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粉酶解工艺条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5.65 KB
- 文档页数:3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是一种有效利用玉米营养成分的技术,其主要过程是通过添加酶对玉米蛋白质进行酵素水解,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改善其口感和加工性能。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的主要步骤如下:
一、制备
1.准备净玉米黄粉,将其细粉后,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在4~8小时;
2.用混合型酶处理,冲称混合型酶和水的比例为1:10,搅拌均匀;
3.加热,将混合的酶和玉米黄粉放入恒温槽中,温度维持在
40~50℃,搅拌均匀;
二、添加抑制剂
1.添加适量的抑制剂,如硫酸钠等,有利于抑制多余的酶的活性;
2.搅拌均匀,使酶和抑制剂分散均匀,防止凝结;
三、过滤
将进行酶水解的混合物过滤,以液体和固体两部分分离。
四、脱色处理
将过滤的液体部分放入色谱仪中,利用碘汞柱进行脱色处理,将蛋白质中的胆红素、脂肪等色素捕获出来,以达到纯白色的水解液。
五、浓缩处理
将脱色后的水解液经过浓缩处理,使其蛋白质浓度达到
60~80mg/ml,使其浓度较高,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
六、凝胶法及超速冷冻
将浓缩液放入含有适量乳糖和氯化钠的容器中,加热到80℃,冷却到4℃,使其水解液凝固成胶体,即可形成玉米黄粉蛋白胶。
最后,将胶体超速冷冻到-20℃,方可使用。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是一种有效利用玉米营养成分的有效技术,其实施过程中均要求精确控制,以保证其最终产品质量。
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刘振春,董源,王朝辉*(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通过单因素分析,对影响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酶水解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浓度(E/S)3.0%、水解时间1h、温度45℃,在pH值为9.0条件下,水解度可达38.12%。
关键词:玉米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水解度Study on Alkaline Protease Hydrolysis of Corn Gluten MealLIU Zhen-chun,DONG Yuan,WANG Zhao-hui*(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hydrolysis of corn gluten meal by alkaline protease were studied by mono-factor analysis, and the optimum technique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concentration of substrate 3%,enzyme to substrate ratio 3.0%,temperature 45 ℃,hydrolysis time 1 h and pH 9.0,the hydrolysis of degree is 38.12%.Key words:corn gluten meal;alkaline protease;hydrolysis;degree of hydrolysis中图分类号:TS2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8)11-0130-04玉米蛋白是淀粉厂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下脚料,蛋白质含量60%上,其中68%以上是醇溶蛋白,22%是谷蛋白,另有少量的球蛋白和白蛋白[1],还含有15种无机盐及玉米独有的黄色素[2]。
玉米黄粉的酶解工艺与抗氧化活性肽的制备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黄粉是其经过热处理后的主要产品之一,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被广泛食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玉米黄粉中含有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其中最丰富的成分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如抗氧化、抗血糖、抗高血压、免疫调节等。
然而,玉米黄粉中的大部分蛋白质都是不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这主要是由于其结构较为坚硬,难以被人体消化酶降解。
因此,如何将其中的蛋白质转化为易被人体利用的形态,提高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利用率,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通过酶解技术将其中的蛋白质进行裂解,制备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利用酶解技术将玉米黄粉中的蛋白质进行裂解,并制备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小分子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优选酶解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或响应面试验,优选酶解条件,包括酶种、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底物质量比、酶底物比等因素。
2、酶解产物的分离和纯化采用不同的手段,例如超滤、透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3、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利用体外实验方法,如DPPH自由基清除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等方法,对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未酶解前的原料进行比较。
4、抗氧化活性肽的分析和鉴定采用质谱、氨基酸分析和电泳等方法,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以确定产物的结构和组成。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优选出适宜的酶解条件,制备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小分子肽,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可以为玉米黄粉中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同时,通过研究抗氧化活性肽的制备与结构特点,可以深入了解生物活性肽的产生机制及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玉米黄粉蛋白的酶法水解工艺
曹方
【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022)001
【摘要】玉米黄粉中含有约60%的蛋白质,但很难直接应用,必须预处理.作者以玉米黄粉为原料,运用变性处理和酶法水解的方法,获得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肽, 可开发保健型功能食品.通过测定水解度(DH%)和酸溶性肽得率(YASP%)确定As1.398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实验结果表明:Na2SO3对玉米黄粉蛋白变性处理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水解度.变性处理的最佳条件为:Na2SO3浓度0.15%,温度45 ℃,变性反应时间15 min.最佳水解条件为:pH7.2,温度45 ℃,加酶量91 700 U,底物玉米黄粉的质量分数为0.9%,时间2 h. 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可分别达到52.27%和63.17%.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曹方
【作者单位】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39;TQ925.2
【相关文献】
1.酶法水解牛骨蛋白制备蛋白胨生化试剂的工艺 [J], 黄菊; 杨君丽; 曾吉伟
2.酶法水解牛骨蛋白制备蛋白胨生化试剂的工艺 [J], 黄菊; 杨君丽; 曾吉伟
3.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黄粉中醇溶蛋白工艺优化 [J], 陈静;陈志宏;张汆;刘洋;何晓伟
4.玉米黄粉预处理工艺优化及其蛋白水解成分分析 [J], 皮诗宇;王常高;杜馨;蔡俊
5.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黄粉中醇溶蛋白工艺优化 [J], 陈静;陈志宏;张氽;刘洋;何晓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 B施特尔马赫著,钱嘉渊译.酶的测定方法[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102-119.[6] 张龙翔等.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9-108.[7] 张树政等.酶制剂工业(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43-249.玉米黄粉蛋白酶解过程的研究及产物分析云 霞,朱蓓薇,吴海涛,刘英新(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连 116034)摘 要:利用中性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对玉米黄粉蛋白进行酶解,研究了双酶法水解玉米黄粉蛋白的过程,并对水解产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双酶法水解玉米黄粉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6.7,T=47℃,S%=0.9%,S/E复=30,E复/E中=8,水解时间40min,试验指标水解度(DH)%可达到32.82%,酸溶性多肽得率(YASP)%可达到87.46%,氮溶指数(NSI)%接近37.43%。
经分析测定,水解产物中氨基酸含量4.84mg/g Pr,多肽含量181.86 mg/g Pr;多肽分子量主要分布于1089~1728Dal范围内。
关键词:玉米黄粉;双酶法;蛋白酶;多肽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tein of CGM (Corn Glulen Meal) was hydrolyzed by Neutrase and Flavorzyme. The methodof bienzyme hydrolysis of CGM was studied, and the hydrolysat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hydrolytic conditions were: S%=0.9%,S/EF=30,EF/EN=8,when pH=6.7,T=47℃ and hydrolysis time 40min. The indexes ofDegree of Hydrolysis (DH%), Yield of Acid Soluble Peptides (YASP%), and 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 (NSI%) were 32.82%,87.46%, and 37.43%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the hydrolysates were: Amino Acid 4.84mg/g Pr and Poly-peptide is 181.86mg/g Pr.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peptide was about 1089 Dal to 1728Dal.Key words:CGM;neutrase and flavorzyme;protease;poly-peptide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3)05-0075-04玉米黄粉是淀粉生产中的下脚料,由于其具有特殊异味,限制了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酶技术在酶解玉米粉制备过程中的工艺研究
余飞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为优化玉米酶解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玉米酶解方法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探讨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3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显著影响玉米酶解程度,优化的条件为:酶解温度为60.5℃,酶解时间53min,酶添加量0.29%.
【总页数】5页(P156-160)
【作者】余飞
【作者单位】南昌泰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南昌 3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TS201.1
【相关文献】
1.酶解玉米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J], 余飞;彭风江
2.发酵酶解法制备干腌火腿风味基料过程中酶解条件的优化 [J], 任利平;汪建明
3.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辅助酶解制备抗性淀粉工艺研究 [J], 张守花;张新海
4.基于酱肉制备的甜面酱复合菌种酶解工艺研究 [J], 周琳;易谦武;钟小廷;刘达玉;
张崟;肖龙泉
5.挤出滚圆造粒法制备玉米粉球形微丸的工艺研究 [J], 雍涛;潘家祯;栾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 讨 论3.1 不同处理组牛乳微生物的变化乳中的常见细菌主要有需氧的嗜温菌(包括乳酸菌、肠杆菌科等),嗜热菌(包括嗜热链球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等),嗜冷菌(包括假单胞菌属,明串株菌属、微球菌科等),芽孢菌以及某些致病菌[1]。
本实验结果表明,牛乳经微波或水浴处理后,细菌总数明显低于原乳,说明微波和水浴处理都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
牛乳在4℃保存时,随时间的延长,各组的细菌总数均上升,分析主要是嗜冷菌的繁殖[8]。
其中水浴组的细菌总数稍低于微波组,说明水浴(63℃,30min)的杀菌效果要优于微波(630W,2min)处理。
3.2 不同处理组牛乳pH值的变化牛乳的酸度通常为pH6.6~6.8,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温度对牛乳pH值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pH值将下降,这主要是水离解加强及乳糖分解所致[9],有关温度与牛乳pH值关系的报导很多,但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微生物对牛乳pH值也有重要影响,牛乳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不同的保存环境下,会因微生物在乳液中的活动,而使pH值逐渐发生变化[10],例如,乳酸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乳酸,可使pH值明显下降。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20℃保存时,随时间的延长,各组牛乳pH值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原乳pH值下降最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是20℃条件下,嗜温的乳酸菌大量繁殖。
各组牛乳pH值在第0d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实验的热处理条件对pH值未造成影响。
第2d起原乳pH值显著低于微波组或水浴组,由上述微生物实验结果,分析原因是由于微波或水浴处理抑制了乳酸菌的繁殖,使乳酸产生减少。
第2d起微波组和水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4d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水浴(63℃,30min)的杀菌效果要优于微波(630W,2min)处理。
在4℃保存时,随时间的延长,各组牛乳pH值无一定规律性,分析原因是由于低温抑制了乳酸菌的繁殖,同时某些嗜冷菌会分解脂肪、蛋白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9]。
第13卷第7期2013年3月1671—1815(2013)07-2000-04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13No.7Mar.2013 2013Sci.Tech.Engrg.膜酶结合制备玉米多肽的工艺研究王雄1吴正奇2,*万端极2司佳2徐凤2刘玲2(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膜技术研究所2,武汉430068)摘要玉米黄粉是玉米提取淀粉的副产物,常被当作废物处理。
以此为原料制备玉米肽以提高其附加值。
研究运用酶法制备玉米多肽,确定了添加半胱氨酸对其预处理。
用碱性蛋白酶对其酶解,并用膜技术对玉米多肽液进行浓缩和纯化的工艺流程。
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2.0%,酶与底物浓度比为3.0%,温度50ħ,pH 为8.5。
经过膜处理后,玉米多肽液可浓缩4.9倍,脱盐率达90.52%。
关键词玉米黄粉玉米肽水解膜技术中图法分类号TS213.4;文献标志码B2012年10月23日收到第一作者简介:王雄(1987—),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型分离技术。
E-mail :wangxiong542@ 。
*通信作者简介:吴正奇(1966—),男,汉族,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技术。
玉米黄粉是玉米淀粉湿法生产的主要副产品,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目前我国玉米年产量已达1.1亿吨左右,居世界第2位,山东省是我国玉米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玉米(干重)80%以上成分是淀粉类物质,因此我国建立了很多玉米淀粉厂,同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玉米黄粉等副产品[1]。
玉米黄粉的组成见表1[2]。
表1玉米黄粉组成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纤维/%灰份/%类胡萝卜素/[mg ·(100g )-1]651571021100—300由于玉米黄粉的口感差,难溶于水,有特殊的气味和色泽,以及不易被人体吸收消化。
因此常常被用作动物饲料或者直接丢弃[3]。
玉米黄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果直接丢弃的话,这样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