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噪声监测..
- 格式:ppt
- 大小:10.41 MB
- 文档页数:30
环境噪声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噪声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各类噪声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为城市噪声管理、治理和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监测资料。
一、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包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环境噪声长期监测和城市环境中扰民噪声源的调查测试等。
基本测量仪器为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
仪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校准,检查电池电压,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前后灵敏度不大于2dB,如有条件,可使用录音机、记录器等。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布点: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离网格(例如500m×500m),测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测量:测量时一般应选在无雨、无雪时(特殊情况除外),声级计应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保持传声器清洁。
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声级计可以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
传声器离地面高1.2米。
放在车内的,要求传声器伸出车外一定距离,尽量避免车体反射的影响,与地面距离仍保持1.2米左右。
如固定在车顶上要加以注明,手持声级计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米以上。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部分。
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在22:00-5:00时,随地区和季节不同,上述时间可稍作更改。
测点选择:测点选在受影响者的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1米,传声器高于地面1.2m以上的噪声影响敏感处。
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附近应没有别的障碍物或反射体,无法避免时应背向反射体,应避免围观人群的干扰。
测点附近有什么固定声源或交通噪声干扰时,应加以说明。
按上述规定在每一个测量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当噪声涨落较大时应取2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测量的同时要判断和记录周围声学环境,如主要噪声来源等。
噪声监测实验原理噪声监测是通过对环境中声音的采集和分析,来评估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的一项技术。
以下是实验原理的相关内容:1.仪器与设备采用专业噪声测量仪器和相关设备,如声级计、音频分析仪、计算机等,将噪声信号采集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
2.采样和处理将待测点的噪声信号采样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处理方式包括时域和频域分析,可以得到声级、频率、时长等多种参数。
3.对比分析将采集到的噪声数据与噪声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噪声是否超过规定标准,从而为环境噪声控制和评估提供参考数据。
4.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噪声监测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合适的测点:尽量避开影响噪声监测的因素,如风、交通等。
(2)保证测量准确性:在进行实验前需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采样准确。
(3)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尽量避免其他噪声的干扰,如关闭窗户、封闭门等。
(4)统计数据时需进行多组对比:数据的多组对比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噪声是否超过标准。
综上所述,噪声监测实验原理是通过采用专业仪器和设备,将环境中的噪声信号采样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判断环境的噪声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在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变量,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实验应用噪声监测实验在现代社会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下面是噪声监测实验的一些应用案例:(1)城市道路噪声监测: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价,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
(2)施工现场噪声监测: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保证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3)环境噪声监测:对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娱乐场所等环境的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价,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
(4)机场、火车站、港口等交通枢纽噪声监测: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价,保障运输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周边居民的健康。
6.实验的意义噪声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人们身心健康,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环境建设等产生严重的影响。
环境背景噪声对飞机噪声监测结果的影响摘要:为了探讨在飞机噪声监测中,如果背景噪声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时,其数据的正确性问题,选取了一个相对于机场不同距离、低噪音环境下的飞机噪声资料,并将其与背景噪声进行叠加,以分析背景噪声对飞机的监测效果。
并且,随着背景噪音的增大,其增益也随之增大;在飞行器最大等声级超过15 dB的情况下,其升幅基本保持不变。
通过进一步的对其进入研究可以发现,飞机如果飞行的时间持续的较长的话,那么噪声的等级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增大,根据以上的结论在开展各项监测工作中,当飞机的最大升级和背景噪音相差超过15 db的时候,仍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当前被监测点的噪声对测量点的影响;在低于15 dB的情况下,与没有背景噪音的情况下,其观测值会有更大的偏差。
在飞机的最大声级只比背景噪音高10 dB的情况下,对特大型机场,如果在1-2个声环境达标等级区域内,会干扰飞机的飞行噪音;在大型机场,如果在2级声环境达标区域内,则会影响到飞机的噪声标准;而对于中等规模的机场来说,它的标准判断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在超过15 dB的最大声级的情况下,它的达标判断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声学;飞机噪声监测;背景噪声;有效感觉噪声级;飞机噪声飞机噪声监测是为了对飞机厂附近噪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最为直观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方法,当前,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根据相应的测量方法,对机场附近的相应区域展开实时测量工作,它对机场附近的飞行器的噪声测量条件、测量仪器、相应的测量数据以及计算方法、测量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可以用这一方法对飞机场附近的背景噪声展开准确的测量。
在这一标准当中,背景噪音可以被定义为:“必须测量到的最大飞机噪音等级大于20 dB的环境背景噪音等级,才以为看到是有一定可信程度的。
”在某些城市化水平非常高的地区,由于飞机噪声的营养范围已经扩散至了城市建设区域,城市水平较高的地区,大多数人口都非常的密集,一旦背景噪声较高,无法达到相应的规范以及各项要求,则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我国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希望可以对这问题进行约束,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从而无法有效的控制这一地区出现的航空噪声,也无法减弱对人们的影响。
在中国,战斗机场噪声监测标准是由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噪声污染防治规定》中规定的。
根据这一规定,战斗机场噪声应符合以下标准:
在住宅区内,白天噪声应低于65分贝,夜间噪声应低于55分贝。
在商务、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内,噪声应低于55分贝。
在文物古迹保护区内,噪声应低于50分贝。
这些标准是根据人体对噪声的承受能力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的,旨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注意:以上标准仅为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而异,请以当地政府颁布的标准为准。
噪声测定方法环境噪声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噪声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各类噪声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为城市噪声管理、治理和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监测资料。
一.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包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环境噪声长期监测和城市环境中扰民噪声源的调查测试等。
基本测量仪器为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
仪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校准,检查电池电压,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前后灵敏度不大于2dB,如有条件,可使用录音机、记录器等。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布点: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离网格(例如500m×500m),测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测量:测量时一般应选在无雨、无雪时(特殊情况除外),声级计应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保持传声器清洁。
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声级计可以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
传声器离地面高1.2米。
放在车内的,要求传声器伸出车外一定距离,尽量避免车体反射的影响,与地面距离仍保持1.2米左右。
如固定在车顶上要加以注明,手持声级计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米以上。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部分。
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在22:00-5:00时,随地区和季节不同,上述时间可稍作更改。
测点选择:测点选在受影响者的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1米,传声器高于地面1.2m以上的噪声影响敏感处。
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附近应没有别的障碍物或反射体,无法避免时应背向反射体,应避免围观人群的干扰。
测点附近有什么固定声源或交通噪声干扰时,应加以说明。
按上述规定在每一个测量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当噪声涨落较大时应取2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测量的同时要判断和记录周围声学环境,如主要噪声来源等。
机场噪声影响范围通常会受到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噪声影响,其影响范围因机场规模、飞机类型、飞行高度、噪音控制措施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机场噪声影响范围可以通过声学模型进行估算,通常以距离机场跑道两端一定距离的圆形区域来表示。
具体来说,机场噪声的影响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近场区域、中间区域和远场区域。
近场区域通常是指距离机场跑道非常近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噪声水平会非常高,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
中间区域是指距离机场跑道有一定距离,但仍在噪声影响范围内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噪声水平相对较低,但仍然会对居民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远场区域是指距离机场跑道非常远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噪声水平已经非常低,基本不会对居民和生活造成影响。
根据不同的声学模型和数据,机场噪声影响范围可能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之间。
具体的影响程度还与机场周围的建筑物、绿化带、地形等因素有关。
如果机场周围有密集的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目标,那么噪声影响范围可能会更大。
此外,机场的噪音控制措施,如采用低噪音飞机、优化跑道布局、安装噪音抑制设备等,也会对噪声影响范围产生影响。
总之,机场噪声的影响范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为了减少机场噪声对周围居民和生活的影响,机场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如优化飞机机型、调整航班时刻、加强噪音监测和评估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机场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一、前言噪声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种普遍环境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护公众免受噪声污染的威胁,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并对各行业中常见的噪声监测方法进行介绍和讨论。
二、环境噪声的分类与标准噪声可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几大类。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噪声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各个行业必须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适当的监测技术。
1. 工业噪声的监测技术规范工业噪声是工厂、机械和设备运行所产生的噪声。
为了减少工人和周围居民受到的噪声污染,工业噪声监测技术需符合以下规范:(1)监测仪器:选择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监测范围:对工业场所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固定设备、移动设备、设施建筑等。
(3)监测周期:定期进行噪声监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周期。
(4)监测参数:确定噪声级别和频谱特征等监测参数,以获取全面的噪声信息。
2. 交通噪声的监测技术规范交通噪声是由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行引起的噪声。
为了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交通噪声监测技术需遵循以下规范:(1)监测点位:在交通繁忙的道路、铁路或机场周围设置监测点位,确保有效覆盖相关区域。
(2)监测时间:选取适当的监测时间段,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监测指标:除了常规的声级、频率等指标外,还需考虑交通流量、车速、车型等因素。
3. 建筑施工噪声的监测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噪声是由于基础设施、施工机械等引起的噪声。
为了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建筑施工噪声监测技术需符合以下规范:(1)监测时段:选择施工活动频次较高的时段进行监测,以获取最具代表性的数据。
(2)监测位置: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关键区域设置监测点位,确保有效监测噪声分布情况。
(3)监测数据:除了记录声级等基本数据外,还需及时记录施工活动、设备型号和施工方式等相关信息。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建设日益增多,机场噪音问题也日益凸显。
机场噪音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国际机场噪音数据的分析,评估机场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国际机场周边环境监测站收集的噪音监测数据。
数据包括2019年至2021年间的每日噪声水平,包括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的等效声级(Leq)。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剔除异常数据,如传感器故障、数据传输错误等。
(2)数据整理:按照时间、地点、时间段等维度进行分类整理。
(3)数据转换:将Leq值转换为分贝(dB)单位。
三、数据分析1. 噪音水平分布通过对2019年至2021年间的机场噪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昼间噪音水平普遍高于夜间噪音水平。
(2)靠近机场跑道附近的噪音水平明显高于远离跑道区域。
(3)在高峰时段(如节假日、周末),噪音水平明显升高。
2. 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机场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睡眠质量、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噪音可能导致鸟类迁徙路线改变,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3)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长期高强度的噪音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疲劳,影响建筑安全。
3. 噪音投诉情况通过对机场噪音投诉数据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投诉主要集中在机场周边居民区,尤其是靠近跑道区域。
(2)投诉原因主要为噪音影响睡眠、生活不便等。
(3)投诉高峰期与航班高峰期相吻合。
四、改善措施1. 机场方面(1)优化航班时刻安排,减少夜间航班数量。
(2)采用低噪音飞机,降低飞机起降时的噪音。
(3)加强机场噪音治理设施建设,如隔音墙、隔音窗等。
2. 政府部门(1)制定机场噪音治理政策,明确噪音治理目标和责任。
(2)加强对机场噪音的监测和监管,确保噪音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机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飞机噪声监测的组织实施作者:沈燕周春宏蒋志刚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33期摘要:本文结合某机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重点探讨如何组织实施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的现场监测。
关键词:环境保护;竣工;飞机噪声;监测中图分类号:TB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3-0311-020 引言机场项目一般为国家或省批项目,其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或省级环境监测站组织实施,其重点及难点为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监测,且飞机噪声监测与常规的环境噪声、厂界噪声监测差异较大。
由于机场项目数量极少,所以省、市、县、区各级环境监测站现场监测人员虽然具有国家或省颁布的噪声监测上岗证,但是对机场噪声监测的操作并不熟练。
本文结合某机场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重点探讨如何组织实施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监测。
1 案例分析某支线机场,目前航空业务量位于全国运输机场100名以内,日均航班约20架次,可从2个方向起飞、降落(以下简称起降)。
根据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及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项目环评报告书的批复要求,结合对机场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的现场踏勘,本次验收监测设置了9个机场噪声监测点(以下简称噪声测点),主要设置在机场跑道两端。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为《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1988),监测方法采用《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9661-1988)中的简易测量法。
2 监测前期准备①监测时间段的选择。
根据航班周期确定监测时间,一般机场以一周为一个航班周期,需要对一个航班周期(7天)内每一天、每一次飞机起降或低空飞越时所产生的噪声实施监测。
监测期间如果某天(如周3)受航空管制、气候等影响,飞机起降次数不符合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工况要求或不符合机场噪声测量条件要求,则要求在下一个飞行周期(周3)进行补测。
因此应尽量选择机场航班正常(航空管制少)、天气晴朗的时间段实施验收监测。
飞机噪声监测方法的有关问题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
【年(卷),期】1989(000)006
【摘要】一、前言目前,各地方政府对飞机噪声的监测都是按照《飞机噪声的环境标准》(1973年12月27日环境厅第154号告示,以下称《环境标准》)去实施的。
《环境标准》中,虽然对基本的测定与评价方法作了记述,但是有关测得的噪声值和
飞机架次的处理方法,以及评价值本身的差别等都还存在问题。
有关测定的实施细则,各地政府也提出了很多的询问意见。
本文,就环境厅对飞机噪声监测实施中有关问题研讨的结果作一概述。
【总页数】10页(P48-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
【相关文献】
1.轻型螺旋桨飞机噪声验证中的航迹监测方法 [J], 曹伟
2.机场周围区域飞机噪声监测方法对比研究 [J], 汪赟;白煜;沈松;赵佳美;温香彩
3.中国城市的发展就像森林里生长的蘑菇一样迅速蓬勃——访飞机噪声工程技术专家谢里 [J], Jessica
4.机场飞机噪声自主验收监测难点与解决对策探讨 [J], 王暾
5.超声速飞机噪声合格审定标准制定中的关键要素分析 [J], 杨晓军;周昊旻;李国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