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承重组)
- 格式:pdf
- 大小:459.69 KB
- 文档页数:10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赛程预通知
比赛时间:
2018年8月30日-2019年3月10日
比赛地点:
犀浦校区
赛程安排:
1、2018年7月30日前发布比赛预通知和作品申报书等参赛文件;
2、2018年9月20日为秘书处接收作品申报书等参赛文件的截止日期,参赛小组需在规定时间之前提交有关文件,过期不再受理(提交的文件需是A4纸打印版同时也需提交电子版);
3、2018年9月25日左右安排老师对作品申报书进行初审或开题答辩,初审通过的作品予以立项,通过立项的作品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4、2018年10月12日,开始分审查参赛作品进展情况,并进行中期筛选,筛选不过关的作品不再给予经费并丧失参赛资格;
5、2018年10月15日,开始接收参赛作品及相关文字材料;
6、2018年10月18日,参赛作品接收工作截止;
7、2018年10月20日,安排老师对参赛作品进行复审或中期答辩,评选入围决赛作品;
8、2018年11月25日左右,安排老师对入围决赛作品进行集中指导;
9、2018年11月25日左右,安排入围决赛作品进行现场答辩,组委会进行评议,评出校级比赛获奖作品并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大赛;
10、2019年3月25日左右,安排老师对入选全国大赛作品进行赛前辅导;
11、2019年4月下旬参加全国比赛
以上赛程安排仅供参考,实际时间以具体通知为准。
十四届力学竞赛团体赛任务书十四届力学竞赛团体赛任务书导言:力学竞赛作为一项全面测试学生力学知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十四届力学竞赛团体赛的任务书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任务背景介绍1.1.赛事背景力学竞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学科竞赛,已经举办了十四届。
该竞赛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任务书背景本届竞赛的任务书主要围绕力学领域的几个重要和经典问题展开,旨在考察参赛选手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解决任务书中的问题,选手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力学素养。
二、任务书内容解析与评估2.1.任务一:刚体力学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刚体平衡与动力学问题。
选手需要熟悉刚体的平衡条件和动力学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实例进行综合运用。
任务一在题目量上并不大,但需要选手对刚体力学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2.2.任务二:弹性体力学本部分主要考察选手对弹性体的力学性质和应力应变分析的理解。
选手需要掌握弹性体的基本力学方程,并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当中。
此部分题目较为有难度,需要选手具备较强的推理能力。
2.3.任务三:刚柔耦合系统刚柔耦合系统是力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此部分任务主要考察选手对刚柔耦合系统的分析与求解能力。
选手需要理解刚柔耦合系统的基本性质和力学模型,并能够运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三、任务解决过程与思路分享3.1.任务一解决思路分享在解决刚体力学问题时,选手可以应用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选手需要注意合力和合力矩的算法和方向。
通过构造方程组,选手可以解得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出问题的解。
3.2.任务二解决思路分享针对弹性体力学问题,选手需要掌握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并结合力学模型进行分析。
选手可以运用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通过推导与求解,得出问题的具体解答。
3.3.任务三解决思路分享刚柔耦合系统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刚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的知识和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二届结构设计竞赛(A组高层水塔动载)细则1.竞赛题目竞赛题目为水塔支架结构,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整个系统由小型振动台、水塔支架结构模型和塔顶水箱三个部分组成,小型振动台和塔顶水箱由承办方提供,水箱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塔顶,水塔支架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钉固定于振动台台面的底座钢板上。
支架结构模型以受力合理、造型优美、自重轻、水箱振动小为优。
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和模型振动台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参赛要3.1.1 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最好能有一名女生,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
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按自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随意换人,若有个别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出,可缺人继续参加竞赛或整队退出竞赛。
3.2理论方案要求3.2.1 理论方案指模型的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一般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并附上模型的三维建筑图;计算书一般包括结构体系、计算简图、内力分析及承载能力估算等内容(注:对一、二年级和非土木、力学专业类参赛队的计算书不作要求,可直接按一般概念进行设计)。
3.2.2 理论方案力求简明扼要,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不超过3张纸计6页,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2.3 理论方案不单独设置封面,开头部分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队员姓名、学号和专业;正文按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3设计制作要求(阅读下文时需参见附图)3.3.1 模型基本材料为有机玻璃板,其额定厚度为1mm,弹性模量为2.6 103MPa,强度为40MPa,比重为1.2。
粘结材料采用AB胶。
制作工具为美工刀、剪子、钢尺、砂纸、锉刀、手动电钻等。
第⼗届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承重组)“交⼤⼟⽊设计公司杯”西南交通⼤学第⼗届⼤学⽣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承重组)1.竞赛题⽬两跨连续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报名参赛3.1.1 参赛者为全⽇制在校本科⽣。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组成,提倡参赛学⽣跨专业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视为⾃动退赛。
3.2理论⽅案3.2.1 理论⽅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特⾊⽅⾯的说明;⽅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分析等。
3.2.2理论⽅案封⾯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专业、参赛队员姓名;正⽂按设计说明书、⽅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2.3 理论⽅案要求⽤A4纸单⾯打印,⼀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提交⾄竞赛组委会,逾期作⾃动弃权处理。
3.3设计制作3.3.1 制作材料组委会将统⼀提供桐⽊(薄板、细条)、铅发丝线和乳⽩胶三种材料,各参赛队设计、制作模型仅限于使⽤以上材料,且允许对所给材料进⾏适当加⼯、组合。
3.3.2 模型重量结构模型的总重量不超过500克,超过者不能参加⽐赛。
3.3.3 模型尺⼨模型的纵桥向长度要求在区间(1150,1190)mm范围内,纵桥向宽度要求在(200,250)mm范围内,模型具体长度尺⼨拟定请参考实验平台⽰意图。
模型最⾼点与最低点之间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00mm,桥⾯以下结构⾼度不得超过100mm;中⽀座上主体结构截⾯⾼度不低于30mm。
3.3.4 模型桥⾯(1)模型需设置相应桥⾯构造,⽤于移动⼩车加载。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三届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B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梦之星参赛编号B45组长姓名/ 班级/ 学号/队员姓名/ 班级/ 学号/队员姓名/ 班级/ 学号/组长电话/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三届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〇一三年摘要桥梁建筑的设计讲究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材料、承载力大、制作精细。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深深震撼于桥梁结构设计的魅力,我将通过亲身的经历来践行桥梁设计的创意与特色,体验一次工程师的波澜壮阔之旅。
本次设计的“堑道”,基于钢架桥的思想,充分利用了材料的抗压和抗拉特性,运用结构力学和ANASYS软件等手段,优化杆件的布设和连接,得到了整体性和韧性都比较强的三跨连续桁架桥。
采用正三角形的侧边叠接,斜杆与横杆沿面延伸方向铰接,增加了杆件的受弯刚度;节点的处理采用齿状咬合并用AB胶强力粘附,受压杆耦合嵌入纵向拉杆中,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削弱桥面,减轻了重量;支座处加大杆件厚度,充分传力。
我们通过计算和软件分析了结构的受力,验证了桥在10-15kg的重量下的稳定性,得到了可靠的结果。
并在薄弱的环节进行了锚固与加粗,最后用砂纸将突出的部分打磨光滑,增加了结构的美观。
一次实践,终身受益,小试牛刀,我们倍感信心。
关键词模型选型荷重比节点处理目录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 (1)1.1作品名 (1)1.2造型 (1)2 结构选型 (1)2.1设计准则 (1)2.2整体选型 (2)3 材料试验 (2)4 结构设计 (3)4.1结构整体布置图 (3)4.2构件尺寸详细设计 (3)4.3构造(节点)设计图 (4)4.4 模型三维效果图 (5)5 特色处理 (5)6 制作工艺 (5)二、模型计算书 (6)7 计算模型 (6)7.1模型简化 (6)7.2荷载模拟 (6)8 内力分析 (6)9 构件验算 (9)9.1材料参数 (9)9 承载力估算 (9)参考文献 (9)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首先分析材料的特性,PVC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性能,但极易脆断,因此应尽量减少结构的应力集中和尺寸突变。
西南交通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细则(桥梁组)1.竞赛题目两跨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模型设计大赛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静力与动力加载试验。
3.竞赛要求3.1参赛要求3.1.1 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3.1.2 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1.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自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3.2理论方案要求3.2.1 理论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3.2.2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专业、参赛队员姓名;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3.2.3 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3设计制作要求3.3.1 模型制作材料用统一发放的竹签、硫酸纸、铅发丝线(鞋底)和乳白胶,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
参赛者可根据所设计的桥梁结构体系,自行拟定桥梁名称。
模型的总重量不超过250克,超过者不能参加承载力比赛。
3.3.2 模型尺寸要求模型的长度不得大于1200mm,支座垫板的纵向宽度为30mm(故模型支座外沿的实际距离以1135 mm至1215mm为宜)。
模型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50mm,模型宽度不小于120mm。
3.3.3 模型桥面要求(1)模型需设置相应桥面构造,用于加载测试时的移动小车加载。
实际加载测试时组委会将提供用于移动砝码小车车轮荷载分布的加载桥面板。
桥梁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桥梁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大赛名称:桥梁结构设计大赛主办单位:XXX大学桥梁工程学院比赛时间:2022年X月X日比赛地点:XXX大学校园一、比赛背景桥梁是人类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桥梁工程的研究和创新,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XXX大学桥梁工程学院决定举办桥梁结构设计大赛。
本次大赛旨在通过参赛选手的创新设计和计算能力,提升桥梁结构设计水平,促进桥梁工程的发展。
二、参赛要求与规则1.参赛对象:本次比赛开放给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名参加。
2.作品要求:参赛作品需为原创桥梁结构设计方案,并附有详细的计算书。
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CAD图纸、模型或电子文档。
3.评审标准:评审将综合考虑桥梁结构的创新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参赛作品需符合国家桥梁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
4.参赛费用:参赛选手需按规定缴纳报名费用,并提交参赛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
三、计算书要求与内容1.计算书编写:参赛作品需附有详细的计算书,包括结构设计的计算过程、参数选择、荷载计算、受力分析、构件验算等内容。
2.计算方法:计算书应使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确保计算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赛选手需在计算书中说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工具。
3.材料选择:计算书中需详细说明所选用的材料性能参数、强度设计值、安全系数等,并合理选择材料,以确保桥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荷载计算:计算书中需对桥梁结构所受的静载荷、动载荷和温度荷载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确保桥梁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能。
5.构件验算:计算书中需对桥梁结构各个构件进行验算,包括钢梁、混凝土梁、桩基等。
验算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确保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奖项设置与评选方式1.奖项设置: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并颁发优秀组织奖、最佳创新奖等特别奖项。
2.评选方式:评审团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和打分,综合考虑结构设计、计算书质量、创新性等因素进行评选。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四届结构设计竞赛设计方案作品名称大鹏展翅学校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学生姓名杨鲸津学号2012学生姓名姜梦曦学号20087376学生姓名罗毅学号20077446二O一四年5月6日设计说明一、方案构思:随着经济的几步,科技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物质方面,对精神上的追求不断提高。
身体的健康也渐渐的成为了人们的日常话题。
世界各国对体育事业发展大力支持,体育的运动在当今的社会蓬勃发展,各种运动,各种比赛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为了满足各项大型运动的需要,世界各地的体育场馆发展建设也相当的快。
体育场馆作为大型的建筑,其承受的荷载也相当的大,需要满足的要求也很高,既要瞒住结构安全,又要满足使用。
其对看台上的观众必须具有保护的功能,如防晒防雨。
作为土木的学生,对于这类大型的体育场馆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结构选型总体选型:大新体育场馆的看台挑檐与其他建筑相比,水平荷载(主要是风荷载)必须要做重点的考虑,而且其跨度大,竖向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也很大,并且大新体育场馆的看台挑檐各种要求的级别都很高,所以在整体的结构选型上,我们采用了传统的桁架结构设计,同时也注入了自己的一些创新构思。
大新体育场馆的看台挑檐首先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能承受一定的垂直荷载以及其本身的重力,同时还必须能够抵抗水平的荷载(如风荷载等),另外必须考虑的是在风荷载的作用下的震动所带来的破坏,所以要求大新体育场馆的看台挑檐必须能够抵抗各种不利荷载的能力,为了满足使用的要求,其刚度要求很高,不至于挠度太大而影响使用功能。
也就是说不能太柔,必须具有一定的韧性,同时还有考虑其在各种荷载的作用下的稳定性,尤其是基座和挑檐根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模型的整体平衡和水平的位移。
考虑到模型的重量和强度性能的最佳比例,我们采用传统的桁架结构,下截面四个角点处用螺栓做成四个固定段约束的形式,悬挑部分则是桁架结构挑梁。
细部杆件的选型:柱:作为承重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必修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所以选用腹板4mm*6mm的杆件粘贴1mm*6mm的翼缘而成的工字杆作为模型的受力柱梁:将力传递给柱,同时有抵制截面变形和在竖直杆件受力时失稳变形,所以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抗拉和抗压能力。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蔚然水岸参赛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参赛队员吕远、李丽平、李怡潇、赵培龙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一、方案构思1、设计思路对于这次的设计,我们分别考虑了斜拉桥、拱桥、梁式桥和桁架桥的设计方案。
斜拉桥可以看作是小跨径的公路桥,且对刚度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斜拉桥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用桐木强度比不上其他样式的桥来得结实;拱桥最大主应力沿拱桥曲面而作用,而沿拱桥垂直方向最小主应力为零,可以很好的控制桥梁竖直方向的位移,但锁提供的支座条件较弱,且不提供水平力,显然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梁式桥有较好的承载弯矩的能力,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使用中的变形,但桥梁的稳定性是个很大的问题,控制不了桥梁的扭转变形,因此,我们也放弃了制作梁式桥的想法;而桁架桥具有比较好的刚度,腹杆即可承拉亦可承压,同时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位移用料较省,所以,相比之下我们最后选择了桁架桥。
2、制作处理(1)、截杆裁杆是模型制作的第一步。
经过试验我们发现,截杆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杆件,采用不同的截断方法。
对于质地较硬的杆应该用工具刀不断切磋,如同锯开;而对于较软的杆应该直接用刀刃用力按下,不宜用刀口前后切磋,易造成截面破损。
(2)、端部加工端部加工是连接的是关键所在。
为了能很好地使杆件彼此连接,我们根据不同的连接形式,对连接处进行处理,例如,切出一个斜口,增大连接的接触面积;刻出一个小槽,类似榫卯连接等。
(3)拼接拼接是本模型制作的最大难点。
由于是杆件截面较小,接触面积不够,乳胶干燥较慢等原因,连接是较为困难的。
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加以控制,如用铁夹子对连接处加强压、用蜡线进行绑扎固定等。
对于拱圈的制作,则预先将杆件置于水中浸泡并加上预应力使其不断弯曲,并按照先前划定的拱形不断调整,直至达到理想形状。
在拱脚处处理时,先粘结一个小的木块,让后用铁夹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保证连接能足够牢固。
乳胶粘接时要不断用电吹风间断性地吹风,使其尽快形成粘接力,达到强度的70%(基本固定)后即可让其自行风干。
桥梁结构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桥梁结构大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创新·实践·协作·发展”二、活动目的1. 加强学生对桥梁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 促进桥梁工程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发展,推动行业的进步。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时间]地点:[具体地点]四、参赛对象全校学生五、活动内容1. 桥梁设计比赛(1)参赛队伍根据比赛要求设计一座桥梁模型。
(2)模型需满足一定的跨度、承载能力等要求。
(3)设计方案需提交详细的图纸和说明。
2. 桥梁制作比赛(1)参赛队伍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桥梁模型。
(2)制作材料由参赛队伍自行准备。
(3)制作过程中需遵守安全规定。
3. 桥梁加载测试(2)按照一定的加载程序对桥梁模型进行加载,测试其承载能力。
(3)记录加载过程中的数据,分析桥梁的性能。
4. 现场答辩(1)参赛队伍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2)评委对参赛队伍进行提问,参赛队伍进行答辩。
(3)评委根据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评分。
5. 颁奖仪式(1)宣布比赛结果,颁发奖项。
(2)获奖队伍发表感言,分享经验。
六、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报名时间],参赛队伍填写报名表格,提交设计方案。
2. 制作阶段:[制作时间],参赛队伍制作桥梁模型。
3. 测试阶段:[测试时间],参赛队伍进行桥梁加载测试。
4. 答辩阶段:[答辩时间],参赛队伍进行现场答辩。
5. 颁奖阶段:[颁奖时间],举行颁奖仪式。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数量]名2. 二等奖[数量]名3. 三等奖[数量]名4. 优秀奖[数量]名八、活动预算1. 比赛材料费用:[X]元2. 奖品费用:[X]元3. 宣传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参赛队伍需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比赛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理论方案模型名称(电子版需有学校名称)(模板中的红字请删除)变参数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2020年3月目录第一部分:备赛过程总结 (1)1方案设计 (1)1.1赛题解读 (1)1.2方案构思 (1)1.3细部构造 (1)2试验方面 (2)2.1材料测试 (2)2.2构件测试 (2)2.3结构测试 (2)3计算方面 (3)3.1建模方法 (3)3.2建模参数 (3)第二部分:现场计算 (4)4结构建模及主要参数 (4)4.1**软件名称**结构模型 (4)4.2结构分析中的主要参数 (4)5受力分析 (5)5.1强度分析 (5)5.2刚度分析 (5)5.3稳定分析 (6)5.4小结 (6)6模型尺寸图 (7)第一部分:备赛过程总结1方案构思(楷体三号,加粗)1.1赛题解读(楷体四号,加粗)(对赛题的基本要求进行简要概况)1.2方案比对(楷体四号,加粗)(可结合参数组合差异对结构方案、传力路径、模型效率等进行比对)******。
(正文字体字号为小四,中文字体宋体,英文字体Time New Romans,1.5倍行距)(1)******。
(2)******。
******。
表1-1中列出了******。
表1-1 ******(所有图表须有编号,表名及表内字体为五号,字体中英文类型同正文,表格格式为三线表,参考https://***/item/三线表)体系对比体系1 体系2 体系**优点*** *** ***缺点*** *** ***模型结构体系***如图1-1所示。
(a) 模型结构立面图(b) 模型结构轴侧图图1-1 ******(图名字体为五号,字体中英文类型同正文,采用无边框表格进行排版)2试验方面(楷体三号,加粗)2.1材料测试(楷体四号,加粗)(关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结果)******。
(正文字体字号为小四,中文字体宋体,英文字体Time New Romans,1.5倍行距)(1)******。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B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H型斜拉桥参赛编号B27组长姓名班级土木7班学号2014110302 队员姓名班级制药1班学号2014114279 队员姓名班级土木5班学号2014110248 组长电话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五届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〇一五年摘要桥梁建筑的设计讲究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材料、承载力大、制作精细。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因此我们想通过参加这样的一次结构设计大赛,提前感受下“工程师”的滋味。
在此次结构设计大赛中,我们对模型选型设计等经过了长时间考虑,最终决定做成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个过程全方位模拟了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让我们真实的了解到了真正的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是难以预测的,在发现问题是,仔细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在做桥过程中,出现过一个重大问题,当我们把桥做好后,在距离比赛仅有两天多的时间里不小心被别人踩了一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加班加点赶制模型,因为我们知道第二遍做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的,并且可以改进很多在第一次没做太好的部分,这样想来,这并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做桥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工程人员的自豪,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大一学生瞬间成了一群能够自主设计制造一座桥梁的土木人,经过本次结构大赛,我想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不会太去在乎,我们在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终究是没有放弃,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桥梁的美,提升了对未知知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模型,斜拉桥,荷重比,挠度,节点,承重目录一. 设计说明书…………………………………………………………………………...……- 1 -1 方案构思........................................................................................................................................................................... - 1 -1.1作品名............................................................................................................................................................................ - 1 -1.2造型................................................................................................................................................................................ - 1 -2 结构选型........................................................................................................................................................................... - 1 -2.1设计准则........................................................................................................................................................................ - 2 -2.2 整体选型....................................................................................................................................................................... - 2 -3材料试验............................................................................................................................................................................ - 2 -3.1模型称重........................................................................................................................................................................ -3 -3.2模型的模拟加载试验 .................................................................................................................................................... - 3 -4 结构设计........................................................................................................................................................................... - 3 -4.1结构整体布置图............................................................................................................................................................. - 3 -4.2构件尺寸详细设计 ........................................................................................................................................................ - 3 -4.3构造(节点)设计 ........................................................................................................................................................ - 6 -4.4 模型三维效果图............................................................................................................................................................ - 7 -5 特色处理........................................................................................................................................................................... - 8 -6 制作工艺........................................................................................................................................................................... - 8 -二、模型计算书.............................................................................................................................. - 9 -7计算模型............................................................................................................................................................................ - 9 -7.1模型简化........................................................................................................................................................................ - 9 -7.2荷载模拟...................................................................................................................................................................... - 10 -8 内力分析......................................................................................................................................................................... - 10 -9 材料参数……(以下略) ............................................................................................................................................. - 11 -10 承载力估算................................................................................................................................................................... - 11 -参考文献............................................................................................................................................................................. - 11 -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对于本次结构设计,我们首先对赛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考虑到组委会提供的材料特点以及赛题对桥型的限制,从安全、耐用、美观的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现在作为我国大跨径桥最流行的桥型之一的斜拉桥。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主办单位:AA建设教育协会承办单位:AA理工大学XX分校竞赛日期:2016年11月23日-26日1 竞赛题目和内容1.1 竞赛题目——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竞赛模型为单跨双车道桥梁结构,采用白卡纸为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图1为示意性结构模型。
模型承受的车辆荷载由牵引小车施加。
图1模型结构示意图1.2 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模型制作、作品介绍、加载试验。
2 理论方案要求2.1 理论方案理论方案内容包括方案图和计算书。
(1)方案图:应包括结构作品效果图、结构布置图、主要构件和节点详图。
(2)计算书:应包括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2 理论方案格式和要求(1)封面(见附件一),第一页为300字左右的摘要,其后为方案图和计算书。
除封面外,其余各页面上均不得出现参赛学校和个人的姓名等信息,否则理论方案按零分计。
(2)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三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为自动弃权处理。
3 模型制作要求3.1 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竞赛期间,承办方为各队提供如下材料及工具用于模型制作:(1)白卡纸:4张(A0号,约250g/张,平均厚度约0.3mm/张)白卡纸力学性能参考值:弹性模量1500MPa,顺纹抗拉强度22.2MPa,抗压强度7.0MPa。
(2)白乳胶:2瓶(225ml/瓶)(3)砂纸:2块(200mm×200mm)(4)棕线:1捆(仅限制作拉索结构形式的参赛队领用。
拉索结构形式,包括绳索使用在桥面上部结构的拉、悬、吊、张弦等方式,不允许将绳索使用在桥面下部结构的张拉。
)制作工具:2把美工刀,1把剪刀,1支2B铅笔、干燥剂1份、大塑料袋一只。
注:①材料不足可现场领取,其中每队额外领取数目:白卡纸不超过两张,白乳胶不超过1瓶,棕线不超过1捆。
②各队可携带尺子、三角板、圆规、电吹风以及其他辅助制作工具。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铁路及交通工程领域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科技开发、经营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崇尚科学、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认真负责、扎实严谨的工程作风,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
2、获得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分析计算、制图、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实验等基本的工程技术训练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3、具有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桥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和工程管理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的基本能力。
5、掌握和了解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法规和一般相关经济法规。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8、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特点,注重学生数学、外语、力学、计算机和铁路工程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桥梁工程计算能力和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并具有向相近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主干课程:英语、高等数学、专业制图及AUTOCAD、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桥、钢桥、桥渡设计、铁道工程、隧道工程、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桥梁工程概预算、桥梁结构电算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2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八、课程设置细化表34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5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共计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