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研究之一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研究之一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研究之一:

通用航空的基本涵义

2009年,受国内某直升机制造商委托,我们对通用航空物流园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为项目的宏观分析部分,对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现状,通用航空产业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通用航空在公务飞行、包机飞行、商业飞行等方面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我国在这方面很多还是空白,还刚刚起步。预计未来10年,中国通用飞机有上万架的市场空间,总产值将达到十几亿美元。在持续高经济成长的发展下,市场需求将不断的强劲而不可遏制,各类通用航空的参与方式和投资机会将源源不断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由于国际通用航空器制造业的量产能力,加上国际通用航空产业界各成员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使得中国这一开放中的市场成为全世界通用航空业者最垂涎的佳肴。通用航空业和其周边产业是极其庞大而无限的经济机会。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通用航空企业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提升通用航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力水平,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1、通用航空的基本涵义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简单的说,通用航空是除商业航空以外的民用航空。目前,通用航空器飞行高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属低空空域范围。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不影响运输航空航线的空域,美国法令规定3000米以下为低空,该标准并同时被世界多国所认同。目前,许多国家将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同等看待。以美国为例,空域按照50米间隔分层,3000米以下完全开放。

国家空管部门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提出逐步开放空域的建议,并且在黑龙江哈尔滨、福建局部地区开展了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在2009年10月中旬,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复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成为中国民航唯一的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试点园区的空域开放试点,将把陕西蒲城机场、华山、洽阳湿地、

司马迁祠、黄帝陵、壶口瀑布等旅游景点区域及其连接路线确定为开放空域,政府可通过这些开放空域组织低空观光旅游飞行,以积累低空空域开放的经验。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将私人飞机、私人飞艇都列入了所规定的航空器范畴,并相应简化了空域使用手续和审批过程,将原本起飞前的“一事一报”,改为“一次申请划设的临时空域,可以长期使用”,最长时间可达1年。

2、通用航空的特点

一是广泛性,涉及国民的文化娱乐、体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

二是分散性,航空器分散于个人、企事业单位所有;作业飞行遍及高原、平原和海洋;飞行高度涉及超低空、低空和高空;飞行时间从春到冬,有些项目如航空热红外扫描和微波辐射,需在夜间飞行。

三是突发性,通用航空作业飞行有不可预见性,如抢险救灾、森林灭火、防治农业病虫害等。

此外,通用航空运输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运送速度快。飞机是迄今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可以大大缩短了货物在途时间,对于那些易腐烂变质的鲜活商品、时效性季节性强的报刊、节令性商品、抢险救急品的运输,这一特点显得尤为突出。

(2)不受地面条件影响。航空运输利用天空这一自然通道,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对于地面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内陆地区,使用通用航空运输方式,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便于当地资源的输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灵活、便捷、机动性强。通用航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离开和抵达,不受制于固定的航空公司班机时刻表。同时通用航空填补了民用航空干线和支线运输的空白,受地面基础设施制约少,在没有航空机场的偏远地区,可以自由降落,便于货物快速送达。

3、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历程

大陆通用航空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航空界的先驱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在广州燕塘进行的飞行表演,揭开了大陆航空事业发展的序幕。

1931年6月2日,浙江省水利局租用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米赛什米特

M18-D型飞机,在钱塘江支流浦阳江36公里河段进行的航空摄影,这是大陆首次进行的通用航空商业活动。

从起步时间上看,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首次完成世界上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动力飞行,1908年美国空军购买了第一架飞机,1911年购买了5架飞机,用于训练飞行员、娱乐飞行、载客飞行。与之相比,大陆自1912年开始出现飞行表演活动,通用航空事业起步较早。

自1949年以后,大陆通用航空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1年5月22日,应广州市政府的要求,民航广州管理处派出一架C-46型飞机,连续两天在广州市上空执行了41架次的灭蚊蝇飞行任务,揭开了大陆通用航空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1952年大陆组建立了第一支通用航空队伍——军委民航局航空农林队,拥有10架捷克制爱罗-45型飞机,职工60余人,当年飞行总量为959小时,专供通用航空生产作业的机场或起降点约40个。

此后,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以农林业飞行为主的14个飞行队,后来又成立了专为工业、农业、海上石油等服务的通用航空公司,我国通用航空业逐步发展到现在。

4、我国通用航空的行业管理现状

(1)通用航空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通用航空市场准入、运行标准以及外商投资通用航空业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现行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

①法律

我国通用航空活动政策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是《民航法》,它设定了通用航空的定义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条件,明确提出保障飞行安全,保护用户、地面第三人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首次将“专业航空”更名为“通用航空”,明确了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机构、从事通用航空活动需履行的报批手续、从事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审批管理程序、要求等等。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是管理我国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基本依据,规范了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的程序、时限要求;明确了在大陆范围内进行的一些特殊飞行活动,所需履行的报批手续和文件要求;并对升放和系留气球做出了具体要求。

③民航规章

目前涉及到通用航空的民航规章共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管理和安全运行管理的内容。

经济管理的规章包括:《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二)》。

安全运行规章的包括:《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CCAR-141)、《飞行训练中心合格审定规则》(CCAR-142)、《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R1)、《民用航空器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3FS)、《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1)、《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FS-R1)、《民用航空航行情报人员岗位培训管理规定》(CCAR-65TM-TV)、《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III-R2)。

通用航空作业标准

为保证通用航空作业质量,引导和规范通用航空企业开展作业项目,自1986年以来,中国先后发布了下列通用航空的标准:

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GB/T(15162-1994)、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1995)、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GB(14648-1993)、航空摄影产品注记、包装规范GB/T(16176-1996)、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 (17836-1999)、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MH/T(1009-2000)、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 (6962-1986)等。

民航行业标准包括:航空摄影技术术语MH/T(0009-1996)、农业航空技术术语MH/T(0017-1998)、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MH/T(1002-1995)、农业航空作业事故等级MH/T(1003-1996)、彩红外航空摄影影像质量控制MH/T (1004-1996)、民用航空摄影测量用航空摄影仪的技术要求MH/T(1005-1996)、航空摄影仪的检测技术规范MH/T(1006-1996)、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MH/T (1008-1997)、航空物探飞行技术规范MH/T(1010-2000)等。

(2)通用航空的行业管理机构状况

经2003年民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目前民航行政管理体系包括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和新疆地区管理局)、33个省(区、市)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管理机构分为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两级,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为民航地区管理局的派出机构。民航总局的主要职责定位于民用航空的安全管理、市场管理、宏观调控、空中交通管理和对外关系五个方面,而每个职能中都包含通用航空的管理内容。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2009年,受国内某直升机制造商委托,我们对通用航空物流园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为项目的宏观分析部分,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1、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始于1951年,比汽车产业建立得早。两者在改革开放前发展得都很缓慢,但是改革开放后,汽车产业迅速崛起,而通用航空产业至今仍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其中的差异有受国民收入影响的因素在内,并且汽车产业发展的门槛要比飞机产业低一些。但是,根据国际上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我国人均GDP在2007年进入2000美元的大关后,国内通用飞机的市场需求应会出现一个较长的迅速增长期,并在一定时间内出现需求“井喷”现象。现在我国的通用航空市场虽有增长,但发展仍是非常慢,不论是与国内的公共航空运输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的通用航空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表1:中国通用航空与其他国家通用航空状况对照表

图1:中国通用航空与其他国家通用航空状况对照图

根据民航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国内航空运输机场共160个,而通用航空机场仅为70个;国内航空运输飞行人员共14170人,而通用航空飞行员为3076人;国内航空运输航空器总数为1308架,而通用航空的航空器总数为801架,通用航空器的飞行作业总量不到30万小时,通用飞机制造业营业额仅2亿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美国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美国在册通用飞机约22.4万架(全球通用飞机总数约为34万架),有1.9万多个能够供通用飞机起降的小型简易机场(占民用机场总数90%以上),通用航空年飞行量在2600万到2700万小时之间,通用航空制造业营业额在200亿美元左右。2004年通用航空产业为美国经济直接贡献410亿美元,间接创造价值1020亿美元,为社会提供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尚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表2:中国通用航空与美国通用航空情况表

2、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缓慢,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大产业“瓶颈”:

(1)低空空域开放的问题,这是制约我国通用飞机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绝大部分的低空空域都不开放,而且即使在有限的可供通用飞机飞行的空域中,按照我国2003年5月1日实施的《通用航空飞机管制条例》,通用飞机飞行仍需一事一报,最短报批时间也得半天。这些都使得通用飞机在我国比较方便的飞行变得十分困难。

(2)人才短缺的问题。据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介绍,现在全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实际水平也极不乐观。以2006年全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为例,大学本科毕业的仅占到5.3%、大专毕业占14.6%,中专和高中毕业占35%,其他均是高中以下毕业生。

由于各种人才短缺,近年来我国多家新筹建和正在筹建的通用航空企业运作都面临困境,其中不少企业因引进不来或培养不出持有机务维修人员执照的人才,而影响了筹建工作和运行安全。再加上一些优秀人才培养出来后,又往往由于待遇等各种原因流向大的民航公司,这使得我国通用飞机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雪上加霜,严重影响着通用飞机产业的健康发展。

(3)通用机场建设、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配套发展条件的严重滞后。据专家介绍,通用航空要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除了飞机和人员外,还得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配套条件,包括通用飞机机场的建设、通用飞机的售后服务、地面监控等。可是目前我国通用飞机的配套服务建设却非常滞后。

3、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前景

目前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3.6万架,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飞行员达70万名。而大型民航飞机只有6万架,约40万名飞行员。因此,通用飞机在国家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将发展通用飞机列入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有关专家预计,在国家出台系列扶持通用航空发展政策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通用航空产业将成为扩大内需与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产生大量经济效益。

(1)相关政策正在出台,飞机进入普通人生活的门槛降低。《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将私人飞机、私人飞艇都列入了所规定的航空器范畴,并相应简化了空

域使用手续和审批过程,将原本起飞前的“一事一报”,改为“一次申请划设的临时空域,可以长期使用”,最长时间可达1年。民航局已申请2010年本级专项资金,委托研所进行通用航空法规的体系研究。民航局也着手调研,年底前出台“通用航空发展补贴政策”。进口通用飞行器有望按重量减免赋税,我国还在研究制定业余爱好者制作通用航空器的指导性政策,这意味着小型飞机进入普通人生活的门槛将大幅降低。

(2)空域交通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高速公路和枢纽轮辐式航空运输网,不同程度地出现严重堵塞,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发展通用航空运输,架构世纪空中高速路,是人类高速交通运输的“第四次革命”。以“小飞机运输系统”为骨干,在地区航空公司之外形成第三种国家航空运输力量,达到4倍于高速公路的速度。

(3)引进组装的中低档机型,最低成本仅2万美元。从国外引进的中低档机型,价格十分便宜,其成本最便宜的机型只需要2万美元,以这种机型为例,从国外引进全套零部件后,加上关税等费用,一架飞机的总成本也就是20多万元人民币。这样的飞机每架卖30万元至40万元,就相当于一辆中高档汽车的价位,很多中国人都买得起。中国目前最常用的通用飞机,价格仅需要百多万元,许多企业家都有这个购买力。

(4)打造富国强军的“战略预备役部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航空、了解航空、参与航空、享受航空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军民融合的空域管理机制。二战历史表明,英美能够从民间直接招募有经验的飞行员来保障其空军的战斗力。此外,由于美国空域开放早,其国内有飞行驾照的人现已达到约70~80万,这是一种极大的战略储备,而我国有飞行驾照的只有1万人左右,并且这个数字增长缓慢。在2008年冰雪、地震灾害抢险救援中,凸现了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滞后的现状。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必然会促进通用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这样就可以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又培养大量的飞行员和航空机械师,这将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的“战略预备役部队”。

(5)通用航空产业链可以带来巨额社会财富。与我国空域面积相当的美国,每年通用航空制造业营业额在2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仅2亿,相差100倍。开放低空空域将促进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成熟,包括通用飞机机场的建设、通用飞机的售后服务、人员培训、地面监控等等行业将会产生一系列就业机会,成为乘数效应显著的新兴市场体系。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应用市场分析2009年,受国内某直升机制造商委托,我们对通用航空物流园区进行了系统

的研究。本文为项目的宏观分析部分,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应用市场进行了具体分析。

1、通用航空的应用领域

商业航空运输作为民用航空的一个部分划分出去之后,民用航空的其余部分统称为通用航空,因而通用航空包罗多项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1)工业航空:包括使用航空器进行工矿业有关的各种活动,具体的应有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物探、航空吊装、石油航空、航空环境监测等。在这些领域中利用了航空的优势,可以完成许多以前无法进行的工程,如海上采油,如果没有航空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后勤服务,很难想象出现这样一个行业。其他如航空探矿、航空摄影,使这些工作的进度加快了几十倍到上百倍。

(2)农业航空:包括为农、林、牧、渔各行业的航空服务活动。其中如森林防火、灭火、撒播农药,都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

(3)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包括新技术的验证、新飞机的试飞,以及利用航空器进行的气象天文观测和探险活动。

(4)飞行训练:除培养空军驾驶员外培养各类飞行人员的学校和俱乐部的飞行活动。

(5)航空体育活动:用各类航空器开展的体育活动,如跳伞、滑翔机、热气球以及航空模型运动。

(6)公务航空:大企业和政府高级行政人员用单位自备的航空器进行公务活动。跨国公司的出现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是企业自备的公务飞机越来越多,公务航空就成为通用航空中一个独立的部门。

(7)私人航空:私人拥有航空器进行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在我国主要指前面5类,后两类在我国才开始发展,但在一些航空强国,公务航空和私人航空所使用的航空器占通用航空的绝大部分。

2、我国通用航空生产作业情况

通用航空的应用范围广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通用航空作业项目已由两三种增加到7大类近30种,服务领域遍及国民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10多个部门和行业,作业范围遍及全国除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3:中国通用航空主要作业项目和用户情况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主要用于农林航空作业和工业航空作业。

表4:2001年-2007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量(小时)

3、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应用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通用航空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通用航空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作业价格依靠政府制定的作业收费标准执行,作业费用由财政支付。经营项目包括:航空摄影、航空探矿、人工降水、航空护林、飞机灭蝗、农林化飞行等。在目前的通用航空的市场结构中,上述内容仍占相当比例,但份额已在逐步下降;自发的市场需求在逐年增长,其作业价格完全按照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主要的经营项目有石油服务、公务飞行、医疗救护、培训飞行等等。随着国内企、事业单位购置自用公务机(含直升机)数量的不断增加,航空器代管市场在逐渐扩大。对直升机摆渡乘客、直升机医疗救护以及对小型飞机用于近距离城市之间的旅客穿梭飞行的需求也正在凸现。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通用航空的市场将越来越大、市场支付能力也将逐步提高。

2006年通用航空市场规模约为17.9亿元人民币,其中各级政府财政支付约为7亿元人民币。

表5:2006年我国通用航空市场情况

近一两年,我国通用飞机的数量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长。根据美国著名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2006年所做的最新预测,民用直升机市场方面,2006-2015年期间,全球总共将交付15191架民用直升机总价值458亿美元。对比分析和市场调查研究表明:到2018年我国民用直升机的需求量将达到7300架左右,是我国现有直升机拥有量的约58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公务飞行、商用飞行、空中游览、私人驾照培训,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有了足够大的市场需求。这必然导致为之提供服务的领域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

据介绍,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一万亿人民币以上的市场容量。未来10年,通用航空将会得到飞速的发展,将会是继续干线飞机、支线飞机之后另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

亿钻珠宝控股有限公司总裁付舒拉在“200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高峰论坛”时分析,中国通用飞机市场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至2010年,以完善传统产业市场为主,私人娱乐飞行、短途客货运营、飞行培训等新兴市场开始起步,但市场份额仍然很少;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五年,新兴市场将呈现突破性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激发培训市场的需求;第三阶段2016年至2020年,市场开始成熟,中国通用飞机市场与国际接轨,市场需求开始向高峰冲刺。

目前,中国不少人已经拥有了私人飞机,且私人飞机的售价便宜的仅相当于一辆经济性汽车,只需通过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通用航空产业将是继汽车产业之后、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开发建设“通用航空物流园区”,提供通用航空完整的产业链服务,将成为服务业新的利润中心,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的必要性

1、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提供开放与配套的通用航空基础服务设施,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2、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完善通用航空运营的服务体系,拓展国内通用航空应用市场。

3、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培养通用航空专业人才,缓解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瓶颈。

4、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应急系统及公共救援系统等公益设施的实力。

二、项目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上已经没有特殊限制2005年8月15日,国家民航总局制定的《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正式施行,第一次全面界定了民营资本投资民航业的范围。除空管系统、南航、东航、国航三大航空集团及重点机场以外,民营资本可以投资民航业所涉及的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民用机场(包括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及其他相关项目。

2、目前国家已开始逐步着手进行改革事项。如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已把“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飞行器”列为了重点领域。中国民用航空局也把今年作为了通用航空的“改革发展年”,由民航局拟定的《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意见》也将于年底前出台。

3、顺应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的需要。由于通用航空物流园区可以实现高效的运作,将会吸引大量的通用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入驻,促进地区乃至全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加速并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还可促进与其相关的产业发展。通用航空物流园区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可观的税收,带动周围土地升值,提高土地开发、经营收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各行业对通用航空的需求也在增长。通用航空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工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更加需要一套全面系统的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建设将为涉及通用航空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代的、专业化的服务将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三、项目的优势

1、政策优势

除国家政策对通用航空已经没有特殊限制限制外,2008年底,民航局出台《十项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行业平稳较快发展》中指出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扩大航空服务范围。要求“以农林航空、紧急医疗救护以及短途客货邮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在东北和西部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兴建通用航空机场;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通用航空企业在上述地区使用小型航空器,从事短途客货邮业务,与干支线航空运输有效衔接,进一步增强航空运输网络的通达性;支持社会力量购买私用、自用航空器,简化引进、适航管理及登记程序,完善空域保障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促进公众对通用航空的消费。”

2、成本优势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不同于一般物流园区,他需要配备通用航空运输所需要的地面基础设施,因此,通常会被已有的大型航空港所误导,认为投资额巨大。其实,通用航空器的起降条件要求很低,可供使用的通用机场可以是沙土、草地、柏油表面,跑道长500~1000米,宽30~50米,如果是水泥跑道,只要15米宽也就可以了。在一个合适的地块,用推土机、拖拉机施工,很快就能建设一个简易机场,成本比建设一公里的高速公路低。而配套的指挥、通讯、管理、维护也比公共航空基础设施简易。

3、竞争力优势

我国未来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一万亿人民币以上的市场容量。未来10年,通用航空将会得到飞速的发展,将会是继续干线飞机、支线飞机之后另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而根据调查显示,国内目前还没有将通用航空与物流产业相结合的通用航空物流园区,这不仅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还为公司的后期发展壮大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研究之五:通用航空物流园区项目的战略定位和主

要功能

一、战略定位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一个以通用航空为特色,集展示、交易、运输、加工、信息、增值服务相结合的现代化、专业化、高技术含量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1、现代化:以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特色,实现园区管理平台化、物流网络化、物流全程跟踪化、物流流向控制化、物流产业配套化。

2、专业化:在发展通用航空运输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通用航空技术,建设配套的服务设施,集配套的航空器零部件供应、维修、保养、保管、代购、培训、娱乐为一体的专业化服务。

3、高技术含量:通用航空物流园区建成后,将吸纳国内外拥有先进技术的通用航空企业入住,届时,园区将成为当地乃至区域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二、主要功能

通用航空物流园区的功能将分为产品展示、交易、仓储、维修保养、保管、救援、培训、娱乐、商务、信息、停车以及生活服务等。

1、展示功能。本功能主要为通用航空企业产品提供展示平台,承办通用航空企业展会,同时具有产品的长期展示功能和会员企业的产品和形象展示。利用网络将有关的产品在网上展示,方便客商参观、洽谈,为通用航空产品交易提供便利。

2、交易功能。本功能主要是产品分区进入各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活动,在现有产品交易方式上,采用现货交易与网上交易相结合,例如:开通电子商务,对进场交易产品进行拍卖等。

3、仓储功能。本功能主要是通用航空企业产品的仓储和配送。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技术和运输管理软件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保证准时,无误的送达客户。

4、维修保养功能。本功能主要是提供通用航空器的维修、保养、加油服务。

5、保管功能。本功能主要是为通用航空企业的航空器、企业和个人航空器提供停放、保管等服务。

6、救援功能。本功能主要在农业救灾、抢险作业等社会活动中遇到不可抗拒的困难及突发事件中,使用通用航空器给予快速救助和支援的服务。

7、培训功能。本功能主要是依托园区内良好的资源优势,培养通用航空驾驶员及维修师。

8、娱乐功能。本功能主要是以通用航空为特色,提供航空摄影,空中游览、空中广告、出租飞行、地面模拟训练等商业项目。

9、商务洽谈功能。本功能主要是方便企业与客户间以及园区内其他单位之间洽谈业务,进行商务谈判。

10、信息服务功能。本功能主要为实现园区信息化。实现决策支持、电子商务、网上查询、作业管理、航空业数据通报等服务功能。通过搭建网络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门户及统一用户管理平台,建成高标准、高规格的信息服务中心。

11、电子结算。本功能主要是园区与银行合作,建立电子结算中心,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结合。通过集成的金融工具(网银系统、一卡通)完成收付款等作业流程,电子结算中心可以让货主和承运人加速物流的结算作业,实现交易结算电子化,结算方式先进、安全、高效、便捷。同时,提供担保、保险等服务。

12、停车。本功能主要是为方便进出园区的车辆进行停靠,将建成运输车停车场和办公用车停车场。

13、生活配套服务。主要为进驻企业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建设酒店式公寓、宿舍楼、休闲会馆等设施,招纳银行、邮电通讯、大型超市、便利店、餐厅、茶馆、咖啡厅以及其他商务服务商户进驻,在满足园区内员工食宿等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各类商务人士商务会议、住宿、休闲、餐饮和娱乐等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