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20
第4课时复习相识图形、分类与整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第2、3题,练习二十一第14、15题。
【教学目标】1.复习常见的五种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图形的相识。
2.通过给五种平面图形进行不同的方法分类,复习分类统计的有关学问。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几何图形和分类统计的相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相识图形”1.师: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请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图形的名称。
2.师:你能用学过的这些图形,拼出好玩的图案吗?动手拼一拼。
出示教科书第94页第2题。
3.组织学生汇报:4个正方形能拼成什么图形?2个三角形呢?你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出了什么样的图形或图案?二、复习“分类”老师出示教科书第94页第3题。
1.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卡片,你能按颜色把上面的卡片分一分,并统计出每种颜色的卡片数量吗?2.师:那么还可以怎样分类呢?那么就按形态给卡片再分一分类,并统计出每种形态的卡片数量。
3.师:刚才我们分别按颜色、形态给卡片进行了分类。
再思索一下,你能自己定一个标准,把上面的卡片分成两类吗?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14、15题。
学生同桌合作,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全班沟通各自提出的问题,共同解答。
四、课堂小结有关分类与相识图形的学问你全部驾驭了吗?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呢?【板书设计】复习相识图形、分类与整理图形名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复习本学期所学过的五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回顾以往的学问,重新对这些图形形成印象,并能区辨别认。
在分类与整理的复习中,是实行对图形进行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其中有一题由学生自己定分类的标准,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分成两类,这不仅复习了分类的有关学问,从分析分类标准上也是对平面图形的再次复习巩固。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完整版本文为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复资料,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重难点,包括一些容易错的题目和常考题目,建议多做类型题,熟练掌握。
第二部分为易错题,有针对性地做题,懂了就不必多做,不懂的再多找点类型题做。
带★的是比较重点的,容易出错的,一定要多练类型题。
第一部分重难点一、解决问题。
第1类:比多少。
口诀为“比多少,用减法,大数减小数”。
例题:XXX看了17本,XXX看了9本,XXX比XXX多看了几本书?答案:17-9=8.第2类: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选择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题1:有四个数,13,24,35,78,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填空。
答案:13比78少得多,78比13多得多,13比24少一些,24比13多一些。
例题2:书包的价钱比30元少一些。
书包多少元?答案:书包的价钱为29元。
童话书的价钱比30元多得多,童话书多少元?答案:童话书的价钱不确定。
第3类:找多余条件。
题目中有多个条件,里面有“骗子”,先看问题是求什么,再看条件有什么,判断哪些是有用条件,哪些是“骗子条件”,找到“骗子数字”,做上记号,算式里不能用这个数字。
例题1:柜台上有12个花灯和10个台灯,XXX买完花灯后还剩4个花灯,XXX买了几个花灯?答案:XXX买了8个花灯。
例题2:我有11个苹果和6个梨,吃了4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答案:还剩7个苹果。
第4类:够不够的问题。
先求出总数,再进行比较。
例题:有20个小孩,6个大人,每人一颗糖,28颗够吗?答案:20+6=26,26<28,不够。
例题:7个老师带着50个小朋友去野生动物园干,60包饼够吗?答案:够。
第5类:已知总数,求部分。
总数-部分=部分。
例题:一共有54个苹果,左边有4个,右边有几个?答案:54-4=50.例题1:一共有14只小鸟,左边有6只,右边有几只?答案:14-6=8.例题2:黑色的有9只,红色的有几只?答案:不确定。
第1课时数与代数(一)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复习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1~3题)二、复习目标1.能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理解数的组成。
3.进一步体会数位和计数单位的不同。
三、重点难点重点: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回顾1】数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的数数方法有哪些吗?(指名学生汇报)汇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师:通过数数我们可以知道,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0)【回顾2】100以内数的读、写。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100以内数的读、写,同学们还记得读数的方法吗?(指名学生汇报)汇报: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合起来就是几百几十几。
注意末尾的0不读。
师:同学们对读数的方法掌握得很好,那写数的呢?(指名学生汇报)汇报: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回顾3】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师:100以内的任意两个数,可以怎样进行大小比较呢?(指名学生汇报)汇报:(1)可以用数的顺序或组成来比较;(2)可以根据数位知识比较或找两个数的中间数比较;(3)可以借助计数器或模型进行比较。
【回顾4】描述数的相对大小。
师: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后,我们怎么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同桌交流,指名汇报)汇报:描述相差较小的两个数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相差较大的两个数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非常接近的两个数,用“差不多”。
二、知识应用1.教学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1题。
(课件展示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1题)(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答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平面图形(1)长方形:4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三角形:3条边,3个角。
(4)圆:没有直直的边。
(5)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例题1】分一分,把各个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解析】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④和⑥;长方形4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①和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②和⑤。
2、图形计数明确各种图形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方向或顺序计数,边数边标记。
【例题2】数一数,写一写。
【解析】正方形有2个:①和②长方形有4个:③、④、⑤、⑥三角形有5个:没有序号的全部都是三角形圆形有2个:⑦和⑧一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3、七巧板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图形:房子:狐狸:4、图形的剪拼(1)图形拼合①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2)图形剪切正方形或长方形过其中心点任意方向剪一刀,得到的两部分完全相同。
【例题3】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一刀分成大小相同的两部分,你有多少种方法?【解析】正方形过其中心点任意方向剪一刀,得到的两部分完全相同,所以有无数种。
5、缺了几块砖的解决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画一画进行对比,然后确定缺了几块砖。
(2)由第一层可得第三层、第五层缺了几块;由第二层可得第四层、第六层缺了几块,最后加和。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最后加和。
【例题4】缺了()块砖。
【解析】第一层与第三、五层是一样的,由第一层可得,第三层缺少3块,第五层缺少2块;第二层与第四、六层是一样的,由第六层可得,第二层缺少1块,第四层缺少3块;所以缺少3+2+1+3=9(块)。
6、常见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1)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
→(展开图之一)(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诀知识点归纳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2、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3、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4、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5、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1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1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1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1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1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16、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除开最高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17、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18、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19、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20、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2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2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通用5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1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本期共有学生40人,超龄生有8人,不足龄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学初4岁的学生有3人,年龄相差大,接受能力也就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平时成绩检测,成绩满分人数总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数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绩总在30分以下的有2人。
由于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复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为了在近3周的复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复习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复习内容简析: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等。
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根据本学期教材内容,结合本版实际情况,复习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0以内一个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三、复习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精品资料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教案教学总目标: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惯。
采用多种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食物的顺序,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中的实物,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内容总复(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20以内的加减法。
14-5=16-9=13-4=12-8=11-6=9-6=3+5=7+4=5+8=学生口答。
二、回忆与交换。
师:1.你认识了哪些数?能按顺序数一数吗?学生同桌互说。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32这个数?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除书本中的表示方法,还可以用图形表示等。
3.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一说。
请学生举手回覆,让学生明白比较数的方法。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31+6=□775-6=□974-20=□454+9=□337-8=□935+30=□5三、数的运算。
1.让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纸,上面是100之内的口算题)2.把你常常失足的题目写下来,说一说计较中应该注意甚么。
进位与退位,有没有进位和有没有退位。
3.“50-18”可以解决糊口中的甚么问题?举例说说。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同步练习《总复习》同步练习(一)一、看图列算式。
二、投篮比赛。
(下面的篮球应该进哪个球网?连一连。
)三、解决问题。
(1)20路公共汽车上有30人,还要上车多少人就有39人?(2)花丛中有54只,有7只,比少几只?(3)李小刚同学参加绘画,和参赛每位同学握一次手,他一共握了19次手。
参加绘画比赛有多少同学?(4)有40个小三角形拼成这样的小船图形,可以拼成多少条小船?还余几个三角形?四、兔妈妈拔的比两只小兔拔的多多少个?五、逛超市。
(1)一个书包比一个足球贵多少元?(2)笑笑,买了一根跳绳,付了20元,应找回多少元?(3)至少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以上哪两件不同的物品?(4)航航有5元、1元若干张,他想买一根跳绳,可以怎样付钱?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式?六、请你看图提出两个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1)问题:?列式:(2)问题:?列式:答案一、看图列算式。
考查目的:采用图示和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读懂题意,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中对问题解决的信息辨析,能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1)24-8=16(听)(2)59+6=65(个)(3)43-4+8=47(辆)解析:图示题是情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在情境图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了解信息,整合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是对一年级学生“四能”的培养重要途径,是今后学习“问题解决”类型的基础。
二、投篮比赛。
(下面的篮球应该进哪个球网?连一连。
)考查目的:通过数的运算练习,锻炼了学生运算能力,加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
答案:得数比50小的算式有:43+5 82-40 91-50 52-3 54-(17+3) 35+9-40 得数比50大的算式有:7+56 60-7 77-7+20解析:此题是数的运算综合练习,形式新颖,可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锻炼计算能力。
特别是在混合运算中注意计算顺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