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管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监控量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本监理合同段的监测管理,监督规范施测队伍的作业行为,保证工程安全,实现建设目标,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监理监控量测(以下简称为监理监测)是指土建监理监督施工承包人在施工期间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动态进行的现场巡视和量测工作。
第3条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的监理监控量测管理工作。
第二章监测机构与职责第4条总监办是监理监测工作的主管部门,对监理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协调和处理监理监测中的重大问题;负责施工单位监测组织机构、人员、资质和仪器设备的审核、检查、评估等工作;负责施工监测方案的审批;负责施工监测工作的计量审批;制定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督促施工单位监测人员、监测项目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必要时,进行复核,确保监测质量和效果。
第5条驻地办具体实施监理监测体系的运行,参与监控量测的检查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上报施工监测报告(日报、周报、月报)、落实施工监测的反馈信息;负责监督测点埋设的实施和质量验收工作;全过程监督施工单位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报送及信息反馈落实工作,及时将有关资料和信息上报监控信息平台和工程部。
第三章监测相关人员要求第6条总监办总监理工程师为监理监测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配备1名专职的监测工程师负责所监理合同段的监测监理工作。
第7条驻地办配备1名兼职的工程师,负责所监理标段的监测监理工作。
第四章监测方案的管理第8条监测方案须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优化设计,施工单位根据优化方案和土建工点的施工监测设计方案制定施工监测实施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报第三方监测单位审核。
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的实施方案报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备案。
第9条监测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点布设、监测频率、监测时段、报警值、监测结果的分析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第10条监测所包括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要求及信息报送和反馈等内容须满足《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和《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xx)之相关规定。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监控量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预控措施,必须规范监控量测的实施,加强监控量测管理,为施工生产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监控量测基本要求第二条监控量测数据必须真实、连续、有效,复核到位,严禁弄虚作假。
第三条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体系。
第四条监控量测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方案要求(频率、点位、断面)布点量测。
做到三及时(布点及时、观测及时、反馈及时),二统一(形式统一、断面统一),四固定(仪器、人员、线路、量测时间基本固定)。
第五条监控量测点位及断面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确保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工程自身关键部位造成的影响。
第六条监控量测的测设时所用控制点应为隧道控制点或专用控制点,须纳入导线点一并进行复核和复测。
第七条监控量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校和鉴定。
第八条监测数据原始数据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记录,包括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以保证监控量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量测数据的采集是量测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基础,量测人员要确保每个细节准确可靠,包括读数准确、记录规范、详细等。
第三章监控量测测点验收制度第十条监控量测点位的布设由监控量测人员按照监控量测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编制技术交底,明确断面里程,布设点位数量。
点位布设由各工点技术人员核实断面里程,具体布设工作由作业队负责具体埋设工作,班组长进行督促,工点副经理协调落实,监控量测人员验收。
第十一条如遇洞内工法调整或围岩变更,工点技术人员及时联系监控量测人员,并提出布点和断面布设建议,监控量测人员重新对变更里程进行重新交底,交底有工程部长复核后下发实施。
第四章监控量测点位保护制度第十二条监控量测点位布置完成后,应立即悬挂醒目的标识牌,以示警戒,防止人员、设备等误碰,造成测点损坏。
第十三条禁止在监控量测点位上悬挂电线,及其他重物。
第十四条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员、监控量测人员发现后,应立即制止和安排清除。
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管理目标 ........................................................................................ - 1 - 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 2 - 第四章监控量测数据采集记录上传....................................................... - 7 - 第五章仪器设备管理................................................................................ - 8 - 第六章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 ............................................................... - 9 - 第七章监控量测基本规定及工作程序................................................ - 10 - 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等级和工作流程................................................ - 20 - 第九章监控量测信息分析与反馈........................................................ - 22 - 第十章质量保证措施............................................................................. - 24 - 第十一章量测工作注意事项................................................................. - 25 - 第十二章监督考核................................................................................. - 28 - 第十三章附则 ..................................................................................... - 30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使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服务施工生产,指导施工,特制定本细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服务项目旳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服务项目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旳重要基础。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深入查清隐伏旳重大地责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通过监控量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握已开挖隧道段围岩旳变形状况、支护构造旳受力和隧道旳稳定性。
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可为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根据。
第二条本细则根据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原则化管理指南(隧道)和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35)制定,同步,结合福建省项目实际制定。
第二章重要人员责任项目部从接受项目任务、实行到发出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监控量测汇报旳每一环节均有明确旳负责人,实行岗位责任制,保证责任到人。
第一条企业主管领导职责1.检查监督超前地质预报及第三方监测项目部旳工作;2.负责从全局方面协调参建各方旳关系;3.协调企业内资源,保障各项目部工作旳正常开展;4.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5.协调与业主旳关系。
第二条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1.现场工作第一负责人,负责主持项目部旳现场所有工作;2.负责项目部内部人员旳分工安排和调配工作;3.审批报表和汇报;4.协调与现场施工队伍、现场技术员和监理旳关系;5.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技术服务工作旳原则化和规范化工作(现场测点、内业资料、成果汇报等);6.负责项目部人员、设备旳安全工作;7.参与业主等有关方面组织旳技术会议、例会等。
第三条专业工程师岗位职责1.负责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旳现场工作;2.整顿原始数据、组织和编制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汇报;3.负责本组仪器设备旳用前用后检查及平常保管、保养工作;4.负责图纸、实行方案、原始记录、汇报等资料旳保管、存档工作。
5.负责本组原始记录资料旳保管工作。
第三章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管理措施监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如下规定:1.原始观测值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旳外业手簿中,原始记录必须清晰、完整、精确。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一、工程概况这条隧道,它穿越山岭,横跨两地,全长5.2公里,堪称版公路的重要枢纽。
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多变,地下水流丰富,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相当高。
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制定了这套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二、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实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如围岩稳定性、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从而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控量测内容1.围岩稳定性监测:通过在隧道内布设位移计、收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判断其稳定性。
2.地表沉降监测:在隧道上方地表布设水准点,定期进行水准测量,掌握地表沉降情况。
3.地下水位监测:在隧道周边布设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预防涌水事故。
4.支撑结构监测:对隧道内的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撑结构进行应力、位移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受力合理、稳定可靠。
5.环境监测: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四、监控量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准仪、位移计等,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人工监测:在仪器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巡查,对隧道内外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力学等分析方法,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五、监控量测流程1.施工前准备:布设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施工过程中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预警。
3.数据反馈: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施工方,指导施工调整。
4.应急处置:对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施工安全。
六、监控量测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专业人才:对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监控量测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一、背景与目的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指导监控量测工作,确保监控量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监控量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应用性,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监控量测的领域和行业,适用于各级监控量测机构和监测单位。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三、术语和定义1. 监控量测:指对特定事物、现象或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判断等。
2. 监控量测结果:指监控量测所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3. 监控量测机构:指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监控量测工作的单位或组织。
四、原则和要求1. 科学性原则:监控量测工作应符合科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
2. 独立性原则:监控量测机构应保持独立性,避免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发生利益冲突,并确保监控量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公开透明原则:监控量测机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公开监控量测结果和相关信息,并接受相关部门和公众的监督和评估。
4. 过程可控原则:监控量测机构应制定完善的监控量测工作流程和规范,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全过程可控。
5. 风险管理原则:监控量测机构应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监控量测中的风险和问题。
第二章监控量测组织一、监控量测机构设置1. 监控量测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门的监控量测部门或机构,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2. 监控量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人员、设备和技术条件,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二、监控量测人员1. 监控量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合格。
2. 监控量测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保护监控量测的权益和机密,严禁泄密和违法行为。
3. 监控量测人员应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保持专业水平和技能更新。
第三章监控量测工作流程一、监控量测计划1. 监控量测机构应制定年度监控量测计划,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目录第一章总则01.1编制依据0 1.2监控量测的目的0第二章工程概况02.1工程概况0 2.2地形地貌0 2.3地层岩性 1 2.4地质构造 1 2.5水文地质 1 2.6本标段监控量测关注点 2第三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23.1监控量测管理机构及模式 2 3.2监控量测岗位分工及职责 3 3.3监控量测交底制度9第四章监控量测实施计划94.1监测项目9 4.2断面布设原则9 4.3测点布设原则10 4.4监测频率和周期12 4.5监测值管理13 4.6本标段各监测项目测点布设情况15 4.7特殊地段监控量测16第五章监测仪器设备及管理185.1仪器设备精度要求18 5.2信息化管理制度19 5.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9 5.4本标段配备仪器设备19第六章监控量测工作程序20第七章安全保证及预警处理227.1抢险应急预案22 7.2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预警分级管理24 7.3预警处理措施25第八章监督考核25第九章附则 (26)第一章总则1.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实施细则》(工管办函【2014】92号);3)《铁路黄土隧道技术规范》(Q/CR 9511-2014);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5)《新建x至x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6)x公司《关于发布《x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参考提纲)»»的通知。
7)x公司《关于印发《xx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1.2监控量测的目的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是:1)掌握初支变形,指导现场处置,保障施工安全;2)为调整施工方法提供参考;3)为二衬施作时机提供指导;4)为进行动态设计提供参考;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新建x至x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标段,位于x省**县境内。
2023年监控量测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监控量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制定一套完善的监控量测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2023年监控量测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对监控量测的定义、管理体系的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一、监控量测的定义和目标监控量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同对象、场所、过程等进行实时、连续的测量和监控,以保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等目标。
其主要包括物理量测、环境量测、生产过程量测等方面,并常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
监控量测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提升环境质量等。
二、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的建立2.1 管理体系概述(1)确定管理层级、责任与权限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应包括不同层级的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例如,高级管理人员应负责制定管理策略和政策,中级管理人员应负责具体实施,并指导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2)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以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例如,在监控量测过程中,需要明确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监控量测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分析。
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2 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和监控根据监控量测过程中的可能风险、安全隐患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措施。
例如,在生产过程的监控量测中,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趋势和异常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2)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应对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情况的处理措施。
例如,在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并提前准备备用设备以应对可能的故障情况。
监控量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监控量测工作,提高监控量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监控量测结果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监控量测的场所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
第三条监控量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准确、公正、实用的原则,确保监控量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第四条监控量测工作应合理选取监控参数和监控方法,保证监控量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监控量测工作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严禁以任何方式篡改监控量测结果。
第六条监控量测工作由监控量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第七条监控量测工作应建立健全监控量测档案,保存监控量测数据和结果,便于追溯和检查。
第二章监控量测的组织与实施第八条监控量测的组织与实施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确定监控目标和监控要求;(二)选择适当的监控参数和监控方法;(三)确定监控量测计划和方案;(四)组织监控量测的人员和设备;(五)进行监控量测,并记录监控数据和结果;(六)分析和评估监控数据和结果;(七)制定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改进措施;(八)定期评估和复核监控量测工作。
第九条监控量测计划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监控目标和监控要求的具体描述;(二)监控参数的选取和测量方法的确定;(三)监控点的布设和监控周期的确定;(四)监控量测设备和仪器的选用和校准;(五)监控数据的记录和存储方式;(六)监控数据的分析和评估方法;(七)监控数据的报告和通报方式。
第十条监控量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严禁无相关资质的人员从事监控量测工作。
第十一条监控量测设备和仪器应具备标准合格证书,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第十二条监控量测数据和结果应按照监控量测档案的要求进行记录和保存,严禁私自删除或篡改监控数据和结果。
第十三条监控量测数据和结果应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制定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改进措施。
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地质概况 (2)3.检测的目的 (2)4.本工程监控量测的项目 (3)5.人员组织及质量保证体系 (3)5.1成立监控量测小组 (3)5.2监控量测小组的职责 (3)5.3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4)6.元器件及设备 (4)7.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5)7.1监控量测断面和测点布置原则 (5)7.2监控量测频率 (5)7.3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6)8.监控量测方法 (8)8. 1 洞内、外观察 (8)8.2 变形监控量测 (8)9.数据处理及预测方法 (12)9.1实测资料的记录 (12)9.2实测资料分析、处理 (12)9.3预测预报方法 (13)10.信息反馈及对策 (14)10.1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 (14)10.2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14)10.3工程对策 (14)11.监控量测记录及验收资料 (14)xx铁路xxx标段xxx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编制依据1.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等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则、验收规范和标准等。
1.2.新建xxx隧道施工设计图。
1.3.xxx标段实施性组织设计。
1.4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1.5.我单位类似铁路隧道工程经验。
2.工程地质概况xxx隧道(DKxxx+xxx~DKxxx+xxx)位于zzzzzzzzzzzz。
隧道属低山沟谷侵蚀地貌,z进出口均为深切沟谷,沟壁地形陡峻,均为悬崖,洞身穿越数个小山包,地形起伏较大,地面坡度变化大,陡缓坡相间,地面坡度15°~50°,局部为陡崖,其地面标高580m~1000m,相对高差约420m。
地面植被发育,陡坡多为乔木林,缓坡多劈为旱地或水田。
隧道范围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坡洪积层、坡残积层、崩坡积层,下伏基岩层为白垩系下统剑阁组浅红色砂岩与砖红色泥岩,白垩系下统剑门关组浅红色厚层砂岩与砖红色砂质泥岩,侏罗系上统莲花口组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
监控量测管理流程
一、简介
1、针对当前工地状况,对继续施工的隧道保持正常监控量测,新开挖的断面初步按每天观测1~2次,等下沉速度小于1mm/d时,按2天观测一次,下沉速度小于0.5mm/d时,可按每周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2、对已停工隧道中已经稳定的断面均按每月观测一次,没有稳定的断面仍按正常的观测频率加强进行监控,直至稳定为止。
3、监控量测数据取得后,应及时进行核对和分析整理。
数据分析一般采用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方法。
信息反馈应以位移反馈为主,主要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判定,验证和优化设计参数,指导施工。
因此,应确保监控量测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反馈及时有效。
二、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包括数据校核、数据整理及分析数据。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如有异常应及时补测。
每次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
具体分析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
2、选择回归曲线,预测最终值,并与控制基准进行比较;
3、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
4、及时反馈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建议。
5、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建议。
三、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
实时分析:每天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提交异常报告;
阶段分析:按周、月进行阶段分析,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指导后续施工。
工程对策应包括下列内容:
四、一般措施
1、稳定开挖工作面措施;
2、调整开挖方法;
3、调整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并及时支护;
4、降低爆破振动影响;
5、围岩与支护结构间回填注浆。
6、辅助施工措施
7、地层预处理,包括注浆加固、降水、冻结等方法;
8、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管)、管棚、超前插板、水平高压旋喷法、预切槽法等。
五、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应熟悉监控量测工作的人员组成,且要求人员相对固定,避免人员频繁交接,确保数据资料的连续性,现场应配置专门的人员进行埋点、测试数据处理、信息反馈及仪器维修、保养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监控量测结果。
1、监控量测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量测的有效实施,做到组织管理清晰、责任明确。
2、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由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实施,并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施工安全及结构的稳定性做出分析评价。
3、提交监控量测成果
监控量测小组一般以周报(特殊情况要形成日报)的形式提交监控量测成果(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
当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反馈,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4、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停止后,应在一个月内编写出该工程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
六、监控量测数据报告的正常程序
现场监控量测实施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上报监理、业主,经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之一,相关资料必
须认真保存。
当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由于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时,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信息反馈有理论方法和经验方法,目前仍以经验方法为主,其主要目的是:
1、判定围岩是否稳定,支护措施是否安全,施工方法是否恰当;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护是否经济,必要时调整支护设计。
3、监控量测反馈程序应贯穿于整个施工全过程。
4、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为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均以报告形式反馈。
七、月报
每个月分别对量测数据进行一次综合分析,采用月报的形式上报到现场监理工程师、工区负责人、上级主管部门、总工程师各一份,测量队存档一份。
XX项目部测量队 201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