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旅游景点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跨文化视域下的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探析【摘要】Traveling to different cultures can be a rewarding experience, but it also comes with challenges,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ng tourism sites into English, the impact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on the tourist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a case analysis to illustrate these issues.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ourism site translations is emphasized in the conclusion, along with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a summary of the key points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Overall,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ies of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ourism translation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the overall travel experience and promoting cultural understanding.【关键词】关键词:跨文化视域、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文化差异、旅游体验、跨文化沟通、问题与挑战、建议、案例分析、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跨文化意识对旅游景点名称汉英翻译的影响——以湖南烈士公园为例————————————————————————————————作者:————————————————————————————————日期:跨文化意识对旅游景点名称汉英翻译的影响——以湖南烈士公园为例-旅游管理跨文化意识对旅游景点名称汉英翻译的影响——以湖南烈士公园为例潘虹本文对湖南烈士公园的各景点名称及其汉英翻译进行实地调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种类的景点名称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并对该景区中不恰当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参考译文。
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的国际性项目在中国隆重举办,这都表明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给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国外游客游览中国各地著名的风景名胜,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来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在此种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就成为必然。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湘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在湖南众多的旅游景点中选择湖南烈士公园为研究个案。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收集湖南烈士公园的景点名称中中英文对照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景点名称汉英翻译,对其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作了初步探讨。
一、旅游景点名称旅游景点名称是指旅游景点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名字。
这些名字有的刻在石碑上,有的刻在景点标示牌上,有的出现在旅游宣传册、景区地图、网站等各种宣传资料中。
为了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达到吸引游客产生旅游的愿望并采取实际出游的目的,旅游景点名称通常具有短小精悍、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等特点。
二、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
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
跨文化背景下旅游景点英语翻译问题与策略摘要:受中西方差异影响, 使得在旅游景点翻译中, 翻译人员具备跨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唯有如此, 翻译人员方可基于外国游客需求导向, 科学合理运用翻译技巧策略, 以实现对各式各样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阐释。
文章通过阐述不同文化对旅游景点翻译的影响, 分析跨文化背景下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基于跨文化意识的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策略展开探讨, 旨在为如何促进跨文化背景下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旅游景点; 英语翻译; 跨文化意识;跨文化, 指的是对于与自身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或者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等具备有效正确的认识, 并基于此以包容的原则进行接收、适应。
在全体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 国家与国家相互间交流活动变得越来越频发,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推动了跨文化交流的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 跨文化的交际旅游英语, 也实现了长足发展。
旅游英语不单单对不同语言工具予以转化, 同时还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依托准确的旅游景点英语翻译, 可使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 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 对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开展研究,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不同文化对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影响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 不同文化对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是, 不同国家、民族相互间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 进而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各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 均会形成特有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
就好比,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不仅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及民俗风情, 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文化熏陶下, 还衍生出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所以, 不同国家、地区的在不同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等差异的影响下, 会很大程度上对旅游景点英语翻译带来影响, 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原语特色文化过程中, 要确保翻译后的词语, 依旧具备原语的文化特征[1]。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景点汉英翻译研究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景点汉英翻译研究【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通过仔细分析,找出引起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原因。
对这些原因加以理解,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外国游客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理解中国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不出现偏差,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景点;中国文化引言中国地大物博,且近年来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旅游翻译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或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翻译是重要的交流方式、手段,而这种手段作用的发挥,主要掌控在译者手中。
这是由于其一翻译本质上就是一种直接的交际活动,译者在进行一项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两方面的交流与对话。
因此,旅游景点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但是在这类翻译中,可能会出现了跨文化交际上的失误,从而引起准确理解旅游景点文化的问题,给游客带来不便。
一、旅游景点中跨文化交际的应用国外游客旅游时,看到的景点翻译能不能抓住游客的眼球,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第一印象最重要。
所以,翻译要好好推敲,尤其要重视潜在的文化意识翻译。
但是,目前景点的翻译状况不尽人意,特别是存在跨文化交际上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景点背后的文化信息翻译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是景点翻译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悠久,景点的名称有的来源于神话故事,有的来源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没有对景点名称的来源或者文化内涵多加推敲,而是想当然地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常常会导致错误的翻译。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高,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因此,怎样更好地翻译这个景点的名称显得很重要。
很多人认为,只要按拼音音译或从字面意义意译出来就行了,其实这样做还不够。
很多资料把它翻译为Lion Forest Gardon,这种翻译是按照狮子林的字面意思翻译的,是由译者忽略它背后的文化信息导致的。
跨文化视域下的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the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at characterizes the current era. With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major player in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1.2 研究意义Overall, the research o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ourist attractions is important for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reasons. It not only enriches our knowledge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dynamics but also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2. 正文2.1 跨文化视域下旅游景点的定义探析The defini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re essential in understanding howdifferent cultures perceive and appreciate these destinations. In essence, a tourist attraction can be defined as a place or site that attracts visitor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due to its cultural, historical, natural, or recreational significance. However, when viewed through a cross-cultural lens, the definition of a tourist attraction can vary significantly.2.2 不同文化对旅游景点的认知差异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ourist attractions, it is essential to acknowledg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ow various cultures perceive and interpret these attractions.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attributed to a range of factors includ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socio-cultural value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2.3 跨文化视域下旅游景点的设计和营销策略In the desig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t is essential to consider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and preferences among visitors. One key aspect is the adaptation of the physical space and services to cater to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This can include the incorporation of elem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architecture, decor, and activities offered at the attraction.2.4 文化融合与传播在旅游景点中的作用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role of cultural fusion and communication plays a crucial part in enhancing the overall experience for visitors. At tourist attractions where multiple cultures converge, the blending of different customs, traditions, and beliefs creates a unique and enriching atmosphere that can captivate travel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2.5 跨文化视域下旅游景点的发展趋势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attractions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As different cultures interact and merge, new trends emerge in the way tourism attractions are designed, marketed, and experienced.3. 结论3.1 跨文化视域下旅游景点的重要性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ourism attractions play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different societies. These attractions serve as a bridge that connects people from diverse culturalbackgrounds, offering them a platform to interact, learn and appreciate each other's traditions, customs, and way of life.3.2 未来研究方向1.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文化对旅游景点的认知差异,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跨文化视域下进行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更好的文化融合和传播效果。
基于跨文化视角的杭州旅游景点翻译策略研究作者:郭聪顾雅青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8期摘要:文章对杭州市的主要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景区的旅游文本资料、解说标牌和标识牌的翻译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査,系统地分析了这些旅游资料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指出了旅游景点翻译存在语言翻译失误、跨文化语用语言失误、跨文化社会语用失误等问题,并从跨文化视角提出了可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杭州旅游景点翻译策略一、背景分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背景分析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跨文化交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对世界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入境旅游宣传中,中文旅游宣传资料翻译成英文,必须考虑其跨文化的因素,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旅游文化的信息交流与语际转换。
跨文化翻译理论是霍恩比在《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中详细阐述的,她认为语言学研究要关注文本及其情境和文化背景的翻译研究,要在特定文化范畴内进行翻译,做到源语和目的语的双文化(bicultural)翻译。
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景点的翻译尤为重要。
旅游景点翻译是向游客传播信息,即介绍景点的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同时激发游客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所以,在旅游景点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跨文化因素,为国外游客尽可能提供准确的景点信息,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失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翻译的跨文化性进行了探讨。
在国外,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家Nida,Newmark,Bassnet,我国翻译界的知名学者刘毖庆等对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作了分类并探讨了相关的翻译策略。
金惠康认为在中国,将中文旅游宣传资料翻译成英文,必须考虑其跨文化的因素并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旅游文化的信息交流与语际转换。
张彦歌认为,跨文化旅游翻译有两大目的:传递文化信息和招来外国游客。
二、杭州旅游概况2012年,杭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31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1%。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作者:邝新娟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6期摘要: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合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行为。
旅游景点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本文以梧州景点为例,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和分析景点名的翻译。
提出景点名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际景点名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12-021 引言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区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翻译,作为跨越不同文化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壁垒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梧州号称百年商埠,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还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
长久以来,梧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的到来。
而梧州各大景点则成为游客们的必游之地。
景点名作为游客对景点的第一印象,对景点的传播起到关键的作用。
景点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景点名的翻译十分重要,如何更好的体现景点名称的内涵深意值得我们去探讨。
2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交际共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人际交际,指信息的发出者与接收者都是具体的人,如人与人的交际、人与自我的交际等;二是非人际交际,又可分为两种类别:第一种是交际一方为人,另一方则是广义上的自然界,如人与自然的交际、人与世界的交际等;第二种是交际的双方都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社会某组织或机构与视听众群体之间进行的交际,如以书刊、报纸、电影、电视、通信、网络等媒介或技术手段向大众进行的信息传播等(赵爱国、姜雅明,2003:28)。
从交际的类型来看,翻译属于非人际交际。
具体而言,翻译是某组织或机构以文本的方式向某特定目标群体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的重要性、影响因素、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策略以及实践案例等内容。
通过分析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的特点和挑战,揭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更好地传达地方文化和历史内涵。
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景点名的翻译方式,指出了翻译工作在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的重要性。
探讨了未来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将成为更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也为推动地方旅游景点名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 跨文化交际, 视角, 重要性, 影响因素,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实践案例, 结论, 发展方向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是指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中,将地方旅游景点的名称进行翻译和传播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跨文化交际中,地方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更是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宣传。
一个好的翻译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的重要性、影响因素、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进行地方旅游景点名的翻译工作,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发展。
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2. 正文2.1 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的重要性地方旅游景点名翻译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旅游景点名是吸引游客的第一印象,一个优秀的景点名翻译可以增加游客的好奇心和兴趣,提升整体旅游体验。
正确翻译地方旅游景点名可以增强目的地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浅析跨文化下的旅游景点翻译我国大部分景点名称虽然不长,一般都在四字以内,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但这些景点名称很多蕴含着悠远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族内涵。
例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山东的曲阜孔庙、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等。
在翻译这些景点名称时,如何做到既不失文化特色又能吸引外国游客,促进文化交流,是译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旅游景点资料的特点1.从目的上来讲,旅游景点资料是为了有效传递信息,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景点,唤起游客的文化认同,激发游客的兴趣。
因此,从文体上说,旅游资料是属于诱导型文本,其文本的核心应该是读者。
译者必须从读者的欣赏方式,语言习惯出发,在最大程度地保留译文内涵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编码,形成信息,传达给读者,从而达到文本预期的效果。
2.从内容上来讲,“旅游涉及多种学科,面广且杂。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用住,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1]。
旅游景点特色各不相同,对景点的介绍也不尽相同: 自然景点侧重的是风景,地貌的描述; 人文景点则侧重的是风俗、文化的介绍; 历史景点侧重的是历史事件的介绍。
当然有些景点综合了以上所有特点,这对译者无疑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各方面的知识都应该有所涉猎。
3.从语言上来讲,景点资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用词典雅,辞藻华丽。
中文尤其注重的是意象的表达,擅于运用典雅华丽的形容词来激发读者无限的想象,例如: 拥山抱水,绚丽多姿的颐和园,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
其二,中国人写散文喜欢用四字格,这是汉语里的一个特有现象,不仅可以使行文流畅,而且有气势,易上口。
如介绍九寨沟景色的资料中有这样一句话: 站在远处凝望,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皑皑,银峰玉柱,直指蓝天,景色极其壮美。
这里的五个四字格短语读起来掷地有声,气势恢宏。
其三,善用各种修辞手法。
例如: 九寨沟景观五绝之一的雪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像英勇的武士,整个冬季守候在九寨沟的身旁。
旅游景点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摘要】本文将探讨旅游景点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首先分析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出丰富多元的翻译方式是必要的。
其次讨论文化背景下的景点诠释,强调意译与直译的取舍问题。
最后探讨语言风格的调整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结论指出跨文化意识对旅游景点翻译至关重要,提升翻译水平与服务质量,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探讨,旨在引发对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翻译中的重要性的思考,并为提升翻译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旅游景点翻译、跨文化意识、文化差异、翻译方式、文化背景、景点诠释、意译、直译、语言风格、翻译水平、服务质量、文化交流、理解。
1. 引言1.1 旅游景点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旅游景点翻译是一门兼具翻译与旅游特色的专业领域,其中跨文化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理解、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而在旅游景点翻译中,跨文化意识更是不可或缺的。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景点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对翻译工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丰富多元的翻译方式和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特色,将景点的文化内涵传达给游客,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并感受当地的文化。
在进行景点翻译时,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下的景点诠释,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意译与直译的取舍、语言风格的调整等问题也需要在景点翻译中认真对待。
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翻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升翻译水平与服务质量,还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差异在旅游景点翻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翻译的影响是无可避免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景点的翻译工作。
文化差异会影响翻译的选择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旅游景点介绍时,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介绍中国的传统庙宇时,需要考虑到西方游客可能对道教和佛教的崇拜方式不甚了解,因此需要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
跨文化视域下的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探析【摘要】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English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introduction 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body of the article defines cross-cultural tourism translation, examines the rol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ng tourist attractions, reviews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lation practices, presents practical case studies, and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ranslation.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key findings and suggest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cross-cultural considerations shape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English,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this process.【关键词】跨文化视域、旅游景点、英语翻译、跨文化沟通、文化差异、实践案例、影响因素、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142当代思潮跨文化视角下旅游英语的翻译◎马影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入境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数量居世界前列。
在旅游接待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造成信息传递的意义扭曲,从而影响外国游客对景点的正确理解。
旅游中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推广过程。
旅游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翻译过程中要兼顾译文信息的准确性和跨文化的特性,因此旅游翻译的达意和恰到好处,不仅让游客欣赏了旅游目的地的景观、了解当地民俗,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外文化融合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跨文化需求语言作为文化最基本的载体而存在,其主要作用就是方便人与人之间思想的沟通与交流,每个民族和国家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和思想观念都各不相同,由此可见,文化语言与个体语言是有所差异的,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整体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语言因为文化的差异,即使最完美的译文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翻译还原原文,译者只能尽量做到近似于对等,也就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所提出的,翻译就是目标语再现出与源语言信息最接近的对等体。
旅游英语强调文体的实用性,注重语言的应用效果。
旅游英语文本特点在于词汇上使用专业术语,句子与语法上更加简单和口语化,在内容上还涉及相关导游专业知识和接待服务技能。
在对旅游景点进行描述时,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是导致不同语言文体特色和风格的主要原因。
因此,翻译人员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有充分理解认识,将原有文本结合目的语的文化加以适当创造,进而达到旅游英语翻译的有效目标。
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人名和地名的翻译 在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称时,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能更好地让外国游客理解我们要传达的信息,从而了解我国文化。
若采取单一的直译或意译,容易造成其内在含义的缺失。
例如,在介绍武则天时,由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可翻译为 “Empress Wu Zetian”,人物身份和历史地位一目了然。
浅析跨文化背景下景点介绍翻译技巧作者:章小燕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走出国门参与世界旅游的同时,国内景点也迎来了大量的域外游客。
而在景点的建设与升级改造过程中,如何形成跨文化的有效翻译成为了业内以及广大学者思考的问题之一。
如何能够改变现阶段景点翻译的乱象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对其中可能应用的技巧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实际的翻译工作提供必要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景点;翻译;技巧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国际旅游已经成为了世界及中国人民的选择之一。
而在跨境旅游的过程中语言障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从我国景点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提供文字、语音等形式的外文翻译(如英语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依旧存在词不达意、理解偏差等客观问题。
本文将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并结合跨文化背景翻译的相关理论对景点的具体翻译技巧进行研究与总结,希望能够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指导[1]。
一、景点介绍翻译乱象现阶段景点介绍翻译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缺乏合格的翻译人才。
此类翻译往往是一次性工作,景点很难在此项工作中投入足够的人力与无力,而在外包过程中也由于缺乏监管与验收而使得翻译水平表现欠佳;二是跨文化背景直译很难表达其深刻内涵。
除了部分自然景观之外,大部分景点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底蕴。
而汉语作为高度概括的语言种类,是需要在中华文化的总体背景下进行内涵表达的。
而此类内容在翻译外文中往往通过直译的方式来进行构建,缺乏了其文化内涵的底蕴,进而显得较为苍白。
如“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被直译为“Mount Tai is the head of the five mountains”。
在缺乏中国文化背景熏陶的情况下很难理解其真正内涵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三是跨文化翻译中用词不准确成为了常态。
以英语为例,相同的词汇在表达不同程度时往往存在用词差异。
第6卷第2期南阳理工学院学报Vol.6No.22014年3月JOURNALOF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ar.2014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YBWX084)作者简介:刘安洪(1966-),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E-mail :kk369z@126.com 从跨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刘安洪(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永川402160)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成分及文化内涵,提出译者在翻译旅游景点名称时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来处理其文化内涵,以期准确传递旅游景点名称中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景点名称;文化内涵;翻译方法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吸引外国游客为目的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外国游客对旅游景点的第一印象。
旅游景点名称包含大量文化信息,如何正确理解并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使译文既能达到预期的功能,又能符合英语读者的文化、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是译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文通过引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探讨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成分及文化内涵,分析目前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路径,以期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达到翻译目的。
一跨文化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语言是一种符号,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普通的社会习俗、风俗惯例以及行为规范等。
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跨文化交际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间的交际,是不同文化来源的信息间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人们往往按照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交际信息进行解读,由此导致语用失误,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往往依赖于人们对不同文化模式的理解认知状态。
文化是动态的、兼容的,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民俗习惯及道德准绳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龙源期刊网
跨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旅游景点翻译
作者:兰欣穆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31期
【摘要】景区景点外语介绍在国际旅游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因素。
本文以泰山彩石溪景区英译为例,基于跨文化翻译理论,探讨目前景点翻译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优化翻译方案。
【关键词】景点翻译;跨文化翻译;泰山彩石溪景区英译
一、旅游景点外语介绍的重要性
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来华游客来说,由于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和理解的缺失,来华旅游即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面,这种旅游也就成了一种跨文化旅游过程。
跨文化旅游给西方游客带来了对目的地文化的理解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潜在问题,方便国际游客游览景区自然风光,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大部分国内风景区都提供了英语等其他语种的景点介绍。
在跨文化旅游背景下,这些景点的外文景点介绍极大地方便了西方游客的观光旅游,丰富了他们的中国文化旅游内涵,提高了旅游质量。
二、旅游景点翻译的跨文化因素
鉴于景点外语介绍在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这对译文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准确地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要考虑国家游客的跨文化阅读能力。
这也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中的跨文化因素,要以跨文化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
但在目前的景点英语译文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翻译中跨文化因素还未得到充分重视,译文往往忽视了中外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和译文的阅读对象——国际游客,最终成为了景点中文版介绍的翻版。
由此,景点英语介绍往往未能跨越文化差异,未能很好地弥补西方游客对中国自然地理和传统文化理解缺失问题。
三、泰山彩石溪景区景点英语介绍问题及改进对策
笔者在实地考察泰山彩石溪景区景点的英语介绍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发现了景点译文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一般性低级错误:主要体现在单词拼写、句子语法等问题。
例1:彩石溪景区英文简介(来源:彩石溪景区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