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二下册-11.4 以“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81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 初识苯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基于沪教版高二年级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第四节设计的。
它是在学生学习过饱和烃,不饱和烃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饱和烃,不饱和烃的性质的应用,又是新的一类芳香烃的代表,使得有机化学中烃的知识更加的完善。
主要目标是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探究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2.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7)班(合格班)的学生。
对于学生已经学会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具备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能力。
可以根据分子式的特点,推断出可能的结构式:并能根据相关的实验验证结构式的正误。
由于学生自己推断,观察实验验证,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使他们形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逻辑思维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道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以及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溴水的反应探索苯的分子结构。
(3)学生会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苯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探索苯的结构四.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实验法,模型法(比例模型)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材,网络媒体,相关仪器与实验试剂六.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苯的物理性质,二是苯的组成与结构。
教学过程是按照“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模式展开的,在苯的物理实验中相对而言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能够通过简单清晰明了的实验探究出苯的物理性质。
在第一个活动中简单的实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的探究是结合史料通过史料中给出的相关信息得出苯的分子式,再通过分子式大胆假设苯的结构,以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同时结合史料纠正假设并能得出苯的正确的结构,其中穿插化学家研究探索的经历,学生能够感受科学家的独特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素养。
探究苯的组成与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系列的环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以及科学家为科学奉献出的探索精神,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了烷烃(甲烷)和烯烃(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背景。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基本掌握烷烃和烯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间的相互联系,熟悉了加成和取代两种典型的有机反应。
同时学生已较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即“结构”决定“性质”。
大多数的学生具备通过阅读课本的实验说明,独立完成实验以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因此,掌握本节化学知识并不困难。
但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尤其缺乏大胆质疑的意识。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其重要用途②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化学键的特点③理解并掌握苯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动手实验了解苯的物理性质过程,掌握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方法。
②通过书写分子式为C6H6的结构,以及判断苯分子结构的准确式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③通过问题了解苯的化学性质这一过程,掌握理解实验原理及要点的部分方法,及思考要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苯的分子结构这一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苯的分子结构,化学键的特点(2)苯的取代反应及反应装置教学难点:苯的机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三)教学方法:比较,类比,模型,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四)教学用品:仪器:苯分子模型,试管,烧杯,等药品:苯,蒸馏水,酸性高锰酸钾,溴水等(五)、教学过程设计:习全面思考,同时消除苯对学生留下的不好印象。
(六)板书设计苯一、物理性质:二、分子结构:最简式:CH 分子式:C 6H 6结构简式: 或结构特点:1、所有原子共面 2、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键长相等3、键角为120°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三、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与液溴的反应+Br 2 Br + HBr注:反应物:苯与液溴 装置中设计放倒吸装置与硝酸的反应+HO —NO 2 NO 2 +H 2O 注:加料顺序:浓硝酸 浓硫酸 苯a 、受热均匀b 、便于控制温度2、加成反应 +3H 23、燃烧反应:2C 6H 6+ 15O 2 燃烧 12CO 2+6H 2O 四、用途(七)习题1.甲烷、乙烯、苯三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1)不能与溴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 ;(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 _;(3)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 _;(4)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_ _。
《苯》导教案【学习目标】 1. 认识苯的构成和结构特色; 2. 掌握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要点】苯的结构以及主要化学性质【预习填空】:查阅苯的物理性质完成下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沸点熔点溶解性密度一、苯的结构你以为的是: ________________由苯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 展望苯的结构凯库勒以为的是: _______;结构简式为 :_____ 【研究一】:如何考据上述结构的官能团?【着手实验】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归纳整理】1.苯的结构分子式比率模型结构式结构简式2.苯的结构特色(1)苯分子中全部原子在同一平面,空间构型为________ 结构。
(2)苯环上六个碳碳键完整同样,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独到的化学键。
二、研究苯的化学性质1.苯的代替反应【研究二】:苯与液溴的反应(1)苯的溴代反应(如右图)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虑】a.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b.导管尾端为何不可以插入液面以下?c.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代替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2)苯的硝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苯的加成反应与氢气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虑】必定条件下,1mol 的最多能加成多少摩尔氢气?3.氧化反应【研究三】.苯的燃烧(1)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能或不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三、说说你的收获【练习】1.能说明苯分子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摆列的事实是()①苯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②苯环中碳碳键的长度均相等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④苯的对位二元代替物只有一种⑤在必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②④。
课题: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教学目标:1、知识:苯的结构及其发现史。
苯的物理性质,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取代反应。
2、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究3、情感和价值:苯结构的发现史,揭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结构过程的艰辛。
重点:苯的取代反应,苯的结构难点:苯的结构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苯的主要来源1、由煤制苯的过程。
(重点:干馏—煤焦油—蒸馏(分离)—苯)2、石油制苯。
二、苯的发现史发现—命名—分子式—环状结构式—凯库勒式—现代苯分子结构【引出】由环烷烃引出苯三、苯的物理性质【板书】物理性质【实验】展示苯,进行苯的萃取实验无色、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常作为有机溶剂。
【板书】结构【板书】分子式 C6H6 结构简式结构式【教师】苯分子间的碳碳键是什么键?对苯环中的结构进行解释【讨论】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结论】六个碳原子,通过介于单键和双键间特殊的键,形成正六边形的平面对称结构。
是非极性分子。
四、苯的化学性质【板书】化学性质1、氧化——燃烧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反应方程式:+15/2O2→6CO2+3H2O2、取代液溴的取代:一定是液溴,不能用溴水,铁作催化剂【实验】实验室制溴苯【练习】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
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3、硝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HNO3→—NO2 +H2O【练习】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制硝基苯的实验:硝基苯是一种味色状液体,密度沸点比水,有毒。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装置图(书高二90页),取一支大试管,先加入1.5毫升和2毫升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摇匀冷却。
§11.4 探究苯的结构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理解苯环结构的特殊性,组成上不饱和但性质上却稳定;2.体验探讨有机物分子结构过程中实验的重要性,学习演绎推理过程;3.通过链状和环状的比较,体验有机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教学重点:探究苯的分子结构,体会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苯环既有不饱和性又有相对稳定性学习关键点运用实验方法,通过逻辑推理探究苯的分子结构学习突破点苯环中碳碳键的特殊性(介于单、双键之间的平均化的键)课前练习1、甲烷燃烧的现象为,乙烯燃烧的现象为,推测苯(C6H6)燃烧的现象为。
2、甲烷的空间构型,乙烯的空间构型,乙炔的分子构型。
3、乙烯中因含有碳碳双键而容易发生的反应有、。
(1)请用结构简式写出乙烯和以下试剂的加成反应:溴水、HCl、氢气、水、、(2)鉴别乙烷和乙烯两种无色气体可用的试剂为或。
4、向盛有溴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苯,现象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该操作名称为。
5、1825年法拉第首先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A,后被命名为苯,但苯分子结构是十九世纪化学一大之迷。
已测得A的式量为78,充分燃烧3.9克的A,测得生成的水为2.7克,CO2为13.2克,试计算其分子。
•思考:写出两种符合组成为C6H6的结构简式知识点梳理1.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____色、______味、______的____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溶于水;沸点为,熔点为。
2.苯分子的真实结构:苯分子里一般的碳碳双键,其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一种介于______键和_____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是。
苯分子结构式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
3.苯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燃烧反应:(3)加成反应:【课后作业】1.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上层几乎呈无色的是A. 水B.苯C. CCl4D.KI ()2.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3.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A、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二种4.苯的分子式是______。
第 1 页共 4 页第 2页共4页探究二苯的典型化学性质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苯溴溴苯密度/g•c m-30.88 3.10 1.50沸点/℃8059156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
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3)若将烧杯中的NaOH溶液改为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_____反应,而不是_____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液溴滴完后,反应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苯、溴、溴化铁和溴化氢等杂质,欲除去上述杂质,得到无水溴苯需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滤液依次用l0 mL水、8 mL l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随堂检测】1.苯环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有()①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种②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键长是指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的核间距离,④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⑤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已烷⑥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②③④⑥D 全部【身边化学】苯的用途苯用于制造苯乙烯、苯酚、坏乙烷和其他有机物。
苯学习目标了解苯的主要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科学探究1】实验步骤:(1)在一试管中倒入1 mL苯,观察苯的颜色与状态,认识苯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
(2)再向试管中加入3 mL水,振荡后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3)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酒精,振荡后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4)苯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现象。
苯的性质实验1.苯的物理性质:色、气味的液体,易,密度比水,溶于水,毒,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 ℃易挥发,熔点:5.5 ℃,若用冰冷却,可凝结成色体。
【科学探究2】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苯蒸气的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的3倍,你能确定苯的分子式吗?它可能有哪些结构式?假设1:若分子内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能否通过实验验证呢?通过什么实验可以验证呢?对于苯的分子式猜想的验证:(1)试管中加入2 mL苯,加入1 mL溴水,振荡后静置。
(2)试管中加入2 mL苯,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
实验(1)现象:。
实验(2)现象:。
结合乙烯的知识,你的假设与事实相符吗?你的结论是什么?假设2:若分子内全部为“碳碳单键”,但1 mol苯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2.苯的分子结构:苯分子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一种介于和之间的的键。
苯分子具有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或。
3.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苯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
(2)取代反应:①与液溴取代: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用作催化剂,溴苯是色(状态),密度比水,可用来检验HBr,现象为。
②与硝酸取代(硝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用作催化剂。
(3)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在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4.苯的用途:。
5.苯的同系物:(1)概念:。
苯说课稿《-苯》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法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以使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知识的获得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探究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更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2.新课标要求: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苯的主要性质及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2.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事实、对比、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体会“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2)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教育的典范。
2.教学重点:苯的典型的化学性质。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以假设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并通过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来理解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以假设——实验论证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
)四、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及教法1.学情分析由于苯的结构的特殊性,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恰当的引导,点拨。
2.学法指导:(1)观察分析:苯的分子式(2)初步推断: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初步推断苯的可能结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对新知识进行了探索。
(3)实验验证:在初步推断出苯的可能结构之后,学生通过一组实验验证,结构是否正确,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以“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为例
“苯”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典型物质,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
该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
通过学习,可以形成认识苯分子结构的微观视角,建立有机物学习的认识过程,建构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苯的发现史,感受化学的进步需要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2)通过观察苯试剂,归纳出苯的物理性质,建立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认识物质。
(3)通过猜想苯分子的结构,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培养对化学问题提出假设并依据实验验证假设的证据推理能力。
(4)通过苯中碳原子的的结构特点预测苯的化学性质,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思维方式。
2.评价目标
(1)通过归纳苯的物理性质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学生宏观辨识的水平。
(2)通过苯分子结构的猜想和对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的讨论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及实验探究物质的水平。
(3)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特点的分析,预测和解释苯的化学性质,诊断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观念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苯”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三、教学流程 1、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1】观察苯试剂,归纳出苯的物理性质。
【评价任务1】诊断学生宏观辨识的水平。
2、微观视角
【学习任务2】猜想苯分子结构,实验验证猜想。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及实验探究物质的水平。
Ⅲ认知模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诊断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观念的认识水平
Ⅰ宏观现象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诊断宏观辨识的水平
Ⅱ微观视角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展证据推理及实验探究物质的水平
引出:苯的分子式
学习任务2 教学流程图
3、认知模型
【学习任务3】根据苯分子结构特点,预测和解释苯的化学性质。
【评价任务3】诊断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观念的认识水平。
学习任务3 教学流程图
决定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