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得到的思想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中的一位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作家和实践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强调将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生活中的一切经验和事物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素材,这是一种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思想。
这种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养成和生活的启迪,让学生在领悟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智慧。
二、注重情感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全人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他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培育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行动中从容自信、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成为品德高尚、自信有为的人。
三、强调实践教育陶行知认为学校教育过于强调“传统文化”,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他主张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这种教育方式主张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经验总结,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提倡个性教育,主张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和引导,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的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他认为,没有个性就没有个人价值,教育的目的是贯彻培养学生的个性价值,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首先,陶行知的课程设计反映了“人本教育”的理念,即以学生为本和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精神和生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特点,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为目的。
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撑,可以有效地指导教育者在课程设计和实践中进行创新。
我们需要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财富,发现教育中的更多可能性和机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品尝教育的甜美和酸涩。
12汉语言文学 12220129 邱宇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得到的思想启示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同时陶行知认为生活的矛盾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因此,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在受什么教育。
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的影响。
这令我想到一位亲戚家的小孩,今年上小班了,还不会吃饭,也不吃饭,当时吃惊的我就问:“那孩子为什么不吃饭,那平时又吃什么呢?”孩子妈回答:因为小时侯吃饭梗塞过,所以后来就不吃了,就吃面条、圆子、饺子等。
因为怕孩子吃饭再梗塞,所以就不给吃,以至孩子到现在都4岁了,还不吃饭,吃面食也要妈妈喂。
类似的案例不是少数,很多孩子由于父母过度保护或忙碌,由爷爷奶奶照顾,受到溺爱,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其实,这样他们在生活中受到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就如温室的花朵,到外面遇到风雨就会倒下。
过这种不合理的生活,就是受不合理的教育。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与素质教育,正是两者关系的体现。
和谐社会,和谐生活,决定了人的素质需要提高,因此,群众的教育需要全面提高。
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可以看到新一代的小学生已经懂得文明礼貌,不乱扔垃圾,尊师爱友等。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生活的教育意义,目的在于发挥学校和教育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作用,更好地联系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教师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
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探索和阐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育启示。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更是深远的,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为其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幼儿在生活中去感知、体验和学习。
幼儿时期是儿童生命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倾向于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通过让幼儿参与家务活动、户外探索、生活游戏等方式,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自然地接触到各种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
可以通过让幼儿参与手工制作、小组游戏、集体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注重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让他们从小就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和情感态度。
可以通过让幼儿接触美术音乐、参与情感沟通、进行情感交流等方式,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特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通过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重视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和运用生活教育理论,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发展。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家、作家、诗人、书法家,也是中国人文主义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卓越的教育理念为世人所称颂。
他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探讨和实践,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尊重个体差异,发展个性潜能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发展个性潜能。
在幼儿教育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能力,不应该一刀切地对待。
教师应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学习和实践,激发其个性潜能,培养其综合素质。
在幼儿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和探索,促进其主动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实践与体验,培养生活技能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注重实践与体验,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通过各种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陶行知还提倡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品德。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孩子亲身体验和感受人情世故,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情操和高尚的品德品质。
三、尊重自然,注重环境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尊重自然,注重环境教育。
他认为,自然是最好的教师,应该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学习自然。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自然观念,让他们通过观察、探索、实践来认识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
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场所和情境,让孩子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得到全面的教育。
教师应该通过布置环境、创设氛围、营造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促进其全面发展。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教育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他认为,教育应当从生活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根植于生活。
他主张教育要面向生活,以生活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和认识社会和人生。
他强调“生活即教育”,提出了“教育要服务于生活”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当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还包含了对学校教育、学科教育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他主张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洞悉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当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滋养。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生活的影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亲和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3. 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生活教育资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生活教育资源。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要突破学科条条框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各种生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
教学内容要以生活为载体,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互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4.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关注情感和品德素养的培养,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重视实践和体验的教育方式。
这些理念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启示,教育需要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以生活教育的理念来改善当代教育质量。
通过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可以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当代教育,重要性,独立性,创造力,情感,品德素养,轻松,谐和,学习环境,实践,体验,个体差异,发展需求,教育质量,启示。
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20世纪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许多与当代教育理念相契合的观点和方法。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强调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
陶行知主张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体验和探索。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成为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而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教育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生活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改善当代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当代教育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当代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引言1.1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生活教育思想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2. 正文2.1 认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倡生活教育,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基础,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和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知识和技能。
陶行知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和体验。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陶行知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和体验、尊重学生个性,这些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倡导生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2.2 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1. 教育目的:传统教育侧重于灌输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生活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倡导以生活为本、以实践为主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准备,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
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活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个人才能,从而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创造力的未来栋梁之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当代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2 对当代教育的影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当代教育中,陶行知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倡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与当今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成长的理念是一致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人文素养,这与当代教育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方向相契合。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
传统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
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以生活为课堂,以实践为主导,这种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当代教育所接受和采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在于推动了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2. 正文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1. 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品格为重点。
陶行知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作家,被誉为“终身教育先驱”。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对当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他提倡以生活为基础,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二,强调培养自主、独立的人格。
陶行知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有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陶行知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学习将其内化为知识和能力。
他提倡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和有吸引力。
第四,提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他主张从学生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
他反对应试教育,强调评价应该是全面、客观和个性化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教育应该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生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提倡以生活为根基、以实践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这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以实践为主体。
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技能和品格的培养。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种情感投入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输入和技能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以品德教育为核心。
他认为,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在品德教育基础上才能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做学生品德教育的模范和引导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努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关注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得到的思想启示
作者:皇甫敏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7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213-01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同时陶行知认为生活的矛盾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因此,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在受什么教育。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生活的教育意义,目的在于发挥学校和教育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作用,更好地联系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一特殊的时期,由于年龄偏低,很多习惯未养成好,理解能力不强,不懂复杂抽象的概念。
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正好为幼儿教育弥补了缺陷,让幼儿教育有法可施。
1.给予幼儿爱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幼儿的早期教育需要得到更多关爱。
陶行知之所以是一位优秀的校长,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他对教育充满着爱。
爱于学生,正如天空于飞鸟,水于鱼儿,雨露于鲜花,阳光于大地。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注意拥有"三心",爱心、耐心、细心,拥有一颗爱心,爱学生,爱教育。
陶行知做校长时,曾用四颗糖果教育了一位用泥块砸同学的男生,其中,陶行知用三颗糖果赞美那位同学好的表现,在同学认识到自己错误,悔改后再奖励其糖果。
在教学中往往遇到学习能力不强或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加倍关爱,给予尊重,善于宽容;怀有一份耐心,教育幼儿,正如照顾刚发芽的小苗,要精心浇水、施肥、管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苗的茁壮成长需要园丁的持续不断的照料;教师要细心。
而在我们每天的晨间接待中,幼儿来园时,脸上的表情是各不一样的,这时你就要会观察,并根据孩子的表情来与孩子进行不同的交流,一般我都会主动的上前摸摸孩子的头问早、拉拉小手,而个别有情绪的幼儿则需要抱抱或说上几句赞扬的话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指责。
在孩子和家长看来都是那么的亲切,让孩子一天的开始就有一个好心情,而家长一天的担心也消除了,我的这种做法换来了孩子、家长的安心、安慰和信任,而我自己也分享到了孩子的开心和喜悦。
2.给予幼儿创造的机会
陶行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幼儿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我们不应该束缚他们的思想。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给学生一支画笔,一张白纸,他可以绘出各种美妙的世界。
生活教育的精髓--创造力。
创造教育是
生活教育理论的立足点和归宿。
在他的创造教育中最有代表性的就要在他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具体提出通过"六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呢?在教室里,校园里,学生只能感受到自然的一部分,让孩子走到充满鸟语花香、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中,让他们从色彩,声音,感受中去想象和创造。
如我们在开设角色游戏娃娃家中,让幼儿来当爸爸妈妈,幼儿就会模仿自己的爸妈或创造性的进行游戏,提供了幼儿发展和创造的机会。
使得幼儿从中也更好的感悟了生活,而体会感悟比说教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在理发店,除了给幼儿提供理发的工具,还提供了各种皮筋和发卡,让幼儿自己探索使用,幼儿会利用发卡帮女孩子美发,孩子在自由轻松的情境中发展,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技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3.引导幼儿巧妙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如还在角色游戏中的理发店,工作人员会空闲到自己玩工具,问之为什么时,幼儿会回答,没人来理发,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平时生活中理发的经过和发现,通过回忆,发现洗头的形式可以从水洗发展到干洗,可以按摩、敲背,这样一来,事情就多了。
发现这些后,幼儿就把生活中的理发形式巧妙的运用到游戏中,也更好的学会了理发。
在折叠衣服时,有的孩子怎么教都不会,此时老师不是急于求成,不是因孩子做不好而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自主发展权,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景练习、个别引导和创编拟人化儿歌((衣服)两臂伸直向前抱一抱,然后弯弯腰)来帮助幼儿等,让孩子反复实践,慢慢习得,从而积累生活的经验,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育者要立足于"生活即教育",充分实践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其科学可取之处,但同时,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的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生活教育"论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所以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