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77.50 KB
- 文档页数:13
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一、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地点进行安全防护现场检查,推行“安全生产检查
制度”,做到“安全生产随带随行”,确保施工安全及全员安全;
2、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监督条例;按照安全标准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高安全警觉性;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
护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按照施工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监控量测,在施工现场做好生产日志,严格把关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贯彻安全
生产标准,提高安全意识;
5、任何施工行为都必须按照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来进行,严格把关
施工的安全操作;
6、发现任何危险隐患时,要立刻调整施工方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7、及时准备救护器材,以备任何不测的事件发生;
8、及时清理现场杂物,保持现场整洁;
1、选择适当的监测点,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保证反映监测施
工工程的全过程,有助于控制和调整施工工程;
2、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确定监测点的位置、深度等;
3、施工时,要及时测量施工范围内地表高程和施工深度。
一、监控量测:1、监控量测步距,五级围岩和黄土隧道5米,四级围岩10米,三级围岩30米。
2、监控量测点埋设:每个断面5个监控点。
拱顶下沉1个。
3、埋点要求:点的制作和埋设要按业主要求施做,每个断面5个监控点要埋在同一里程断面上,水平收敛2组。
水平收敛的每组2个点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点不得焊在拱架上。
埋设的监控点不能露出太多,喷完混凝土整好露出整个三角就可以,每个监控点埋设完成后必须用油漆做好标识。
4、数据的采集及整理:点在埋设完12小时内(在断面开挖放炮前)进行初始读数采集。
采集完的初始读数要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在采集数据时与现场监理工程师一起。
现场要随时观测温度以便数据处理改正。
以后的观测按监控量测规范施做,到收敛沉降速率达到0.1~0.15毫米、平均变形达到85%或在二衬挂防水板前停止观测。
上下导开挖时观测时间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一线时间基本一致,三导坑开挖时拱顶下沉、水平收敛1、2线时间均不同。
不管是上下导还是三导坑施工结束时间在同一天。
5、资料整理:每天观测的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对于没天变形量大于5毫米的和累计变形达到100毫米的要停止施工,将数据和资料上报项目部和监理,等待处理意见后在施工。
对于观测次数未能达到要求的,比如1天1次,观测是由于施工或时间的愿因中间可采用内插法。
每个断面观测完,变形稳定后将资料整理好报现场监理和监理站签字后归档。
资料不得做假资料或不测数据在家编资料。
6、监控量测牌:个分部都有统一的监控量测牌是业主下发的,没个断面要挂四个,水平收敛的四个点,牌上要标明里程,埋设时间,人员,初始读数等。
初始读数为你观测的尺的读数加电子显示的读数,尺为12.35,电子显示为2.356,牌上就写12.3756,不是温度改正后的数。
牌要挂整齐。
牌有顺坏的和不干净的要及时更换。
必须保证检查是完好无缺,干净整洁。
7、对于监控点损坏的或埋设不标准的要重新埋设重新测量数据。
损坏的要及时布设及测量。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本项目工程线路长,沿线环境复杂,车站近邻周边建筑,盾构区间基本位于道路下,侧穿建构筑物多,施工时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中应建立严格的监测控制系统,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地铁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本工程配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监控队,负责监控量测工作。
1.施工监测1.1 监测目的通过对地铁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体系即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围护结构变形、土体侧向变形、地面沉降、支撑轴力、临时立柱沉降的监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基坑围护结构外土体水平位移,盾构隧道隆陷的监测以及地铁周边环境及地表沉降、地下管线的沉降、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及倾斜等项目的监测,为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控制工程施工安全以及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合理修改设计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1.2 监测项目及内容按照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制定如下监测项目。
(1)车站及明挖区间监测项目车站及明挖区间监测项目表(2)盾构区间监测项目盾构区间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3)桥梁施工监测项目桥梁施工监测项目表1.3 监测控制指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
基坑监测控制值表盾构区间监控测量项目控制标准注:各监测项目报警值根据后期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确定。
1.4 监测预警及处理当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上述累计变化量报警值或连续三天达到或超过上述变化速率报警值时,进行监测预警。
(1)综合预警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参与各方的监测、巡视信息并通过核查、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及时综合判定出风险工程不安全状态的预警。
综合预警分级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综合预警、橙色综合预警和红色综合预警。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一、监控量测的内容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A和选测项目B两大类。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浅埋暗挖法各种监控量测项目的简介见表10-1。
(1)洞内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1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表10-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注:b—隧道开挖宽度;h—隧道埋深。
二、监控量测的方法(一)目测观察1.目的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开挖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地质资料,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附近围岩的性质、状态进行目测。
另外,对开挖后初期支护稳定状态进行目测,也是监控量测中的重要项目。
2.目测观察的内容开挖后对无支护围岩的目测内容包括:(1)围岩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构面位置和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几何特性、节理裂隙的填充物的性质和状态等。
(2)开挖工作面的围岩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掉块现象。
(3)是否有涌水、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地下水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色度等)。
开挖后对已支护段的目测内容包括:(1)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2)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3)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4)是否有底鼓现象。
3.目测结果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监控量测点的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综合观察测量数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云南省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乌东德水电站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原则1三、工程概况13。
1地形与地貌23.2 地质条件23。
3 地震效应23。
4 主要设计参数3四、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34。
1 隧道监控量测目的34。
1.1为设计和修正支护结构形式及参数提供依据34。
1。
2为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施作时间提供依据44.1.3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44。
2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44。
2。
1隧道监控量测项目44.2。
2监控量测方法44.3隧道测点、断面的布置84。
3信息处理与及时反馈方案94.3。
1数据采集94。
3。
2量测数据的处理94。
3.3量测数据的分析及预测预报94。
4信息反馈与监控104。
4。
1力学计算法104.4.2经验法10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25.1项目管理125。
2监控量测工作的注意事项125.3质量保证措施13一、编制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云南省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第一标段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等.国家、省部和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实施细则等。
我方自行踏勘本标段施工现场和调查周边环境所获得的资料。
我方拥有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多年来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二、编制原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遵守相关施工规范、标准及实施细则,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根据业主对工程工期的要求,合理地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等资源,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加强安全管理,采用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本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缩短工艺衔接时间,合理优化施工流程.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现场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TBM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简介在地下工程中,隧道掘进机(TBM)是一种很常见的设备。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TBM的监控量测。
本文档将介绍TBM监控量测的施工方案,包括监控内容、监测仪器以及监测过程。
监控内容TBM监控量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监测:对TBM以及周围地质的位移进行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等。
位移监测可以帮助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地质灾害。
2.应力监测:对TBM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应力进行监测。
应力监测可以帮助评估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及时排除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3.挠度监测:对隧道结构的挠度进行监测,以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
挠度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结构的变形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4.温度监测:对TBM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
温度监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隧道的热载荷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监测仪器为了实现对TBM的监控量测,需要使用以下监测仪器:1.全站仪:用于进行位移监测和挠度监测。
全站仪可以精确地测量TBM以及周围地质的位移和挠度,为后续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应力计:用于进行应力监测。
应力计可以测量TBM所受到的应力大小,为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3.温度计:用于进行温度监测。
温度计可以测量TBM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为工程的热载荷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4.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并处理监测仪器所获取的数据。
数据采集器可以将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存储,为工程师提供及时的监测结果。
监测过程TBM监控量测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布设监测点:在TBM施工的关键位置布设监测点。
监测点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到对TBM和周围地质的综合监测需求,以便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
2.安装监测仪器:在监测点上安装监测仪器,包括全站仪、应力计和温度计等。
监测仪器的安装要求精确,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采集器对监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办法制定监控量测体系:一、建立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本标段监控量测工作总体由项目总工负责,下设隧道责任区监控量测组。
由隧道责任区技术主管管理,具体由监控量测小组负责现场操作和资料整理、分析,测量队配合实施。
1、人员配备:一名隧道工程师,一名测量工程师,三名测量技工。
2、责任分工总体负责项目总工彭斌数据分析隧道责任区技术主管杜永强数据整理测量工程师黄明成现场监控量测测量队张宾、黄华、黄杰测量队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文件在隧道内外进行布点,严格按要求频率量测监控,收集量测数据,由测量工程师黄明成进行数据整理,上报隧道工程师杜永强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并把分析结果上报总工彭斌。
正常情况7天一汇报,如发现围岩变形超过正常范围,要立即向总工报告,并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审核报告。
3、监控量测设备配备:索佳C32II型精密水准仪。
二、制定监测控制标准齐岳山隧道监控量测变形管理等级见表1。
变形管理等级表表1注:U为实测位移值;Uo为最大允许位移值。
三、监控量测体系施工监测管理流程见图一。
图一施工监测管理流程图四、监控量测实施计划㈠监控量测的目的1、监测围岩变形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二衬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法的依据,4、监控量测是确保施工安全、指导施工程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㈡量测项目以洞内外观察、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为必测项目,必要时在不良地质地段增设隧道底上鼓量测项目。
为日常施工管理提供有关数据资料,洞口浅埋段布置测点进行地表下沉量测。
1、洞内外观察⑴洞内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涌水情况及底板是否隆起等,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及时记录填写开挖面地质描述。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引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控量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可以有效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监控量测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探讨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监控量测概述监控量测是指通过仪器设备对工程施工过程或工程结构物体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时、定量的监测和记录,以便掌握实际情况并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工作过程。
监控量测可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监测,比如变形、应力、温度等,帮助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状况、确保安全和质量。
三、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制定3.1 目标确定在制定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监控的具体目标。
要明确监控的对象、参数、监测周期、监控要求等内容,确保监控工作有针对性。
3.2 设备选择根据监控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和仪器。
包括变形计、温度计、应力计等各类仪器设备,确保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监控方案设计根据监控目标和设备选择,制定详细的监控方案设计,包括监控点的设置、监测频率、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确保监控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并能够满足监控的目的。
四、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实施4.1 监控点设置根据监控方案设计,设置监控点,并安装监测设备。
确保监控点位置合理,能够有效监测到需要关注的参数。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定期对监控点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分析处理。
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4.3 监控报告根据监测数据,编制监控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报告中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论、问题建议等内容,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五、总结与展望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控量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量测领域将迎来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新建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SG-4标段工程螺山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广珠铁路四标段工程指挥部第二工程队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日螺山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我单位施工管段隧道工程埋深较浅,围岩较差,隧道断面大、主要为土和风化强风化的岩层,施工中变形必须严格控制,根据设计图推荐施工方法,也很难确定十分精确的沉降和收敛值。
因此,监控量测将成为隧道施工的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
设计中所推荐的双侧壁导坑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总的来说也是新奥法的延伸和推广,新奥法实质是一种现代先进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方法,监控量测是新奥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奥法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监控量测意义和目的监控量测工作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眼睛,不但可以为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确保施工的安全,还可为隧道设计理论的发展积累经验,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隧道地质及断面比较复杂,为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认真进行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是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指导施工顺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为优化施工设计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为科研工作提供第一手的信息,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浅埋大跨度隧道的修建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积累资料,也可为今后的设计提供类比依据等。
2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螺山隧道工程部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执行,对监控量测出现的重大异常信息的进行分析处理。
隧道进出口工区技术室全面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实施,以及日常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对收据进行分析,根据日常数据分析结果,确定隧道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和二次衬砌施工时间,对监测中出现的重大异常现象进行信息反馈。
监控量测组织结构见下图:“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3 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根据广珠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及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有关监测项目的设计,监测内容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种。
吕临支线ZNTJ-2标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现场监控量测是判断围岩和隧道的稳定状态、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生产、进行施工管理和提供设计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标段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以量测资料为基础及时修正支护参数,使支护参数与地层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围岩与支护体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并在施工中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达到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合理控制投资的目的。
在隧道正洞洞身支护完成后,尤其是仰拱施工完毕后,喷锚支护已闭合成环,及时进行全断面监控量测,随时掌握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指导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1量测项目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控量测项目见表1.1。
表1.1 监控量测项目2量测断面间距施工中将按照设计文件设置量测断面并布点。
本标段结合本隧道具体情况,初步拟定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与每断面测点数量见表2.1。
表2.1 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增设量测断面。
3量测断面布置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各布置一个拱顶下沉测点和一条水平净空收敛量测基线,测点布置见图3.1。
对支护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表面外观状况等。
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见表3.2,实际量测频率从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4监测方法监测方法与要求见表4.1。
为确保量测精度和加快量测速度,本标段在隧道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测中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无接触围岩量测技术。
它具有快速、准确、灵活方便等优点。
表3.2 量测频率表量测方法:无接触法围岩量测观测方案见图4.2。
测量人员按量测频率要求对隧道断面上布设的观测点进行全自动多测回全圆观测,得到这些点的收敛信息。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1、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 进行监测,为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设计支护参数调整提供依据,确定 二衬的施作时间,依据量测资料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 下加快施工进度;积累量测数据资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把量测的数 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和施工,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和 施工方案,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信息化施工 的基础,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 施工中应把它当作一个工序来管理。
结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综合 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施工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2、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及内容 :监控量测项目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严 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监控量测工作。
监控量测项目及内容见《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及《监控量测选测 项目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序号量测主要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主要内容开挖面围岩自稳性;岩质破碎带、褶皱节理 等情况;核对围岩类别及风化变质情况;地 下水情况;支护变形开裂情况;洞口浅埋地 表下沉情况。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目测 1数码相机 JSS30A 收敛计、隧 道激光断面仪、全 站仪周边收敛 根据收敛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支护设计 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模筑砼衬砌时间。
2位 移 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仪、钢尺 监视拱顶下沉值,了解断面变化情况,判断 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
3 4拱顶下沉 洞口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仪、水准尺 监控仰坡和洞口外 35m 范围内的地表沉降情 况,判断洞口及仰坡稳定。
(h ≤ 2b 时) o沉降缝两侧底 板及洞口段与 路基过度段不沉降缝两侧底板(或仰拱填充层面)沉降及 洞口底板(或仰拱填充层面)与洞口过度段 的不均匀沉降观测5三等水准测量均匀沉降观测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表测试方法和仪表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塔尺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塔尺 多点位移计 序号 1 监测项目 地表下沉 测试精度 备注 1mm h >2b 时o2 隧底隆起 1mm3 围岩内部位移 钢架受力 0.1mm 0.1MPa4 钢筋计5 锚杆杆体应力 喷砼受力 钢筋计 0.1MPa 10με6 砼应变计 7二次衬砌内应力砼应变计0.1MPa注:h -隧道埋深; 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2、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监控量测职责及组织机构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 **组员:** *** *** ***2、监控量测职责隧道监控量测实行施工单位、业主第三方、公司三级管理制度。
⑴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
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⑵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⑶按批准的实施细则组织实施,作好量测记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⑷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⑸配合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⑹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
按规定向建设、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报告。
第三章监控量测方法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在施工过程对开挖工作面周围的岩石特性、围岩状态、地下涌水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绘制地质素描和现场拍照,并对开挖后支护状态进行观察记录。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控制要点
1.测点埋设
①测点在初支施工后及时安设,初支有钢架的要求安设在两榀钢架之间的岩面上,严禁直接焊在钢架上,并尽快取得初读数,测点布置牢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
②Ⅴ级围岩段测点断面布设间距为5m,Ⅳ级围岩段测点断面布设间距为10m,Ⅲ级及以上围岩段测点断面布设间距为30m。
2.数据采集
①每次量测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开挖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②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点应与洞内或洞外水准点联测,每15~20d应校核一次;
③数据采集按照规定频次进行,要求数据真实、可靠。
3.数据分析
①监测结果分析采用散点图(时态曲线)和回归分析法,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做安全评估,并提出实施意见指导施工;
②发现数据异常,按规定发出预警,同时现场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测点加密、监测频率加大,支护措施加强等),并暂停开挖,直到稳定后复工;
③做好围岩量测信息化工作,并纳入工序管理中。
4.施工建议
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和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5.监测总结
预测变形发展趋向,评估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监理,从而实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引言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程,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监控量测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该方案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通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对相关参数进行量测和记录,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方案概述该监控量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隧道支护监测:对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地表沉降、位移、应力和应变等参数的监测。
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等设备进行测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地下水位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工程安全和进度控制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在隧道附近设置监测点,利用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可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环境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
可以利用温湿度计、气体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进度监控:利用摄像头等设备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
可以通过对监控视频的回放和分析,识别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方案在实施该监控量测方案时,需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对隧道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传感器有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水位计、温湿度计和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分析和处理。
2.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监控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
同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和数据存储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1、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设计支护参数调整提供依据,确定二衬的施作时间,依据量测资料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积累量测数据资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把量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和施工,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信息化施工的基础,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工中应把它当作一个工序来管理。
结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综合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施工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2、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及内容:监控量测项目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监控量测工作。
监控量测项目及内容见《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及《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表注:h o -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3、测点布置及量测断面间距在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各布置一个拱顶下沉点和二条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测线。
测点布置见“测点布置示意图”并满足设计要求规定。
浅埋地段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洞内水平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在同一断面内。
横断面方向在隧道中心及两侧间距5~10米施设下沉观测点,每断面设7~10个测点,监测范围应在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以外。
测点布置示意图300c m水平收敛测定水平基线内轨顶面隧道轴线拱顶下沉测点最大跨度线量测断面间距:根据规范要求,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
一般Ⅴ级围岩地段10米、Ⅳ级围岩地段20米、Ⅲ级围岩地段30米。
应详细按照设计“武广隧参01-33”和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进行。
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应在各级围岩起始段增设量测断面。
在洞口及浅埋地段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监控量测断面。
4、量测频率见《量测频率表》。
量测频率表5、量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量测后将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时间~位移曲线。
一般情况会出现如下两种时间~位移特征曲线,见《位移特征曲线图》。
位移特征曲线图正常曲线图表示绝对位移值逐渐减小,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可施作二次砼衬砌。
反常曲线图表示位移变化异常,出现反弯点喷锚支护出现严重变形,这时及时通知施工管理人员,该段支护采取加强措施,确保隧道不坍方,保证人身安全,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监理,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监控量测所测量的位移速率与支护荷载的关系如下:6、现场量测要求1)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应设置在同一断面。
其量测的断面间距、测点数量应按照设计“武广隧参01-33”和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进行。
2)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小时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小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3)测试前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要保证仪器及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破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
4)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则应检查仪器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后再按前述监控量测要求进行复测。
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量测数据应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化较大时,应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和审核,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监理,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5)安排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按要求进行现场观察,并做好记录,要检查不利于支护结构稳定的因素,及时处理消除可能出现的事故。
监控量测人员必须保证所监控量测的数据真实性、可靠性。
7、安全环保要求控量测工作观测主要是因为隧道的开挖产生地应力重新分布现象,为控制和衡量围岩变形量及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而进行的一步工序。
其主要考虑的是结构受力安全性与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量测工作在洞内观察时,对于在靠近掌子面和初期支护段应注意观察围岩状况,防止监测过程中围岩压应力迅变产生安全事故,同时对于观测到的大位移变形或大数值物理量值时应迅速撤离,待巡察及分析采取措施后再进行观测。
地表观察时有大沉陷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地面沉降值与洞内拱顶沉陷值之比,正常一般为0.5-0.7),如填充注浆、地表加固等,有地下管线时应加密观察,防止施工处理工艺不当。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Z101000 工程经济1Z101010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P111.利息的计算P112. 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P513. 名义利率于有效利率的计算P111Z101020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P14 21.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P142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P1823. 投资收益率分析P1924. 投资回收期分析P2225. 财务净现值分析P2426. 财务内部收益率分析P2527.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P2628. 偿债能力分析P281Z101030 技术方案不确定分析P31 31.不确定性分析P3132.盈亏平衡分析P3333.敏感性分析P381Z101040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P41 41.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P4242.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P45 1Z101050 设备更新分析P5351.设备磨损与补偿P5352.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P5553.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方法P561Z101060 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P6161.设备租赁与购买的影响因素P6162.设备租赁与购买的比选分析P621Z101070 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P6671.提高价值的途径P6772.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P711Z101080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P78 81.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P7982.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P7983.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P801Z102000 工程财务1Z102010 财务会计基础P8411.财务会计的职能P8412.会计核算的原则P85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P861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P881Z102020 成本与费用P91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P9122. 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P9323. 工程成本的核算P9924. 期间费用的核算P1051Z102030 收入P10631.收入的分类及确认P10632. 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核算P1091Z102040 利润和所得税费用P11441.利润的计算P11442.所得税费用的确认P1171Z102050 企业财务报表P12351.财务报表的构成P1235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作用P12453.利润表的内容和作用P12754.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作用P12855.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作用P1321Z102060财务分析P13361.财务分析方法P13362.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P1351Z102070筹资管理P13971.资金成本的作用及其计算P139 72.短期筹资的特点及和方式P141 73.长期筹资的特点及和方式P1451Z102080流动资产财务管理P148 81.现金和有价证券的财务管理P148 82.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P150 83.存货的财务管理P1511Z103000 建设工程估价1Z103010 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P153 11.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组成P1531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组成P155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的组成P1581Z10302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P165 21.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P165 22.按造价形式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P168 2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方法P17024.建筑安装工程计价程序P1741Z103030 建设工程定额P17731.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P17732.人工定额的编制P17933.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P18234.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编制P18435.施工定额和企业定额的编制P18736.预算定额与单位估价表的编制P18937.概算定额与预算指标的编制P1931Z103040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P19741.设计概算的内容和作用P19742.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程序和步骤P19843.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P20044.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P2081Z103050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P21151.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模式P211 52.施工图预算的作用P212 53.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P213 54.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P213 55.施工图预算的审查内容P2191Z103060 工程量清单编制P220 61.工程量清单的作用P220 62.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方法P2221Z103070 工程量清单计价P227 7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P227 72.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P234 73.投标报价控的编制方法P238 74.合同价款的约定P2441Z103080 计量与支付P24781.工程计量P24782.合同价款调整P25083.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P261 84.施工索赔与现场签证P264 85.合同价款期中支付P273 86.竣工结算与支付P28087.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与支付P2881Z103090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P28791.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程序P28792.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组成P29393.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的方法P299 94.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的方法P299 95.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技巧P30296.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决策的影响因素P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