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新中国第一步宪法(含解析)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新中国第一步宪法(含解析)

新中国第一步宪法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在()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D.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3. 下列关于我国1954年《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B.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代表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D. 规定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4. 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 据如图指出颁布她的机构是()

A. 1949年9月召开的政协会议

B.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

C. 中共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6.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该材料应出自()

A. 1949年《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

②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③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我国继《共同纲领》之后的又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8. 1954年9月,王军的爷爷作为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很可能是()

A. 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 中共八大

9.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A.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惟一的第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想到更多的是责任。”作为人大代表1954年她来北京的主要任务是()

A. 讨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问题

B. 参与制定“一五计划”

C. 参加开国大典

D. 参与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

C. 人民

D. 中央军委

14. 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投票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七千人大会

C.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以上条文引自()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6.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这部宪法的特点是()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7. 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8. 对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19.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通过法律的形式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回顾历史,我国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①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规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④规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0. 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1. 请判断下列哪一选项与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

A. 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2.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右图所示文件,请问王爷爷参加的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四大

23. 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A. 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 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 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4.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一大

D. 中共八大

25. 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宪法》的新特点是()

A. 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 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 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D. 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6.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 举手表决通过《共同纲领》

B. 举手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对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进行讨论

D. 参与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27. 1954年秋,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大会,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八大”

28. 在中国,能够制定宪法的权力机构是()

A.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9. 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民法通则》

D. 《临时约法》

30. 2016年3月14日下午3时许,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闭幕。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回首67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五星红旗为国旗

D.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1. 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 “共同纲领”的制定

B.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33. 现任外交部长王毅多次在中外记者会上发表睿智而又犀利的言论,体现其个人魅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也是享有盛名的外交家,下列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参加万隆会议②20世纪50年代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34. 下列关于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制定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5. 对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A. 1954年制定的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 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定

D. 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36.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②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④土地改革完成。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37.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38.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56年

D. 1982年

40.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中国第一步宪法

【答案】

1. D

2. C

3. C

4. B

5. B

6. B

7. C

8. B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D 15. B

16. B 17. B 18. A 19. D 20. B

21. B 22. B 23. A 24. B 25. C

26. B 27. C 28. B 29. B 30. B

31. C 32. C 33. D 34. D 35. A

36. B 37. C 38. C 39. B 40. D

【解析】

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我国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是一系列法律的通过,要重点掌握其时间及影响.

2.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

3.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规定了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

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内容.

5.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颁布于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6.

根据材料“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可知,这是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之前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

8.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9.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故选C.

本题以起临时宪法作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共同纲领》.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10.

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不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

11.

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

12.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而作为人大代表1954年她来北京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

本题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表决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意义.

13.

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需要准确识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

14.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的会议应该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故选D.

本题以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15.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引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以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为依托,考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16.

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一届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可知,宪法的特点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仔细审查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1954年宪法的规定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部宪法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1954年宪法的相关史实.

17.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8.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②③符合题意.①制定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部宪法无关.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

19.

据所学知,①②③都是1954年宪法的内容,而④规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的内容.

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部宪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0.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会议.

2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

22.

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

23.

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全国人大的召开反映了我国政治建设.

24.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5.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宪法》的新特点是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相关知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6.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举手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选B.

本题以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27.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的内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的内容.

28.

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是能够制定宪法的权力机构.

故选B.

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即可正确作答.

29.

依据所学知识,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0.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31.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掌握情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要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最后得出答案.

32.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相关史实.

33.

①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符合题意;②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符合题意;③周恩来参加了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活动.周恩来的这些外交活动都发生在50到70年代,属于基础知识,需要记忆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重点识记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活动.

34.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①制定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部宪法无关.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意题目强调的时间.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新中国法制进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与地位.

35.

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A.

本题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其内容和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相关史实.

36.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3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956年底,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③②.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等重要历史事件的顺序.

本题土地改革运动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等内容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7.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重点识记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8.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

39.

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B.

该题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准确识记能力.

40.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