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5第三章第4节5.3.4基本不等式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771.50 KB
- 文档页数:26
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新人教A版必修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新人教A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说课稿新人教A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基本不等式一、对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的分析基本不等式又称均值不等式,是人教A版必修5的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基本不等式的学习为今后解决最值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高中数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1.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①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探索过程、应用解决等词汇,体现了数学探索发现、应用实际的学科特点。
2。
对教材中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特点的理解●课程教材十分注重现实问题、实际例子的转化与解决,突出并强调数学的应用性。
●教科书以问题方式代替例题,强化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学习如何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关系.●课程教材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科书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十分注重借助几何直观(即用图形)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圆,初步认识了不等式。
同时,在本章前三节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线性规划问题,这些都给学习本节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接触的不等式较为单一,灵活度不够,学生在练习时运用困难,而基本不等式对于学生更为灵活,但也为学生掌握设置了障碍。
课题: §3.42a b +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3.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2a b +≤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2a b +≤等号成立条件 【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2a b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
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有22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证明:因为 222)(2b a ab b a -=-+当22,()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所以,0)(2≥-b a ,即.2)(22ab b a ≥+4.1)2a b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a b +≥,(a>0,b>0)2a b +2)2a b +≤ 用分析法证明:要证 2a b +≥只要证 a+b ≥ (2) 要证(2),只要证 a+b- ≥0 (3) 要证(3),只要证 ( - )2 (4) 显然,(4)是成立的。
人教版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基本不等式概念及性质•基本不等式证明方法•基本不等式应用举例目录•拓展与提高:含参数的基本不等式问题•课程总结与回顾01课程介绍与目标人教版必修五数学教材基本不等式章节内容概述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教材版本及内容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性质和应用方法,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归纳、证明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和严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
本节课共分为引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四个部分。
课程安排时间分配重点与难点引入部分5分钟,新课部分30分钟,巩固练习部分15分钟,小结部分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是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性质和应用方法;难点是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复杂的最值问题。
030201课程安排与时间02基本不等式概念及性质不等式定义及表示方法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两个解析式所组成的数学式子。
不等式的表示方法常见的不等号有“<”、“>”、“≤”、“≥”和“≠”,用于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对称性传递性可加性同向正值可乘性基本不等式性质探讨01020304当a=b 时,a<b,b>a 同时成立,反之亦然。
若a>b 且b>c ,则a>c ;若a<b且b<c ,则a<c 。
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即若a>b 且c>d ,则a+c>b+d 。
若a>b>0且c>d>0,则ac>bd 。
特殊情况下的基本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正数a和b,有√(ab)≤(a+b)/2,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
柯西不等式对于任意两组实数a1, a2, …, an和b1, b2, …, bn,有(a1^2+a2^2+...+an^2)(b1^2+b2^2+...+bn^2)≥(a1b1+a2b2+...+anbn)^2,当且仅当ai/bi为常数时取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