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2017年考博真题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83.88 KB
- 文档页数:2
流行病学练习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关于甲型肝炎,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未发现慢性带菌者B.潜伏期末已有传染性C.呈周期性D.无季节性E.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正确答案:D2.下列哪项不是水平传播方式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经胎盘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正确答案:C3.关于人群易感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新生儿增加,人群易感性降低B.预防接种后,人群易感性升高C.某病流行后,人群对该病的易感性升高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人群易感性升高E.人群中该病抗体水平较高,人群对该病的易感性高正确答案:A4.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处在适当的低温条件下,需要配备多环节链式贮存、运送设备,这一保冷系统被称为A.计划免疫B.冷链C.扩大免疫规划D.冷藏E.冷冻正确答案:B5.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发展为慢性肝炎者约占A.1/2B.1/3C.1/4D.1/5E.1/6正确答案:C6.在接种破伤风抗毒素的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这种免疫形式被称为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人工被动自动免疫正确答案:E7.医源性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经空气B.经水C.经食物D.经土壤E.经手直接传播正确答案:E8.在丙类传染病的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A.1小时内B.2小时内C.6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正确答案:E9.痢疾杆茁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力以哪群最强A.福氏苗B.志贺菌C.鲍氏菌D.沙门菌E.宋内菌正确答案:E10.评价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是A.标化率B.续发率C.引入率D.有效率E.失访率正确答案:D11.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称为A.易感期B.潜伏期C.隔离期D.传染期E.非传染期正确答案:B12.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最关键指标是A.接种副反应发生率B.接种的安全性评价C.接种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价D.接种的临床效果评价E.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评价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是计划免疫接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A.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B.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C.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D.疫苗安全性、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E.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正确答案:D14.传染病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大小,取决于A.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个人卫生习惯和医疗卫生条件B.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医疗卫生条件和农作物的品种C.个人卫生习惯,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和农作物的品种D.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个人卫生习惯和医疗卫生条件E.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和个人卫生习惯正确答案:E15.甲肝的传染源是A.急性期病人B.健康携带者C.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D.受感染的动物E.慢性病原携带者正确答案:C16.预防接种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A.按年龄接种,应急接种B.常年接种,按季度或年度接种C.按季度或年度接种,按年龄接种D.突击接种,按季度或年度接种E.计划免疫,应急接种,重点免疫正确答案:E17.人体感染乙塑肝炎后,出现早、消失快、漓度高的急性感染标志物是A.HBsAgB.HBV核酸C.抗HBcIgMD.抗HBcIgCE.抗-Be正确答案:C18.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接种方式不当B.接种剂量过大C.接种对象处于某种特定生理病理状态下D.生物制品存在质量问题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19.下列哪项为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A.治愈病人B.免疫接种C.医学观察D.消毒E.隔离病人正确答案:D20.人体感染乙肝后,出现晚,维持时间长,代表过去曾感染的标志是A.HBsAgB.抗-HBsC.抗HBcIgMD.抗HBcE.抗-Be正确答案:D21.人体感染乙型肝炎后,标志传染性已不强,病毒复制力已降低的指标是A.HBsAgB.抗-HBsC.抗HBcIgMD.抗HBcIgGE.抗-Be正确答案:E22.接种疫苗可产生下列哪类免疫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非特异性抵抗力正确答案:C23.下列哪种疾病有严格的季节性A.流行性感冒B.病毒性肝炎C.麻风D.钩端螺旋体病E.乙型脑炎正确答案:E24.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A.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B.标化率、续发率C.引入率、抗体阳转率D.有效率、抗体平均滴度E.保护率、效果指数正确答案:A25.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被称为A.病人B.病原携带者C.易感者D.传染源E.感染者正确答案:D26.在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中,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中的主导措施是A.及早隔离病人B.及早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D.保护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E.搞好”三管一灭”正确答案:E27.我国当前预防流脑较理想的菌苗是A.A群液体菌苗B.A群氢氧化铝吸附菌苗C.提纯A群和C群多种糖体菌苗D.减毒A群和C群活菌苗E.长春7、京55、沪191混合菌苗正确答案:C28.人体感染乙型肝炎后最先出现的感染标志物是A.表面抗原(HBsAg)B.核心抗原(HBcAg)C.e抗原(HBeAg)D.HBV核酸(HBV-DNA)E.DNA聚合酶正确答案:A29.现研制一种预防某传染病的新疫苗,欲观察该疫苗的免疫学效果,应该选择的观察人群是A.近期接受过预防接种的人群B.隐性感染率高的人群C.近期内未发生过该病流行的人群D.免疫水平高的人群E.发病率低的人群正确答案:C30.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B.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产生10年以上的免疫力C.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产生5年以上的免疫力D.接种流感疫苗后对任何型别的流感都有预防作用E.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在半年至一年左右对同型流感具有预防作用正确答案:E31.流脑的发病高峰在哪些月份A.1~2月B.3~4月C.5~6月D.7~8月E.10~11月正确答案:B32.人体感染乙型肝炎后,出现对HBV有免疫力的保护体抗体是A.HBsAgB.抗-HBsC.抗-HBcIgMD.抗-HBcIgGE.抗-HBe正确答案:B33.下列关于甲肝的叙述中,哪点是不正确的A.主要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也可经血制品和输血传播B.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C.一般不存在慢性携带现象D.甲肝病毒耐寒、耐热、耐酸、耐乙醚,但对甲醛、漂白粉敏感E.甲肝在我国属于成人病正确答案:E34.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是A.间日疟原虫B.恶性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35.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虫媒传播B.动物源性传播C.垂直传播D.空气传播E.土壤传播正确答案:B36.针对流感病毒抗原结构变异,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A型抗原变异最弱,B型抗原变异最强,C型抗原变异居于二者之间B.A型抗原变异最弱,B型抗原变异较强,C型抗原变异居于二者之间C.A型抗原变异最弱,B型抗原变异最强,C型抗原变异基本稳定D.A型抗原变异最强,B型抗原变异次之,C型抗原变异居第三E.A型抗原变异最强,B型抗原变异次之,C型抗原变异基本稳定正确答案:E37.在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最重要A.三早预防B.预防接种C.灭螨防螨D.灭鼠防鼠E.疫情监测正确答案:D38.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使用的疫苗不包括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活疫苗C.百白破混合制剂D.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E.乙型肝炎疫苗正确答案:D39.下列哪种疾病的防治策略宜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A.菌痢B.霍乱C.疟疾D.流行性出血热E.乙型病毒肝炎正确答案:E40.下列关于甲肝的叙述中,哪点是不正确的A.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B.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C.周期性发生D.其流行不具有季节性E.未发现有慢性带菌者正确答案:D。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
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时要尽可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名词解释答案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2017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A1型题(1)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 观察性试验B. 社区试验C. 现场试验D. 临床试验E. 干预试验(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 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B. 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C. 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 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E. 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A. 安全性B. 种后反应率C. 临床表现D. 保护率E. 抗体水平(4)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 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B. 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C. 探讨病因的线索D. 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E. 筛查早期患者(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重要的优点是A. 随机化分组可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B. 实验者可决定干预措施的方案C. 盲法试验可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提高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干预措施的正确性E. 可以控制研究过程的偏倚(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是其缺点A. 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B. 盲法不易实施C. 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D. 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E. 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偏倚(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 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B. 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C.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D. 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E. 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人群来自A. 同一总体的患某病人B. 同一总体的健康人C. 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D. 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E. 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9)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A. 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B. 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C. 同一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D. 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E. 同一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分干预组和对照组(10)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A. 观察指标不同B. 目标人群不同C. 入选标准不同D. 干预措施不同E. 随访方式不同(1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A.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B.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实验设计C.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结局D.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目的E.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12)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A. 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B. 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C. 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D. 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E. 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1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A. 发病率、治愈率、死亡率B. 发病率、治愈率、保护率C. 发病率、死亡率、有效率D. 发病率、病死率、有效率E. 发病率、流行率、有效率(14)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A. 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B. 能够及早治疗病人或预防和控制疾病C. 可平衡和控制两组的混杂因素提高两组可比性D. 易于控制失访偏倚E. 省时、省钱、省力、可进行罕见病的研究(1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缺点A. 设计和实验条件高、控制严、难度大B. 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C. 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结果评价D. 其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还不如分析性研究方法E. 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可涉及医德问题(16)用双盲法进行临床试验可以减少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入院率偏倚D. 混杂偏倚E. 志愿性偏倚(17)下列哪项指标不能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评价A. 患病率B. 治愈率C. 效果指数D. 保护率E. 有效率A2型题(18)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 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15%儿童生病B. 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不生病C. 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D.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19)现有新型流感疫苗,为了评价其免疫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A. 抗体水平高的人群B. 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人群C. 预测发病率低的人群D. 预测发病率高的人群E. 依从性好的人群A3型题为评价水痘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表:组别接种人数病例数接种组 400 10对照组 600 90(20)该疫苗的保护率是A. 80%B. 83.3%C. 90%D. 92.5%E. 78.5%(21)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 6B. 7C. 8D. 9E. 5B1型题A. 治疗好转的例数髦瘟频淖芾??100%B. 治愈人数髦瘟频淖芾??100%C. 随访5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魉娣?年的总病例数?00%D. 对照组发病(死亡)率魇笛樽榉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2017年考博真题试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流行病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
1、疫苗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
A 效果指数 B抗体阳转率 C治愈指数 D xx 2、健康工人效应属于那种偏移
3、法规规定骑摩托车必须戴头盔,戴头盔属于什么预防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xx
4、筛查试验中,一些指标意义的解释:
A 阳性似然比是xx
B 阴性似然比是xx
C
D 记不清了
5、病因推断中必须具备的条件:时序性关联性关联强度
二、多选题
1、可以进行随机分配的有哪些
A 队列研究
B 很断面研究 C随机临床试验 D 社区干预E生态学研究
2、反应暴露于疾病之间生物学关联的指标有
A 累积发病率 B相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 D 人群相对危险度 E
人群归因危险度
3、一些概念的考察: A 累积发病率 B 发病密度 C DE
4、可以预测筛查阳性中患者患病概率的指标:
A 似然比 B阳性预测值 C 阴性预测值 D约登指数 E 灵敏度
5、信息偏倚的控制措施
三、名词解释
1、时间效应偏移
2、生态学谬误
3、流行病学病因
4、出生队列分析
四简答题
1、选择偏移的控制措施。
第1页共1页。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应试题及答案2017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应试题及答案应试题一:A1型题(1)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观察性试验B.社区试验C.现场试验D.临床试验E.干预试验(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B.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E.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A.安全性B.种后反应率C.临床表现D.保护率E.抗体水平(4)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B.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C.探讨病因的线索D.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E.筛查早期患者(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重要的优点是A.随机化分组可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B.实验者可决定干预措施的方案C.盲法试验可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提高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干预措施的正确性E.可以控制研究过程的偏倚(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是其缺点A.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B.盲法不易实施C.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D.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E.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偏倚(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B.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D.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E.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人群来自A.同一总体的患某病人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C.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D.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E.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9)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A.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B.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C.同一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D.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E.同一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分干预组和对照组(10)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A.观察指标不同B.目标人群不同C.入选标准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随访方式不同(1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A.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B.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实验设计C.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结局D.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目的E.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12)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A.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C.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D.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流行病学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分层抽样要求A、层间变异大,层内变异小B、样本含量多于单纯随机抽样样本量C、层内变异小D、层内变异大E、各层的特征等于总体的特征正确答案:A2.抽样方法不包括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E、随意抽样正确答案:E3.在某地区进行居民膳食状况的调查,计划从2000户居民中100户作为样本。
以每隔20户选取一户的方法进行抽样,这种方法属于A、分层抽样B、多级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E、单纯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4.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保护率是A、79%B、87%C、45%D、72%E、61%正确答案:D5.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D、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E、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正确答案:A6.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检验病因B、早期发现病例C、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D、普及医学知识E、了解疾病的分布正确答案:A7.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 )A、群体观点B、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预防为主的观点E、对比的观点正确答案:B8.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A、患该病和未患该病的人B、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C、患该病的人D、暴露和不暴露欲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正确答案:D9.病原体能够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被称为A、传染性B、侵袭力C、致病力D、毒力E、抗原性正确答案:C10.抽样调查最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财力物力有限,能完成调查的人数很少B、欲了解某种疾病常年发病情况C、为发现尽可能多的患者并及时进行治疗D、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病死率E、欲了解某地一定时期内某病的患病情况正确答案:E11.病例与对照只要求随机但不要配对的调查研究适宜于A、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B、双向性队列研究C、历史性队列研究D、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E、生态比较研究正确答案:A12.下列哪项不属于二级预防内容 ( )A、防止“三废”污染B、定期健康体检C、早发现D、早诊断E、早治疗正确答案:A13.下述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用于罕见病C、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正确答案:B14.在糖尿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60mg/100ml,而B 医师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40mg/100ml,这就意味着A、前者的灵敏度高于后者B、前者的特异度高于后者C、前者的假阳性率比后者高D、前者的假阴性率比后者高E、前者的阳性预测值比后者高正确答案:B15.在一项200名病例与2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16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对子为30对。
2017年疾病控制真题回忆版基础知识1.完全弾性、完全富有弹性、完全交叉弹性等概念2.卫生法和一般法律的区别:选项有主体不同等3.以下属于三型超敏反应的是哪个:Arthus4.以下属于四型超敏反应的是哪个:接触染料、药物等接触性皮炎5.统计图表的概念:条图、线图、直方图等的使用条件6.二项分布变成正态分布的条件7.孕妇的死亡率的单位: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答案选十万分之一)8.寿命表的完全期望寿命的概念9.寿命表中伤残调整年限的定义10.放射装置颁布许可证的年限:5年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时间:省级一小时,市级卫生行政部门2小时。
12.卡方检验以及校正检验使用条件13.两随机样本的比较,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关系:完全等效,t值与f值的关系t2=f。
14.T检验中的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
双侧大于单侧?单侧大于双侧?与自由度有关?等15.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通常选用什么统计方法?q检验?16.均衡价格的概念17.2个省暴发疫情,宣布疫情的是谁?国务院?人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18.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19.PAR的计算20.给了一个资料判断是定量资料还是定性资料,是等级还是二分类,等级是有序还是无序21.卫生法是一门什么学科:交叉学科22.卡方检验的自由度是多少23.行*列的卡方检验的自由度是多少24.T细胞是在哪里分化成熟的?胸腺25.肥大细胞对哪个免疫球蛋白具有亲和力:高亲和力还是低亲和力,针对的哪个免疫球蛋白26.MHC多态性的定义:群体概念,值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的差别27.免疫细胞是在哪里产生的28.B1细胞在集体对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应答中,对碳酸水化合物刺激产生较强应答,主要产生什么?低亲和力IGM29.最常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30.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1.1000人,其中有多少人是高血压,多少人是非高血压,问是什么资料:计数资料32.给了个例子,8个人的潜伏期,问平均潜伏期是多少?中位数计算33.中位数的计算公式英文表述,问英文表述这个是关于什么的计算。
精选文档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含下边哪个部分A 、对传得病流行要素的研究B、对慢性病流行要素的研究C、对疾病防制举措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查验B、商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要素及确立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状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描绘性研究不包含A 、检测B 、抽查C、行列研究D 、现患检查E 、生态学研究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含A 、临床试验B 、干涉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 、病例比较研究E 、防制实验研究5、以下哪项要素与生病率的变化没关A 、发病率的高升或降落B、病死率的高升或降落C、人口总数自然增添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升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6、在比较不同地域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纪别发病率,年纪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疾病年纪散布中的出生行列剖析方法是A、不需要随访B、察看一时中断面的死亡率D、说明同一期间不同年纪组死亡率的变化E、说明不同年月出生的各年纪组的死亡率的变化8、时点生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质上以不超出多长时间为度A、1 天D、6 个月B、 1 个礼拜E、1 年C、1 个月9、不同地域的粗死亡率不可以进行直接比较,因为A、不同地域发病率水平不相同B、不同地域环境要素不相同D、不同地域医疗诊治水平不相同E、不同地域经济水平不相同10、甲乙令人群中几种特别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以下:癌肿部位甲人群( %)乙人群( %)肺乳腺子宫颈其余共计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正确B、不正确,认为未区散发病率或死亡率D、不正确,因为未设比较组E、不正确。
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11、生病率指标来自于A 、现况检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检查12、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示,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病率事件要比其余车子的车祸发惹祸件为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9~200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分子病毒学尊敬的考生:欢迎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9~200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次考试科目为分子病毒学。
希望您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以下是本次考试的试题:题目一:病毒的基本特征(500字)病毒是一种微小的、非细胞的生物体,具有以下特征:1. 组成结构: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核酸可以是DNA或RNA,而蛋白质常存在于病毒的外壳中。
2. 寄生性:病毒需要寄生在其他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和生存。
它们不能自主进行代谢和生长。
3. 遗传变异:由于病毒的复制机制和基因组结构的不稳定性,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率,这也是病毒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
4. 导致疾病:某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导致宿主发生疾病。
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损害细胞、诱导炎症反应、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等方式引起疾病。
题目二:病毒与人类健康(500字)病毒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感冒、流感、乙肝、艾滋病等。
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染性: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血液等途径传播给他人,导致疾病的扩散和流行。
2. 免疫逃避: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导致反复感染或潜伏感染。
这使得一些病毒感染难以治愈,并增加了疫苗研制的难度。
3. 突变性:病毒的不稳定基因组结构使得它们具有较高的突变率。
这导致病毒不断进化和适应,增加了疫苗的研发挑战,也使得某些病毒变种对药物产生抗性。
4. 全球流行: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便利,病毒很容易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一旦出现新型病毒的爆发,很容易引发全球性的疫情。
题目三:病毒研究的重要意义(500字)病毒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和预防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病毒研究的几个重要意义:1. 新病毒的发现和监测:病毒的不断演化和变异使得新型病毒不断出现。
通过研究和监测病毒,可以及时发现新型病毒的出现,采取预防措施并进行疫苗的研制。
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10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三个基本要素?A. 宿主B. 暴露C. 环境D. 疾病2. 下列哪个指标反映人群中疾病的分布?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病死率D. 治愈率3. 下列哪个单位负责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报告?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B.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 各级医疗机构4. 下列哪个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 前瞻性B. 回顾性C. 比较性D. 群体性5. 下列哪个指标用于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标准差D. 方差6. 下列哪个不属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特点?A. 随机分组B. 对照组C. 盲法D. 重复性7. 下列哪个不属于筛检试验的要求?A. 灵敏度B. 特异性C. 假阴性率D. 阳性似然比8.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道德原则?A. 知情同意B. 保护隐私C. 公平性D. 受益性9. 下列哪个不属于三级预防策略?A. 第一级预防B. 第二级预防C. 第三级预防D. 病因预防10.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分类?A. 感染性疾病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 遗传性疾病D. 伤害性疾病11. 下列哪个指标反映人群中某疾病的实际发生情况?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病死率D. 治愈率12.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描述性方法?A. 现况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横断面研究13.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分析性方法?A. 关联分析B. 回归分析C. 聚类分析14.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统计学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贝叶斯统计D. 机器学习15.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来源?A. 流行病学调查B. 临床研究C. 实验室检测D. 健康信息系统16.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负担指标?A. 疾病频率B. 疾病严重程度C. 疾病负担D. 疾病寿命损失年17.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预测方法?B. 回归分析C. 时间序列分析D. 随机森林18.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控制策略?A. 疫苗接种B. 药物治疗C. 环境干预D. 健康教育19.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风险评估方法?A. 相对风险评估B. 绝对风险评估C. 概率预测D. 决策分析20. 下列哪个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筛检方法?A. 常规筛检B. 针对性筛检C. 群体筛检D. 机会性筛检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60分)21.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分类?A. 感染性疾病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 遗传性疾病D. 伤害性疾病22.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描述性方法?A. 现况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横断面研究23.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分析性方法?A. 关联分析B. 回归分析C. 聚类分析24.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统计学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贝叶斯统计D. 机器学习25.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来源?A. 流行病学调查B. 临床研究C. 实验室检测D. 健康信息系统26.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负担指标?A. 疾病频率B. 疾病严重程度C. 疾病负担D. 疾病寿命损失年27.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预测方法?B. 回归分析C. 时间序列分析D. 随机森林28.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控制策略?A. 疫苗接种B. 药物治疗C. 环境干预D. 健康教育29.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风险评估方法?A. 相对风险评估B. 绝对风险评估C. 概率预测D. 决策分析30. 下列哪些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筛检方法?A. 常规筛检B. 针对性筛检C. 群体筛检D. 机会性筛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30分)31.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流行病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
1、疫苗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
A 效果指数 B抗体阳转率 C治愈指数 D xx 2、健康工人效应属于那种偏移
3、法规规定骑摩托车必须戴头盔,戴头盔属于什么预防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xx
4、筛查试验中,一些指标意义的解释:
A 阳性似然比是xx
B 阴性似然比是xx
C
D 记不清了
5、病因推断中必须具备的条件:时序性关联性关联强度
二、多选题
1、可以进行随机分配的有哪些
A 队列研究
B 很断面研究 C随机临床试验 D 社区干预E生态学研究
2、反应暴露于疾病之间生物学关联的指标有
A 累积发病率 B相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 D 人群相对危险度 E
人群归因危险度
3、一些概念的考察: A 累积发病率 B 发病密度 C DE
4、可以预测筛查阳性中患者患病概率的指标:
A 似然比 B阳性预测值 C 阴性预测值 D约登指数 E 灵敏度
5、信息偏倚的控制措施
三、名词解释
1、时间效应偏移
2、生态学谬误
3、流行病学病因
4、出生队列分析
四简答题
1、选择偏移的控制措施。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