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及血运观察
- 格式:pptx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9
2014.10护理经验184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部创伤修复开辟了广阔领域,断指再植术不断改进,护理措施不断加强,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断指再植指体的理解与配合,断指再植成活率不断得以提高,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18-65,拇指离断5例,示指离断12例,中指离断7例,环指离断5例,拇指离断1例,完全离断8例,不完全离断22例,断指缺血时间1-6小时。
2 方法2.1 心理护理1断指再植患者由于致伤原因的特殊性,往往心理活动复杂,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良情绪可诱发血管危象发生,对术后再植指体成活有较大影响,所以做好心理护理,护士主动向患者列举手术成功的病例,减轻患者焦虑、紧张心理,使之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争取家属支持。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将再植术后患者 安排在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房间内室温保持在25-28摄氏度左右,冬夏季可使用空调,调节适宜温度,相对深湿度50%-60%,病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病房及时通风,禁止喧哗,限制探视人出入量,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内外禁吸烟,告知香烟中尼古丁可使动脉痉挛而影响手指成活。
2.2.2 体位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7-10天,取平卧位,患肢外展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15-30厘米,以利于静脉回流,60W 烤灯照射保暖,灯距40-60厘米,使局部血管扩张,以提高局部温度,使用烤灯一般需7-10天,避免患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及观察程秩华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 浙江省永康市 321300【摘 要】目的:本文总结了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方法:对3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和观察。
结果:1例患指感染坏死,1例患指栓塞坏死,其余28例患者均成活。
结论:科学的综合护理和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断指再植;观察;护理;功能锻炼侧卧位,7-10天可侧卧与平卧位,卧床期间保持床铺整洁,注意皮肤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与观察发表时间:2013-05-13T11:11:05.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张雪英[导读] 外伤致手指离断临床多见,多因血管细微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后护理难度大而放弃。
张雪英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332000)【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270-02【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断指再植术后末稍血液循环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
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治疗断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采取的缓解患者焦虑状态,解除心理障碍,观察患指血液循环等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治疗与护理并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治愈患者31例,有3例患者因损伤严重而行截指手术;4例患者在活动功能受限后,经功能锻炼后恢复良好,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局部组织变化,是术后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断指再植血液循环临床观察护理血管危象外伤致手指离断临床多见,多因血管细微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术后护理难度大而放弃,致手指残缺,外形和功能留有一定的缺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和对手的外形要求的提高,患者对手指离断后要求再植的愿望非常强烈[1]。
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31例手指完全离断患者行急诊再植术,全部获得随诊,术后经临床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中的34例断指再植患者均为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男28例,女6例,年龄4—54岁,平均年龄27岁。
其中拇指患者6例,食指9例,中指9例,无名指7例,小指3例,均为急诊手术患者,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显微外科医师完成。
1.2方法。
将断指用无菌纱布包好,置于完好的塑料袋中,保存并放在冰容器中切忌直接将断指放在冰块中,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并做好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术后给予持续烤灯照射,给予抗炎、抗凝、扩容和镇痛等对症支持治疗。
断指再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断指再植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它能够将严重受损的指头重新接回到人体中。
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消息,可以恢复指头的功能,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手术结束后,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便是十分重要的。
术后观察:
1、伤口观察:术后24小时内,需清点伤口渗血量,以观察手术部位的疼痛和灌注情况,如果有过量出血,应及时进行处理。
2、局部感觉:重建术后6小时,应仔细观察局部应该红肿与否,按摩指尖可疏通末梢血管,摸察局部感觉和软组织压痛情况。
3、手指功能:重建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示恢复手指活动,并注意练习屈伸运动,以恢复手指灵活度。
4、肢体活动度:当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时,应注意周围肌肉、关节与术后肿胀的相互作用,不可过度运动,以避免引起新的伤害。
术后护理:
1、冷敷:给伤口局部用冰袋和冷却液敷在疼痛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止痛药:手术后,医生会开一些止痛药给患者,可以
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缓解疼痛。
3、睡眠:患者需要注意术后的休息,可以采取比平时更
多的睡眠以恢复身体。
4、营养:术后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需要增加蛋白质,多吃水果和蔬菜,以促进恢复。
5、温湿热疗法:患者可采取温湿热疗法,沿着患肢经络
方向配合针灸、按摩及物理治疗等,可以加速术后恢复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需要遵守医嘱,同时观察伤口的红肿情况和异常感觉,如果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断指再植术是很发达的手术,但需要患者和医生一起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1.术后初期观察:
在手术后的头几天内,需要密切观察再植部位的情况,包括疼痛、肿胀、出血、感觉和血供恢复情况等。
特别需要注意是否有感染的征兆,如局部红肿、温度升高和化脓。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伤口护理:
伤口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初期,伤口通常是开放的,需要每天进行清洁和更换敷料。
在清洁伤口时要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以免伤及再植部位。
3.活动与功能锻炼:
术后的恢复和功能锻炼对于再植部位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和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康复。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恰当的活动,以避免过度使用或损伤再植的手指。
4.药物治疗:
术后可能需要一些药物来帮助控制疼痛、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同时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5.远期观察:
手指再植术后也需要长期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应定期复诊,让医生对再植部位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此外,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手指恢复功能。
6.心理支持:
在总结:断肢指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非常关键,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促进再植部位的康复。
患者需要密切注意术后伤口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护理,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并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
此外,提供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患者在家人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3-02-19T09:09:17.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秦雯[导读]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要求医生有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外,术后的护理对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秦雯(平顶山市矿工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南平顶山 467099)【摘要】通过对15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再植术后血液循环观察的要点,探讨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更好的预防断指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关键词】断指再植血液循环观察护理断指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放大镜的助视下,将离断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作骨、神经、肌腱、皮肤的整复术,加之术后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以恢复其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
断指再植术后由于环境温度、疼痛、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吻合血管循环危象,导致再植指体缺血坏死,所以再植术后应严密观察患指血液循环,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断指再植成功率。
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行断指再植术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6~54岁,平均35岁。
受伤类型:电锯伤7例、机器碾压伤5例、车祸伤2例、菜刀切割伤1例,完全离断10例,不完全离断5例,均为急诊入院,进行清创再植术。
1.2 转归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例,其中动脉危象4例,静脉危象2例,混合危象2例。
所有血管危象均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4例经镇静、解痉、保暖、指端侧方切开放血等处理得到缓解;2例进行了血管危象探查术,危象解除;2例无探查条件,患指坏死后行残端修整术。
2 指端血液循环的观察术后24~72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因此应每30~60分钟观察一次,其中应密切观察的指标有:皮肤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毛细血管返流、指端侧方切开出血等情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