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格式:ppt
- 大小:8.49 MB
- 文档页数:38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10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9个词语。
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10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9个词语。
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趣味导入1.出示指南针图片,认识指南针看,这是指南针,它的指针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有了指南针,我们就能辨别方向了。
2.区分形近字“辨”与“瓣”这个字跟我读——辨,把“花瓣”中间的“瓜”换成“点、撇”就是“辨”。
与“辨别”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分辨”、“辨认”,一起读——。
3.导入课题: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又没有带指南针,该怎么辨别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
(板书课题)4.带读课题:这个课题很新鲜,有个“你”字,作者仿佛在和小读者们进行对话,读起来特别亲切,和老师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1.读课文第一句话,认识“慌”:形声字,左边竖心旁表意,右边表音。
我们可以给慌张找近义词,跟我读——“惊慌”、“慌乱”。
和“慌张”意思相反的词是“镇定”,别慌张,也就是要保持镇定。
2.读课文第二句话(板书:天然指南针),理解“天然”:自然生成的、存在的。
3.请同学们读课文,圈出文中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4.学生交流(出示答案并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
)关注“渠”和“沟”读音,跟老师再读一读——“沟渠里的积雪”。
5.过渡:这些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先请你轻声读课文第二节,边读边想太阳是怎样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三、学习课文第二、第三小节1.学习理解第二小节第一句话(1)认识生字“导”:上下结构,注意第三笔竖弯钩与横折是相连的,句中的词语是向导,向导就是带路的人,指点方向的人。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5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大自然,探索太空奥秘”,这一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本单元的第3篇课文。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野外迷离”的情况,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如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中的积雪能够为我们提供帮助,辨别方向。
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教学本课时,应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认知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2.参与前置作业情况预设:本节课设置了两个前置作业,第一个要求运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见过的树的年轮,第二个通过查阅资料明白,什么是指南针,什么又是大自然的指南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作业,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缺乏细致的概括和整理能力,语言描述也不够条理、清楚,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指导。
第二个作业,学生兴趣浓厚,完成的相对好一些。
3.教学对策研究: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因此,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视频、图片降低难度,调整梯度,引导学生体会理解。
四、教学目标1、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
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课文大自然迷路了怎么辨别方向写句子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千万可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假如你在树林里迷了路,树桩可以给你指引方向,年轮稀的一面是南方,年轮密的一面是北方。
要是你在中午迷了路,千万可别慌张,向日葵会帮助你辨别方向,它的笑脸正对着南方。
岩石是块指南针,你可以用它来辨别方向:岩石的南边是干的,岩石的北边是湿的。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千万可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要你细细观察,多去想。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大雁是候鸟,它在天空给我们指引方向。
秋天它方向南方,春天它飞向北方。
蚂蚁喜欢阳光,它的洞穴会给我们指点方向。
洞口的方向是南边,背对着就是冬天。
要是秋天碰上苹果,它也会来帮忙。
脸儿红的是南方,脸儿青的是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那你答应我,到时你千万别着急,大自然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会帮你分辨方向。
是个忠实的,像他在天上给你指点方向,早上的时候它挂在南边晚上地上的树影中,这时候他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是,哪里都是。
这个。
蚂蚁窝也是一盏小路灯,它永远挂在北方,要是你可以认出他,就不会在夜晚乱闯。
要是碰到阴雨天,蜗牛也会来帮忙的。
大的一面,向南的。
小的一面是北方。
秋雪,小雪会帮你指点方向。
看看,雪化的慢的一面,是北方,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着急,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仔细观察,认真去想。
4、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里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你辨别方向。
树枝就是一个很好利用的工具,在晚上你利用着月光看看树枝的阴影有没有长到15厘米,如果有长达15厘米,那就是指向东方。
苔藓是个忠实的向导,它特别怕太阳,如果太阳从南边照下来,那多的一边一定就是北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去想想。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
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
本课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平台等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学生能够认识指南针及指南针的使用价值,正确读写“野外、大自然"等14个词语。
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激发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由于这是一首诗歌,我把教学重难点定为: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一些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说教法及学法及学情:1、引导先学法。
课前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学指南的要求,先学课文,完成一些相对应教简单的练习。
2、“以读代讲”法。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自由读、范读、小组赛读等。
3、“举一反三"法。
针对本课特点,二、三、四、五节的结构都是一样的。
我首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节,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朗读。
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四、五节。
4、“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先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字词造句,会用“要是……准……”的句式进行口语交际;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大自然的,知道大自然中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介绍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内容,包括自然现象和方位知识。
2.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其读音、书写和基本用法。
3. 句式练习:练习“要是……准……”的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4. 课文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的指南针。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会用字词造句,会用“要是……准……”的句式进行口语交际。
2.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生字词,朗读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3.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应用: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 关键词:大自然、指南针、方位知识3. 重点句式:“要是……准……”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用字词造句。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用“要是……准……”的句式进行口语交际。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第一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 听写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指zhǐ(指点)(手指)(指甲)针zhēn(指南针)(时针)(打针)帮bāng(帮忙)(帮手)(帮工)助zhù(帮助)(助手)(助理)导dǎo(向导)(导游) (指导)永yǒng(永远)(永久)(永生)碰pèng(碰巧)(碰见)(碰巧)特tè(特别)(特点)(特工)积jī(积雪)(积极)(积水)三、易错字导: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
永:第二笔横折钩一笔写成。
四、多音字空kōng(天空)kòng(空白)正zhèng(正好)zhēng(正月)分fēn(分数)fèn(水分)五、近义词慌张—惊慌天然—自然分辨—辨别特别—格外指点—指引忠实—忠诚六、反义词慌张—镇定忠实—狡猾稠—稀阴—晴七、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歌。
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八、课后习题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课文写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
晴天,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晚上,可以靠北极星找到南北,北极星在的方向就是北方;阴雨天,可以让大树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冬天,还可以靠沟渠里的积雪分清南北,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指针)(帮助)(导演)(永远)(碰到)(特别)(积雪)(稠密)(果实)(一盏)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
指针(zhēn ) 帮助( zhù) 主要(yào)要( yāo)求分(fēn)辨水分( fèn)三、比一比,再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