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大纲_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6
免疫学教学大纲主讲教师: 李铁民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功能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对免疫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结构、功能,特别是免疫应答及其调节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免疫学功能,教学难点为理解免疫应答规律。
教学对象:本科生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时数:51学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形成过程,以及当代免疫学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免疫学概念。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免疫学基本概念(0.5学时)一、免疫二、免疫学三、免疫的三大功能第二节免疫学形成过程(1学时)一、免疫学的开创期二、传统免疫学时期三、近代免疫学时期四、现代免疫学时期第三节免疫学的发展特点(0.5学时)一、广度的交叉性二、深度的多层次性三、发展上的高速度复习思考题:1、何为免疫,免疫学?2、免疫的三大功能是什么?3、当代免疫学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抗原(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抗原的概念,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特性,以及免疫佐剂等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和抗原的特意性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抗原的概念(0.2学时)第二节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0.5学时)一异物性二理化性状三免疫途径四机体应答性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1学时)一抗原特异性的研究二抗原决定簇第四节抗原的分类(0.3学时)第五节重要抗原(1学时)一病原微生物二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三嗜异性抗原四白细胞分化抗原五血型抗原六主要组织七自身抗原八肿瘤抗原第六节免疫佐剂(1学时)一免疫佐剂的种类二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三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复习题: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那些相应的临床疾病.4.什么是抗原?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有何不同?5.正常情况下机体为什么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6.Rh抗体与ABO血型抗体有和区别?Rh抗体为什么只能在Rh ̄者体内产生?Rh抗体生成后可能产生什么后果?第三章免疫球蛋白(6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免疫球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基因结构和特点,以及抗体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抗体产生的多样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原理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学时)一基本结构二肽链功能区三酶解片断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1学时)一同种型二同中异型三独特型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学时)一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二激活补体三结合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四通过胎盘第四节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分布,特性和功能(1学时)一IgG二IgM三IgA四IgD五IgE第五节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其表达(1学时)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库二轻(κ)链基因结构及其重排和表达三重(H)链基因结构及其重排和表达四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第六节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1学时)一多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复习题: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2简述免疫球蛋白分类和分类的依据3图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IgG分子产生的酶解片断,并简述个片段的生物学功能4何谓Ig的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它们的主要差异是什么?5针对Ig同种异型决定簇(遗传标志)的抗体能否与下列Ig 分子或其功能区起反映?A.γ2λ2B.ε2κ2C.δ2λ2D.(μ2λ2)5E.κ型L链V区F.λ型L链C区6试比较各类Ig的结构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功能7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8何谓克隆抗体(M C Ab)?简述制备M C Ab的原理.第四章补体系统(3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补体的激活途径,生物学功能以及补体的激活调控.教学重点和难点:补体的激活途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补体固有成分和补体系统的激活一补体固有成分的组成,命名,生成部位和理化特征二几种重要的补体固有成分的结构和功能.三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第三节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一补体自身衰变的调节作用二体液中可溶性调节分子的作用三膜结合性调节分子的作用第四节补体受体和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一补体受体二补体的生物学功能第五节补体系统的异常与疾病一补体含量增高二补体含量降低三补体固有成分和调节分子的遗传型缺陷复习题:1、比较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点.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3、列出膜结合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机制4、列出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分子的名称,并任选其中两种说明其调节作用机制.5、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6、补体的调理作用和免疫黏附作用是通过何种成分引起的?其作用机制是什么?7、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产生哪些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裂解片断,可引发何种生物学效应?8、试述补体系统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第五章免疫系统(8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类免疫细胞特点和功能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一节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二外周免疫器官第二节免疫细胞一造血干细胞二淋巴细胞三抗原呈递细胞四其他免疫细胞第三节细胞因子一.细胞因子概念二.细胞因子的分类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复习题1、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2、简述T、B细胞的来源、分布、表面标志和主要功能.3、试比较T H1和T H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异同点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4、简述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过程.5、单核吞噬细胞具有那些主要生物学功能?6、比较Tc、k和LAK细胞的作用特点.7、试比较B1和B2细胞亚群的主要特征8、何谓抗原呈递细胞?简述其组成及功能.9.细胞因子有哪些基本特性。
《免疫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特点和规律,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免疫学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属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医学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医学基础学科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范的学科之一。
免疫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免疫学常用实验技术,了解免疫学的新进展,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整体思维意识,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认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免疫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预防、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1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二、免疫应答的特点三、免疫学应用研究第一节免疫学简介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二、免疫应答的特点三、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四、免疫学的应用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一、经验免疫学的发展二、免疫学科的形成及发展第三节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一、免疫学理论研究二、免疫学应用研究三、21世纪的免疫学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1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二、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第一节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一、骨髓二、胸腺第二节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一淋巴结二脾三粘膜免疫系统第三节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一、淋巴细胞归巢·二、淋巴细胞再循环第三章抗原 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二、抗原的种类第一节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一、异物性二、特异性第二节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二、宿主方面的因素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第三节抗原的种类一、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四、其他分类第四节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一、超抗原二、佐剂三、丝裂原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二、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四、单克隆抗体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二、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三、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一、Ig V区的功能二、Ig C区的功能第四节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一、IgG二、IgM三、IgA四、IgD五、IgE第五节人工制备抗体一、多克隆抗体二、单克隆抗体三、基因工程抗体第五章补体系统 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补体的激活途径二、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第一节概述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二补体系统的命名第二节补体的激活一、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二、补体活化的MBL途径三、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第三节补体活化的调控一、补体的自身调控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一、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二、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三、参与适应性免疫四、补体与其他酶系统的相互作用第六章细胞因子 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细胞因子的分类二、细胞因子的受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第一节细胞因子的概述第二节细胞因子的分类第三节细胞因子的受体第四节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第五节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生物制品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二、粘附分子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第一节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一、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第二节粘附分子一、整合素家族二、选择素家族三、粘附分子的功能第三节 CD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二、MHC的多态性三、HLA与临床医学第一节 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一、经典的MHC 1类和II类基因二、I类和II类基因的表达产物—HLA分子三、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第二节 MHC的多态性一、多态性的基本概念二、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三、HLA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第三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一、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二、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第四节 HLA与临床医学一、HLA与器官移植二、HLA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三、HLA和疾病关联四、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第五节MHC的生物学功能一、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二、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第九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 1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二、T淋巴细胞亚群三、T淋巴细胞功能第一节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一、TCR-CD3复合物二、CD4分子和CD8分子三、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四、丝裂原结合分子五、其他表面分子第二节 T淋巴细胞亚群一、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二、αβT细胞和γδT 细胞三、CD4+T细胞和CD8+T细胞四、Th、CTI和Tr细胞第三节 T淋巴细胞功能一、CD4+辅助性T细胞(CD4+Th细胞)的功能二、CD8+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三、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 1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二、B细胞的亚群三、B淋巴细胞的功能第一节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二、辅助受体三、协同刺激分子四、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五、其他表面分子第二节 B细胞的亚群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功能第十一章超敏反应 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二、临床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三、防治原则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二、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三、临床常见疾病四、防治原则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一、发生机制二、临床常见疾病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一、发生机制二、临床常见疾病第四节Ⅳ型超敏反应一、发生机制二、临床常见的型Ⅳ超敏反应第十二章免疫缺陷病 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诱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一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三、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四、补体系统缺陷五、吞噬细胞缺陷第二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一、诱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三节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第十三章免疫学防治 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人工主动免疫二、人工被动免疫三、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第一节免疫预防一、疫苗的基本要求二、人工主动免疫三、人工被动免疫四、佐剂五、计划免疫六、新型疫苗及其发展七、疫苗的应用第二节免疫治疗一、分子治疗二、细胞治疗三、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实验一、多克隆抗体制备 2学时实验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检测)(选做项目) 2学时五、大纲说明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obe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人体免疫系统的
结构、功能、调节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的基本知识。
二、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介绍免疫系统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
免疫应答和对抗内源性异常细胞的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先天免疫
和获得性免疫的机制。
三、免疫系统的调节,介绍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机制以及外界
因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包括免疫耐受、免疫增强等内容。
四、免疫系统与疾病,介绍免疫系统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包括自身免疫病、感染病、肿瘤等方面的内容。
五、实验技术与临床应用,介绍与免疫学相关的实验技术和临
床应用,包括免疫学实验技术、免疫学诊断、免疫治疗等方面的内
容。
教学大纲还会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医学免疫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1. 理论基础1.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分子和信号通路•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1.2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免疫学检验的种类和原理•抗原与抗体的基础知识•免疫学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3 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应用•免疫学检验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免疫学检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实验操作2.1 免疫学检验的常用实验操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2.2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免疫学检验实验设计的要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3. 诊断评估与质量控制3.1 免疫学检验诊断评估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的计算和解释•临床样本的诊断评价方法3.2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4. 安全与道德•实验中的安全问题•道德问题和实验守则5. 教学要点5.1 宣传免疫学检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免疫学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免疫学检验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5.2 强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3 实战训练和实验分析•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6. 实践环节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实践环节,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
7. 课程评估与7.1 学生评估•学生对于课程效果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案的评价7.2 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免疫学检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学科,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免疫学检验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免疫学总学时数:32先修课及后续课:《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医学免疫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非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等课程及从事医药相关职业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在临床疾病的形成、预防、诊断、治疗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依据这一宗旨,本课程内容包括抗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学应用及临床免疫等内容,其中临床免疫为学生自学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抗原刺激机体,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及规律。
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总学时按30学时安排。
4、教学重点、难点绪论重点: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的生理功能(防御、自稳、监视)3、免疫的类型第一篇抗原重点:1、抗原的概念和性质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3、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一一抗原决定簇(AD)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难点:1、抗原决定簇的概念、种类2、抗原决定簇与抗原特异性的关系第二篇免疫系统重点: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3、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4、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性5、MHC、HLA、HLA复合体概念6、HLA的生物学功能及与医学的关系7、CD分子和粘附分子的概念8、中枢免疫器官场所9、外周免疫器官10、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11、抗原提呈细胞12、自然杀伤细胞难点: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CDR与HVR概念、功能区、水解片段)2、补体活化的三条途径3、HLA复合体结构4、HLA复合体遗传特征5、重要的CD分子的功能5、粘附分子的作用6、T 细胞发育分化7、B 细胞发育分化8、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面标记9、抗原特异 性淋巴细胞亚群第三篇免疫应答重点:1、固有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2、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3、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 过程4、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5、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意义6、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7、 抗原的调节8、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W 9、各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0、临床常 见疾病 难点:1、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基础2、APC 、TH 和B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3、各型超敏 反应造成组织损伤的机理第四篇免疫学应用重点:1、人工自动免疫2、人工被动免疫5、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授、自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和指定阅读参考 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
免疫学技术教学大纲和计划免疫学技术教学大纲和计划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科目,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免疫学技术教学,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一、教学目标免疫学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控机制等。
2. 熟悉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免疫学、分子免疫学和免疫组化等。
3. 能够独立设计和执行免疫学实验,包括样本采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4. 具备科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运用免疫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免疫学基础知识在免疫学技术教学中,首先要讲授免疫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控机制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的,以及免疫系统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 免疫学实验技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实验技术,教学中应该重点讲授细胞免疫学、分子免疫学和免疫组化等方面的知识。
细胞免疫学包括细胞培养、细胞分离和细胞检测等技术;分子免疫学包括PCR、Western blot和ELISA等技术;免疫组化则是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
3. 免疫学实验设计与分析在免疫学技术教学中,学生还需要学习免疫学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及如何处理和解读实验数据。
4. 科研能力培养免疫学技术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免疫学课题,进行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最终撰写一份科研报告。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免疫学技术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调节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掌握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4. 了解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和细胞(2)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基本概念(3)免疫系统在抗感染、抗肿瘤和自身免疫等方面的作用2. 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1)免疫应答的细胞和分子调节(2)免疫调节在疫苗设计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3. 免疫相关疾病(1)免疫缺陷病和免疫过敏症(2)自身免疫病和免疫性炎症(3)感染病和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理论课教学: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 实验课教学:开展免疫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3. 临床案例分析:结合免疫学知识,分析典型病例,提升学生诊断治疗能力;4. 小组讨论和学术报告: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内容涵盖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考查学生对免疫学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参考1. Abbas AK, Lichtman AH, Pillai 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9th ed.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8.2. Murphy K, Weaver C. Janeway's Immunobiology. 9th ed.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16.七、其他要求1. 学生应按时参加教学活动,并积极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2. 学生应尊重师长,积极与同学合作,共同促进学科的发展;3. 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质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教学大纲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第一部分大纲说明课程代码:B0113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40开课部门:基础医学院授课对象:硕士生考核方式:自由辩论预修课程:免疫学导论(硕士课程)、分子生物学(硕士课程)、医学遗传学(硕士课程)等主讲教师:王易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细胞和分子免疫学.金伯泉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参考资料: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 With STUDENT CONSULT Online Accessby Abul K. Abbas (Author), Andrew H. Lichtman (Author), Shiv Pillai (Author)Paperback: 572 pages Publisher: A Saunders Title; 6 edition (May 23 2007)Roitt's Essential Immunologyby Ivan M. Roitt (Author), Seamus J. Martin (Author), Peter J. Delves (Author), Dennis Burton (Author) Paperback: 496 pages Publisher: Blackwell Publishing, Incorporated; 11 edition (Aug 1 2006) Immunobiology : The Immune System in Health and Diseaseby C. Janeway (Author)Paperback: 800 pages Publisher: Garland Science; 6 edition (Jun 18 2004)Instant Notes in Immunologyby Peter Lydyard (Author)Paperback: 336 pages Publisher: BIOS Scientific Publ; 2 edition (Mar 12 2004)Basic Immunology, Updated Edition 2006-2007 : With STUDENT CONSULT Online Accessby Abul K. Abbas (Author), Andrew H. Lichtman (Author)Paperback: 336 pages Publisher: A Saunders Title; 2 edition (Jan 9 2006)Kuby Immunologyby Thomas J. Kindt (Author), Richard A. Goldsby (Author), Barbara A. Osborne (Author), Janis Kuby (Author)Paperback: 608 pages Publisher: W H Freeman & Co (Sd); 6 edition (Aug 18 2006)Basic Immunology: Functions and Disorders of the Immune Systemby Abdul K. Abbas (Author), Andrew H. Lichtman (Author), Abul K. Abbas (Author)Paperback: 336 pages Publisher: W.B. Saunders Company; 2nd edition (January 2004)免疫学原理周光炎平装34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免疫学Immunology(第6版)周光炎主译平装488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医学免疫学龚非力平装496页科学出版社(2004 6)医学免疫学陈慰峰平装295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医学免疫学何维平装491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8)医学免疫学孙汶生王福庆平装496页科学出版社(2004 1)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免疫学导论王易平装314页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 9)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博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系面向所有需要较高层次免疫学知识的基础与临床专业学生开设的免疫学进展课程。
本课程按共设立14讲,内容包括绪论、抗原受体、MHC、免疫细胞膜分子、淋巴细胞、信号转导或基因免疫系统等涉及免疫学深层次的核心问题。
以讲座形式作辅导性讲解。
要求学生在讲座基础上进行自主性学习,其学习成果通过课内布置的辩论(辩题根据免疫学的进展热点设置)形式予以考核。
本课程特别注重学生在自主性学习基础对免疫学进展性知识的获取与掌握。
第一讲绪论主要内容一、免疫学发展史——免疫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免疫学的过去:人痘与牛痘、免疫效应的应用、免疫系统概念的建立2、免疫学的现在:免疫应答过程的解析、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与解读、免疫调节机制的发现与解读3、免疫学的未来:对应答类型的调控、对应答结果的调控、对免疫本质的再探讨二、免疫学基本概念的演进1、免疫概念的演进2、免疫系统概念的演进3、免疫应答概念的演进教学要求掌握免疫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免疫学基本概念的演进第二讲抗原受体主要内容一、免疫球蛋白结构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BCR-CD79复合体二、T细胞抗原受体结构1、TCR的基本结构2、TCR-CD3复合体三、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与重排1、免疫球蛋白胚系基因的组成2、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3、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形成三、T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结构与重排1、TCR胚系基因的组成2、TCR基因的重排3、TCR多样性的形成四、独特型与抗独特型1、免疫球蛋白的抗原决定簇2、抗原受体的独特位与独特型3、抗独特型4、免疫网络学说教学要求掌握免疫球蛋白与T细胞抗原受体的结构掌握免疫球蛋白与T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结构与重排规律掌握独特型、抗独特型概念及免疫网络学说的意义第三讲MHC一、MHC分子的基本概念1、MHC的发现2、MHC分子的生物学意义3、从H-2到HLA二、HLA基因复体1、HLA基因复体的定位与组成2、HLA基因复体的命名3、HLA基因复体的遗传特点三、HLA的结构与分布1、HLA 分子的结构2、HLA分子肽结合区的结构特点3、HLA分子的分布四、HLA分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1、抗原提呈2、参与胸腺选择3、调控自然杀伤4、MHC约束性现象五、HLA分子的医学意义1、HLA配型与器官移植2、HLA基因与疾病的关联3、HLA分型与亲子鉴定教学要求掌握MHC分子的生物学意义掌握HLA基因复合体的组成掌握HLA分子的结构与分布掌握HLA分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第四讲免疫细胞膜分子一、有关膜内在蛋白的基本概念1、膜内在蛋白的概念2、膜内在蛋白的类型3、膜内在蛋白的结构二、HCDM概述1、从 HLDA 到 HCDM2、CD的命名与分组三、CD分子的主要结构类型1、IGSF成员2、TNFRSF成员3、integrin family成员4、RCA family成员四、CD分子的主要免疫生物学作用1、抗原结合及抗原信号导入分子2、抗体与补体受体3、细胞因子受体4、共刺激信号分子5、细胞表面酶蛋白6、病毒受体三、黏附分子1、黏附分子的基本概念2、黏附分子的结构分类3、黏附分子的主要免疫生物学作用四、细胞膜分子的医学意义1、细胞膜分子的诊断意义2、细胞膜分子的治疗意义掌握膜内在蛋白的基本概念掌握人类细胞分化分子的结构类型与免疫生物学作用掌握黏附分子的结构分类与免疫生物学作用熟悉细胞膜分子的医学意义第五讲淋巴细胞一、淋巴细胞概说1、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2、淋巴细胞的异质性3、淋巴细胞的分布状态二、T淋巴细胞1、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2、T淋巴细胞的膜分子3、T淋巴细胞的亚群与功能三、B淋巴细胞1、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2、B淋巴细胞的膜分子3、B淋巴细胞的亚群与功能四、自然杀伤细胞一、NK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二、NK细胞的膜分子三、NK细胞的免疫生物学作用教学要求掌握淋巴细胞的组成、分类、分布掌握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掌握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掌握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第六讲信号转导(可更换)主要内容一、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1、信号转导的定义2、信号转导通路3、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规律二、受体1、受体定义2、受体类型3、免疫细胞受体三、信号转导分子1、接头蛋白2、参与磷酸化过程的酶3、转录因子四、免疫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1、TCR信号转导机制2、BCR信号转导机制掌握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掌握主要信号转导分子的类型与生物学作用熟悉免疫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第六讲基因免疫系统(可更换)主要内容一、基因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二、RNA干扰现象的发现三、RNA干扰的作用机制四、RNA干扰的应用五、基因免疫系统的生物学特性教学要求掌握基因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RNA干扰现象及其作用机制了解RNA干扰的应用了解基因免疫系统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