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

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

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
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

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

一、断指:是指肢体外伤后掌指关节以远的离断。

二、断指的分类:根据断指损伤的程度分为完全性离断和不完全性离断。

(1)完全性离断:断离的手指远、近端完全分离,无任何组织相连,或者两断端之间尚有部分严重挫伤的组织相连,在清创时,必须将挫灭组织去除,实际已成为完全性离断。

(2)不完全性离断:受伤的手指大部分离断,仅有少许皮肤或软组织相连,即相连组织的面积少于断指横截面的1/4,或相连皮肤少于断指周径的1/8,相连的软组织中只有动脉或者静脉及神经和肌腱等组织,但不存在血液循环,不进行血管吻接不能成活者称之为不完全离断。

三、常见致伤原因:切割伤、电锯伤、冲压伤、压砸伤、撕脱伤。

四、现场急救:

1.如果肢体被机器卷入,应立即停机,绝对不允许将机器开倒车,应拆开机器取出断指,否则肢体将会再次遭到损伤。

2.断指(肢)伤口内血管回缩很快会有血栓形成,近端应用清洁敷料或布类加压包扎,最好用绷带,包扎时要用力防止出血。

3.断指(肢)最好不用止血带,必须使用时要加垫敷料,每小时放松一次同时手指压住近侧动脉主干以减少出血,准确记录上止血带时间,防止时间过长加重损伤。

4.注意妥善包扎、固定肢体,避免转送时损伤。

5.病人若有休克首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待病情允许时再转送。

6.离断肢体设法冷藏保存,切忌浸泡在任何液体中,冷藏时避免冰块直接接触,以免冻伤。

7.用最快的交通工具迅速送病人至有条件实行再植手术的医院。

五、断指的保存:断指经冷藏保存可以降低组织的新陈代谢,减慢组织的变性,延长其生命,为断指再植成活创造更好条件。凡指体离断后需经一段时间远距离运送者,最好采用以下方法保存:把断指用4层清洁纱布包裹,然后放入无漏孔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使袋口朝上,然后放入冰瓶或其他容器内,并将其2/3埋入冰块内,紧闭瓶口。运送时勿使冰瓶倾倒。切忌把断指浸泡在各种消毒液及生理盐水中,更不能把它浸入酒精及葡萄液中。

六再植主要适应症:

1.全身情况:一般情况较稳定,无明显复合伤、无器质性疾病及出血倾向、精神和意识正常、有再植要求者。

2.局部情况:两断端结构完整,肢体无明显软组织挫伤及多发骨折,断面整齐,血管、神经、肌肉或肌腱无明显挫灭伤及撕脱抽出,估计再植后能够恢复一定功能,即使缩短,也争取在24小时内重建血液循环,使再植成活。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术前6小时禁饮食、禁饮水,防止胃内容物上泱误入气管导致窒息。

2.药敏试验:青霉素皮试、普鲁卡因皮试(急症外伤病人需做TAT皮试),为进一步药物治疗做准备。

3.术前常规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四项及心电图,是否适应手术。预计术中输血的病人,术前抽血查血型、梅艾抗体、备血等。

4. 术前病人应做好手术区皮肤的清洁,剪指/趾甲,穿好病人服,禁带各种首饰,不要化妆。

5.术前静点抗生素,预防感染。

6.术前30分肌注镇静及抑制腺体分泌的药物,增强麻醉效果,利于手术。

7.必要时术前插尿管,用于手术时间过长及全麻的病人。

8. 做好术前指导,包括心理护理。

二、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再植术后的病人安排在安静、舒适、空气新鲜的病房内,温度23—25℃,湿度50—60%。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卧床7—10天,患手置于垫枕,抬高约30℃,使患手略高于心脏水平,以维持稳定有效的循环血量,并利于静脉淋巴的回流及减低局部水肿。患手上方放置60W旁照灯局部照射,距离为40cm左右,维持局部温度并便于观察患指血运变化。病区内严禁吸烟,以防止再植手指血管痉挛。

2 、局部血循环的观察.

2.1观察要点:

(1)指体色泽正常断指再植术后指体呈潮红色或接近健指肤色。如指体由潮红色转为苍白色且指腹张力降低,说明断指处于缺血状态,可由动脉痉挛或栓塞引起,经保守治疗无好转后可考虑手术探查。如指体由潮红转为暗紫色且指腹张力加大,说明静脉回流障碍,此时可采取患手抬高,拆除部分皮肤缝线或指端小切口少量放血来缓解症状。指体色泽是断指再植术后观察血运的主要指标,受光线(自然光、灯光)、皮肤色素(民族、地区、个体)等干扰因素影响有所差异。

(2)指体温度再植指体的皮肤温度为33—35℃,与健指温度基本相同或低1—2℃,如低于3—4℃或再下降则说明血循环出现障碍,可对患指酌情进行处理。皮温现在已经不为血运观察的敏感指标。它易受以下因素干扰:a)室温及患指局部温度:再植指体为失神经组织,温度调节功能丧失,极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特别是局部有高温烤灯时,皮肤温度的高低不符合实际情况。b)暴露时间:再植组织均用多层纱布棉垫包裹保暖,一旦暴露后,皮肤温度即随环境温度而变化。c)减张切口:因血液循环危象而做减张切口后,组织的渗血可影响皮肤温度的测定。

(3)指腹张力(肿胀程度)正常指标:有轻微肿胀,用“-”表示;有肿胀,但皮纹尚存在,用“+”表示;肿胀明显,皮纹消失,用“++”表示;极度肿胀,皮肤上出现水疱,用“+++”表示。如张力过大且出现指体色泽发紫则表示静脉回流障碍,如指腹张力低下,色泽由潮红转为苍白则说明动脉供血障碍。指腹张力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是比较可靠的血液循环观察指标。

(4)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当用手指或棉签按压指腹或指甲时,受压的指体由潮红转为苍白色,松压后恢复原状。该现象为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正常,时间为1—2s,如充盈现象迅速且出现指体色泽暗紫则为静脉回流障碍,如充盈现象消失或出现弹性降低则为动脉供血障碍。毛细血管返流是很少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客观观察指标,是判断再植指体有无血液循环存在最敏感的指标。

(5)指端小切口放血试验正常再植后的断指指端用小尖刀切口后立即有鲜红色的血渗出,如切开后创口不出血或经用力挤压才有少许血液渗出则表示为动脉供血障碍,如切开后先有暗紫色血液较迅速流出,血色很快由暗紫转为鲜红色则提示静脉回流障碍。指端小切口放血试验是临床判断再植指体有无血液循环存在最直接的指标。

2.2血管危象及处理:

(1)动脉痉挛:术后动脉痉挛,常因寒冷、疼痛、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或哭闹及吸烟等因素诱发,多发生于术后1d~3d,临床表现为指体苍白或呈淡灰色,指温下降,指腹瘪塌,无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指端小切口不出血。此时应寻找引起动脉痉挛的原因,并予以清除。处理方法:首先寻找引起动脉痉挛的原因。凡室温较低,病人有寒冷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因疼痛所致者,应注射镇痛剂;小儿断指再植术后常因哭闹而引起血管痉挛,可采用冬眠或其他镇静剂,使其安静入睡。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同时肌注婴粟碱或其他血管解痉药,并严密观察指体变化情况,一般经过20—30分钟动脉痉挛即可缓解。

(2) 动脉栓塞:常因血管清创不彻底,血管缝合质量差或血管吻合口张力过大引起,也可以因血肿压迫,局部感染及动脉长期痉挛而引起。动脉栓塞大部分发生于术后1—3天内,又以术后24小时为多见。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与动脉痉挛相同,在两者的初期很难鉴别,只有经过解痉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后指体仍

无血液循环改善时,才能说明有动脉栓塞的可能,应考虑手术探查。

(3)静脉栓塞:静脉栓塞的主要原因系血管清创不彻底、血管吻合质量差,静脉修复的数量过少或缝合皮肤过紧压迫造成。临床表现:指体由红润变为紫红或暗红,指温下降,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消失,指腹张力明显增高,指端侧方切开先流出暗紫色血液,以后流出鲜红色血液。静脉栓塞发生后应根据断指的致伤原因和离断部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凡单纯性切割伤或电锯伤致手指中节中段以近离断、手术后3天内发生静脉栓塞,局部无明显感染存在应予手术探查。凡绞轧性挤压伤,局部发生感染或术后5d以上发生静脉栓塞,可采用指端侧方小切口放血滴注肝素法,来保持断指血液循环平衡,借以建立静脉侧支循环。

3 、治疗

3.1“三抗”应用:(1)抗感染:除依靠再植时严格彻底的清创外,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来防治感染,其用药种类及给药途径应根据组织的挫伤轻重和污染程度来选择。对大肢体及多指离断和污染较重的病人应用广谱抗生素,并行感染创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尽量避免应用红霉素等对血管和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抗生素,并注意对肝、肾功能的损害。(2)抗凝解痉治疗术后为减少各种因素对血管的刺激和影响,避免和预防血管痉挛及栓塞的发生,维持血管的通畅,常规应用抗凝和解痉药物7—10天。

a)低分子右旋糖酐40:相对分子质量为2万—4万,是一种解聚抗凝剂和血浆增量剂。能改变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电荷,使其互相排斥,防止红细胞互相凝聚,减少红细胞与血管壁的附着作用,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血小板第三因子,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一定激活作用。并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用法:500ml静滴,q12h,7—10天停药,儿童根据体重给药。

b)肝素: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酶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用法:12500u加入0.9%NS500ml 24h内缓慢静滴,7d—10d 停药。

c)阿司匹林: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形成,使血中凝血酶原含量降低,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细胞凝聚作用,从而改善微循环。用法:成人75mg,qn,口服,7d—10d停药。

d)罂粟碱:有解除平滑肌痉挛作用。用法:30mg,q6h,im,7d—10d停药。

e)妥拉苏林: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使周围血容量增加。用法:25mg,,q6h,im,7d—10d停药。

3.2 用药后观察及处理:(1)抗生素:观察刀口愈合情况,根据伤口表面细菌培养结果评估所用抗生素的效果。(2)抗凝解痉药物:应用此类药物,易发生出血不良反应,如伤口出血量多、皮下血肿、鼻衄、出血点、淤血淤斑等。预防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化验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可允许凝血四项结果略高于正常,但不可高于正常值两倍;血容量不足或贫血时,应考虑输血,保证全身血流量。如发生出血情况应减量或停用此类药物,禁用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以防血管痉挛。采用冷敷疗法,严重时可用鱼精蛋白中和。

4 、对症处理再植术后的麻醉作用消失时,因疼痛诱发血管痉挛引起血管危象,应及时应用止痛镇静药物。对因卧床引起的腹胀及恶心、便秘等可予以对症应用热敷、按摩及投给缓泻剂等药物治疗。

5、心理护理临床观察证实,病人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与再植成活率密切相关。此类病人以青壮年为多。突遭外伤作为一种急性应激源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因此,应特别注意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调整与心态分析。以周到的服务、耐心的解释、亲切的安抚,减轻病人的紧张,消除其悲观情绪。这对预防断指再植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6、功能锻炼早期活动的手指功能明显优于晚期活动和不活动。早期活动原则是在不影响组织愈合的原则下对关节做轻微的被动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度。术后3周再植手指的关节可以开始作被动伸屈练习,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待指骨连接,克氏针拔出后要求每日练习3—5次每次10—20分钟,并逐渐加大活动量,要求病人使用伤手作捏、握、抓的使用练习,如捏皮球,握棍,拣核桃,拣火柴杆、花生

米、黄豆,捏面团,拧盖,解纽扣,系鞋带等,然后要求病人生活自理,并协助家庭作适当家务劳动。在通常情况下要求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劳动,从而使伤手的功能获得较满意的恢复。出院后嘱定期复诊,并进一步指导功能练习。对于部分练习不佳、功能恢复较差的病人,复诊时医护人员应对伤手诸关节作强迫性被动活动,使达正常屈曲范围,然后再指导病人作主、被动功能练习.

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638 (方案范本系列) 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方案 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前言 断指再植手术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重新吻合,彻底清创、肌腱及血管皮肤的整复术,加之后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使之成活并恢复其一定功能的高精细手术。 1.病例资料 1.1 一般情况:患者方xx,男,45岁,高中文化,现居住xx省xx市望xx小区。手指伤口出血过多且疼痛剧烈,经医生初步诊断为右手肌腱裂伤。 1.2 健康史:因工作不慎,右手被机器扎伤入院。入院后急诊行“清创缝合+断指再植术”后入住我科。现患者患肢抬高制动,伤口敷料干燥完好,末

梢血运良好,继续治疗中。 1.3 身体状况:入院时t:37.4 ℃,p:76次∕分,r:19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皮肤粘膜无黄染,浅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平素身体尚健康,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楚。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及传染病史。 1.4 辅助检查(1)x-ray(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肝肾功能检查(3)心电图检查 1.5 入院诊断右手掌劈裂伤:(1)右第五掌骨骨折(2)右手肌腱裂伤 1.6 治疗措施(1)手术治疗(2)康复治疗

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30T11:01:59.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王妍 [导读] 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王妍(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手足外科 400061) 【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过心理护理断指再植患者降低了并发症,从而促进了断指再植的手术成功。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断指再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断指虽经手术将血管接通,但仍可由断指肿胀,血循环受阻,血管栓塞而导致再植失败,因此全方位对患者进行护理十分重要。由于人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情绪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变化,喜悦、平稳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扩张,利于断肢术后的血运;焦虑、恐惧、紧张、抑郁使交感神经兴奋,致儿茶酚胺增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痉挛,使再植指发生血运障碍,不利于创伤组织和吻合血管的修复[1]。故患者的情绪护理十分重要。除药物扩张血管外,护理上尽量疏导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我们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实施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室收治断指再植患者35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男27例39指,女8例13指。35例患者均行再植术,术后成功33例49指,成活率94.2%,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处理,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 2 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 2.1新入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断指再植患者大多为中青年,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突如的意外,使其担心残疾引发的一切后果,担心手术的效果,再加之入院后对环境的陌生感,从而加重了患者的心理顾虑,针对这些情况应做好如下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患者入院之初,医护人员就要以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平易近人的风格、广博的医学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患者信任。多与患者交流,随时指导患者积极适应周边环境、人员、制度等,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2] 针对患者对疾病和手术、麻醉知识的缺乏了解,给予必要的宣教和解释,讲解手术的目的、效果、麻醉方法,同时介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帮助患者分析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教会患者深呼吸等放松精神的方法,介绍我科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 2.2术中的心理护理 由于我科设有专门的手术室,在不影响对其他病人护理的情况下,大多手术由患者相对熟悉的责任护士陪同一起进入手术室。介绍手术室环境,保持环境的安静;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术操作的娴熟性,不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手术过程中,护士适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必要时触摸和轻握患者的手,合理进行语言安慰,使其感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支持与关怀;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可能给患者创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如播放轻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充分感觉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从而勇敢放心地面对手术。 2.3术后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已经安全度过,患者术前的各种心理护理障碍随着手术顺利结束而消除,但仍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伤口疼痛,睡眠不好,再加上断肢再植患者术后护理要求卧床休息1周,患者不敢翻身,担心术后留有后遗症,担心不习惯床上大小便等因素,都增加了新的心理负担。针对患者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讲解哪些问题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讲解术后注意事项的具体方法和护士能提供的帮助,从而减少其思想顾虑;组织同房间病友聊天讲感受进行相互心理支持;指导患者进行专业有效的功能锻炼,使其不断感受到术后病情好转带来的喜悦。总之,针对不同类型手术及不同个性的患者进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顺利渡过难关。 3 讨论 3.1心理护理可减轻断指再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和技巧,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2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3]。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必要时应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的最大来源是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在减低应激对患者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安慰家属面对现实,沉重应付,正确对待患者,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心境,避免影响其情绪和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救治护理工作。 3.3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和谐。心理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更要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4]。通过护患之间积极的互动过程,不断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体现了深化优质护理工作的内涵,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8. [2]卫海娟.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 15:839-840. [3]叶雪峰.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116-117. [4]韩建英.人性化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35):101-102.

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5-20T09:57:09.5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作者:孟宜石侠赵小涵蔡雅贤(通讯作者) [导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断指再植是手外科和显微外科的一项专门技术,是挽救离断手指,恢复手部功能的有效措施.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 130021 [摘要] 断指再植是手外科和显微外科的一项专门技术,是挽救离断手指,恢复手部功能的有效措施[1]。我国在不同类型断指再植的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断指再植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影响再植的成活,甚至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要获得断指再植术后的成功,术后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断指再植指征不断扩大,手指离断不仅可以再植,而且术后功能与外形有希望恢复。本文就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护理进行了分析,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保障。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断指再植是指对不完全离断或完全离断的指体,通过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再植组织血循环的观察比较复杂,尤其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适应症不断拓宽,术后临床表现变化莫测,掌握其观察方法和一般变化规律是显微外科护士的基本功[2]。我们就术后病人的护理展开深入的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报告如下: 1. 术后的一般护理 1.1 环境条件护理在病人去手术室后马上更换床单,整理好病床,使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手术结束后,将病人平抬上病床,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温在23℃-25℃,用紫外线等进行空气消毒。病人患指保暖,用红外线中频烤灯持续照烤,灯距20cm-30cm,以利于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再植指血管对烟的刺激性较敏感,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吸烟,都会造成吻合血管的损害及痉挛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室内严禁吸烟,包括病房及走廊,夏天屋内不宜点蚊香。随时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1.2 体位的护理病人术后七天内保持平卧,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也可根据再植组织的血循环情况适当调整,在患肢下垫一薄枕,减少活动,宜用支被架保护手术肢体,以防被褥压迫影响血运,还有利于观察。伤手烤灯保暖,也可准备电热毯或热水袋,以加速局部复温。减少活动次数,以免因频繁活动引起血管痉挛而导致再植失败。 1.3患指的观察和护理动脉供血不足时表现为再植的肢体末端苍白,指腹干瘪,皮肤弹性较差,皱纹加深,皮温下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变长。静脉回流受阻时则表现为末端皮肤色泽青紫,肿胀,皮肤水疱,皮温下降,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变短。临床上常用四大指征进行观察和护理,分别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组织张力,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再植术后必须严密观察血运情况,72小时内易发生血管危象。①皮肤颜色:皮肤色泽变化反映了皮下血液循环状态,是最易观察到的指标,正常肤色红润,如转苍白,为动脉缺血的表现,如转暗红继而暗紫是静脉回流受阻的表现。②皮肤温度:皮肤温度的变化是反映再植组织毛细血管床血循环的重要指标。再植组织的温度没有一个确定的温度值,皮温的重要观测指标是再植组织与健侧组织的温差值。③组织张力:张力是再植或移植组织通血后变为饱满或富有弹性。再植组织与受区吻合血管数量,管径大小基本匹配,张力大致同健侧或略高于健侧,供血不足,则张力降低,静脉回流不畅,则张力升高。④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反映组织成活状况的最实际的指标之一。该时间增快则表示静脉回流不畅,减慢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栓塞时血液循环停止,则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消失。针刺与小切口放血试验:针刺与小切口放血观察切口出血情况是一项简单又明确的反应再植组织血供的最可靠指标,也是鉴别动,静脉循环障碍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3]。一旦血循环障碍出现后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血管危象泛指因吻接血管发生血流障碍,从而危及移植再植物存活的一种现象[4]。预防和及时发现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决定再植指能否成活的关键一环,观察再植指肿胀程度,肤色,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现象,半小时观察记录一次。24小时以后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静脉危象常表现为患指皮温下降,皮肤暗淡发紫,皮纹消失或变浅;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有脉搏,指腹张力增加并膨胀;动脉危象常表现为患侧肢体的皮温下降,皮肤苍白或灰暗,皮肤皱纹加深并出现花斑;指端侧方切开不出血或出少量暗红色血液;指腹张力下降或瘪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及时有效的给予再植指复温和保暖是预防血管危象的重要措施。并根据医嘱定时定量地给予扩血管和抗凝药物。 3. 术后康复训练断指再植的最终目的是重新恢复功能。鼓励患者有效的活动,教会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的方法,让患者术后根据先被动,后主动,循序渐进的原则,借助器械物理治疗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从再植术后第三周开始,根据患者各手指指间关节伤口愈合情况给予不同角度的被动运动,幅度有小到大,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次20分钟左右,每天3-4次,持续两周。术后第六周开始,应用腕关节或手指康复器材做掌指及指间关节伸,屈,对掌,对指等主动运动,以增强关节活动度。 4.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为提高患者出院后主动配合康复锻炼的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院的指导与宣教尤为重要。首先,要保证合理饮食,增强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而后,重点强调功能锻炼:对患者及其家属反复进行指导,嘱其按照功能训练计划进行功能锻炼。让患者治愈康复后生活充满希望,从而增强患者对功能完全恢复的信心。 5. 体会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断指再植手术的开展,除了医生精湛的手术技能外,专业高超的护理技术水平对断指再植术成活与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断指再植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创伤外科的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因此,加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断指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总而言之,综合全面的护理,适时适宜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是断指再植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朱桂娟,断指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第27卷第3期 [2] 吕青.王爱兰,现代创伤显微外科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 [3] 吕青.王爱兰,现代创伤显微外科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 [4] 刘玉莹,曹力,陈兴华,实用急救护理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断指再植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护理

断指再植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论文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血管吻合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方法:为提高断指再植的术后成活率,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及术后护理,全方位提升再植的成功率。结果:本组50例经过有效的护理,成活率达92.5%。结论:断指再植术前及术后经过有效的护理,可大大提高再植的成功率。 手指离断后给予再植,血管吻合技术是断指患者再植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但是术后观察和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我院2006 年1月?2008年8月共收治断指再植患者50例,经过术前及术后细心的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72指,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3?29 岁,平均24岁。受伤原因:三角带绞伤16例32指,交通事故15 例18指,钝器伤13例16指,儿童意外伤6例6指。 2临床护理 2.1术前准备 对于断指患者,延误时间越短,其成活率越高。护理人员应立即按常规做好准备工作,护士应立即执行医嘱,以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尽早进入手术室,争取时间增加再植成活的机会。 2.2心理护理 严重创伤可引起机体生理、心理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出现情感障碍[1 ],而手指离断多为突发事件,短时间内患者及家属都难以接受现实,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手术成功和心理护理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因患者在伤后常会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等情绪,主要是担心手指再植不成功而残废。而这种情绪波动或其他精神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同时促进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因此,心理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入院后,应适时进行引导,讲解情绪与手术成功间的因果关系,并用我院成功的先例打消患者的担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早期还要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尽可能减少探视,因探视的

断指再植的护理体会(1)

断指再植的护理体会(1) 【摘要】介绍了10例10指断指再植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卫生宣教、环境准备、断指预处理;术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体位的护理、预防性止痛、血运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成活8例,成活率80%。 【关键词】指损伤;再植术;护理 断指再植术即使在指动、静脉均吻合的情况下,术后由于环境温度等各方面的影响,有时也会发生血管阻塞,使再植指缺血坏死.特别是严重的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压力低很难吻合,如仅吻合指动脉就必须采取持续有效的循环措施,否则,必然导致手术失败。所以,断指再植无论是指动,静脉均吻合还是仅吻合指动脉,均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我院20XX20XX年对10例10指进行了断指吻合手术,现将有关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10指,男7例7指,女3例3指。年龄2349岁。均为单指伤,其中2指为切割伤,8指为机器绞伤。 2术前护理 卫生宣教:患者因疼痛,恐惧表现出紧张,焦虑及痛苦不安。常来自于一线的工人和农民,平时卫生条件较差,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均可引起血管痉挛,导致手术失败。所以,

我们必须对就诊患者进行细致的疏导,清除恐惧心理,告知注意事项,说明各种护理措施的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成活率。 病房准备:采用双人小房间,病房清洁,安静,通风。术前进行空气消毒,并将室温调节在2527。室内置电视机,床头置鲜花,墙上张贴祝贺语,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使患者感到温馨愉快,以利康复。 断指的处理:接诊后立即对患者伤口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对患者伤口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对断指进行去污,去油,清洁处理。护士切不可随意将多余的组织剪切或丢弃,禁止将断指浸于酒精,生理盐水,消毒液中,以免血管受损。必要时将断指放于4摄氏度冰箱中干燥保存待用。 3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将术后患者安置在已准备好的病房内,全麻患者应专人守护至麻醉消失为止,以防在清醒过程中再植指发生无意识损害。臂丛麻醉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慰,交待术后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以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室内每天用1:200的84消毒液拖地两次。 为预防缺氧引起的恶心,呕吐,头昏,可在空调下面置一盆干净自来水,或挂湿布或地面撒水。窗户不要关得太紧,并定时通风,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距再植指上方40cm处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2)活动无耐力。(3)疼痛。(4)低效型呼吸型态。(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6)潜在并发症--术后休克。(7)潜在并发症--术后尿潴留。(8)知识缺乏--疾病与手术相关的知识。 1.焦虑 (1)相关因素:①麻醉。②对手术的目的、程序不了解。 ③对手术结果的担忧④环境的改变。 (2)期望目标:①病人能说出引起焦虑的原因及表现。②焦虑的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③病人能运用有效的应付焦虑的技巧。 (3)护理措施: 1)给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同室病友、负责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 2)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使之感到心情舒畅。 3)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病人焦虑原因。 4)耐心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处置程序及意义,提供病人期望了解的信息。 5)介绍病人结识同类手术的康复病人,通过“现身说法”,减轻病人焦虑。 6)若病人表现愤怒时,除过激行为外,不必加以限制。

7)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8)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机制减轻焦虑,如放松疗法。具体步骤为:①深呼吸:引导病人做慢而深的呼吸②渐进性放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闭目,护士用缓和的声音指导病人每处有意识的肌肉收缩5秒,而后放松5秒,放松顺序为脚趾→脚→小腿→臀部→背部→双手→前臂→上臂→肩 →颈部→面部。全部结束后,安静15分钟。 2.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①手术。②长期卧床。③营养不良。④虚弱。(2)期望目标:①病人活动耐力逐渐增强。②病人活动无耐力表现症状减轻或消失。 (3)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日常活动方式、活动程序。 2)与病人共同商讨制定活动计划,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病人耐受程度为标准增加活动量。 3)教会病人对活动反应的自我监测。①测量休息时的脉搏。 ②在活动后和活动中即刻测量脉搏。③活动后3min测脉率。 ④出现下列情况,应停止活动并报告医护人员:活动中脉搏减弱;脉搏每分钟>112次及不规律;活动后3分钟脉率比休息时快6次以上;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感到疲劳等。 4)把用物放在病人伸手可及之处。 5)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遵医嘱合理静脉补充营养,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一、环境: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 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湿度60%-70%,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二、体位:术后需绝对卧床7-10天,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肢应垫软枕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局部应制动,保持功能位。 三、再植指血运观察:术后应严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发现血液循环障碍,要及时解决。 术后24-72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一次,其中需要严密观察再植肢体血液循环的指标有:皮肤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毛细血管返流、指端侧方切开出血等情况,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判断。其中颜色和温度是反映皮下血运的可靠指针。 (一)指体色泽 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色泽的变化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客观指标。完全性离断的指体再植术后,由于远端指体血管已失神经支配,故全部处于扩张状态,所以再植断指的色泽比正常指红润。 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说明断指处于缺血状态,可由动脉痉挛或栓塞引起。寒冷与疼痛常可引起血管痉挛。为此,凡冬季或寒冷地区再植术后的手指及前臂最好用棉絮包扎以保温,病房保持24~26℃之室温,局部以侧照烤灯温热来保证。凡上述条件皆具备的情况下再植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时,首先应怀疑动脉痉挛,应立即肌肉注射罂粟碱30~60mg,并予镇痛治疗,严密观察,一般经10~30分钟后动脉痉挛解除,指体由苍白变为红润;如果经采取上述措施,并延长观察时间,仍未改善,怀疑有动脉栓塞之可能,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为灰色,指腹张力低,指端侧方切开有少量暗色血缓慢外溢,这说明断指无动脉供血,静脉仍通畅,溢血是静脉反流所致,仍是动脉危象,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成暗紫色,且指腹张力高,则说明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此时可用手术刀在指端侧方作一小切口,立即可见流出暗紫色血液,不久又流出鲜红色血液,指体由紫变红。若出血一旦停止,指体又呈暗紫色,说明静脉危象未解除,应及时手术探查,重建静脉回流。再植术后如果指体呈蜡白色,指腹张力高,指端侧方切开流出鲜红色血液,这说明指体供血良好,而呈现这一现象主要是指体缺血时间过长,部分细胞已开始变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旦断指通血后,造成细胞(组织)水肿,使组织间张力增高,使末梢循环受阻,而呈现出蜡白色。一般经保温、防凝治疗1~2天后,指体由蜡白色可转为樱桃红色,部分病例恢复粉红色,而出现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 (二)指体温度 指体温度的变化是直接反映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术后常规应用皮肤测温仪进行接触检测,并及时记录。为了获得正确指温数据,每次对断指进行检测前,应及时记录室温,先检测健指指温,然后再检测再植指指温。每一断指若两侧指动脉均作了吻合,并修复了较多的静脉,这一断指的温度大致与健指相同,有时甚至略高出于健指;如果仅修复一侧指动脉,则指温要比健侧略低1~2℃;如果断指指温比健指低4~5℃,说明断指血液循环已发生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1、术后指导患者卧位屈髋屈膝活动,髋关节不超过( C )度 A、120 B、45 C、90 D、30 2、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要超出上下关节的范围,而且手术( A )天前应开始准备 A、3 B、4 C、2 D、5 3、病人手术前( B )小时禁饮 A、8 B、4 C、2 D、6

4、术后要( B )小时测量体温1次 A、8 B、4 C、2 D、6 5、出现下列( D )症状时表明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告诉医生 A、指(趾)甲苍白、按压不变色 B、患肢出现高度肿胀、皮肤发凉 C、肢端不能随意活动、稍加被动活动即感剧烈疼痛 D、以上均是 文案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目录 1发展历程 2主要工作 3分类构成 4基本要求 5工作范围 6文案写法 7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舒适护理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5月 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5例断指再植患者纳入本次试验,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按照护理方 法分2组,观察组(154例)与对照组(1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断指成活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断指成活率(94.16%)较对照组(76.16%)更高,护理满意度(97.40%)较对照组(73.51%)更高,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断指再 植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断指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断指再植;舒适护理;常规护理 断指再植手术是一类应用较广的术式,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该类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实行断指再植的患者一般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舒 适度不佳,并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疗效[1]。因此,为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其心 理负担,在临床中往往需对其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本次试验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 2018年3月收治的305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舒适护理对其应用效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5例断指再植患者纳入本次试验,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按照护理方法分2组,观察组(154例)与对照组(151例)。观察组中男性97例,女性5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为(38.8±3.0)岁;单指离断102例,多指离断52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88例、6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4岁,平均 年龄为(38.1±2.8)岁;单指离断105例,多指离断46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相 比P>0.05,试验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围术期注意事项,给予用药、饮食、病情监护等方面的护理,采取绝对卧床,平卧位卧床休息,进食、水及大小便等活动均在床上完成,必要时可适当短 时健侧卧位,除再植肢体外,其他部位可以给予轻柔按摩和适当肢体屈伸活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环境护理。需注意控制病房 温湿度,确保室内安静、卫生,可在室内播放轻柔音乐。(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积极 与患者沟通,明确其心理需求,向其介绍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以缓解 其负面情绪。(3)疼痛护理。断指患者多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并会影响到其舒适度, 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并指导患者选取舒适的体位,还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 式减轻其疼痛症状。(4)适度活动。在患侧肢体相对固定的同时,以平卧位卧床休息为主,根据患者需求,可在床上或床旁进行适度活动,如床边大、小便,下床或半卧位床上进餐、 饮水,室内慢步走动等,注意活动时保持患指略高于心脏的水平,严禁压迫和牵拉患肢,以 达到患者身心相对舒适为宜。(5)饮食护理。在手术后需嘱咐患者多食用高纤维素、高蛋 白质的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酒。(6)康复护理。需为患者制定恰当的康复护理计划,指导其循序渐进地进行主被动康复训练,以促进肌力的恢复,并提升关节活动度。 1.3评价标准 1.3.1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SAS、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得分 越低则心理状态越佳。

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方案

编号:FS-DY-20900 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方案 前言 断指再植手术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重新吻合,彻底清创、肌腱及血管皮肤的整复术,加之后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使之成活并恢复其一定功能的高精细手术。 1.病例资料 1.1 一般情况:患者方xx,男,45岁,高中文化,现居住xx省xx市望xx小区。手指伤口出血过多且疼痛剧烈,经医生初步诊断为右手肌腱裂伤。 1.2 健康史:因工作不慎,右手被机器扎伤入院。入院后急诊行“清创缝合+断指再植术”后入住我科。现患者患肢抬高制动,伤口敷料干燥完好,末梢血运良好,继续治疗中。 1.3 身体状况:入院时t:37.4 ℃,p:76次∕分,r:19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皮肤粘膜无

黄染,浅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平素身体尚健康,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神志清楚。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及传染病史。 1.4 辅助检查(1)x-ray(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肝肾功能检查(3)心电图检查 1.5 入院诊断右手掌劈裂伤:(1)右第五掌骨骨折(2)右手肌腱裂伤 1.6 治疗措施(1)手术治疗(2)康复治疗(3)中医治(4)物理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环境护理(1)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2)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3)湿度控制在60-70%(4)注意保暖,为了保持局部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

断指再植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论文评阅结果: 论文评阅人:广州医科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断指再植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姓名:刘雪冰 年级专业班:12级护理3班 学号:2012500477 论文提交时间:2014年4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第一章研究背景 (1) 1.1 ******************* (2) 1.2 ********************* (4) 第二章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 2.2 ************************……………………………*第三章研究结果……………………………………………* 3.1 *********************………………………………..* 3.2 **********************………………………………* 3.3 *********************………………………………..*第四章讨论…………………………………………………*第五章结论…………………………………………………*附录………………………………………………………..*参考文献……………………………………………………..* (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

【摘要】********************************** (200字)【关键词】*** *** *** *** ***(3~5个,中间仅用空格隔开, 不用标点分隔) (正文)第一章**** 1.1 *************** 1.1.1 **************** ************************************************* ************************。 1.1.2 ***************** … … … (正文字数要求4000~6000) 【参考文献】 1.梁柱.论高等学校在未来终生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79-84.

断指再植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的护理常规 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 【护理评估】 (1)伤口的部位及性质,皮肤缺损的范围、皮肤活力,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关节损伤的程度,以判断伤情。 (2)患肢(指)血运情况了解扎止血带时间,观察是否存在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皮肤青紫或肿胀等情况,以便及时松解止血带,配合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3)伤口疼痛程度以便及时处理疼痛,避免因剧烈疼痛发生虚脱、休克。 (4)肢体离断的程度完全离断与不完全离断。 (5)肢(指)体损伤的性质整齐损伤与不整齐损伤。 【护理问题】 (1)焦虑(2)疼痛(3)潜在并发症:再植肢(指)体血液循环障碍(4)知识缺乏缺乏功能锻炼的知识 【护理措施】

(1)全身护理:病人经过长时间的创伤和手术,失血较多,术中应补充足量的全血,术后严密观察伤员的皮肤色泽、血压、脉搏及周围静脉的充盈程度,初步判断有无贫血表现,并做血的常规化验和血细胞压积,必要时用中心静脉压测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高位断肢者,应注意有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毒血症的产生。 (2)患肢用敷料或石膏托妥善固定,包扎不宜过紧,指(趾)端暴露,覆盖无菌巾或纱布,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注意防止伤员入睡后移动肢体,使血管受压痉挛。 (3)体位绝对卧床休息7-14d,避免肢体受压,预防血管痉挛。禁止吸烟,严禁烟中尼古丁的刺激而引起的血管痉挛。 (4)环境要求:环境要求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60℃,手部垫一软枕,抬高患指20~30℃,再植指体的皮肤温度应在33~35℃,应用60W烤灯作局部持续照射,灯距患指30~40cm。(5)定时定点皮温测定。术后可用半导体皮温计测量肢体温度,一般术后10天内每小时测皮温1次,测温应在烤灯关闭后15分钟进行,避免误差,测温时应同时测健侧肢体的相应部位,记录对照,断肢再植后一般患侧皮温高于健侧1℃左右,若低于健侧或皮温突然下降则表明有血管危象存在,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6)皮肤颜色再植肢体的皮肤颜色与健侧一致。皮肤肢体末端苍白,指腹瘪陷,皮肤弹性消失,皱纹加深,皮温下降,提示动脉搏动减弱

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该怎么护理?这是一个需要医护人员和断指再植患者都了解的问题。针对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沙井医院手外科专家指出,好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断指再植术后的断指 成活,应该引起极大的重视。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环境: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断指再植术后交叉感染。紫 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 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湿度60%-70%,如 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二、体位:断指再植术后需绝对卧床7-10天,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 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肢应垫软枕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局部应制动,保持功能位。 三、断指再植的血运观察:断指再植术后应严密观察断指再植的指体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发现血液循环障碍,要及时解决。 断指再植术后24-72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 一次,其中需要严密观察再植肢体血液循环的指标有:皮肤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毛细血管返流、指端侧方切开出血等情况,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判断。 (一)指体色泽 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色泽的变化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客观指标。完全性离断的断指再植术后,由于远端指体血管已失神经支配,故全部处于扩张状态,所以再植断指的色泽比正常指红润。

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说明断指处于缺血状态,可由动脉痉挛或栓塞引起。寒冷与疼痛 常可引起血管痉挛。为此,凡冬季或寒冷地区再植术后的手指及前臂最好用棉絮包扎以保温,病房保持24~26℃之室温,局部以侧照烤灯温热来保证。 凡上述条件皆具备的情况下再植指体由红润变成苍白时,首先应怀疑动脉痉挛,应立即肌肉注射罂粟碱30~60mg,并予镇痛治疗,严密观察,一般经10~30分钟后动脉痉挛解除,指体由苍白变为红润; 如果经采取上述措施,并延长观察时间,仍未改善,怀疑有动脉栓塞之可能,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为灰色,指腹张力低,指端侧方切开有少量暗色血缓慢外溢,这说明断指无动脉供血,静脉仍通畅,溢血是静脉反流所致,仍是动脉危象,应采取手术探查;如果指体由红润变成暗紫色,且指腹张力高,则说明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此时可用手术刀在指端侧方作一小切口,立即可见流出暗紫色血液,不久又流出鲜红色血液,指体由紫变红。若出血一旦停止,指体又呈暗紫色,说明静脉危象未解除,应及时手术探查,重建静脉回流。再植术后如果指体呈蜡白色,指腹张力高,指端侧方切开流出鲜红色血液,这说明指体供血良好,而呈现这一现象主要是指体缺血时间过长,部分细胞已开始变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旦断指通血后,造成细胞(组织)水肿,使组织间张力增高,使末梢循环受阻,而呈现出蜡白色。一般经保温、防凝治疗1~2天后,指体由蜡白色可转为樱桃红色,部分病例恢复粉红色,而出现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 (二)指体温度 指体温度的变化是直接反映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断指再植术后常规应用皮肤测温仪进行接触检测,并及时记录。为了获得正确指温数据,每次对断指进行检测前,应及时记录室温,先检测健指指温,然后再检测再植指指温。每一断指若两侧指动脉均作了吻合,并修复了较多的静脉,这一断指的温度大致与健指相同,有时甚至略高出于健指;如果仅修复一侧指动脉,则指温要比健侧略低1~2℃;如果断指指温比健指低4~5℃ ,说明断指血液循环已发生障碍,此时应根据其他观察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如果指温渐渐下降,指体由红润变为苍白,说明指标发生动脉供血障碍。在检测指温过程中,如果发现当时指温略升高,而指体由红润渐渐变成暗紫色,尔后指温又逐渐下降,且低于健指3~4℃时,指体由红变为紫红,指温下降,但仍有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且反应迅速,说明指体静脉回流大部分障碍,但仍有少量回流,若指温保持不变,指体有成活之可能,如果指温继续下降,指体呈暗紫色,指端侧方切开放血,指体由紫变红,说明静脉回流完全障碍而发生栓塞,应及时手术探查,切除栓塞段静脉,作重新缝合或血管移植修复,否则指体难以成活。 (三)毛细血管回充盈观察 手指完全性离断再植术后,远端指体因失神经支配,血管呈扩张状态,周围毛细血管充

断指再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断指再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及提高再植手指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对76例断指再植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共再植76例84指,手指大部分离断或完全离断,伤后 15min~ 240min入院,成活80指,成活率为9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能否成活及功能恢复,与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观察护理 断指再植术是在一定的时限内,在具备再植条件下,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精细手术。这不仅要求医生有高超的技术,还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精心护理,才能保证再植手术的圆满成功。选取2006年—2010年住院断指再植病人76例,通过精心的观察与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6例84断指,其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13岁?55岁;创伤

类型:切割伤47例,机器压缩伤21例,自砍伤8例,手指部分离断或完全离断,伤后20min~240min入院,术后成活80指,成活率达95% 2 术前护理 断指再植为急诊手术,原则上宜越早越好,争分夺秒。病人入院后须对其伤口进行简单包扎,尽快做好补液、皮试、备皮、配血、测生命体征等工作,同时准备好病房单元,还应该做好心理护理和离断肢体的处理和保护。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表现,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讲解手术成功、功能恢复的良好前景,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3 术后护理 3.1 环境 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2-25 C之间,湿度60%-70 %。病人术后立即复温,并将室内温度调至24C左右。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40-60cm,持续7d~10d。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严禁病人及家属在室内吸烟,因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而出现缺血性坏死;谢绝或减少探视人员,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1]。 3.2 体位

断指再植病人的护理

断指再植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断肢再植: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指或(趾),在手术显微镜的帮助下,将离断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并作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以恢复其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 二、分类 1、按肢体离断的程度分类: (1)完全断离断离的肢体完全与人体分开、无任何组织相连,或断肢(指)上有少许组织相连,但在清创过程中必须将这部份组织切断再植。 (2)不完全断离断离的远端肢(指)体虽有少量皮肤与软组织与近端相连,但主要血管断裂或栓塞,只有吻合血管才能使离断的肢体存活。 2、按肢体损伤的性质分类: (1)整齐损伤如锐器切割锯伤的离断肢体、创面整齐,没有严重的软组织挫伤和缺损。 (2)不整齐损伤多由于机械的搅拌、冲压、辗轧而致绞伤、挤压伤或撕脱伤,组织损伤严重而广泛切除挫伤组织后仍能再植肢体。 现场急救及处理 (一)病人的护理: 首先注意病人的全身情况,根据神志、脉搏、呼吸、血压等判断有无休克或合并颅脑、胸、腹部等重要脏器损伤,应以抢救生命为主。肢体完全离断者,一般血管回缩后可自行闭塞,采用加压包扎夹板固定就能止血,如断肢(指)残端有搏动性出血,现场如有条件,可用止血钳夹住血管断端,但不可钳夹血管过多,以利血管吻合,用止血带应记录应用的时间,每小时放松1次,肢体如有多希骨折,应固定好患肢,防止造成附加的血管损伤,保持离断肢体干燥,切忌用任何液体浸泡。较大的肢体断离,失血量多,现场补步处理后要迅速转送到有条件进行肢体再植的医院,途中应注意平卧、保暖,给热饮料等抗休克措施,并要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可输血、右旋糖酐、葡萄糖盐水等,继续观察伤员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渗血情况。

(二)断离肢体的保存: 断离肢(指)应冷藏保存,肢体用清洁布类包裹,外用塑料袋馐,周围置冰块,断离肢(指)禁忌直接浸泡在冰块或冰水中。 (三)断肢(指)再植的时限: 指在常温下,肢(指)断离至重建血循环的时间,即热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如气温低或经过冷藏,则相延长时限,所以再植的时限与肢体损伤的程度、环境温度、断肢(指)保存方法等条件有关,护士应了解上述因素以便主动配合医生进行工作。 术前护理 给予积极地术前准备:急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表面抗原,通知禁食及水,断指纱布加压包扎止血,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及术前宣教,必要时开放静脉通路做好抗休克准备。 术后护理诊断 P1:疼痛—手术创伤大有关 P2:焦虑—相关知识缺乏 P3:便秘—与绝对卧床有关 P4:有出血的可能—与术后用药有关 P5:血管危象的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 术后护理 环境 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保持湿度在60%-70%,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体位: 病人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7~l0d,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者取平卧位,禁止患侧卧位,以防止血管吻合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