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2讲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学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2讲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学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2讲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学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2讲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学案(含解析)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2)春秋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国君公室的衰微:国君称“王”,卿大夫强宗崛起,并夺位政变。

(2)变法运动的兴起: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借助铁农具和牛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著名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2.小农经济产生

(1)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

力发展的因素之一。

3.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瓦解:春秋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土地私有制确立:

(3)租佃经营: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出现了租佃经营。

(二)手工业

1.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春秋时期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2.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三)商业

1.商业的产生、发展:商业繁荣,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丰富,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2.商业政策: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本商末,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一)孔子与老子

治:倡导“无为而治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指导方针是“尊崇周王室,诸侯不兼并,侵夺外夷地”。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

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辩]

自耕农与佃农

自耕农: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

自耕农发展好的时候,雇佣他人务农的话,身份有可能转换为地主。

佃农:没有土地,耕种地主的土地,但自己有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有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经济。这种身份的人与地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

[拓]

“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无为而

治”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上:出现私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2.表现

提出“仁政”学说

3.意义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录。

(2)天文著述:《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科技成果: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4)数学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筹算计算法。

2.绘画艺术

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帛画《人物龙凤图》造型准确,主次分明,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文学成就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为《离骚》。,

[联]

社会的历史性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是先秦诸子学术兴起的历史土壤;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是先秦诸子学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求变”的时代特色构成春秋战国文化转型的显著特征。

[辩]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最基本的是“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构建与调节和谐人际关系。孟子把“仁”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施政纲领,即“仁政”。由“仁”到“仁政”是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

[辩]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不同

(1)从范围看:前者的范围狭窄,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后者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2)从代表的阶级利益看:前者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后者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拓]

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等丰富的价值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儒家思想文化精华,结合时代风貌,延续了其中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内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民发展需求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滋养的基础上,其时代价值必然日益凸显。

[拓]

《诗经》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想文化成果,它全方位地反映了商周的历史,其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梳理《诗经》中有关商周的内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与史的关系,从而公正客观地看待《诗经》的史料价值。

重难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大变革

一文物证史——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历史映射]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只有周天子可以享有最高礼仪。铜鼎位居礼器首位,尊卑序列尤为严格,“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从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初期郑庄公逾越周礼,公然使用九鼎,表明天子的权威不复存在,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史料探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史料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从此,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①。当时的各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私田和隐民,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的官吏“家臣”或“家宰”,在军事上有自己的车队、甲兵和徒兵。这些有势力的私门,宛如一个个独立王国②。综观战国七雄,哪一国变法主动和彻底、措施得力,哪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就迅速增强,在当时军事兼并战争中就占有主动地位,就能较好地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③。春秋时代,职官制度经历了从世卿制到任官制的发展过程,战国时期,各国进

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④。春秋前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野”之间的疆界有所淡化,个别国家如晋、楚等开始出现郡县制,至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⑤。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知识新视野》[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表现。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史料信息丰富,获取信息时要注意抓住核心词来归纳,比如①中的“实力大大衰落”,②中的“独立王国”,③中的“历史性转变”等等。

[提示] 周王室和诸侯国公室权力和地位受到挑战;各国通过变法改革,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逐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系统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1.王权体制面临挑战,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

2.各国通过变法改革,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由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3.官僚制取代世官制,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4.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三读图明史——小农经济的特点

[解读]

1.生产单位: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组织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追根溯源——宗法制与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的家族经济,是以同一族属的各个家庭为基础的组合式经济;是将本家族所属成员进行内部分工,使之从事不同的劳动,以取得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的生活及生产资料。在宗法制的作用下,实现整个家族的自给自足。这也是小农经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与独立家庭式的小农经济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有别于构成的方式和生产的规模,且封闭和排外性更为突出。正是在宗法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古代聚族而居的社会格局,出现了以家族及家庭为单位的小土地分散式经营,进而产生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重难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一读图明史——《孔子讲学图》

[解读] 《孔子讲学图》中,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坐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图片反映了孔子重视“礼”,同时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系统认知]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史料探史——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

史料到了春秋时期,“礼仪文化渐渐转化,形式化的仪典文明渐渐转变为理性的政治思考和道德思考”,说明春秋时期理性思潮的泛起,是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①。与此同时,春秋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人本思潮的兴起,“与春秋时代同时期的其他文化相比,中国思想文化在春秋时代的特色却是神本观念的明显衰落和人本思潮的兴起②。”由于各家各派进行文化重建时的角度、方法和途径都有所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法律层面去分析解决时代的课题,这几乎就是纯粹的政治革新派的主张③。诸子其他各家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研究解决问题,为着解决相同的时代课题,却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切入点和学术路径,最终又都落脚于对社会人生的论述上④。诸子百家在构筑其思想体系时对于前诸子时代的文化,几乎都采取了“述”与“作”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⑤。孟子在稷下学宫,受法家影响。《孟子·尽心上》说:“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法官),瞽瞍(舜的父亲)杀人”,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把瞽瞍逮捕起来,舜不能去禁止,因为这是依法办事。仅从这一点看,说明孟子也有法治思想⑥。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特点。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①②说明礼乐文化在内容上的转型;③说明文化转型模式的多样性;④⑤⑥表明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之处,关注的焦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相互间的吸纳融合等。

[提示] ①从礼乐文化那种伦理宗教性的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本文化精神的转变。②文化转型模式的多样性。③关注焦点的统一性,对社会人生的论述一致性。④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⑤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系统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原因与特征

(1)原因

诸子学术兴起和春秋战国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旧有的文化不再能解决时代所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自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治理社会、国家,如何安顿人生等课题。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之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他们的思考和理论探索的。

(2)特征

①诸子百家各自在构建其思想体系时始终面临着一对矛盾,即“述”和“作”的取舍选择。

各自的侧重点和取舍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倾向和学术特色。儒家注重于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也就具有了保守主义的特色;道家突破传统“截断”文化之流力图使社会和人生摆脱各种束缚,因而具有自由主义的特色;法家提倡政治社会的变革,对现实的关注多一些,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墨家以宗教似的说教完备其理论体系,具有神秘主义的宗教倾向和特色。

②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处于不停地剧变之中。因此,文化思想也体现了这一历史的旋律,即“变”与“求变”的思想。

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基本上都可以当作“变”的哲学来理解。庄子说:“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法家的韩非对于变异的思想则论述的更为透彻,他说:“世异则事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春秋战国社会一直处于转型的剧变时期,文化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理论的抽象,一方面是对社会“变”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包含有人的理性化的思考和理想化的创造。因此,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既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描述,又是他们对于未来社会人生的理想化的构思和设计。总之,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是他们回应那个时代社会转型的丰硕成果,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一场文化转型。

三归纳总结——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随堂巩固训练]

一、高考题——变客观为主观,思维更广更透

1.(2018·全国卷Ⅲ)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读懂] 从历史地图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关中地区、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战国以前,中国经济中心是中原地区,而图中中原地区的铁器分布多于边疆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做对] 选D

2.(2017·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读懂]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道纵横,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图中陶、曹、鲁均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区域位置推动了商贸发展,范蠡、子贡成为巨富。

[做对] 选A

3.(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读懂]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做对] 选C

4.(2018·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读懂] 题干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的论述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科学体系),这是对当时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贵族阶层的旨趣)。

[做对] 选C

二、模拟题——抓题眼抓关键,解题更快更准

1.有人发现秦国与其他诸侯国实行分封制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这反映了秦国( )

A.宗族势力的弱小

B.庶民政治的建设

C.官僚体制的探索

D.等级秩序的破除

解析:选C 材料中反映的是秦国在地方实行的县制,不能说明宗族势力弱小,故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掌管地方的官吏的出身,因此不能说是庶民政治,故B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秦国在地方与其他诸侯国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体现了由原来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一种探索,故C 项正确;D 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2.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大量关于农时的叙述,包括《审时》《上农》《任地》《辩土》等篇章都有涉及。先秦农时观念高度发达,源于( )

A.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

B.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C.农业科技水平影响农业经营活动

D.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

解析:选C A 项表述绝对,适时农耕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故A 项错误;诸子百家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对农时观念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故B 项错误;先秦时农业科技水平不高,注重农时、按时耕种对农业经营非常重要,故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知识的不断丰富”,故D 项错误。

3.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等级秩序思想,但不乏平等思想的主张和要求,儒家在意识到人有差别的同时也主张人格的平等,这种人格平等精神主要表现在( )

A.“有教无类”“法不阿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不患寡而患不均”

D.“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解析:选B “法不阿贵”属于法家思想,故A 项错误;推己及人,处理好己和人的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与材料中“人格平等精神”相符,故B 项正确;患寡是财物方面,与材料中“人格平等”不符,故C 项错误;推崇贤能,与材料中“人格平等精神”不符,故D 项错误。

4.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

A.打倒封建阶级

B.加速社会流动

C.推动士阶层兴起

D.保障社会平等

解析:选B 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被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故B 项正确;A 、C 、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5.《荀子·富国篇》中提到:“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礼法并用缓和阶级矛盾

B.礼乐并用维护儒家思想

C.礼法并用维护封建等级

D.战国时期阶级矛盾尖锐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用礼治理统治阶级,用法统治百姓,区别对待,这样就加强了对统治阶级和百姓的约束统治,也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故C 项正确。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作业】

课时检测(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选C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井田制,故D项错误。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 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 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 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 解析:选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A、B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D项正确。 3.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 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 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职业化的中央制度,没有涉及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瓦解,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可知是打破官员世袭实行任免的官僚政治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任职日益职业化、专业化,没有体现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 4.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_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社会经济 农业 工具 铁工具开始出现;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水利 楚国:孙叔敖修芍陂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手工业 冶铁 创造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铸铜 莲鹤方壶,出现金银错新技术漆工艺 采用夹纻技术纺织 麻织品的纤维相当细密煮盐 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 酿酒

已能用曲造酒 专著 《考工记》商业 商业发达,出现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社会变革土地所有制 出现私田,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变革 齐国:管仲变法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教学建议复习课设计第六节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1、铁制农具的使用 要求学生记住我国铁器出现的最早时间、使用铁器的最早时间、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使用情况。理解铁制农具使用的重要意义。 2、牛耕技术 要求学生记住牛耕技术开始使用推广的时间,掌握牛耕技术运用的历史意义。同时,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渐进的过程,且受农户经济条件的制约。 3、水利事业的发展

让学生掌握当时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灌溉农田工具是桔槔。根据书中的地图,要求学生记住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主要水利设施。(二)手工业 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三)商业 要求学生记住当时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业中心。 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 使学生了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使私田主人与耕种者之间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地主与封建农民之间的关系。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指出春秋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点介绍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 2、战国时期的改革 首先,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大背景。 其次,简要介绍吴起变法和李悝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练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练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练习 巩固强化 1.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 ) A.商朝 B.春秋后期 C.西周 D.战国初期 2.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负责这一工程的是 ( ) A.李冰 B.郑国 C.禹 D.范蠡 3.都江堰建成后,受益最大的地区是 ( ) A.江汉平原地区 B.关中地区 C.川西平原地区 D.中原地区 4.战国时期,煮盐业兴旺,主要产盐地区是 ( ) A.齐、赵、魏 B.齐、燕、魏 C.齐、燕、楚 D.燕、魏、赵 5.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原因是 ( ) A.实行商鞅变法 B.使用铁制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6.农民注意选种和适时耕种是在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7.任用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 ) A.秦穆公 B.秦始皇 C.秦孝公 D.秦二世 8.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 ( ) A.1700年 B.1900年 C.1000年 D.1200年 9.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是 ( )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巴比伦 10.下列内容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 ) ①奖励耕战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③建立县制④受封的贵族传到第三代,就收回爵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________时期,铁器在_______和_______生产上开始被使用。 12.战国时期,手工业方面,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有显著进步。其中,国的丝织品最出名。

13.在各国的变法运动中,________是其中比较彻底的。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__________逐步确立起来。 迁移拓展 14.以下属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表现的是 ( ) ①牛耕得到推广②会因地制宜施肥③注意选种和适时耕种④开始掌握 人工灌溉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战国时期著名的冶铁中心有 ( ) ①邯郸②临淄③棠溪④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6.举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件史事。 17.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应用创新 18.阅读下面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商鞅语 请回答: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它表明了什么态度?结果如何? 19.试述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D 7.C 8.B 9.A 10.C 11.春秋农业手工业 12.煮盐业纺织业漆器制造业齐 13.商鞅变法封建制度 14.B 15.D 16.①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早欧洲1900年;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③丝绸纺织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农业工具铁工具开始出现;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水利楚国孙叔敖修芍陂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手工业冶铁创造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铸铜莲鹤方壶,出现金银错新技术漆工艺采用夹纻技术纺织麻织品的纤维相当细密煮盐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酿酒已能用曲造酒专著《考工记》商业商业发达,出现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社会变革土地所有制出现私田,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变革齐国管仲变法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教学建议复习课设计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1、铁制农具的使用要求学生记住我国铁器出现的最早时间、使用铁器的最早时间、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使用情况。理解铁制农具使用的重要意义。2、牛耕技术要求学生记住牛耕技术开始使用推广的时间,掌握牛耕技术运用的历史意义。同时,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渐进的过程,且受农户经济条件的制约。 3、水利事业的发展让学生掌握当时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灌溉农田工具是桔槔。根据书中的地图,要求学生记住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主要水利设施。二手工业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三商业要求学生记住当时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业中心。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使学生了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春秋战国

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使私田主人与耕种者之间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地主与封建农民之间的关系。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指出春秋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点介绍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2、战国时期的改革首先,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大背景。其次,简要介绍吴起变法和李悝变法。最后,重点讲解商鞅变法以及历史意义。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初齐国和鲁国的税制改革,战国时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邹忌改革和商鞅变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从改革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政治上,主要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消除奴隶制土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内部阶级力量的差异,其效果是不同的。齐国等国虽较早的过渡到封建社会,但由于旧贵族势力较大,变法受到很大阻力,所以变法不彻底。有的国家出现了内乱,政权不稳定。只有秦国借鉴了各国变法的经验,改革比较彻底,功效最大。总起来看,这些改革,都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战国时期的兼并战有何特点?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5、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 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反对战争,希望战争结束;和平统一,过安定的生活。) 过渡:列国君主们明白,实力最强说了算,于是他们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兼并弱国,一统天下。要想实现此目标,必须改变治国之策。“以变求存”成为时代需求。 二、商鞅变法 师:指名读《商鞅变法》部分。 思考: 1、秦国为何要实施变法? 2、师:通过“徙木立信”的故事介绍“商鞅”其人。 3、出示:商鞅变法的内容。由学生说出变法的历史作用。 合作探究一:《史记》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同年,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汇报展示成果,师及时简评) 师总结:理由: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之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启示:1、改革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2、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社会才能进步;) 合作探究二:商鞅变法为何能取得成功? (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汇报展示成果,师及时简评) 过渡: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兴修水利。引出下一节: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单元检测(一)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 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 C.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选B根据材料“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可知是实行继承制,不是禅让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西周时期确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废除分封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公元前6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 A.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C.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D.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 解析:选D材料“‘堕三都’,但没成功”和“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体现了新兴势力的上升,故D项正确。 3.《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材料主要说明西周() A.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B.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 C.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D.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解析:选B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不符合西周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西周的管理方式,“大邦”“大宗”“宗子”等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说明西周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还体现了宗法制,故C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都是为巩固国家服务的,未体现维护等级特权,故D项错误。 4.《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解析:选A根据材料“相亲”“相敬”“无怨”“不争”,可知礼乐制度具有调息争怨,相亲相敬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礼乐制度是维系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使宗法分封制所确立的等级秩序得以生活化,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职务凭才能获取,且与材料主旨无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 了解战国七雄、知道商鞅变法、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学会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商鞅变法。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情景导入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东周的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 战国七雄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问题思考(p.34)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 商鞅变法 背景、内容、意义。 1.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及商鞅其人其事。 2.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p.35)。 3. 变法的意义:(p.35)。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 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 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此我国进入 了封建社会时期。 材料研读(p.3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教师以《都江堰示意图》为蓝图,讲解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起到

七年历史上教学设计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战国七雄 1.教师讲述:(战国七雄形成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封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取代旧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知道“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3.材料展示: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 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秦军 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 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 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司马迁《史记》 4.结合教材上的《战国形势图》,思考:上述材料是战国 时期哪一次战争?试着讲一讲此次战争的历史故事。结合图片 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 提示:长平之战。战国兼并战争特点归纳:规模大,参战 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5.教师总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秦国在战争中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逐渐在战争中处于优 势。 目标导学二:商鞅变法 1.图片展示:商鞅 2.教师讲述:战国时期另一重要历史现象是,各国都厉 行变法,尤以商鞅变法最为有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 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商鞅变法是在哪一年开始的?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 (4)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5)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 (6)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补充讲述: (1)原因:①经济方面: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②政治 方面: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③军事方面:为在兼并 战争中取胜。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4)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具体内容作用 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 加强中央集权革户籍;严明法度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确立封建土地制度,提高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一、课标内容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七年级学生毕竟只经历过短期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他们的积极引导。 三、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结合地图演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教材知识。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说出战国形势变化,识别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讲述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并归纳这些战争的特点,归纳总结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及时代特征。(重难点) 目标3:结合微课、地图、史料、教材内容,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理解记忆商鞅变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商鞅变法的意义。(重点)

目标4:结合微课、都江堰示意图、教材内容,识记都江堰的修建者、修建时期、地点、组成、功能,分析归纳都江堰修建的意义。 四、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PPT展示 《历史朝代歌》里第一句“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也说“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战国时期究竟乱到什么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师:指出“社会变化”是本课主要线索,让学生思考:社会变化包含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让学生明确战国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乱”和“变”。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剧变年代、进取年代、发展年代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说课稿)(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是高县月江中学历史老师刘亭亭。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说一说这战国之变。 一、因材施教,说教材 地位: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教学内容。教材讲了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三个史实,该课是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历史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的好的学习材料。 作用: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从此进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因此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历史长河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课的题目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本课的中心主要体现在一个“变”字上。学习本课内容,要把握战国时期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我把本课的三个内容体现在三个变化上。 一变军事篇:兼并战争;命名为新旧更替强生梦——战国七雄 二变政治篇:变法运动;命名为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 三变经济篇:兴修水利;命名为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 四是课后活动:自强不息中国梦——我做什么 (在课后完成课本上的问题思考)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能力与理解: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铜冰鉴》、《战国铜壶》和《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 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的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的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七年级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的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了如指掌,说学情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前面已经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毕竟只经历过短期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尤其是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因此,我将着重引导他们以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分析背景资料,掌握辩论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冶铸业和其他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分析、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变法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论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观点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反映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统治者对发展农业的重视。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冶铸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有重要作用。农业与手工业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又导致产品交换频繁,商业渐趋发达,一些重要城市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社会经济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大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奴隶社会的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放。 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逐渐发展,地主阶级要求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扩大政治权利,促使各大诸侯国不断进行变法运动。特别是进入战国时期,废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地主阶级政权成为改革的主题,经过百余年的斗争,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通过商鞅变法的积极社会效果,证明了改革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前提。 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较为彻底的一次,通过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确立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教学要点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铁农具的使用 2.牛耕技术

2020七上历史教案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020七上历史教案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战国铜壶》《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了解这一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战国七雄的形成、兼并战争的特点和评价。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南门立杆》图] 教师讲解“徙木立信”的故事。商鞅通过南门立杆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他就在秦国开始了变法。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这就要从当时社会的大背景说起。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了解那段历史吧! 【内容探究】 一、战国七雄 师:春秋时期的近300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了战国时期只有七雄了。这说明了什么? 对照地图,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回答: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多媒体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 师:观察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说一说战国七雄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在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师:阅读课本第33页战国七雄一目中第二段内容,问:战国时期的战争同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战争的旗号、规模、兵力、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重点介绍长平之战,分析秦国取得胜利的原因,从而重点引出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富国强兵的历史作用。由此可以直接引入学习下一框内容——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师:阅读课文第35页商鞅变法中第一段内容,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师:公元前356年,一代英主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实行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由于商鞅变法在推行过程中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人虽死,但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措施在秦国继续推行,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扮演新兴地主阶级、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价。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 [角色表演] 生(新兴地主阶级组):我非常满意。因为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维护了我的权益。 生(新兴地主阶级组):奖励军功使得我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我就能得到以前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职。这增强了我的实力,给了我掌握政权的机会,而且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生(旧贵族组):我非常不满意。按照军功授爵制,我失去了我的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生(农民组):我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 师总结:商鞅变法使得农民和新兴地主阶级得到实惠,但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师讲解:《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讨论,商鞅死了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师总结:成功了。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商鞅虽死,但他所推行的变法已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而,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师:阅读课文第36页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一目中正文部分,回答: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有何设计特点? 生:李冰。充分利用地势和河道。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国七雄争霸史实;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大变革等历史现象的研究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去。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春秋战国时代的发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着改革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二、新课学习 (一)战国七雄

教师:为什么叫战国 学生:《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当时就有战国的称谓,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还没有变化,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 教师:结合文章找出重点。 教师:战国七雄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学生: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 教师:七国的形成指的是那七雄? 学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多媒体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图。 教师: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多媒体展示马陵之战图。 教师: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保卫歼灭战,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期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多媒体展示长平之战图片 教师: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多媒体展示桂陵之战图片 教师:“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韩非子》 教师:战争的结果怎样?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七年级学生毕竟只经历过短期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他们的积极引导。 三、教学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教材知识。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说出战国形势变化,识别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讲述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并归纳这些战争的特点,归纳总结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及时代特征。(重难点) 目标3:结合微课、地图、史料、教材内容,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商鞅变法的意义。(重点) 目标4:结合微课、都江堰示意图、教材内容,说出都江堰的修建者、修建时期、地点、组成、功能,分析归纳都江堰修建的意义。 四、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PPT展示

《历史朝代歌》里第一句“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也说“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战国时期究竟乱到什么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师:指出“社会变化”是本课主要线索,让学生思考:社会变化包含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让学生明确战国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乱”和“变”。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剧变年代、进取年代、发展年代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3)合作探究 ?剧变年代 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结合春秋、战国形势图,及教材文字表述,进行比较并思考: ◆问题1: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2:“七雄”分别在哪个方位? ◆问题3:主要的战役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一、课题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二、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铁制农具的使用,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公田到私田的变化;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改革,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措施、结果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论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方式来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学生自己能够会读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主要成就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各国变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述法和提问法相结合 五、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的原因和后果,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2、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促进作用,由公田到私田的实质,商鞅变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幻灯、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工具图,春秋战国时期生产、生活工具图、重要的改革和变法图,并提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但在五霸争雄,七国并存的战场背后,是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并提问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是怎样修建的?那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今天的新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板书 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重点) 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得出答案:以石器和铜器为主。讲解:在春秋后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铁质工具开始在农业和手工业部门使用。到了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因此,铁农具的经广泛使用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但仅靠人力耕作是相当费劲的,所以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牛耕,也就得到了大力推广。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农业技术的进步板书 随着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战国时期的农业技术也有一定的进步。已经知道使用各种农家肥。他们还注意选种和适时播种,人们的衣食条件有了明显进步。 3、水利灌溉板书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各国的水利工程,可以重点讲讲都江堰,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教师以为蓝图,讲解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急流从山地喷涌而出,在这里进入成都平原。带着泥沙、碎石慢慢沉积下来导致河道淤塞。每逢雨季,江水冲出河道,淹没大片的村庄和良田。旱季,两岸人民又深受干旱之苦。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自主学习任务单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教材知识。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说出战国形势变化,识别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讲述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并归纳这些战争的特点,归纳总结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及时代特征。(重难点) 目标3:结合微课、地图、史料、教材内容,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商鞅变法的意义。(重点) 目标4:结合微课、都江堰示意图、教材内容,说出都江堰的修建者、修建时期、地点、组成、功能,分析归纳都江堰修建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记录反馈老师。 自学检测 战国七雄 1.背景: (1)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 (2)几个大诸侯国左右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2.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齐、、燕、韩、赵、魏、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3.战争: (1)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 (3)结果: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和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势力增强。 2.目的:确立新的秩序,以求,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代表: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 ①政治:确立;废除贵族的;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②经济:废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奖励。 (3)作用: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奠定了基础。 4.影响: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后期,秦国蜀郡郡守在岷江上修建。 2.构造:由渠首和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三个主题工程。 3.功能:发挥着等多方面的作用。 4.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三、合作探究 ?剧变年代 任务二:【小组探究】结合春秋、战国形势图,及教材文字表述,进行比较并思考: ◆问题1: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2:“七雄”分别在哪个方位? ◆问题3:主要的战役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

第9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教案

教案:岳麓版七年级历史 第9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课时) 授课教师:柳州市融水县民族中学梁燕萍

附: 《徙木立信》 话外音:三月二十,风和日丽,市场中心好不热闹。 小吏甲:在墙上贴告示,一边贴一边念:“左庶长卫鞅大人说了谁能将木椽从南门扛到北门,国府赏十金!” (在官坊面前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许多人赶过来看热闹。) 小吏乙:扛着一根高三丈的木椽立在南市中心空地上。喊道:“农牧猎工商人等听着,奉

左庶长卫鞅大人命令,谁人能将这根扛到北门,国府赏十金!看好了,这是十金!”小吏乙摇晃着手里的皮钱袋,当啷当啷的金钱撞击声清脆悦耳。 许多买卖完毕的市人也围了过来。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观众甲:“官府也来凑热闹?想卖这根破椽吗?” 小吏摇着钱袋:“不是卖椽!是悬赏搬木椽,谁扛到北门,赏十金!” 观众乙道:“上阵杀敌断了腿,都不赏一个钱。搬一根木头就赏十金?哄老实人不是?” 观众丙:“对对对,十金能盖一间房子,人家当官当兵的为何不搬?骗人骗人。” ……(市民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半天也没有人去扛那根椽……) (左庶长卫鞅和栎阳令王轼来到了南市) 王轼踏上石礅高声道:“秦国父老家乡亲,我是栎阳令王轼,为昭国府信誉,目下,扛这根木椽的赏金增加到三十金,无论谁扛到北门,即刻领赏,绝不食言!诸位看,这便是赏金。”回身一指书吏捧着的木盘,揭去红布的木盘中码着一排金钱,在阳光下灿灿生光。 (人群一片哄哄嗡嗡的议论声,却还是无人上前扛椽。) 卫鞅一脚踏上石礅道:“我是左庶长卫鞅,总领国政,为表官府诚意,今日徙木立信,谁将这根木椽搬到北门,即刻赏五十金,官府说话一定算数,决不更改!” 布衣少年:“我来试试。” 卫鞅:“小兄弟,你想搬?” 布衣少年:“咋?不算数?” 卫鞅摇头:“不。我怕你搬不到,到北门可要二里地。” 布衣少年:“只要真给赏金,一定能搬” 卫鞅面向众人道:“国府立信,童叟无欺。列位随这位小兄弟到北门作证,看他领赏金五十!” (少年一弯腰,粗长的木椽已经轻松上肩,稳稳扛到北门外,书吏把赏金送上,少年高兴而归。) 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商鞅这才下令变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