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1.2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 格式:pptx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21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二年级上数学教案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即如何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
这个问题涉及到苏教版教材中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如何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加减法来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
这个过程中,我会使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讲解,并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问题,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计数器、小木块等,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的步骤和公式写出来,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给学生们一些水果,让他们通过加减法把两个水果摆成同样多。
通过这个问题,我深刻地理解了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同时,这个问题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加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中,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好地结合了实际和生活,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如何通过加减法来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
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明白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运算来达到目的。
学生们需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就要求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数学运算,还要能够理解和分析实际情境。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如何通过加减法来把两个量摆成同样多。
我会使用教具和学具,如计数器和水果,来直观地展示这个过程,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的方法,本节课则是让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图片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例如,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让他们比较自己手中的纸和同桌的纸是否一样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图片或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例如,呈现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的苹果和橙子哪个多,哪个少。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关于两个数量相等的问题。
例如,每组有一堆硬币,让学生数一数哪堆硬币的数量多,哪堆少,然后进行交换,使两堆硬币的数量相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两个数量相等的练习题。
例如,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并判断两个数量是否相等。
第3课时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一、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二、看图填空。
(1)再飞来()只燕子,就和蜗牛的数量同样多。
(2)爬走()只蜗牛,就和燕子的数量同样多。
三、
(1)东东还要摘多少个草莓就和阳阳同样多?
(2)要使阳阳和美美的草莓同样多,可以怎样做?
答案:一、8 8 4
二、16 16
三、(1)3个(2)①美美再摘8个草莓;②阳阳拿走8个草莓;③阳阳
给美美4个草莓。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好词好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样多”的概念,能够将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包括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掌握摆同样多的方法以及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
2. 教学重点: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掌握摆同样多的方法。
3. 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物品,如小石子、豆子、扣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多”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同样多”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摆同样多的方法。
3.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学具摆出同样多的数量,并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
4. 巩固: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2. 板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
六、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身边的物品摆出同样多的数量,并用语言描述摆的过程。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样多”的概念,能够将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3,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物体的数量摆得“同样多”的操作活动,学会并能正确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2、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这类问题里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主动探索并了解把两种不同个数物体摆得“同样多”的不同途径,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初步感受和积累数学学习直观操作活动的经验;抽根烟吧体验几何直观,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每人10个红圆片、10个蓝圆片和24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活思维1、视频拔河谈话:春暖花开,校园里的拔河比赛又开始了,你们想为他们加油吗?比赛结束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因为红队7人,蓝队只有4人,红队比蓝队多3人)也就是两队人数相差(3人),我们可以说两队人数的相差数是3。
【板书:相差数】提问:怎样就公平了呢?(蓝队去掉3人,或者红队再加3人)要想公平比赛,就是使两队人数就同样多就可以了。
2、引入新课。
其实我们生活中关于同样多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出示彩珠工艺品图片。
过渡语:我们的男生朝气蓬勃,女生的心灵手巧也毫不逊色呢。
你看她们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她们正在跟老师一起学习穿彩珠,你们想学吗?那我们先来探索穿彩珠里隐藏的奥秘!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1、观察条件,明确相差数。
出示例3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小军和芳芳的彩珠穿的如何了?(齐读条件)你有什么发现?(小军比芳芳多穿了4个)你是怎么发现的?【板书:10-6=4(个)】所以小军和芳芳之间的彩珠个数相差几个?(4个)师:你们是通过计算得到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验证一下呢?提问:为了使大家更明显的看出芳芳比小军多4个,我们在摆芳芳的蓝色圆片时要注意什么?(部分孩子会回答:一一对应)2、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36页例1及第37页的练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掌握如何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掌握如何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小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小卡片、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同样多的概念。
例如,我准备了10个小卡片,分给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有5个,另一个学生有5个,让学生感受他们手中的卡片数量是同样多的。
2. 讲解:通过教材中的例1,讲解如何通过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例如,我有8个苹果,你有5个苹果,我们可以通过给你2个苹果,使得我们手中的苹果数量同样多。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例如,我准备了12个小球,分给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有7个,另一个学生有5个,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得他们手中的小球数量同样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同样多+ 2 2同样多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同样多的概念。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同样多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同样多的概念?他们是如何通过加减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问题: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分配物品、平均分配食物等方面。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要明确这个问题出现在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这一节主要讲述了我们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给大家出一个例子:我们有10个苹果,要把它们分给小明和小红,使得他们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数量一样多。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分呢?我会让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解法。
然后,我会引导大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用实际的苹果来摆,也可以用纸牌或者其他物品来代替。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强调“平均分”的概念,让大家理解,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就是让它们的总数除以人数的结果是一样的。
在讲解完这个例子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巩固这个概念。
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回家之后,找一些物品,尝试着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并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今天的教学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概念。
在课后,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
理解“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概念。
这个概念虽然简单,但是它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的应用,比如分配物品、平均分配食物等。
我会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引导大家理解这个概念,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例子,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是如何运用这个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会给大家出一个例子,让大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第三个重点是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强调“平均分”的概念,让大家理解,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就是让它们的总数除以人数的结果是一样的。