经过了()时。
(2)从10:00到10:30,经过了()分。
5、完成教科书69页第2题,第3题。
四、达标测评:
1、填空:
(1)妈妈上午8时上班,工作4时下班,妈妈()时下班。
(2)分针从3走到6是()分。
(3)一节课是40分,第一节上课是8时,第一节下课是()时()分。
五、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新课标2014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
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与技巧。
3. 合理安排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合理安排时间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方法与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方法总结: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
6.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加强对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1课时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时间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通过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平衡各项任务,提高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时间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学习的保障。
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时间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每周的学习任务。
(2)分配学习时间:指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确保各项任务得到充分的学习。
(3)设置学习目标:鼓励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学习时间与目标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4)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教育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娱乐活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3. 时间管理技巧(1)避免拖延:引导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
(2)提高专注力:教育学生提高学习时的专注力,避免分心,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总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时间的重要性讲解时间的概念、时间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3.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4. 学习时间管理技巧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时间管理技巧。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时间的利用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导学案保康县马良镇重阳小学王宗权【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04例1及P107第1题。
【学习目标】1、分析简单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胆尝试并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优化的思想。
【学习难点】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卡片、学习单。
【学习流程】一、预学1、情境导入师生谈话: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你会做什么呢?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
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2、自主探究(学习例1)(1)、提出问题①课件出示例2画面: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②说一说: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③课件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说给大家听?④想一想:小明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①怎样才能让李阿姨尽快的喝上茶?利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卡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的设计方案需要多长时间?②教师巡视学生预学情况,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随时掌握和监控学生预学效果。
二、互学1、小组交流(1)组长组织成员在小组内按顺序交流每个人的设计方案。
(2)组内有不同意见,讨论总结出小组最优设计方案。
2、班级展示(1)哪个小组愿意来给大家摆一摆、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安排的?(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2)其它小组若有不同的摆法可进行补充演示。
3、教师点拨(1)引导小组叙述设计的过程。
预设小组摆法:①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11分钟)洗茶杯找茶叶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4分钟)③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分钟)洗茶杯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2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并能进行简单的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学会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经验,讨论如何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时间安排进行优化,提高效率。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定一份时间安排表。
(2)学生用流程图表示自己的时间安排,并进行简单的优化。
(3)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5. 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今天所学,为自己的一周生活制定一份时间安排表。
(2)学生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运用流程图表示时间安排,进行简单的优化。
2. 学生能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等环节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全册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渐成为主流。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导学案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作业等环节。
数与代数学习目标1. 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 加减法运算的进位和退位。
2. 数形结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1.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阅读教材中关于数形结合的例题。
课堂探究1.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加减法运算的进位和退位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设计一道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题目。
图形与几何学习目标1. 认识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 学会运用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 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2. 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性质的运用。
课前预习1. 阅读教材中关于平面图形的章节。
2. 观察生活中的对称、旋转现象。
课堂探究1. 通过实物观察,小组讨论,探究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性质。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设计一道运用图形的对称、旋转性质解决问题的题目。
统计与概率学习目标1. 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
2. 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概率计算。
重点难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课前预习1. 阅读教材中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章节。
2. 观察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和概率现象。
课堂探究1.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5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预习课文《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
2. 学习解决沏茶问题的方法。
3. 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早晨起床、上学、做家务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场景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2. 学习新课(1)阅读课文《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学习解决沏茶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沏好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最优解决方案。
(3)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2)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时间表,全班共同评价,看哪个组的时间表最合理。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2. 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家长参与评价并指导孩子的作息时间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合作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习解决沏茶问题的方法”。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7)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3. 统筹法在合理安排时间中的应用4.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统筹法在合理安排时间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统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实际操作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了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3. 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时间对我们来说重要吗?为什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安排时间?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有: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合理分配、灵活调整。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
2. 让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家长在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合理安排时间方法的情况。
3. 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20)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合理分配时间。
2. 时间管理工具:时间表、计划表等。
3. 时间管理技巧:设定目标、分解任务、优先级排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估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来分配时间。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改进自己的时间表,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收获,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时间表制定:检查学生制定的时间表,评估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的评价,以及孩子在家庭中的时间管理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3. 家长要积极配合,关注孩子的时间管理情况,共同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总之,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合理安排时间》导学案
班级:四年级
主备人;胡秋雁参与人:四年级数学组人员
【学习目标】
1、我会根据具体事情合理安排时间,会用最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2、在自己学习和小组同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用图来安排顺序。
3、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合作的力量,知道合理在生活中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难点】
(1)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图表示事情合理安排的顺序。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自主学习】
1、仔细阅读课本113页的内容,用笔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如果你有疑惑可以
做出标记。
2、通过自学,你知道课本中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
3、你认为小明要给李阿姨沏茶需要干哪些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
【合作探究】
(1)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少时间?
讨论后把你们组的方案用图表示出来。
(2)你认为你们组的时间安排合理吗?有没有节约时间?节约在哪里?
三、知识应用
1、课本第114页的做一做
3、妈妈做家务: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钟,晾衣服5分钟,扫地、擦地板10分钟:洗
碗5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
问:妈妈应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我在什么方面表现的还不够,以后要注意什么?
总体表现(a我很棒 b还行 c还要努力)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