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教科版科学六下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控制铁生锈的速度》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铁生锈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铁生锈的基本知识,对于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生锈的条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生锈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难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控制变量法。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钉、玻璃杯、水、空气、植物油、砂纸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铁生锈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铁生锈的条件。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锈情况。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铁生锈的其他条件。
6.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其他条件。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微课实录(一)铁生锈的原理通过第五课实验的验证,我们发现在实验中铁变成铁锈是因为铁位于水和空气共同存在的环境中。
因此可认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同时接触了水和空气。
(二)猜测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在该实验中,我们还发现空盘子和水盘子里的铁钉都会生锈,但生锈速度不同,水盘子中的铁钉生锈更快,这是为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铁生锈的速度?对比两个铁钉所处的环境,发现它们的不同在于接触到的水的多少,据此我们猜测水的多少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的速度是否与水的多少有关。
(三)验证水的量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选择3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底部分别放置一根状况大小相同的铁钉,编号Ⅳ、Ⅴ、Ⅵ。
在Ⅳ试管中加入少许蒸馏水,使水刚好没过铁钉的一半;在Ⅴ试管口塞上橡皮塞;在Ⅵ试管底部加入少许干燥剂,用于吸收试管空气中的水分,最后用橡皮塞封住试管口。
将这3支试管放在同一环境,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出现如下现象。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水的量的确会对铁生锈的速度产生影响,空气中的水分越多,铁生锈的速度越快。
(四)验证水的量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铁生锈离不开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既然水的量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那么空气的量是否也会产生影响呢?我们同样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设计之初要先想办法把水中的空气减少,这里可以联想到水沸腾时的情景。
水沸腾时会冒出大量气泡。
这些气泡就是原本蕴含在水中的空气。
因此通过煮沸后的水,其含有的空气量将大大降低。
所以,实验方案可以这样设计:和上一个实验一样,选择3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底部分别放置一根状况大小相同的铁钉,编号Ⅰ、Ⅱ、Ⅲ。
在Ⅰ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没过铁钉;在Ⅱ试管中加入等量煮沸后的蒸馏水;在Ⅲ试管中除了加入等量煮沸后的蒸馏水外,再加一层植物油,用于隔绝空气。
将这3支试管放在同一环境,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出现如下现象。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空气的量也会对铁生锈的速度产生影响,水中的空气越多,铁生锈的速度越快。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作业设计方案一、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铁生锈的速度,探究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二、实验材料:1. 铁钉2. 盐水3. 醋4. 水5. 砂纸6. 实验容器7. 实验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将铁钉分成三组,每组三根。
2. 第一组铁钉放入盐水中,第二组铁钉放入醋中,第三组铁钉放入清水中。
3. 每天观察并记录铁钉的生锈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4. 每隔一天,用砂纸轻轻磨去铁钉表面的锈迹,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生锈情况。
5. 持续观察并记录至少一周。
四、实验记录表:日期盐水组醋组清水组1 生锈情况生锈情况生锈情况2 生锈情况生锈情况生锈情况3 生锈情况生锈情况生锈情况4 生锈情况生锈情况生锈情况5 生锈情况生锈情况生锈情况6 生锈情况生锈情况生锈情况7 生锈情况生锈情况生锈情况五、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盐水组的铁钉生锈速度最快,醋组次之,清水组最缓。
2. 盐水中的氯离子能够加速铁的生锈过程,而醋中的酸性物质也会增进铁的生锈,清水中没有加速铁生锈的物质,因此生锈速度最缓。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铁的生锈速度,探究了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盐水和醋能够加速铁的生锈过程,而清水则可以减缓铁的生锈速度。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铁钉周围的环境条件,如避免潮湿环境、避免接触盐水等方式,来延缓铁的生锈速度,延长铁制品的应用寿命。
七、拓展实验:1. 尝试在不同温度下观察铁的生锈速度。
2. 尝试在不同湿度下观察铁的生锈速度。
3. 尝试在不同氧气浓度下观察铁的生锈速度。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为实际生活中的防腐蚀工作提供参考。
小学科学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案)引言: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了解到什么是金属铁生锈以及其过程。
同时,他们将能够掌握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并学会如何保护铁制品免受锈蚀的损害。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1. 了解金属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2. 掌握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3. 学会如何保护铁制品免受锈蚀的损害。
二、实验材料:- 铁块- 砂纸- 酸性液体(例如醋酸或柠檬汁)- 水- 干净的容器- 海绵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铁块,并用砂纸对其表面进行打磨,确保其表面光滑。
2. 将打磨后的铁块分成三段。
3. 在第一段铁块上倒入酸性液体(例如醋酸),观察铁块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在第二段铁块上倒入清水,观察铁块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5. 在第三段铁块上不添加任何液体,作为对照组,观察铁块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6. 每天观察铁块的变化,并记录下来,直到观察结果稳定。
四、实验结果:1. 酸性液体中的铁块将会迅速生锈,锈迹呈现红褐色。
2. 清水中的铁块也会生锈,但速度较酸性液体中的要慢。
3. 对照组中的铁块没有添加任何液体,因此生锈速度最慢。
五、实验分析:在酸性液体中添加醋酸或柠檬汁等物质会加速铁生锈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液体具有一定的酸性。
而水中的铁生锈速度较慢是因为水对铁的腐蚀作用相对较小。
对照组中的铁块由于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生锈速度最慢。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金属铁生锈的原因以及过程。
我们还学会了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铁制品的保养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例如,我们可以将铁制品清洁干燥,并在其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漆或蜡,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制品受到锈蚀的损害。
七、实践应用:1. 在家中清洁铁制品时,我们可以使用湿海绵轻轻擦拭,然后立即擦干,以防止生锈。
2. 如果长时间不使用铁制品(例如自行车),我们可以给其表面涂一层保护剂,以减缓生锈的速度。
3. 在潮湿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将铁制品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以避免生锈。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作业设计方案一、课题背景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现象,当铁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会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铁氧化物,即铁锈。
铁锈不仅会影响铁制品的美观,还会降低其应用寿命。
因此,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对于延长铁制品的应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找出可以有效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铁钉、水、氧气、醋酸、盐水、干燥剂等。
2.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天平、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将铁钉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如干燥环境、潮湿环境、醋酸环境、盐水环境等。
2. 观察并记录每组铁钉的生锈情况,包括生锈的颜色、形状、速度等。
3. 比照不同环境下铁钉的生锈速度,找出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关键因素。
4. 尝试添加干燥剂、涂覆珍爱膜等方法,探究如何有效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5. 结合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总结。
五、实验预期1. 在干燥环境中,铁钉的生锈速度应该较缓。
2. 在潮湿环境中,铁钉的生锈速度应该较快。
3. 醋酸和盐水等腐蚀性物质会加速铁的生锈速度。
4. 添加干燥剂或涂覆珍爱膜可以有效控制铁的生锈速度。
六、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避免实验材料混合。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仪器,避免残留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实验时要注意避免触碰腐蚀性物质,如醋酸和盐水。
七、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不同浓度的醋酸或盐水对铁的生锈速度的影响。
2. 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涂覆珍爱膜,比较它们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了解铁生锈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认识。
同时,通过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实验,学生将培养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为平时生活和进修提供有益的参考。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2. 理解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
3. 掌握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 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2. 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
3. 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铁生锈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2. 确定合适的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钉、试管、盐水、醋、砂纸、清洁布等。
2. 实验化学品:氧气、水、盐酸等。
3. 实验工具:实验台、显微镜等。
4. 实验环境:实验室桌子、椅子等。
五、教学过程1. 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1.1. 铁生锈是指铁与氧气在潮湿环境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1.2. 铁生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 + 3O2 + 6H2O → 4Fe(OH)3。
1.3. 铁生锈的过程包括氧气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以及末端产物铁锈的生成。
2. 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2.1. 潮湿环境:潮湿环境中氧气分子更容易与铁表面接触,促进铁的氧化反应。
2.2. 盐水:盐水中含有电解质,增加了溶液的电导率,促进了电子传递过程,加速了铁生锈的速度。
2.3. 醋酸:醋酸中含有醋酸根离子(CH3COO-),能够使铁表面产生酸性环境,加速了铁的氧化反应。
3. 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3.1. 防止铁与氧气接触:将铁制品涂上防锈漆、镀锌等材料,防止氧气与铁发生氧化反应。
3.2. 防止铁表面潮湿: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防止潮湿环境中氧气与铁接触。
3.3. 使用防锈剂:在铁制品表面涂抹防锈剂,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铁的氧化反应。
六、实验设计1. 实验名称: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实验。
2. 实验材料:铁钉、试管、盐水、醋、砂纸、清洁布等。
3. 实验步骤:3.1. 将一根铁钉清洁干净。
3.2. 将铁钉分别浸泡在盐水和醋中。
3.3. 观察铁钉的生锈情况,并比较两种液体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
3.4. 对比处理后的铁钉,并记录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案)控制铁生锈的速度铁生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
在这个小学科学教案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将了解有关金属腐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索一些方法来减缓铁生锈的过程。
一、学习目标:1. 了解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
2. 掌握一些减缓铁生锈速度的方法。
3. 进行实验并观察结果。
二、前期准备:1. 准备铁制物品(如铁钉、铁片等)。
2. 为每位学生准备玻璃瓶、清水、酸性液体(如柠檬汁或醋)、盐水和油。
3. 准备铁生锈速率表的模板。
三、教学活动:1. 导入(1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些生锈的铁制物品,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铁会生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铁会更容易生锈。
这将激发学生对控制铁生锈速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铁发生生锈的过程。
解释铁生锈的原因是因为铁与氧气在空气中接触,与水分反应形成氧化铁。
请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阻止或减慢这一过程。
3. 实验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铁制物品、玻璃瓶和不同的液体(如清水、酸性液体、盐水和油)。
要求学生将铁制物品分别放入不同的玻璃瓶中,每个玻璃瓶中加入不同的液体。
例如,第一个瓶子放入清水,第二个放入柠檬汁或醋,第三个放入盐水,第四个放入油。
鼓励学生记录实验开始的日期,并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铁制物品的变化。
4. 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在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每个玻璃瓶中铁制物品的变化。
讨论哪种液体能够较好地阻止铁的生锈进程。
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解释不同液体中的成分如何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例如,盐水中的盐分会加速铁生锈的速度,而油则能够阻隔空气、水分与铁的接触,从而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5. 归纳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以及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
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液体来保护铁制物品,避免过度生锈。
6. 实验报告(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教学目标1.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
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铁生锈的速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新课讲授1.介绍可能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如湿度、温度、氧气含量等。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这些因素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
3.实验设计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变量控制。
2.教师指导学生完善实验设计。
4.实验活动1.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铁在不同条件下生锈的速度。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介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如涂漆、镀锌、保持干燥等。
2.讨论这些方法的原理。
6.总结归纳1.总结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强调在生活中保护铁制品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观察一种铁制品的防锈措施,并写下自己的发现。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教学目标1.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
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铁生锈的速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新课讲授1.介绍可能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因素,如湿度、温度、氧气含量等。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这些因素对铁生锈速度的影响。
3.实验设计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变量控制。
2.教师指导学生完善实验设计。
4.实验活动1.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铁在不同条件下生锈的速度。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介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如涂漆、镀锌、保持干燥等。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3)了解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2)学会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启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教学难点】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课前准备】盘子、铁钉、菜油、潮湿的餐巾纸、玻璃器皿、试管、水、盐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例子,铁生锈了,既不美观,还影响人们的使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呢?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二、进入新课(一)、科学讨论会教师:1.探究主题:铁生锈的原因。
在《铁生锈了》一节中,我们假设铁生锈与水、空气有关,并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本节课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实验成果?学生甲: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教师:很棒,步骤清晰,明确。
那观察到什么结果了呢?学生乙:这是我的观察结果。
教师:实验结果是什么呢?学生丙:空盘子生锈速度很慢,水盘子生锈速度很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菜油盘没有生锈。
教师:想一想是原因造成的:学生丁:铁钉在空盘子中能接触到空气,铁钉在水盘子中能部分接触到水,浸没在菜油盘中的铁钉接触不到空气和水,从实验记录单中可以看出,铁钉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非常明显,铁钉在油菜盘中没有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